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吉利哈泽尔博客

涨知识啦,黄道吉日,终于有人整理出来了,收藏起来,纯属娱乐

涨知识啦,黄道吉日,终于有人整理出来了,收藏起来,纯属娱乐

那天,我在浏览网上的各种博客时,偶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帖子——《黄道吉日全收录》,这让我突发奇想,决定在下次聚会时拿出来给朋友们分享。

聚会的那天,我们围坐在客厅,大家都在谈论着最近的生活琐事。突然,我记起了那篇文章,便高声说道:“大家听说过‘黄道吉日’吗?我最近在网上发现了一篇很全的关于黄道吉日的文章,超有趣的!”

“黄道吉日?那不是挑选婚礼、搬家之类的好日子用的吗?”小林好奇地问。

“对啊,但这篇文章不仅列出了日期,还解释了为什么这些日子被认为吉利,还有如何根据生肖选择最匹配的黄道吉日呢。”我兴奋地回答。

“那快给我们举个例子听听!”小陈急切地说。

我拿出手机,找到那篇文章,开始朗读:“比如说,如果你是属牛的,今年的某个特定日子特别适合签重要合同或者开业。”

“哈哈,那我得看看我属鸡的有没有什么特别推荐的日子,说不定我真得去买个彩票。”小张打趣道。

随着我继续分享文章中的内容,大家都被这种传统文化知识所吸引。甚至开始半开玩笑地讨论应该在什么日子做什么重要事情,气氛轻松而愉快。

那一刻,我意识到文化的魅力在于其传承和分享。尽管我们都明白,这些黄道吉日更多的是文化乐趣而非迷信,但这种知识的探讨和分享,让我们的聚会更加丰富多彩。

晚上回家后,我躺在床上,心中不禁感慨:文化的力量真是神奇,一篇简单的文章就能让朋友间的聚会变得这么有趣。我决定以后要多关注这类传统文化的内容,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在生活中增添不少乐趣。

从那以后,我开始经常在网络上寻找各种传统文化的文章和信息,每次聚会都带来一些新发现,逐渐成为了朋友圈中的“文化分享达人”。这种新的爱好不仅让我的生活更加多彩,也让我对自己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自豪感。

不自信有问题吗?再自信一点儿真的好吗

《自信是所有问题的答案:如何成为聪明的决策者》,[美]唐·摩尔 著,张岩 译,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9月版。

以下内容选自《自信是所有问题的答案》,小标题为编者所加,非原文所有。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太自信是对人类判断影响最大且最常见的一种因素

太自信是人们做出诸多不合理决策的原因中最核心的一个。心理学教授斯科特·普劳斯曾写道:“在判断和决策的过程中,没有哪个问题比太自信更常见、更有可能引起灾难性的后果了。”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认知偏差,他曾在作品中说,太自信是“所有认知偏差当中最严重的一种”。相关问题的研究者已经就上述观点达成共识,这也说明了太自信这个问题在人类判断这个领域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太自信是所有心理偏差之母。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

首先,太自信是对人类判断影响最大且最常见的一种因素。行为金融学家沃纳·德邦特和理查德·塞勒写道:“也许,在关于判断的心理学研究领域,最了不起的发现就是人们常常太自信。”太自信被认为是“泰坦尼克号”沉没、切尔诺贝利事故、“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2008年金融危机和随之而来的大衰退、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石油泄漏事故等灾难的罪魁祸首。太自信可能会导致股票市场的高杠杆交易、高创业失败率、法律纠纷、政治派系斗争,甚至战争。

太自信之所以赢得“所有心理偏差之母”的称号,还因为它会强化其他决策偏差的影响力。也可以说它是一种基础偏差。其他决策偏差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在理解和应对复杂的物质、学术、社交和信息世界的时候,我们会采取许多简单化的启发式决策手段。许多探讨决策问题的心理学书籍对这些偏差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其中包括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丹·艾瑞里的《怪诞行为学》,以及我和马克斯·巴泽曼合著的《哈佛商学院判断与决策心理学课》。

