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吉利审核优惠卷多久通过

吉利公布的防止酒驾技术引热议,网友:这是要抢了交警和代驾的活

近日,吉利公布了一个很意思的专利——驾驶员饮酒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申请日期为2023年10月31日,申请公布日期为2024年2月9日,目前仍处于审核状态。

吉利为什么要申请这样一个专利呢?

主要还是为了司机行车安全,但是也有很多网友对这一功能的作用范围产生了疑问,具体什么样的疑问,我们放在文末进行讨论。

具体来说,吉利这个技术专利共分了2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判断司机是否饮酒。

这个技术比较好理解,启动车辆后,车上搭载的酒精浓度检测仪器会在第一时间检测车内是否有人喝酒,如果有人喝酒系统将会判断是不是司机喝酒了,这个过程会利用驾驶员图像数据来进行判断,一旦判断为酒驾,汽车将无法启动。

第二个部分,车辆行驶过程中再次检测

根据专利介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该系统会基于当前状态信息重新获取车辆内部的第二酒精浓度数据及第二驾驶员图像数据并进行再次检测,如果该司机没有酒驾行为,车辆将继续行驶,否则将无法驱动车辆。(第二次采集酒精浓度主要是为了防止更换驾驶员后再次出现酒驾的情况)。

众所周知,酒驾在我国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一旦被交警查实有酒驾行为,不光会暂扣驾驶证,还将面临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如果再次查出酒后驾驶行为还将面临十日拘留、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和吊销驾驶证的处罚。

醉酒驾驶就更加严重了,一旦查实将直接吊销驾驶证和追究刑事责任,并且五年内不得重新考取驾驶证。

而吉利搞出来的这套技术就能很好的控制驾驶员的行为,因为只要喝了酒,你就开不了车,你开不了车,要么车留下走人,要么找没有喝酒的司机代驾,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违法行为。

网友看法不尽相同

但是有网友对这一技术提出了很尖锐的问题,比如下面这位网友表示,如果在农村遇到了紧急情况,只有一个司机会开车,而这个司机又恰恰喝了一点小酒,这时候又有人有生命危险需要及时进医院,但是因为喝酒又不能启动发动机该怎么办?

也有网友表示,如果坐车的人酒的浓度很大(比如醉酒状态),会不会误判是驾驶员醉驾了而无法启动?

还有网友表示,如果司机酒驾了,但系统硬是没查出来而发生车祸,也或者是被交警查处了,汽车厂商会不会成为被告?

此外,还有一部分网友认为,查酒驾是交通执法部门的事,车企只需要造好车就行了,如果车上再搭载一套酒精浓度检测系统,无形的又增加了用户的购车成本,用户凭什么为这套系统买单?

当然,大多数网友认为,这个技术很有用,它可以完全杜绝那些喝了酒还心存侥幸的司机,具有很好的社会利益,这样代驾的需求也会相对减少。

结语:

作为一家车企搞一些技术创新来提高行车安全也是他们份内的事,只要这些技术具有社会价值,就值得去搞,至于网友们担心的那些问题都不是问题,因为技术问题可以完善,但是违法行为,不能因为需要及时用车就另开绿灯。

此外,我们也不能说有人查酒驾,这个技术就没有价值,相反这套技术可以防患于未然,毕竟酒驾到现在仍然屡禁不止,此外交警也不是365天都查酒驾,而这套技术可以把酒驾、醉驾等危险驾驶行为直接消灭在萌芽状态!

你们说是不是呢!

再拿“行业第一”!吉利汽车在新能源领域也是“技术课代表”

都说“一流企业定标准”,为何吉利能率先为新能源安全体系提供“中国范本”?

毫无疑问,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安全管理体系必将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只有答好这一题,才能为中国汽车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供重要保障。

如今,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有了标准化体系。

7月12日,“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与管理发展研讨会”在杭州湾吉利研究院召开,中汽研华诚认证(天津)有限公司向吉利颁发了行业首张“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吉利汽车成为国内首家完成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车企。

与此同时,吉利汽车还与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联合共建了“新能源联合创新实验室”,进一步攻克新能源汽车“卡脖子”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前瞻引领技术,持续打造更安全的新能源汽车。

《汽车K线》认为,这一张证书加一座联合创新实验室,为汽车行业加快构建系统、科学、规范的新能源安全体系提供了“中国范本”。

作为行业首张“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它充分证明,吉利汽车拥有高于行业标准、健全的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机制,以及覆盖研发、生产、售后全流程和全方位安全保障的能力。联合创新实验室则将帮助吉利持续提升产品的验证技术水平,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智能、更舒适、更放心的新能源汽车。

这不仅是中国自主品牌技术胜利标志之一,更为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标尺。

攻克“卡脖子”技术 新能源转型提速背后的技术底气

安全是事关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第一要务,尤其随着我国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业链规模和出口规模骤增。无论对于整车企业、供应商还是国内外用户来说,都需要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来“护航”。

为进一步压实新能源汽车企业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2022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提出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加快构建系统、科学、规范的安全体系,全面增强企业在安全管理机制、产品质量、运行监测、售后服务、事故响应处置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安全保障能力。

作为正在积极推进电动化转型,且产销量规模巨大的中国车企,吉利率先响应,迅速启动了建设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工作。

