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吉祥的意思?
鼠年注定不平凡的一年,唐山地理位置可能容易发生地震,也不是因为鼠年。
不过今年的天灾是比较多,疫情、洪水这些自然灾害让人苦不堪言,还好我们国家防控的好。
今年真的不容易,希望都平平安安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自然环境被破坏,自然灾害也就多了。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教育好孩子从小爱护自然环境,文明社会。
今年还是呆在家里比较好,不要到处跑[点亮平安灯]
农村俗语:“家中出现三喜,好事接踵而至”说的是哪三种呢?
也没啥准。唐山大地震发生在1976年是龙年。而龙年也是毛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总理一年相继逝世的。这该怎么解释?不要发生什么事了,就往只有咋们老祖宗的十二生肖里找答案!
地震后出现七彩云,到底是吉祥象征还是自然现象?看到的人很幸运
2022年5月20日8时36分,四川雅安汉源县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四川成都、乐山,重庆等多地网友表示有震感。而在地震之后2个小时左右,很多人看到天空出现了七彩祥云,一些人认为这是地震产生的地震云,另一些人则是认为这是表示吉祥的现象,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七彩云
象征吉祥的七彩云朵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当中,七色的东西总是代表着吉祥美好、甚至于神圣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仙侠神话电视剧或者电影里面,正派人物出场的云朵一般是白色的,而真正的大佬神仙就是七彩的;而如果是一阵黑风刮过,不用想,这妥妥的是妖怪;要是这云朵是暗红暗红的,那肯定是杀生无数的魔教人物,人人得而诛之,遇到这种货色,根本不需要跟他讲什么江湖道义,直接并肩子上就完事了。
包括现在很多人心中爱情的代表,紫霞仙子和至尊宝两个,他们的那句金典名言就是:驾着七彩祥云来接我。
名言
当然放到现实当中,我们知道这肯定不是什么吉祥或者有什么特殊意义的东西,它的形成肯定是有一定的科学原理的,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说,如果你能看到这个七彩云的存在,确确实实是代表你是幸运的,因为这种云出现的时间非常的短,一般就几十分钟以内,而且对观看的角度也有很高的要求。
七彩祥云是如何形成的?虽然我们把它叫做七彩祥云,但根据气象专家的介绍,这些云朵的真实名字叫"虹彩",主要是日光受到云中水滴冰晶产生的衍射造成的。而虹彩多以绿色和淡橙红色为主,呈现出柔和的色调 一派祥和之气,因此我们也用七彩祥云来描述。
那么七彩祥云是如何形成的呢?实际上这和天空中的另一种彩色现象,彩虹是特别相似的。初中物理就告诉过我们,当有太阳光的照射,同时空气中充满了很多的小水滴或者小冰晶,太阳光经过小水滴或者小冰晶的折射以后,会发生色散现象,变成7种颜色的光,在一般情况下这样形成的是彩虹。
光的色散
但如果比较凑巧这个时候天上出现了高积云的话,就有可能出现七彩祥云现象。高积云这种云较薄并且往往还分了很多层,当阳关通过上面云层的时候,就会被里面的小冰晶分解为7种颜色的光,从然后投射到下面的云上。而下面的云则会对这些七色光进行反射。而且因为这些云层较薄,所以他透过的光和反射的光都能够透过云层到达地面,当它们进入人的眼睛以后,自然就感觉是云在发光了。
要形成七彩云需要满足这些条件:
①处在距离太阳10至40度的云;
②云必须是带有均匀小水滴的薄云,如高积云、卷积云;
③天气晴朗的白天。