如果你对自己的判断足够谦逊,就更有可能避开那些其他人容易犯的错误。凭借直觉进行判断很容易形成偏见和谬误。直觉的问题在于它是无意识加工的过程,你没有办法对它进行监控。它进入意识的时候就已经完全成型了,而且它“自我感觉良好”。有些凭借直觉进行的判断感觉还挺像回事,会显得更有吸引力,而理性看待风险只会让你感觉不妙。对直觉有信心意味着你会频繁借助直觉进行判断,而忘了依靠直觉进行判断是不完美的。

我请我的学生用百分制来给自己和班上的同学打分。全班最差的学生应该得到0分;全班最好的学生应该得到100分;而排在正中间的学生应该得到50分,也就是说班上的同学有一半比他强,另外一半则不如他。如果所有的学生都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并根据同样的衡量标准打分,则全班同学的平均得分一定是50分。明明不比别人强却给自己打了高分,这就是对自己定位过高的表现,是相信自己比其他人更好的浮夸信念。当我要求学生们就自己的诚实度打分的时候,最后得到的平均分是75分左右。

我不会因为学生们给自己的诚实度打出了这样虚高的分数而指责他们不诚实,但我会说他们很容易出现判断偏差。为了了解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各种看法,我还在问卷中写下这段话。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针对那些得到社会认可的特征和表现进行自我评价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在自己其实低于平均水平的时候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这个倾向常常被称为判断中的“自利归因偏差”。你觉得相对于班上的同学而言,你避免这种偏差的能力如何?给自己的客观性打个分,衡量的标准还是你相对于同学们而言的表现。100分说明你比同学们都更不容易产生自利归因偏差,0分说明你比同学们都更容易产生自利归因偏差。

同学们对这一点进行自我评分,平均分通常也会超过50分。

作为个体,当决策因偏见而出现偏差,你可能会为这个决策付出很大的代价。当我们集体出现判断偏差的时候,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很多人注意到,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群体性自信难辞其咎。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随之而来的大衰退是由一系列极其独特的情况造成的,其中许多都与太自信密不可分。首先是那些大量买入抵押支持债券的投资人、银行和主权财富基金。之所以愿意购买这类债券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了解这些债券的价值。回过头来看,他们确实自信过头了。要不是对自己判断的准确性太自信,这些投资人就不会对购买次贷产品那么感兴趣了。

电影《奔腾年代》(2003)剧照。

当时的情况是,投资市场对抵押支持债券的需求非常旺盛,有偿付能力的贷款人签署的正常按揭产品根本就不够卖。热情的掮客们下决心要给投资者提供他们想要的,被隐晦地称为抵押贷款市场“创新”产品的业务应运而生——“无收入、无资产贷款”,专为那些没有收入、没有工作也没有资产的人准备。紧接着就出现了“谎言贷款”,掮客们建议借贷者谎称自己有工作、有收入,或者有资产、具备偿还能力以骗取贷款。抵押贷款中介在广告中称他们的贷款审批流程非常简便,免去了烦琐的贷款人收入核实的过程。你是个工作不稳定、年收入不稳定的小演员吗?没问题,我们有为你量身定制的抵押贷款产品。

试问一个经常接不到活的演员该如何偿付100万美元的抵押贷款呢?许多这样的贷款是以期末整付的形式偿付的:还款金额一开始很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大幅增加。如果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偿付贷款并不是问题:(1)你的收入将来会有显著的增长;(2)房价持续增长,你可以在一年或两年之后申请另外一份“谎言贷款”来偿付这次的贷款。但到了2007年,我们发现,贷款人至少错估了其中一个条件。这一年,连新申请成功的抵押贷款的第一笔还款都付不起的贷款者数量持续增加。这时投资者才开始怀疑,在存在大量“无收入、无资产贷款”的情况下,他们用来估计违约率的风险评估模型也许并不能准确地预测出违约风险。

全世界的投资人在购买抵押支持债券时都以为自己了解贷款人违约的风险。违约是任何贷款或债券业务最大的风险。因此,发放给信用有问题的人的信用卡利息要比美国国债的利息高得多。要想让信用卡业务赚钱,银行就必须向那些能还款且能付得起利息的人收取足够的利息,以填补违约者造成的亏空。

