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永福电厂火光互补一体化项目即将投产
近日,记者来到桂林永福电厂火光互补一体化项目现场看到,已经安装好的光伏发电基地光伏面板整齐排列着,在太阳照射下熠熠生辉;在另一处光伏发电基地的施工现场,运送材料设备车辆在工地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冒着烈日忙着安装光伏发电组件。
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均发电量4485万千瓦时,年均运行有效利用小时数997小时,能有效解决地方清洁能源供应需求,助推桂林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该项目是国能永福发电有限公司在广西筹建的首个光伏发电项目,也是桂林区域内首家装机容量达到20MWp及以上的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同时也是永福县列入桂林市市领导跟踪服务的重大项目。”永福县重大办负责人介绍说,该项目规划使用面积约986亩,装机容量45MWp,项目总投资约1.79亿元。
桂林永福电厂火光互补一体化项目采用目前国内最新技术、产品,安装标准功率550Wp及以上的单晶双面双玻高效组件、采用分块发电、就地集中并网方案,并构建地面集中光伏、屋顶光伏、停车场光伏等多种形式的光伏建设模式,同时与永福电厂火电(在运装机容量640MW)整合送出,实现火光互补一体化发展,为打造广西风光火储氢一体化能源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桂林电厂:为城市工业发展“燃烧”数十年
要说桂林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1958年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年份:在这一年,中共桂林市委发出了“全党办工业,全民办工业”的号召。就此,桂林工业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一大批工厂拔地而起。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工业企业一个个建立、发展,桂林全市的工业用电量也在迅猛上升,用电负荷不断突破新高。那时的工厂最害怕的就是停电,一旦没电,生产就基本停滞。桂林意识到:工业要发展,首先就要把电厂搞好。
为了解决“卡脖子”的难题,1958年,桂林电厂在市区南郊的瓦窑新辟工业区破土动工。
01
“桂林一号”机组让全市电力增大一倍多
1958年,经国家水电部同意,中共桂林市委决定在瓦窑新辟的工业区兴建一个装机容量4.8万千瓦的火力发电站。
“4.8万千瓦”在当时是个什么概念?
新中国成立前,桂林城区有三分之二的居民无电可用。1949年12月2日,桂林市人民政府接管桂林,这座城市能发电的机组仅有3台,发电容量统共才810千瓦。1951年,桂林修复了26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1台。1954年-1958年,桂林先后安装750千瓦和1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各1台。至1958年,桂林的发电设备容量也只有2750千瓦。新的火力发电站如果能按设计建成,桂林的发电容量将实现近18倍的增长。
这样的远景,无疑是激励人心的。
“当时建什么都要快。”1958年,时年23岁的诸葛江成为了火力发电站最早的一批员工。在那个时期,做一切都追求“唯快不破”,厂房建设是边设计边施工,人员培训亦是同步进行。1958年6月,火力发电站筹备处刚刚成立,7月份时,“诸葛江们”便踏上了去往安徽、广州、上海、湖南等地培训的火车。
1953年,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TQC型空冷6000千瓦汽轮机发电机组研制成功,开创了中国制造汽轮发电机组的先河,改变了电力生产完全依赖进口国外发电机组的历史。而第一台国产6000千瓦发电机组,就安装在安徽淮南田家庵发电厂。正因为如此,这个发电厂也被誉为安徽电力工业的“摇篮”。
诸葛江的目的地便是这里:“当时,桂林也计划安装这个6000千瓦机组,就派我们去那边对口学习。”在田家庵电厂,诸葛江和同事从学徒做起,足足培训了半年。
等他们回到桂林,瓦窑的厂房却还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大家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基建工作中去。让诸葛江记忆深刻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大家干劲很足,但一味追求速度、导致对地质条件估计不足,大家还是走了一些弯路。“桂林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有很多溶洞,打桩时遇到了困难。”诸葛江说。
虽然遇到了阻碍,但并不影响人们的热情。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大家重新讨论,决定用注入水泥沙浆的方式把地下溶洞填上。这个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后,工厂建设的速度更快了。厂房、配电房、发电机房、锅炉房、水泵房,机组安装……新电厂雏形初具。
桂林电厂幼儿园。
普通的电厂家庭。