所以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知道,要形成七色云朵,首先是要在空气中的水汽以及气温合适的情况下形成高积云,同时这些云层要分成一层一层的,然后和阳光之间保持适合的角度和高度。同时里面的小冰晶和小水滴的大小和形状也要比较合适,而且更关键的是它反射出来的这些七色光,可视角度并不是很大,要刚好有人出现在那个角度才能看到,所以看到七色云朵我们依然可以说你是幸运的。
这种现象并不少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到,其实七彩祥云只是一种气候现象。和是否有地震没有必然的关系,这一次的出现只能说是一个巧合而已。事实上也不止雅安出现了七色云朵,在很多地方都曾经出现过,接下来可以大家欣赏一下。
这是2021年出现在云南丽江的七彩云朵:
这是香格里拉的:
怒江:
2019年6月28日的广州
万一发生地震怎么办?其实你应该担心一下
我小时候经常被爸妈责怪是“乌鸦嘴”,因为我常会说些“不吉利”的话。比如,花盆放阳台上会问,万一掉下去怎么办;下雨天坐车走山路会问,万一车打滑滑下山怎么办;坐船的时候会问,万一遇到大漩涡把船卷进去怎么办。万一万一万一……每次我得到的都是怒目而视以及一句“乌鸦嘴!”。但我总是很委屈,因为我是真的担心啊。
当然现在的我已经没有那么ky,也不会老是担心有的没的。毕竟如果你已经看了二十多年太阳东升西落,就不会担心明天太阳从西边起来了。
然而我们的日常生活真的坚如磐石吗?要知道太阳也不会永远东升西落的。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就打破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秩序吗?
正所谓未雨绸缪,树立起防灾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想让孩子了解关于地震的防灾知识,那么这本《地震书》再合适不过了。这本书以日本阪神大地震亲历者的讲述和调查问卷的结果为基础编辑而成,配上可爱的插图,向孩子传递简单易懂的地震以及防灾知识,是一本非常真实而且实用、适合亲子阅读的防灾指南。
地震亲历者讲诉真实的地震情况作为一个95后,我开始对地震有认知是从08年汶川大地震开始的,汶川地震让我切身体会到了震感,知道了什么是余震、震级、地震能带来怎样的灾难……但一场大地震究竟是怎样的,遭遇一场大地震意味着什么,会遇到什么问题,只有亲历者最清楚。
《地震书》的主要内容正是来源于阪神大地震亲历者的经历和经验。阪神大地震是日本关东大地震之后72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也是日本战后50年来所遭遇的最大一场灾难。在《地震书》中,阪神大地震亲历者们讲诉了地震发生瞬间的感受,地震之后屋内和屋外的情形等。
看着亲历者们的切身体会,才真的感受到了“灾难”这二字的重量。
地震发生在瞬息之间,然而造成的损失和破坏却需要人们花很长时间修复。书中“地震及震后”这一部分,地震亲历者讲述的震后生活都是一些很具体的东西。比如,直升机的噪声像余震,让人看了就生气;能独处的地方只剩又脏又臭的厕所;拎着相机到处跑的业余摄影师等等。这些真实的细节,比空泛的伤亡数字、经济损失数据更能让孩子体会到遭遇地震意味着什么。
日常可行的实用防灾方法要学习地震防灾知识,日本人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地球上没有哪个国家比日本更熟悉地震了。《地震书》第一页记录了从1800年到2011年地震“光顾”日本的年份,1800,1801,1802……2009,2010,2011。每一年,日本每一年都发生了地震。
“生活在日本就意味着自始自终要与地震相伴。”《地震书》中提到了两个概念,应急型防灾和日常型防灾。与地震“共存”的日本人有着丰富的日常地震防灾经验。这本书里,阪神大地震亲历者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提前做好哪些防灾措施,就能在大地震来临的时候有效减少灾害带来的伤害和损失。比如地震来临时很容易给人造成伤害的家具倒塌、灯具掉落、玻璃破碎等,书中都提供了防灾措施。