如果不是因为有太自信的抵押支持债券投资人的存在,也许就不会有“无收入、无资产贷款”、“无收入、无工作、无资产贷款”,以及“谎言贷款”的出现,就不会出现期末整付还款计划。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放弃酒吧服务员、建筑工人、舞蹈演员的工作而投身抵押贷款中介行业。持续高涨的房价把一些本来很理性的人吸引到了炒房大军当中。所谓炒房,就是买下一所房子,给它漆上一层油漆、铺上一层草皮,托管期限结束后,就很快转手卖掉它。传单发放者、电视节目和其他那些希望靠出售房产、炒房或者发起抵押贷款的方式赚快钱的人也找不到宣传和提供服务的机会。要不是存在这样一个全球性的抵押支持债券市场,就可能不会出现全球房地产泡沫。

到底是什么催生了抵押支持债券的需求呢?归根结底是过于相信不准确的风险评估模型。从银行的表现来看,它们似乎相信自己的业务体系中有违约风险的抵押贷款比例不超过5%。这个比例与根据过去几十年来的抵押贷款和借贷者违约情况而勾勒出来的情况基本一致。说句公道话,我认为根据可靠的数据做出此类预测是极其重要的。投资者将高额的赌注(合计数万亿美元)投给银行,就是在赌银行的风险评估模型是准确的。但银行高估了这些风险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因为它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它们如此依赖的历史数据中并没有包含“无收入、无工作、无资产贷款”和与其类似的次级抵押贷款业务。那些所谓的低风险抵押组合贷款产品的违约率超过了50%,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债券的投资回报远低于预期了。

贷款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但直到局面无法挽回也没有人更新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型。为什么不能早些敲响警钟呢?肯定有一线工作人员知道自己销售出去的“谎言贷款”有许多人是无力偿还的。但只要投资机构还在购买抵押支持债券,中介就有佣金可以拿。大部分中介人员心里很清楚“音乐迟早要停下来”,也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抢到椅子,抢不到椅子的人必将坠入旋涡。“但只要音乐还在演奏,你只能站起来继续跳舞。”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查克·普林斯在2007年7月如是说。很多人之所以继续投资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比那个最终当“接盘侠”的笨蛋要聪明。“我会及时离场,你也会及时离场的。”他们总是这样对彼此说。也许真的有人及时离场了,但对于剩下的人而言,太自信使他们高估了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他们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但事实并非如此。

不自信很多时候是太自信的镜像反射

考虑到太自信所带来的风险,你也许会认为调低自信水平会是明智的做法。然而,调低多少才合适呢?不自信会导致你陷入自我怀疑、不作为,会让你错过非凡的人生(励志书会这样告诉你)。你拒绝主动与人搭讪,不敢去攀岩,或者放弃创业。很多时候你因为不自信而裹足不前,特别是在冒一些风险就能够获得丰厚回报的时候未能采取行动。不作为其实就相当于犯错。

不自信的情况也很普遍,很多时候,它就是太自信的镜像反射。在我的学生中,宣称自己比同学诚实、不容易出现自利归因偏差的学生在一些问题上通常会给自己打一个低于平均水平的分数。总的来说,学生们一般认为自己玩高空抛接杂技的能力低于其他同学。在评价自己的拉丁语水平、骑独轮车的能力、未来创办公司的数量,以及自己未来能够挽救的生命的数量时,他们对自己的定位都过低了。

心理学家贾斯廷·克鲁格研究发现,面对很少有人能够成功完成的困难任务,在衡量自己的表现时,人们通常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他在康奈尔大学期间的论文描述了人们多么容易低估自己。只要给出一个困难的任务,一个大多数人都完成不好,或者很难达标的任务,人们便会告诉你,自己完成这项任务的质量会低于一般水平。我的大部分学生都无法很好地完成高空抛接杂技。他们会认为,“我知道自己做不好高空抛接,不过也许这里的其他人能做好呢。这样的话,我肯定不如他们。”

电影《好好先生》(2008)剧照。

在人们最容易低估自己的情况下,这种推理方式经常出现:人们知道自己不行,但并不清楚其他人的能力如何。克鲁格和他的同事肯·萨维茨基注意到,人们不光是在评估自己完成困难任务的表现时会表现出这种不自信,在衡量自己不常做的事时也是如此。人们会认为自己使用鞋拔子和华夫饼模具的次数比别人少。如果一个人很少使用鞋拔子,那他就会这样推理:我很可能比一般人用得少。其实谁也不会常用鞋拔子,但人们会错误地得出自己用鞋拔子的次数比别人少的结论。

