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师思】邹师思,邹师思地址
诸葛亮骂死薛综,是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精彩故事。话说刘备兵败江夏,诸葛亮定计在江夏开丧,为的是引来江东的鲁肃,以求联吴抗曹。所谓事在人为,人定胜天,这时候曹操亲率雄兵百万,战将千员,屯兵赤壁,虎视眈眈,要进攻江东。刚刚成为东吴主公的孙权,年仅三十二岁,只是受了父兄传下来的基业,还没有经历什么大风大浪,面对曹操在赤壁屯兵百万,诚惶诚恐。于是孙权向东吴文武将军问计,以张昭为主的文官主张降曹,而以黄盖为主的武将主张战曹。孙权无计可施,鲁肃献计到江夏吊丧,实为探听刘备的蜀军实力,凑足兵力,联合抗曹。孙权觉得此计已经是别无他法的计策了,就接受了鲁肃的意见,让鲁肃前往江夏。于是便有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
鲁肃来到江夏,诸葛亮足智多谋,利用虚虚实实的计谋,让鲁肃误以为江夏刘备有无数的雄兵雄将,兵强粮足,威风凛凛,于是便要诸葛亮到东吴共商抗曹大计。诸葛亮跟随鲁肃来到东吴,坚持降曹的张昭等文官很是不满,于是便设计骗走鲁肃和诸葛亮的兄弟诸葛瑾,让诸葛亮走错方向,来到东吴众文人早朝之前商议计谋的迎宾馆厅堂。于是便有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经典章节,而诸葛亮才华过人,善于雄辩,直辩得张昭等文人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张昭等人口里说请,却没给诸葛亮座位,诸葛亮以一句“凤凰一到,鸦雀无声”,又以“大汉军师中郎将,诸葛亮告坐了”,坐上了所有人都不敢坐的为孙权备份的座位。接着又批驳了张昭讽刺他自比管仲乐毅。以刘备三顾茅庐,虽兵败暂居江夏,又火烧博望坡和新野,攻击了顾雍等人。诸葛亮引古讽今,博学多才,逼得张昭等人碰了一鼻子灰,想要休战。
这时候,身患肺痨病的老大夫薛综出现了,诸葛亮也情知重病在身,黄泉路近,薛老最好不要逞强。只是薛老却倚老卖老,攻击诸葛亮说曹操乃是欺君罔上的老国贼,说诸葛亮错了。诸葛亮反问:“错在何处?”薛老便以国家有兴必有亡,高祖白蛇起义,刘秀白水村起义,光武中兴,都顺应天意。而曹操已经夺取天下的三分之二,众人归心,刘备却不自量力,争强好胜,想必大败,而诸葛亮,年轻气盛,自比管乐,夸张大口,逆天行事,太过狂傲。
诸葛亮被这番话气得从座位上站起来,薛老这样把曹操说成是一个改朝换代的英雄,把诸葛亮相助刘备,说成是逆天行事,搅乱天下的叛徒。气得诸葛亮怒满胸膛。诸葛亮一发火,说话就很凶,想想薛综目中无人,倚老卖老,诸葛亮就直骂这个不明是非,不辨黑白的老朽。
“曹孟德是个老国贼,他杀国舅、绞皇妃,屯强兵于天下,劫天子于许昌,万民遭其涂炭,遍地招其干戈,天下人欲食其肉。尔反说曹操要成天下,真是一个皓首匹夫,苍年老贼,衣冠禽兽!”
诸葛亮这一番话,像利剑一样,直插在薛综的胸膛。意思是,你说得出曹操要成事吗,真正要被天下人骂你为匹夫、老贼!看你头上的乌纱帽,身上红袍,两鬓苍苍,原来不过是个衣冠禽兽。这一番话,放在一般人的身上,或许还承受得起,今天薛老乃是风烛残年,七十多岁,子孙一大群,现在被诸葛亮在大庭广众中骂得狗血淋头,这一气非同小可。心想,我主孙权往日里也要让我三分,众文武还要卖我几分帐,你竟然对我如此无礼,毫不留情地破口大骂,真是无法无天!薛综越想越气,一口气实在咽不下:“气气气,气死老夫……”
薛综本是要说“气死老夫也!”这“也”字还没说出口,就两眼一翻,“咳”地一声,身子往座位上一侧,就动弹不得了。东吴众文官,本来就输得一败涂地,现在薛老一命呜呼,于是便幸灾乐祸,如同抓到一条救命稻草,要看看诸葛亮骂死江东老大夫,犯了人命,看你如何收场。也是诸葛亮急中生智,起手中羽扇,对着靠在座位上的薛综一指:“真造化你!真是造化了你!”旁边文人听到这样一句话,都觉得诸葛亮对这样的人命关天还想不了了之,视江东大夫如草莽,还自封为大汉军师中郎将,坐在为孙权备份的座位上谈笑自如,旁若无人,真的奈何不了他?于是众人急急忙忙呼喊“老大夫醒来!”薛综耳边听到一片闹哄哄,大喘了一口气,慢慢地苏醒起来。诸葛亮一声“还好!”又对着手下人大叫一声:“来啊!把这老匹夫乱棍赶出迎宾馆!”众人不知怎么办,又不得不把薛综送回府邸。只是薛综越想越气,回家第三天就命丧黄泉!