1959年,根据上级指示,桂林电厂与桂林火电站合并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电厂”。此后又经过近一年的建设,1959年12月31日,桂林第一台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装竣试机并开始简易发电。
1960年元旦节,当时的桂林市委书记、市长、副市长及自治区电业局的相关领导,都到场参加了“桂林一号”机组的启动大会。台上剪彩,台下欢呼。人群里,诸葛江与工友们看着这一年多的奋斗成果,万分激动。
据《桂林日报》当时的报道,这台机组启用后,每天能发电144000千瓦。用这些电,可以炼钢2300余吨或织布31900余匹。“桂林一号”机组的启用,让全市的电力增大了一倍多。
02
体现桂林工业发展的“温度计”
虽然“桂林一号”机组开始了简易发电,但在实际运行中,许多环节还未成熟,以至于机组在投产初期频频发生事故。1961年,“桂林一号”机组全年发生大小事故200次,算起来差不多一两天就要出一次事故。
如今,我们回望过去,试图在尘封的历史中寻找桂林各个老厂的发展故事,总能搜集到一些相似的记忆。而老工人的讲述中,停电几乎是大家的共同记忆。
电厂走不上“正轨”,其他工厂只能摊手望天,生产也不得不随之停滞。1961年,桂林电厂开始扩建,同时利用桂海线(桂林-平山段)的路基,引入了一条专用铁轨用于运输发电的燃料。至此,桂林电厂成为了桂林“老厂圈”里最早拥有专用铁路线的。每天,大量煤炭等燃料被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桂林电厂,为电厂的生产提供了很大的能源保障。此后,举足轻重的桂林电厂,就像一根温度计,直接体现了桂林工业发展的火热。
过去的工作场景。
上世纪60年代中叶,“三线建设”大潮涌入桂林,桂林工业继续升温。据《桂林供电志》记载,1956年底,桂林有工厂46户使用公用电源,其中装机容量50千瓦以上的只有7户;到1965年底,装机容量50千瓦以上工业用户已发展到33户,占全网用电量的66.03%;1975年底,装机容量在200千瓦以上的工业用户达84个,其中500千瓦以上用户为34个,全年工业用电量占全网用电量的81.06%。这一年,工业用电的比重,达到了桂林电厂建成以来的顶峰。
为了保证电量供应,桂林电厂那个时期几乎两三年就要新添一次“家当”。当一个电厂的发电能力还是不足以满足桂林工业的迅猛发展,1966年10月,中共桂林市委根据“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决定在桂林市区南郊的沙河人头山,新建第二发电厂(沙河火电厂)。很快,这座新的电厂就完成了勘察设计并动工兴建。
1967年3月,桂林电厂(瓦窑)第二台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投产并网运行。
1970年1月,桂林电厂(瓦窑)第三台汽轮发电机组12000千瓦装竣投产。
1972年12月,沙河发电厂第一台12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并网运行。
1974年11月,沙河发电厂第二台12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投产。
1975年,桂林电网并入广西主电网,结束了长期孤立运行的历史。至此,桂林的用电由电网调剂。如果桂林用电多,不足的份额可由其他兄弟城市调度过来。当桂林电力富余时,又可以支援其他城市。并网之后,桂林的供电稳定性得到极大提升,各工厂也告别了长期的“停电恐慌”。
03
一记“耳光”将桂林工业发展拉出误区
在桂林众多老厂的“奋斗史”里,兴衰的转折大都与“国企改制”相关。而桂林电厂的“转身”,则更多是出于环保的考虑。
1970年,桂林电厂“三号”机组投产。此时,距离“一号”机组投产已过去了整整10年,“二号”机组也“上岗”3年。这年,33岁的张建中,从北京水电部电力科学研究院调至桂林电厂工作。直到他退休,桂林电厂一直是这3台机组负责发电。由于没有再增加发电机组,建厂之初定下的“4.8万千瓦”目标没有实现。
张建中在北京时的照片。(记者梁亮 翻拍)
“那时瓦窑电厂每年要产生2万吨煤灰,沙河电厂则年产4万吨。”从值长到车间主任、生产科长,再到担任总工程师,张建中一路见证了桂林电厂在寻求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艰难博弈。
无论是瓦窑电厂还是沙河电厂都是燃煤发电厂,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免的是产生大量灰渣。建国初期,虽然桂林城市发展迅猛,但对环保问题却没有充分重视,这两个电厂分别建在了漓江和南溪河附近,因发电产生的大部分煤灰都被排入江河。
相对来说,瓦窑电厂要比沙河电厂的排放情况要好一些:1965年,瓦窑电厂配套建立了一个煤灰砖厂,将煤灰“废物利用”、转化为煤灰砖,年产可达1000多万块。而沙河发电厂建于南溪河上游,投产后,每天排出大量废水、煤灰。加上工厂周边的生活污水也是直接排,导致南溪河很快就被污物淤塞。当污物冲入漓江,又污染了漓江(斗鸡山至瓦窑段)的水体。很长一段时间里,南溪河的污染成了桂林环境保护的治理难点。
张建中到桂林电厂后不久,与工友们合影。(记者梁亮 翻拍)
一位重要人物的来访,给正处于“高烧”状态的桂林工业一记清醒的耳光。
1973年的金秋时节,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陪同当时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到桂林参观访问。而这,也是桂林自正式对外开放后迎来的第一位外国政要。
10月16日,邓小平与客人从桂林市中心的码头登船游览漓江。两岸风光秀丽,引人入胜,但邓小平却发现沿江有多处排污口,正源源不断的排出污水,而南溪河里的黑水更是令他触目惊心。邓小平的心情瞬间沉重起来:“为了发展生产,如果把漓江污染了,把环境破坏了,是功大于过呢还是过大于功,请你们好好考虑,不然的话,功不抵过啊!”