能力足够的人会因为自我能力否定倾向担心自己不够优秀,担心自己名不副实。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建国元老之一、美国宪法的起草者、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国务卿、美国驻法国大使、第三任美国总统,他通晓多国语言、博学多才,但他坚持说:“人们对我的信任完全超出了我的能力。”约翰·斯坦贝克是获得了诺贝尔奖和普利策奖的双料作家,他却坚持说:“我算不上是个作家。我只不过是在欺骗自己和大家而已。”

玛雅·安吉罗获得过美国国家荣誉艺术奖章、总统自由勋章、格莱美奖和托尼奖,还获得了22所知名高校的荣誉学位,她却坦言:“我写过11本书,但是每次我都会想,‘噢,这回他们会发现了,我不过是在糊弄大家,这回他们要揭穿我的把戏了。’”女演员朱迪·福斯特对自己获得奥斯卡奖和自己能被大学录取都深感不安:“我觉得这一定是个大乌龙,跟我走在耶鲁大学校园里的感觉一样。我觉得大家很快就会发现搞错了,然后把奥斯卡给收回去。”

自我能力否定倾向这个说法最早出现于1978年的一篇论文当中,该论文研究了自我能力否定倾向对高成就女性的影响。凯蒂·肯和克莱尔·施普曼在她们合著的《信心密码》一书中重提这个话题,哀叹女性不自信的情况,鼓励女性要更加自信。这本书中包含了对许多杰出女性的专访,其中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主席克里斯蒂娜·拉加德、美国参议员柯尔丝滕·吉利布兰德和美国篮球明星莫妮克·柯里。当被问及是否经历过自我怀疑的时候,这些能力超强的成功女性都坦承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么,作为她们的竞争对手的男性是否也曾经历过自我怀疑呢?“至于说男性,”柯里答道,“我感觉,即使他一直坐在冷板凳上没有上过场,他也跟队里的超级巨星一样自信。”

我们看不到其他人内心的自我怀疑,所以我们很容易想当然地认为其他人不会受到自我怀疑的困扰。在肯和施普曼的作品中,并未就是否怀疑过自己这个问题采访过男性,那个最差劲的板凳球员也许只是装出一副自信的样子,以借此掩饰他对自己的怀疑。根据我多年的研究经验,在自信、非言语自信的表达和他人信心解读这些方面,尚未发现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我倒是找到了不少证据,这些证据显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会担心自己不够可靠,都会自我怀疑,有时候也会非常确信自己不如别人,哪怕事实并非如此。研究还发现,自我能力否定倾向最严重的往往并不是那些能力最差的人。冒牌货、装腔作势的人和骗子等没有真正能力的人,却自视甚高、目空一切。而在很多机构当中,最勤奋和最有良知的人反而最担心会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辜负他人的期待。

大多数人都不自信的另外一个领域就是写作

在看不到别人的缺点和对自己产生怀疑的时候,你最容易感到自己是滥竽充数的。举个例子,你对自己的身体最清楚。因此,你很容易就会认为自己的身体上有比别人更多的斑点、妊娠纹或长的不是地方的毛发。而赤裸裸的真相则是,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不完美的,只是你对自己的身体更熟悉而已。雪上加霜的是,我们所看到的大部分照片的主角都拥有年轻、美丽且健康的身体,他们把所有不完美的地方都用修图软件处理掉了。

电影《傲慢与偏见》(2005)剧照。

有趣的是,导致我们低估自己的心理机制同样也可能导致我们高估自己。我的学生之所以认为自己比同学们更诚实是因为他们更了解自己。他们知道自己是诚实的,但无法确认其他人是否诚实。因为评价一个人诚实与否要考察他说的是不是真话。对于其他人的真实想法,我们只能进行猜测。一个学生可以这样进行推理:“如果我知道自己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诚实的,那其他人没有我诚实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所以我可能会比平均水平更诚实。”他们就这样夸大了自己比别人诚实的程度,高估了自己的相对诚实水平。知道自己坚持每天刷牙也可能会导致一个人错误地认为自己比别人刷牙更频繁。

