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汽车城中长期发展规划解读:“制造之都”建设的脊梁工程
2018-06-17 11:10 | 台州新闻客户端
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据测算,到2025年左右,我国汽车销量有望突破3500万辆。
善抓机遇,勇谋发展。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果断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列为台州“七大千亿”产业集群之一,要求有关部门有关地区加大力度培育,高质量高标准启动台州汽车城建设。目前,市府办已下发文件,对汽车城中长期发展进行全面部署。
简而言之,就是力争到2026年,将台州打造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以整车与关键核心零部件制造为核心,集研发设计、贸易博览、汽车物流、文化旅游和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化、全产业链汽车城。届时,整车产能超过200万辆,实现汽车产业总产值5000亿元。
发展重点
绿色智造和特色服务协调推进
翻阅台州汽车城中长期发展规划,一幅宏伟蓝图跃然纸上:未来几年,台州将按照“整车与零部件并重、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的产业发展思路,围绕全产业链发展8个重点领域,加快落实8项重点工程,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全产业,加快建设绿色智造和特色服务协调发展的“双螺旋”产业体系。
“这8个重点领域分别是优化升级传统乘用车、优先发展新能源汽车、积极培育特色专用车、鼓励发展智能网联车、大力引入核心零部件、提升发展本地零部件、拓展汽车后市场服务、培育发展文化服务业;8项重点工程是整车制造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特色专用车工程、智能网联车培育工程、关键零部件引入工程、传统零部件提升工程、汽车后市场服务工程、汽车文化休闲服务工程。”市发改委副主任金仁强表示。
台州汽车城建设将坚持龙头引领、突破发展等原则,紧紧围绕吉利豪情、吉利领克、吉利沃尔沃等核心整车企业和重点配套功能区,有效整合全市资源、联动支撑平台,使其尽快形成规模,进而引领产业发展、引导产业集聚,最终成为台州“制造之都”建设的脊梁工程。
产业布局
注重突出“一核二轴三片八区”
目前,台州的汽车整车制造产业主要集中在临海、路桥等地,零部件配套产业各县(市、区)均有分布。
如何高效整合这些资源,进而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的汽车产业布局?
此次规划提出,要按照“产业构建与城市规划并进、企业发展与园区建设同步、核心区域与特色中心协同”的产业布局思路,以临海头门港、吉利汽车小镇、台州湾产业集聚区东部新区、台州高新区为战略核心区,构筑沿海沿江产业集聚带,即“一核二轴三片八区”。
“一核”,是指以台州湾产业集聚区为台州汽车城的核心区,重点发展汽车整车和关键核心零部件智造产业,协调发展现代特色服务业。“二轴”,是指构建沿海汽车绿色智造发展轴、沿江汽车特色服务发展轴。“三片”,是指集聚临海头门港智造片区、吉利汽车小镇智造片区、台州湾产业集聚区东部新区智造片区。“八区”,是指打造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三门专用车产业基地、汽车文创产业集聚区等八大特色功能区。
金仁强说,“一核二轴三片八区”既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是一个有机整体。比如,汽车文创产业集聚区,将以吉利汽车小镇为中心,加快推进汽车博物馆、北欧风情街、汽车主题公园等建设,引进智能驾驶体验、汽车赛事、汽车安全教育等项目,打造集汽车、休闲、娱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创产业集聚核心区。
有形之手
全力助推汽车城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既需要有高效的市场机制,也离不开调节有度的政府干预。台州汽车城建设事关长远发展,是撑起台州未来发展的重要脊梁。目前,我市已成立由市领导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领导参与的台州汽车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加强对汽车产业整体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重大项目、土地供应、园区建设等工作的统筹协调,科学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产业投资。
“我们要举全市之力,谋划好、建设好、服务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项目早日达产达效,实现整车产能完全释放和零部件配套同步跟进。”金仁强表示。
未来几年,台州将大力实施汽车产业生态系统建设计划,制定一批重点企业扶持清单,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建立联盟、平台共享、服务外包等方式,实现产业链协同创新、合作共赢。尽快启动头门港公用保税仓库申报工作,适时规划建设综合保税区,进一步完善进出口贸易平台建设,保障整车、零部件及汽车用品出口。设立汽车产业发展基金,创建汽车产业孵化交易平台,拓宽汽车产业发展融资渠道和参与主体。
李书福四兄弟同难容易同福难,李星星接手吉利或将步入新征程
李书福,90亿美元,9.69%的股份,吉利成奔驰母公司戴姆勒最大股东。
“诗人”李书福有人说李书福是“草根企业家”“另类企业家”,说他是穿着80元皮鞋、30元衬衫的“农村青年”,但在吉利人眼中,李书福更像个“诗人”。
2001年12月,李书福带着吉利退出了由其收购并冠名的中甲足球队――广州吉利,之后他还赋诗一首:“狗吹黑哨满天飞,吉利直扑鬼门关。”2008年,李书福得知福特即将出售沃尔沃时,激动不己,再次作诗:“冰雪消融为有时,成功离我已不远。吉利破土谁能敌?世界变脸我凯旋!”
