吉利汽车设计副总陈政曾在长安汽车工作20年 跳槽来之后曾引争议
运营商财经网 实习生王鑫垚/文
吉利银河L6正式宣布上市以来受到不少关注,该车是银河第二款车型。此前,吉利银河L7刚刚于5月31日上市,首月销量为9673辆。值得一提的是,吉利银河L6和L7都采用了“银河之光”的设计语言。运营商财经网注意到吉利汽车集团设计副总裁陈政,并试图揭秘他。
据公开资料显示,陈政本科就读于沈阳理工大学机械电子设计专业。在加入吉利汽车集团之前,陈政供职于长安汽车,在长安汽车工作时间长达20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设计老将。此外,他还被认为是中国汽车设计界领军人物之一。
据了解,陈政在2002年毕业后就加入了长安汽车,设计经验和任职经历都十分丰富。
他参与过长安逸动、睿骋、致尚XT、CS35、CS75等多个车型的设计工作,先后担任过长安汽车设计工程师、长安汽车创意设计师,还拥有海外从业经历。2006年长安汽车在意大利都灵注册成立欧洲设计中心,陈政前往长安汽车欧洲设计中心担任设计总监。这段经历可能帮助陈政拥有更广阔的设计视野。
在今年6月份举办的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陈政作为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站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角度进行了讲话。他表示:中国汽车产业用短短几十年,走过了世界1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汽车已经在新时代演化成了一种全新的物种,Made in China正在变为Designed in China,中国设计时机已到。
此外,今年5月,吉利银河智能电动原型车“银河之光”获得了意大利A设计大奖赛“车辆,交通和运输设计”类别的铂金奖。据悉,该设计大奖赛有“欧洲设计界奥斯卡”之称,而铂金奖是该赛事最高奖项。由此也可见陈政设计能力很突出。
据公开资料显示,2008至2013年间,陈政接连升职,从长安欧洲设计中心设计副总经理做到长安汽车设计副总监、长安汽车设计总监,后来成为长安欧洲设计中心CEO、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长安汽车造型设计院常务副院长。
2021年12月,陈政发布了一封辞职信,表示“由于家庭和个人原因,我将暂时告别这个深爱着的行业。”媒体资料披露,陈政辞职时的身份是长安汽车集团全球设计总监、首席品牌运营官、长安欧洲设计中心董事长、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总经理、新闻发言人。
今年2月,一封由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发布的律师函称:吉利银河“银河之光”原型车存在大量与长安汽车概念车,量产车型雷同之处,涉嫌侵犯长安汽车知识产权。
对此,吉利汽车官方也迅速发表声明否认抄袭。
然而就在今年3月,陈政加盟吉利汽车,担任吉利汽车集团设计副总裁。值得注意的是,陈政正是吉利银河之光原型车设计师。
值得一提的是,对簿公堂之后,在今年5月9日,长安汽车和吉利控股举办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围绕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动力、海外拓展、出行的等产业生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BYD公关发稿黑吉利?吉利副总大气回复:让他们发吧!评论翻车了
昨天,热闹的微博圈又上演了一出好戏,主角是吉利的副总杨学良。有人爆料称比亚迪在暗地里黑吉利,面对这种情况,杨副总不仅没急没躁,反而是一句“让他们发吧”引爆了网络热议。
5月28号,比亚迪宣布了一项重大技术突破,他们的新量产车秦L搭载了一台热效率高达46.06%的发动机,号称业界第一。第二天一大早,吉利就不甘示弱,发布声明称他们手上的新发动机热效率更高,达到了46.1%,仿佛在说“我们才是真正的第一”。
比亚迪方面的反应也非常迅速,他们回应说:“吉利的数据只是实验室阶段的,我们实验室的数据更是高达46.5%。”这样的回复不仅是技术上的较量,更像是在公开场合上的一次巧妙反击。
就在这场你来我往的技术较量中,吉利的副总杨学良却在微博上发了一条看似平和但意味深长的帖子。他说,已经看到有关比亚迪在黑吉利的消息,“让他们发吧”,这种回应在表面上看似大度,实则蕴含深意。
这条微博一经发布,立刻在网上引起了广泛讨论。有人赞叹杨副总的大气,认为他这是在用高姿态来化解对手的攻击。但也有人对此表达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这种回应可能是一种无奈的表现,甚至有网友直言,这样的回应暴露出了无力回击的无奈。
随着讨论的深入,网友们开始挖掘更多背后的信息。有人指出,在这场热效率的较量中,吉利和比亚迪的技术实力本就相当,在公关战和信息战中,比亚迪似乎更为老道和精明。吉利此时的回应,也是为了避免正面硬碰硬,在舆论的战场上,每一步都关乎企业形象和股价。
在这种情况下,杨学良的微博虽然引来了不少支持的声音,但也有不少人开始反思,这种公开的表态是否真的有利于品牌的长远发展。有网友甚至调侃道:“这不就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吗?比亚迪这是明着来的,吉利还真就应该这么随他去吗?”
这场由一台发动机引发的较量,不仅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品牌影响力和公关策略的较量。从5月28日到现在,这场争论从技术层面逐渐演变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影响企业形象的关键。
微博上关于这场“大战”的讨论还在继续,各种观点和看法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对这场科技与公关的较量充满了期待。如何在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也赢得公众的心,这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一场不容忽视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