当然,比起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口腔卫生习惯,有时候,看不准自己的相对优劣势还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比如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的问题。在美国,家庭收入后1/4的高中毕业生中,只有1/3最优秀的孩子能够进入美国的顶级高校,而在家庭收入前1/4的高中毕业生中,有78%能够进入顶级高校。出现这种差异的最重要原因是很多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根本就没有提出申请。一方面,他们不了解自己能够把握哪些机会、得到什么样的财务援助。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被录取的机会不大。

之所以这么悲观是因为他们不了解那些能够进入美国顶级高校的人到底是什么水平,他们只是推测自己不太可能被录取。而事实上,顶级高校很需要那些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优秀孩子。大部分高校都很希望能够招收不同种族、性别、文化背景、地域和社会背景的学生,以提高学生群体的多元性。大部分对生源非常挑剔的私立大学都会设法帮助低收入家庭承担高昂的学费。也就是说,他们会向那些负担不起学费的家庭提供慷慨的财务援助套餐。显然,增强自信对那些明明很优秀却不敢申请顶级高校的学生非常有好处。

大多数人都不自信的另外一个领域就是写作。写作是地狱级难度,即便很成功的作家也经常感觉自己能力不足。休·豪伊就曾在自己的博客中吐槽:“我真的不擅长写作。”作为出版了11部作品的畅销书作家,豪伊这样写道:“我可以向你保证,我的写作水平其实是低于平均水平的。看着一份拙劣的草稿在我的笔下诞生会让我感到恶心。这是件毫无秩序的、像喝醉酒一样混乱的事情。”作家们非常清楚地知晓自己遇到的困难,却很少有机会了解其他人在写作时遇到的挑战。你看到的总是完成后的作品,装帧精美且整齐地摆放在书店里。它看起来那么美好、那么秩序井然,好像在宣示着作者的卓越能力。

电影《摇滚校园》(2003)剧照。

优秀的作家戴维·雷科夫更了解个中滋味。隔壁日托班的孩子们被送来的时候,他坐在电脑前开始写作。尽管之前的工作进展不尽如人意,但新一天的来临又让他充满希望。

也许今天就好了,不会像昨天那样毫无效率,把时间都浪费在了打电话、发邮件、吃零食上了。是的,关键就是今天。不过,先来做一下拼字游戏。等等,保罗·克鲁格曼今天发表了些什么言论?噢!盖尔·柯林斯!我太喜欢她啦!再看看电子邮件,过去40分钟里还没有查收过新邮件呢。现在,吃点儿零食吧。我的好朋友帕蒂打电话来了……什么,已经中午了?隔壁日托班里的宝宝们现在又吵闹起来了,因为爸爸妈妈来接他们回家了。现在,看在老天的分上,坐下来写一句话吧!就写一句话,这不会要了你的命的。真是太要命啦!

即便写作没有几乎要了你的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写作都很难。你也许应该对自己的写作水平多一些自信,对自己的诚实程度少一些自信。要保持适度的自信,它必须同基本事实、证据和能力相匹配。也就是说,要想真正找到自己的定位,就要在判断中摒弃假设、想象和错觉。但正如威廉·詹姆斯提醒我们的那样,错觉实在是太诱人了。

作者丨[美]唐·摩尔

摘编丨安也

编辑丨李阳

导语校对丨卢茜

法医秦明:鬼手佛心,替真相发声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秦明近照。受访者供图

这是一份辛苦的职业,与影视剧中“戴蛤蟆镜拎勘查箱”形象不同,要在尸体前一站三四个小时,忍受着视觉嗅觉多重冲击,却因与死者打交道,时常不被理解。

安徽省公安厅副主任法医师秦明是一名法医,也是一名作家,既热爱抽丝剥茧发现破案线索替亡者说话的成就感,也享受用文字“为职业正名”的快乐。

持手术刀,圆警察梦

在秦明最初的梦想里,他应该像父亲一样,身穿警服、腰间别枪,做一名惩恶扬善的刑警。然而,身为护士的母亲却不舍得,认为从医同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1998年,一家人的梦有了结合点——秦明报考大学,懂儿子的父亲向他推荐了法医这个专业,“以后出来是当警察的”。那时,法医影视剧尚未流行,许多人对法医这份职业了解很少,秦明母亲也是一样,听名字以为类似医生工作,便爽快同意了。

“父亲使了这招,把我妈‘忽悠’了。一想到能当警察,心里特别高兴。”秦明笑着回忆说。

然而,圆梦的第一步却是穿上白大褂,去手术室,整天与医学专业的学生上系统解剖学等专业课,“学完一脸蒙:我不是当警察的吗?”