还有地震后的生活,在断水断电、物资缺乏的情况下,怎么巧妙地利用身边仅有的物品,顺利度过震后的生活。其中很多小窍门不仅在震后生活中很实用,也能用于日常生活。比如用报纸做夹板,塑料袋做三角巾,大手绢能做绷带、头巾、过滤网等等。作为一个懒癌患者,我甚至还从中学到了懒人生活技巧。
书里介绍的日常型防灾,还包括跟邻居好好相处,去露营增加户外生活经验等,可以说是非常全面了。
本书最后还附有家庭常备物品清单,地震发生后需要随身携带的物品和应准备的个人用品。
适合亲子共读的地震防灾指南本书是《地震笔记本》的儿童版,日本地震日常防灾项目组在《地震笔记本》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重新编辑,使内容更适合孩子阅读。
语言简洁易懂,插画可爱生动,书中的防灾措施也是孩子可以操作的。把地震防灾知识用一种趣味的方式传达给孩子。
家长带孩子阅读完《地震书》后,还可以跟孩子一起检查家中的隐患,一起去街道“探险”,去户外露营,约定好紧急情况时的联系方式,评估跟邻居的熟悉程度等等。再增强孩子防灾意识,最好日常防灾准备的同时,又能促进亲子互动。因此这是一本非常适合亲子共读对地震防灾指南。
《地震书》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亲历者讲述的地震后的感受:“人间已经沦为痛不欲生的地狱了,天上却挂着一轮明亮的圆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天灾面前,人类是弱小的,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只能听天由命。“万一地震来了怎么办?”这样的想法并不是杞人忧天。“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其实“万一”也没什么好怕,只怕人们轻视“万一”,不做好周全准备。如果你家里也有个爱问“万一”的小“乌鸦嘴”,那就给ta阅读《地震书》,一起做好日常生活中的防灾准备吧。
释疑《周易》震卦:一次形象的地震记录?古本为何记名为“来”?
关于《周易》震卦爻辞,古今传注大多以雷声震动解释,然而根据卦爻辞内容及其所描述的情形,解释为雷有些不合情理,这个问题早就被发现了,今人训诂考据,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若把震卦以地震释之,则豁然贯通,且文理顺畅,他们认为震即地震,震卦爻辞记录了古代一场地震的完整过程。
今本周易记震卦为“震”,而在马王堆帛书记作“辰”,清华简和辑本《归藏》中记作“上来下止”或“釐”字。
“上来下止”这个字是现在的“来”字的变体,“釐”和“来”二字皆为来纽之部字,同音通假,“釐”“来”通假在古文中常见,如《汉书·刘向传》:“《周颂》曰:‘降福穰穰’,又曰:‘贻我釐麰’。”王先谦《补注》引王先慎曰:“《毛诗》作‘贻我来牟’……‘釐’、‘来’,文异而声义同。”
然而震和来(釐)二字音义相差较远,无法用通假解释,震卦为何又写作“来(釐)”卦?
辑本《归藏》引李过的说法:“震为釐,釐者理也,以帝出乎震,万物所始条理也。”李过的解释本于《说卦传》“帝出乎震”章,但有学者认为,这一解释迂曲牵强,不可信。
高亨先生曾提出:《周易》之卦名,犹《书》《诗》之篇名,疑筮辞在先,卦名在后。
近些年随着《易》类出土文献的不断发现、整理、研究,其中的“同卦异名”现象进一步证明了高亨先生“依筮辞而题卦名”观点的正确性。
比如马王堆帛书的“羅”卦为现在所指“离”卦,再如坤卦,马王堆帛书本作“川”,应该是本字,文献或作“巛”,感兴趣参见辛亚明《易卦卦名差异与《周易》古经编纂新探》一文。
就绝大多数卦而言,“依筮辞而题卦名”的原则是适用的,如乾卦卦名取自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之“乾”字,屯卦卦名取自六二爻辞“屯如邅如”及九五爻辞“屯其膏”之“屯”,蒙卦除六三之外的其他爻辞及卦辞皆有“蒙”字,故取“蒙”为卦名,“坎卦”爻辞只有80余字,“坎”字共出现了8次。