于是一年后,便有了吉利此次顺利通过多维度审核认证的范本。中汽研华诚认证(天津)有限公司高度认可吉利健全、高标准的体系建设,颁发出行业首张“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简称“中汽中心”)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是汽车行业国家级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平台,拥有覆盖汽车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服务能力。

此次经过中汽中心认证,吉利汽车成为国内首家完成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车企。同时,与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新能源联合创新实验室”,也为吉利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水平加上了一道强有力的新保险。

据了解,这座联合创新实验室由“多域融合电驱实验室、高压电磁防护实验室、高压电池安全实验室、充电体验开发实验室、能量管理创新实验室”五大实验室共同构成,每个实验室技术积淀、研究领域各有不同,但安全是它们共同的使命。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安全涉及动力电池、化学、热管理等更多领域,对企业管理体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为此,吉利专门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并从安全管理机制、产品质量、运行监测、售后服务、事故响应处置、网络安全6 大维度、23 个层面、99 个单元逐级细化新能源汽车安全要求,搭建起高效的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让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针对新能源汽车制造的13个关键控制点,如动力电池运输卸货、入库三电检验、动力电池存储等,吉利已实现生产要素100%标准化,以极致品控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

「高压电磁防护实验室」

除了高效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吉利还将产品功能安全全面融入整车开发体系,并进行扎实完备的软硬件测试验证。

以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安全标准为例,吉利独创了电池安全技术——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首创“基础安全、整车安全、智能安全、健康安全”四大安全标准,将动力电池的安全标准大幅提升。

今年5月,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顺利通过了行业公认最难的“电池针刺”、电池包海水腐蚀浸泡、三面跌落重击、外部火烧四项试验。

随后,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吉利银河L7,又成功经受了远超行业标准的测试标准的“考验”,成为行业里第一个40km/h整车正向刮底,20km/h整车负坎冲击都无损伤的电混车。

得益于上述一系列核心技术的持续落地,吉利新能源战略逐渐明晰,市场销量“开花结果”也就显得顺理成章。

今年上半年,随着吉利银河系列发布,领克全面新能源化,极氪持续热销,吉利新能源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销量实现连续五个月同环比双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在强大体系力的支撑下,吉利银河L7上市即热销,首月销量接近1万辆。

《汽车K线》认为,在科学体系和硬核研发实力的赋能下,吉利驶入了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考虑到中国幅员辽阔,汽车使用环境十分复杂,不可能只存在一个价位的品牌或一种技术路线,而是必然呈现多品牌、多路径共同发展,安全则是唯一不变的共同点。

从树立高端豪华电动车市场标杆的极氪,到领克摁下全面新能源化加速键,再到出场即热销的银河系列……我们不难发现,吉利各品牌在新能源赛道上分工明确,从销量表现到市场口碑,都让吉利的电动化转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更重要的是,在吉利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的统一赋能下,各品牌将逐渐形成合力,一边摊平研发成本,一边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发展树立样本。

“一流企业定标准” 中国既是火车头,也是风向标

从汽车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再到新车产品质检的全流程,每一步都离不开专业的安全认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中了新能源产业的新兴优势和汽车产业的支柱地位优势,因而受到各国政府及企业的高度重视,不少发达国家已开始争夺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的话语权。

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强国均已制定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各企业根据各自不同的竞争优势,你追我赶竞逐潮头。

长期以来,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权一直为发达国家所把持,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构成严重障碍。不过,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中国车企拥有了空前的历史性机遇。

一方面,中国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且拥有相对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更适应电动化、智能化的技术变革浪潮。

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企业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提升,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安全科技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吉利为了让新能源汽车更加安全、更加可靠、更加环保,迅速布局了一整套严密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体系,涵盖了从三电、芯片、智能架构(e-CMA架构、浩瀚架构),到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算中心的各个细分领域。

统计数据显示,10多年来,吉利已在新能源领域投入近千亿元,专利技术累计达 3500 多项,为打造更安全的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汽车K线》认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卖技术、四流企业做产品”,这一规律正在发生作用。

未来,谁拥有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实力,谁就能在新能源汽车安全等关键问题上掌握话语权。吉利此次率先“撞线”,为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上树立了榜样。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为国内首家完成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车企后,吉利汽车联合中汽研华诚认证(天津)有限公司,制定了业界首份全面、系统衡量新能源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的规范指导文件——《新能源汽车生产组织产品安全管理规范》。

《汽车K线》认为,这不仅推动了吉利新能源汽车产品设计开发流程的优化与升级,更为全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科学样本。

「吉利汽车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

正如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所说,无论是电动化技术的安全,还是智能化技术的安全,一个都不能少。“不能因为追求电动化而失去安全,更不能因为追求智能化而失去安全,智能电动汽车必须以安全为前提。”他曾反复强调说,吉利的第一诉求就是安全,而且必须遥遥领先。

有业内专家分析称,在系统、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指引下,吉利能够更高效地推进新一代安全标准的落地,用高于行业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切实提升产品安全水平,并将产品功能安全全面融入整车开发体系,以扎实完备的软硬件测试验证,提升吉利新能源汽车的原生安全基因。

从燃油车时代的学习、跟随,到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反超、引领,中国车企的一举一动,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渐渐引起了更大反响。在这一时代进程中,吉利为中国车企写下了新的范文。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吉利审核优惠卷多久通过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