秦明坐不住了,利用寒暑假他去家乡的公安法医部门实习,指望着能赶紧“练手”,结果只做了一些伤情鉴定。

就在大一暑假的实习行将结束的一天,他接到实习老师的电话——“发生街头斗殴案件,一人被捅死,嫌疑人已被控制,速来殡仪馆。”他一听又泄了气:“人都抓住了,还要咱法医干什么?”

然而这却是法医秦明第一次站上尸检的手术台。台前铭牌上写的名字有些熟悉,当秦明站到手术台前,脑袋一下蒙了:眼前这位死者竟是与自己同岁的同学。带教老师注意到秦明面色苍白,就说:“不行你就回去吧!”秦明却选择留下,“我觉得这个坎要迈过去,否则以后就干不了这行。”

这成为日后秦明常常向别人提起的故事:一方面这种残酷的巧合让他记忆犹新,另一方面他自以为没什么存在感的法医竟然在那次案件中起到了大作用。

原来,虽然参与斗殴的嫌疑人全部落网,但所有人都否认是自己用刀刺击造成了死者的那一处致命伤。带秦明实习的老师通过缜密观察,发现致命伤处有一个皮瓣,而通过这个皮瓣推断出凶器是卷刃的,从而弄清了犯罪的主次关系。“如果主次关系弄不清,这些人将面临一样的法律处罚,不公平。”

谈起近十年前的这起案件,秦明记忆犹新。他说,这起案件给他带来的震撼很大,原来法医职业比自己想象的更加重要。

“每具尸体都有他专属密码,一旦破解便直指真相。”

尊重真相,生命无贵贱

24岁时,秦明毕业后入职成为一名真正的法医。工作中恐惧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对死者的悲悯和对犯罪分子的仇恨。

2011年夏,秦明曾接触过这样一起案件:一个姑娘下班时,被歹徒劫持到绿化带里侵犯并杀害。警方调查走访了解到,这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孩,母亲去世早,父亲残疾,她依靠助学贷款读完大学,毕业后眼瞅着即将把助学贷款还完,开启新人生篇章,却不料生命戛然而止。

秦明又气又急,但半天找不着线索。多亏了现场的老法医,他非常冷静,通过尸体上一个细微的损伤,提取到了犯罪嫌疑人的微量DNA(脱氧核糖核酸)。而正是这微量的DNA,顺利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这让秦明懂得,“悲痛和气愤的情绪无法破案。是老法医的冷静与淡然,让他在稍纵即逝的瞬间捕获了破案的唯一线索。”

在秦明看来,从业法医有一种心路历程,刚开始可能心里有些怕怕的,渐渐到仇恨犯罪分子,再到思索生命“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最后达到一种淡定——无论遇见什么样的死者,什么样的案件,都不会有情绪上的异样波动。“只有这样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有一起案件,秦明时常对人说起。死者是一名精神病患者,经常狂躁地四处打人,给家人和村民都带来了极大困扰。整个死亡现场看起来是一起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然而法医通过尸体检验发现了异样,认为这是一起命案,而非交通事故。

案件最终得以破获,原来是因为精神病患者袭击了一个村民,村民“气不过”,对他进行反击致死。当这名村民被公安局收押时,整个村的老百姓都到公安局来为他求情。还有很多人指责法医:“你们在多管闲事,多此一举!”对他们而言,精神病患者的死亡算是大家丢弃了一个累赘。

“我们依旧坚持秉公办案,我觉得这才算是一个成熟的法医。”秦明说,生命在法医面前是一样的,没有高低贵贱,法医唯一遵循的就是真相。即使死者是十恶不赦的人,法医一样要搞清楚他是怎么死的,替亡者说话。

人们常问,生命的意义何在?年少时的秦明会对这样的人性之问嗤之以鼻。可当入行久了,如今的他看多了生死,更深知生命的可贵。

“我常用一句话来形容法医:一双鬼手,只为沉冤得雪;满怀佛心,唯愿天下太平。”