我们顺着“依筮辞而题卦名”的思路来考察“震”的卦名差异问题。
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失匕鬯。
初九,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
六二,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
九四,震遂泥。
六五,震往来厉,意无丧,有事。
上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震卦卦辞及初九爻辞有“震来虩虩”,六二爻辞有“震来”,六五爻辞又有“震往来”都有“来”字。
由此推断,震卦最初正如高亨先生所言,只有卦象、卦爻辞,没有卦名,后人在为该卦命名的时候,或取卦爻辞中“常见”的“来”字作为卦名,震卦在命名之初曾被命作“来”卦。
于是“来”卦的名称后来在辑本《归藏》及《清华简(四)》中得以保留。
但是,显然这一卦中“震”字出现的最多,卦爻辞均含有“震”字,全卦似乎围绕“震”字展开,取“震”字作卦名显然较取“来”字为优,故最终该卦以“震”命名并流传至今,而另一个名称“来”卦则逐渐不为人所熟知。
关于震卦的解释,高亨先生和李镜池先生都释震为雷,我们接触到的易学著作有限,似乎都这样解释。
《说文》解“震”:“劈历振物者。”段注“劈历,疾雷之名。”《诗经》:“爗爗震電,不宁不令。”毛传:“震,雷也。”可知释震为雷,从过去到现在源远流长。
不过,八卦中的“震为雷”,源自《说卦传》。那里说: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艮为山,离为火,坎为水,兑为泽,巽为风。
卦名及其所象,以震为雷的说法,震与雷有明显的联系,但就卦爻辞而言,则此说似乎难从。
李镜池先生在解释震卦时说:“震:指雷,卦的内容谈雷电和人们对它的认识。”
在解释六二爻辞时,李先生穿插了一个商人的故事:“这是写一个商人在路上,遇到雷电交作,非常骇人,甚至有危险。但他并不害怕,只考虑会不会亏本的问题。
于是爬山越岭,赶快往市场里跑去。但雷厉雨暴,山高路滑,跑得很辛苦,心里就想:算了,别赶了,七八夫内,总会把钱赚到手的。表现了商人为了赚钱,不顾雷电危险的情景。”
李先生注“九陵”,有其独到的见解:“九陵:山名。也是市场所在地,陕西一带以陵为地名的不少。古代市场设在高地山城里。”
古人东朝西市,没有听说“古代市场设在高地山城里”,这或许说的是传说中的洪水时代,但在那远古时代,真的有市场吗?
震卦爻辞所说,不是雷而是地震,震是地震,也是有根据的,《左传》:“八月丁酉,南宫极震。”杜预注:“《经》书乙未地震,鲁地也。丁酉南宫极震,周地亦震也。”
《说文》:震,劈历振物者。从雨辰声。《春秋传》“震伯夷之庙。”《易·序卦》曰:“震者,动也。”取震动之义。
震在汉易中有“山崩”之象,焦延寿《焦氏易林》“蹇之屯”:“作室山根,人以为安。一夕崩颠,败我壶飧。”“崩颠”,尚氏注云:“震为覆艮,故曰山崩。”
李维琦先生《周易古经易解》持此说,以为震卦所言,皆地震事,《易解》分三段来就卦爻辞作解。
李维琦先生说:卦辞说的是人们还从没有经历过地震,地震来了,一些胆大的人完全无所谓,他们或者相信‘有命在天’,或者以为只要诚信在胸,谁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初九的意思是地震虽然山摇地动,响声震天,他们却可以谈笑自若,不动声色。喝酒的盅,舀汤的匙,照样握在手中,纹丝不动。筮者以为,如此不为地震所动的表现,吉利。他们漠然不知地震为不可抗拒的巨大自然灾害。
他们的无知还表现在六二爻辞:“地震带来的巨额财物损失,他们以为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把这些带到高高的山岭上去了。不要去找,七天后会自然寻回。”