此后几年,邓小平都没有忘记桂林的环境污染问题。1978年10月9日,邓小平作出批示:“桂林漓江的水污染得很厉害,要下决心把它治理好。”这年12月2日,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在桂林召开有关部门会议。会议提出,从桂林到阳朔的漓江两岸,所有构成污染的工厂,不论大小,都要限期治理,必要者停产治理,治理无效者要坚决搬迁或转产。今后,桂林风景区内再不准新建或扩建任何工厂,国家拨专款给桂林市用于漓江污染专项治理。
这个会议结束的第二天,沙河电厂停止发电,退出运行,结束了短短6年的发电史。而作为桂林市生产生活主要能源供给的桂林电厂(瓦窑)也将污染治理提上了重要议程。
一场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环保攻坚战,在桂林打响。
在会议之后的两年内,桂林市向污染严重、废水废气排放量大而一时又难以解决污染问题的工厂“下手”,以关、停、并、转、迁的方式整治了造纸厂、轴线厂、二电厂、钢厂、染织厂、化工厂等27个企业和车间。尽管这些企业的产值加起来超过来了桂林工业总产值的六分之一,但桂林还是痛下决心,坚决整改。经过努力,全市成功削减废水排放量每年1326万吨(合每日3.64万吨),占漓江纳污量的19.9%。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治污举措并加强城市管理,漓江水质得到了实质的改善。
1986年1月26日至29日,邓小平在13年后再次来到桂林。1月27日,邓小平再次乘坐游船游江。此时,漓江已是江水清澈,倒映着两岸青山苍翠。游船到达阳朔兴坪黄布滩一带水域时特意停留了一会,当年已82岁高龄的邓小平登上游船顶层平台,观赏两岸风光。“这就好了,漓江的水变清了!连水中的石头都看得见了!”邓小平欣慰说道。
04
桂林工业兼顾发展与环保
再往后,桂林工业始终保持着发展与环保兼顾的理念。桂林电厂也通过技术革新、精心操作,实现了煤耗的逐年下降。据张建中提供的数据:桂林电厂的煤耗,从1000克/千瓦·时(1964年)降至559克/千瓦·时(1989年),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煤资源,也减少了污染。
到上世纪90年代末,桂林电厂容量小、机组小、煤耗大的问题日益突出,而瓦窑周边又不再适合继续扩建,“新电厂”(即:国电永福发电有限公司)开始筹建。
这次,新厂选址时注意远离城区,“落户”于桂林市永福县苏桥镇,西南距永福县城约18公里,东北距桂林市约30公里处。1998年7月,新厂开建,老旧设备基本淘汰。根据“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的原则,新厂一期工程建设两台125兆瓦(经改造扩容为142兆瓦)超高压燃煤发电机组,分别于2000年8月和2000年11月投产发电。
随着新电厂的投产,为桂林“燃烧”了40年的桂林电厂(瓦窑)停止发电。年轻的工人们都安排到了新厂,“诸葛江和张建中们”则逐一退休。
桂林电厂现状。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有人完成使命,便有人接续使命。
到今天,国电永福发电有限公司成为桂林现有最大的火力发电厂。顺应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绿色园区建设”的发展需要,该公司热电联产机组替代了原有的分散小锅炉,承担起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苏桥园区的供热重担。
而当初倍受工业排污与生活排污共同影响的南溪河,则走过了很长一段治理之路。它一度位列桂林市区3条黑臭水体(南溪河、灵剑溪、道光河)之一。后来的几十年间,经过截污、生态修复实验、畜牧养殖场搬迁和拆除等工作,南溪河的水质好转,至2016年底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
俯瞰桂林电厂一角。(记者何韬羽 摄)
桂林电厂已被新的建筑群包围。(记者何韬羽 摄)
而承载了一段城市记忆的桂林电厂(瓦窑),则渐渐变成一片危房集中地,杂草丛生、一片荒凉。2018年5月,有消息传出:桂林市政府发出了《关于公布2017年桂林市中心城区历史建筑名录的通知》,桂林电厂旧址作为唯一的工业建筑位列其中。据了解,相关建筑物被列入名录之后,将采取属地管理的办法,依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进行保护、利用和管理。
老树能否发新芽?值得我们共同期待。
“桂林·老厂纪”精彩推荐
桂海铁路,桂林老厂的“输血动脉”
桂林橡胶机械厂,东北人在桂林的“三线”荣光
桂林棉纺厂,一段用纱线织梦的时光
桂林轮胎厂,从桂林工业的“觉醒年代”走来
再启程!桂林客车厂的黄金时代
再见,齿轮厂 我们一直在等您……
来源丨记者苏展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