李书福先后创作的15首诗歌还曾被徐沛东、王佑贵等著名作曲家配曲,董文华、满文军、张也、陈琳等歌手演唱,甚至还出版CD专集——《送你一份吉利》。
李氏兄弟分裂“浪漫”的李书福在1979年时还是跟在哥哥们后面的“小青年”。浙江台州路桥一间地下工厂式的家庭作坊,小五金生意里承载着李家兄弟的生计。到了1984年,做五金的兄弟开始为杭州的冰箱厂家做蒸发器配件,并成立“黄岩县石曲冰箱配件厂”,这也是当地第一家戴了“乡镇企业”帽子的公司。
年龄渐长的李书福在经营上越发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策略。他不满现状,总是期待着能多做些什么。1996年,吉利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李氏四兄弟(李书芳、李胥兵、李书福、李书通)开始做起摩托车的生意。不久后,李书福宣布自己要做汽车,但却遭到兄弟们的反对。
当时,国家对汽车的管理十分严格,造车是国有企业的专利。而吉利集团作为一个生产摩托车的民营企业,在他人看来要想得到政府的支持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李书福却以“要造世界上最豪华的摩托车”为由向临海市政府申请了800亩地作为造车的生产基地。并与德阳监狱合资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车有限公司”,后来改叫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随后,李书福将汽车生产基地从德阳搬到了台州临海。
1998年,第一辆两厢“吉利豪情”车上市,定价4.79万元,成为当时中国最便宜的“电喷车”。便宜的价格得到了众多家庭购车者的关注,市场需求渐旺。
但兄弟四人却也因为造车日渐分裂。吉利成立时,李氏兄弟的股份协议是,李书芳占股10%,李书通占股20%,李书福和李胥兵共持股70%。当时吉利的注册资本是8800万元,但并未评估,分配尚不明确。
而这也为此后兄弟分家埋下了伏笔。
21世纪经济报曾报道,大哥李书芳于1997年离开吉利后,李书福与李书通矛盾也开始加剧。2000年,李书通离开吉利后另起炉灶,组建上海杰士达集团。天眼查显示,2002年,李书通置换上海杰士达汽车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于当年8月撤资回归台州,创办浙江巨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他拥有21家公司。他与李胥兵在2002年4月投资13亿元重组吉林江北机械厂,成立了吉林通田。但由于销量不佳,仅维持了四年时间,吉林通田就于2006年宣布彻底停产,原领导班子也“金蝉脱壳”。
李星星:注定要接班的少掌门2015年中国富润富豪排行榜显示,吉利汽车的李书福和其子李星星所拥有的财产高达235亿元。
李星星的成长轨迹与大多数企业家二代一样,出国深造,学成历练。和父亲李书福一样,李星星为人低调,很少在媒体前露面。
起初,刚回到国内的李星星被父亲安排到吉利摩托车厂工作。据公开资料显示,李星星曾担任吉利集团浙江摩托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协会副会长。工厂工人曾表示,李星星现在仍是吉利摩托的董事长,也时常会看到他来公司处理工作,有时还会下到生产车间,了解生产情况。在离摩托车厂直线距离5公里的地方,就是李星星投资的占地1700平米的吉利旗舰店。作为这家4S店的董事长,李星星的管理策略和领导见解都十分独特。给予员工的福利和薪资待遇都要高于同行水平。
2016年年初,李星星升任浙江吉利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吉利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CMA事业部负责人以及手拉手投资公司董事长,以汽车为核心,主导一些海内外重大项目和投资,并向产业链上下游以及整个产业生态方面扩展。
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和沃尔沃资源整合的努力由来已久,全新的CMA平台则是将两者的共同努力落在实处。李星星担任CMA项目的负责人,也将影响到吉利未来的走向。吉利内部相关人士透露,基于CMA平台打造的吉利“L”品牌定位将高于吉利品牌,主打方向是年轻和个性,因此从领导阶层来说可能有能力的80后将更加适合。
在同事眼中,李星星作为吉利的准接班人,站在巨人肩膀上却十分低调,踏实的做好自己的手头工作,关注细节与小事,而对于接班问题,李星星自己似乎并不在意。毕竟,能将吉利的汽车事业带到怎样的水平和方向,才是对他最大的考验。
● 编辑:张伟
● 本文版权归《家族企业》杂志所有
● 想看更多,请关注家族企业杂志微信公众号(ID:jiazuqiyezazhi)
● 综合资料:中国网、大摩财经、21世纪经济报、华夏时报、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