这就是诸葛亮在东吴舌战群儒骂死薛综的故事,真的大快人心。诸葛亮足智多谋,为了联吴抗曹智谋过人,不仅舌战群儒说得东吴众文人无地自容,还骗得孙权言听计从,骗了周瑜同意合作抗曹,又草船借箭,成功实施火烧赤壁。能骂死薛综的诸葛亮,真的能知前后五百年,万事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也正因为有诸葛亮,刘备才会在荆州站稳脚跟,最终才会三国鼎立!
诸葛亮舌战群儒是真的吗?
18载商业运营,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南疆商务群英汇就是我!
个人认为,舌战群儒确有其事,但不可能是诸葛亮,按历史所知轮廓来说,我觉得更应该是周瑜。
200年,孙策遇刺,临终将军国大事托付于孙权,此时东吴内忧外患,年仅18岁的孙权根本无法稳定全局,这时,周瑜携同张昭、吕范、程普,以君臣之礼相待,使得他人不敢再有异议,这才将局势稳定下来。
202年,官渡之战后,曹操势力猛增,兵威日盛,以挟天子之便下书要孙权将孩子送去做人质,孙权虽是不肯,但奈何与群臣商议均不能决断,这时又是周瑜立场坚定,坚决反对。曹操得知这一情况后,派出蒋干想说服周瑜为己所用,但被周瑜光明磊落地拒绝了。
曹操后来北方统一后,进而占领荆州,兵锋直指江东,扬言“奉旨南征,大军八十万,会猎江东”,东吴震动,持降曹论者不计其数,就连长史张昭也在其中,他们说:“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孙权虽是不愿降曹,但因年轻历浅,在群臣之中更无那样大的魄力来断然拒绝大从数人的建议,在是战是降之间游弋,于是持抗曹论的鲁肃见此情形,不得不建议孙权将周瑜从外地召回。
鲁肃,我们都知道,也是一个相当有战略眼光的人,在周瑜去世后,也曾一统江东兵马,成为大都督,这时,这样建议的目的很简单:一、给孙权一定的时间来认真思考,缓解当前降曹者群情激昂的重压;二、相信周瑜会持坚决抗曹的立场;三、希望借助周瑜之力,来力挽狂澜,打击降曹论的嚣张气焰,从而坚定孙权抗曹的决心;四、及时做好战争准备。
事实也证明,正是周瑜归来之后,孙吴才正式确定了抗曹的基本思路,但在这确定之前,势必会一番精彩绝伦的唇枪舌战,以当时情形来看,能够有能力力挽狂澜的,也只有周瑜,只是这一番舌战群儒,为神化诸葛亮所需,被三国演义移花接木了。
接下来,因为刘备败给曹操后率残兵败将欲渡江,恰在当阳与鲁肃相遇,为共图大计,刘备于是这才进驻夏口,派出诸葛亮谒见孙权,孙吴与刘蜀至此才联盟,达成一致抗曹的共识。
也就是说,孙吴先是确定了抗曹决心之后,两家才结成联盟,那就说明,在两家联盟之前,诸葛亮还没到江东,他又如何舌战群儒?再说,就算诸葛亮有机会到江东,当时刘备可是刚刚大败,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以一个弱旅之使者谒见孙权,孙权及东吴群臣又如何容得诸葛亮嚣张?谁又会以他的建议为最终决策方向?因此,综上所述,个人认为真正舌战群儒的只能是周瑜,而非演义中所说的诸葛亮。
在此之后,孙吴与刘备结成了联盟之势,由周瑜统军三万,与曹军在赤壁对峙,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也并未参与,演义中所说诸葛亮借东风、气周瑜、草船借箭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事实上都不存在。
后来,由于曹军不习水性,为此将战船用铁索相连,是为连环船。然后,周瑜采用了黄盖诈降之计,选择了一个刮东南风的夜晚,乘风而去,曹操在毫无防备之下,战船毁损无数,于是大败退却,“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这时,刘备趁机攻占了武陵、长沙、零陵及桂阳四郡,赤壁一战后,以左将军领荆州牧,后又向孙权借南郡,至此,三足鼎立之势已初露端倪,三国之争正式登场。
个人水平有限,如有不同观点,请下方留言交流,殊为幸哉!
我是南疆商务群英汇,专注于商业管理、商务合作、业务培训、商业运营等,以团队实力为依托,为您服务是我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