这里没有商人的故事,没有“商人为了赚钱,不顾雷电危险的情景”,“九陵”也不是高地山城的市场,而只是高高的山岭。
次说余震,李维琦:“六三爻辞是说主震过后,还有余震,哗哗哗地响,不及主震那么厉害,人们却惊异地发现,九四爻辞说的是地震使山石变成了泥土,六五爻辞是说虽然没有丧失大量财物,却出现了许多异于寻常的自然现象。
上六是说又一次余震来了,这一回再也不得谈笑自若了。他们惊惧地四顾,看有什么异象发生。这样地震下去,必然凶险难抗。”
说到结局,李维琦:“接下来,人们环顾四周,看有没有人员伤亡。结果是,他本人无恙,他的邻居却身受其祸。其人远方的亲戚不知就里,却在传说他有什么什么不幸。”
上六爻辞主要是讲人员伤亡,以及地震过后人们的议论。
如此解说,“亿丧贝”理解为“巨大的财物损失”;“意无丧”的“意”从集解本作“亿”,同样解为“大量”,无需绕弯子说“发语辞”,这里说的是人和自然的矛盾,和人间的刑威没有关系。
如此解释,把震卦说成地震,比说成是雷震要切实顺畅得多,另外说是地震,也有史实可考。
《国语》:“幽王三年,西周三川皆震。”韦昭注曰:“西周,镐京也。幽王在焉。邠、岐之所近也。三川,涇、渭、洛,出於岐山也。震,动也。地震,故三川亦动也,川竭也。”
就是说,公元前779年西周王朝所能直接施政的地方,大致相当于现时陕西省大部分地区,发生了大地震,以至于境内三大河流水源枯竭。
渭水横贯境内,泾水在西北,洛水在东南,这三河无水,对于当时人民的生活,对于当时西周摇摇欲坠的统治,有何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是可想而知的。
这样的大事不能不反映到卦爻辞里来,很可能就是震卦之所记。
震卦如果解释为地震,文辞简捷而内容翔实,既有摹形之语,又有心理描写之辞,可视为一篇非常简洁而又生动可感的地震记录,也可能是迄今为止最早最完整的原始地震记录。
六二爻辞有“勿逐,七日得”的文字,非常有意思,在这里多阐述一下。
复卦卦辞“七日来复”、震卦六二爻辞“七日得”,前者之“七”为“逆”,后者之“七”为“顺”,后者之“七”与“混沌—崩裂”之数或许直接相关。
《庄子》所记“混沌”的“崩裂”,或者说“混沌”的“开显”或“秩序化”的过程,是“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在三国虞氏易中,“七”为震卦之数:“‘震’数七,故‘七日得’者也”,干宝:“‘七日得’者,七年之日也。”“七年之日”可为“七日”迭代的结果,《程传》曰“卦位有六,七乃更始”,则是“七”的循环往复。
震卦取义为“动”,而事物之“动”必然意味着“变”;运动变化又必然在一定时间中展开,时间有始,有继,有终;事物在时间绵延中有生,有成,所以震卦内蕴着运动、变化、时
间、生成等丰富的义理。
将震卦卦爻倒覆互综,即为艮卦,一般把艮卦解作艮止圣贤境,万物所终始,艮卦在马王堆帛书写作“根”或“谨”卦,也有写作“狠”的,根则与震的动不同,是比较稳重静止的状态。
汉郑玄释《说卦传》“艮为立春”,唐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认为,“艮”指“前岁之末,后岁之初”,宋朱震也说:“万物阴气终阳始,皆之用事也”,一言以蔽之,即“艮者,根也”。
“艮”的意义在于“盖止则生意绝矣,成终而复成始,则生意周流。”
“艮”即在万物停止生息的点儿上,又是万物开始生长的发端,它是万物生命循环的关纽所在,而能标示万物死止之处,又能标示万物开始生发之义的合理之词就是“根”。
“根”既是植物生命的归宿处,叶落归根;又是植物新的生命的发端之所,水有源,树有根。
而宋儒对“艮”卦的阐发,也暗合“根”的特性,无论是“静”之义、“止”之义,都是根的特性,而“光明”之义,万物阴气终阳始,立春到来,自然是万物迎接光明之义。
震、艮合观,则可见二者又彼此关联,构成行与止、动与静、生与成、始与终、时与位之相互对待的关系,关系中的两端既对立又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