每次工作都是生命课

法医秦明并非无案不破的福尔摩斯,在成长过程中,也有过失误。于他来说,经历过的每次棘手工作,都是一次生命课。

一起案件中,一位老人在与他人发生纠纷后,夜晚被发现在自家门口死亡,案发现场地面还有一根带血的棍子。现场给所有人的感觉是,有人手持棍子,袭击老人头部致死。

当秦明赶到现场后,也受现场环境影响,先入为主地得出同样的结论,于是仅仅做了常规尸检。“师父以往要求在尸检时,能解剖的部位都要打开看看,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可由于后背解剖不是法医的常规解剖术式,是需要加检的,我没有去遵循,而是因一系列巧合有了先入为主的判断,这是万万要不得的。”秦明事后回忆说。

没想到,这案子查了一个月,却怎么都破不了。于是刑警队又请了秦明和他的师父去。师父了解情况后,问起秦明:“你把后背解剖了吗?”秦明答说没有。最终两人把死者后背打开一看,才发现这个损伤是高处坠伤,根本不是外界暴力打击所致。原来是老人想通过二楼窗户翻进家里取钥匙时,不慎跌落,摔伤了颅脑,棍子恰巧是在老人摔伤处,被溅上了血迹。

“任何一个成功的案件侦查,对我的教育都不如这个失误的案件教育的效果好。”这次失误让秦明深刻感受到法医职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我们的每一个线索、每一个判断都是在向生命宣誓”。

所有艰辛抵不过“热爱”二字

许多人对法医的印象,停留在影视剧中描述的场景:戴个蛤蟆镜,拎着勘查箱,出入命案现场或者是一尘不染的解剖室,检验完尸体再约杯咖啡。

现实中,法医工作的环境十分恶劣。

秦明曾碰到过一具尸体,捞上来时表面布满着密密麻麻的蛆。由于需要在现场解剖,秦明和同事只能跑到附近买了碗和筷子,一个个把蛆赶到碗里。没想到刚赶完表面一层,从鼻子、嘴里又冒出来许多。“一碗一碗的,长得跟米饭一样,从那时起半个月,我没吃过米饭。”

这些旁人听起来都难以忍受的画面,恰恰是秦明等法医们工作的日常。他们的真实工作环境,多是密不透风的停尸间,或者是酷暑严寒之下露天的命案现场。从嗅觉上的刺激,到视觉上的刺激,再到触觉上的刺激,常人可能连15秒都待不下去,而尸检工作常常是3个小时起步。秦明一年曾最多出差270天,他习惯在口袋中随身带些香菜用来搓手,消除一些难以洗去的特殊气味。

尽管如此种种,都抵不过秦明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去的每一个现场,得到的每一个线索,推理出的每一个结果,还原的每一个真相都让人难忘。”正如他所言“天下之事,唯有热爱不破”。

然而,这样一份神圣的工作,却经常会遭遇一些误解。有一次,秦明去参加朋友的婚礼,同桌人想和他握手打招呼,当听说是个法医,伸出的手又收了回去。

还有一次秦明和同事去交通事故现场勘验,其实是对伤者进行伤情检验,但伤者家属一听法医来了,便要攻击他们。因为她认为,法医来是不吉利的。

这样的误解有时还会来自个别同行。有人觉得法医无用,觉得是个不重要的警种。如此种种,让秦明开始思考能做些什么,让社会上更多人了解、理解并支持这个行业。

秦明开始写博客、写书,为热爱之事正名。受当时一些网络大V影响,秦明开始在博客上写些自己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刚开始阅读量只有1000多。随着故事越写越多,秦明的粉丝与阅读量也逐日增加。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被天涯版主邀请去天涯发稿。结果第二天起,这些文章就成为了天涯爆款,每天阅读量有十几万,每篇都有上百条点赞。

很快,出版商们纷纷找到秦明邀约出书,“法医秦明”系列小说开始在网络上走红,并被改编成大热网剧,法医秦明“火了”。

如今的秦明仍每天蹬脚踏车上班,在忙碌一天本职工作后,利用夜晚时间写写故事,或帮网友解答专业问题。穿上警服,他是法医秦明,脱下白大褂,他又是深受网友喜欢的段子手“秦叔”。

在秦明走红后,很多人劝他辞职,甚至承诺为他投资开工作室,可秦明从未动过心,“法医秦明,除了法医,就一文不值。”(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紫赟、陈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吉利哈泽尔博客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