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徐栋杰 吉利

“老板工程”危害大,吉利“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李书福釜底抽薪

上文说到李书福大年三十遭北京来人调查“老板工程”《吉利尾大不掉,“老板工程”是良药还是毒药?李书福为何手起刀落》,虽然中间历经曲折但也巧遇挚友,结果还算是有惊无险。虽然单就“老板工程”而言,对李书福算是圆满结束,但对吉利来说却是造成很大的伤害,此时的吉利千疮百孔,李书福唯有拿出壮士断腕的魄力,才能带吉利走出这个沼泽。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李书福的“大胆”。

此时的吉利,就像一支游击队要被改造成集团军,所面临的争论与冲突是全方位的,从利益、管理、人事到企业文化,都需要重塑。李书福铁了心要搞现代企业治理制度,把制度当作企业的信仰,这不仅涉及亲朋的出局,还得克制住自己的行为。

2002年5月26日,李书福在北京,面对众多邀请而至的媒体,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将吉利集团的所有管理权、经营权交给两位“外来和尚”—徐刚、柏杨。他们俩分别担任吉利集团的首席执行官与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徐刚加盟吉利之前,是浙江省财政厅的党组成员、省地税局的总会计师,属于浙江省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之一;柏杨之前曾参与并主持沈阳金杯客车、中华轿车项目的工作,算是一位资深汽车人。

人们有些惊诧徐刚,对吉利而言,他算是两个完全的“新人”:完全“官方背景”、完全没有企业实战经验。李书福当时的解释是,世界上像奔驰、宝马等大公司,都在用有财务背景的人做高层管理。言下之意,吉利使用徐刚,也是业界的惯例。

李书福自己退到后面,对此《中国经济时报》刊文质疑:“未免太急了一点。”还为吉利提了一个马克斯·韦伯的“克里斯玛”的问题:

谈到李书福和兄弟们有“嗅到利润机会的天赋”,这种天赋有可能会让创业中的企业家成为德国著名学者韦伯所说的“克里斯玛”,也就是魅力领袖式的人物,最终能够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种人物和他们不同的追求,整合为一个具有统一的目标、具有一定的秩序的组织。日后,该企业即使由其他人来领导,也可以按部就班地完成企业的既定目标。而企业员工从这套规矩中能够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创业者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塑造着企业的“传统”。

那么,吉利集团、吉利汽车是否已经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企业内部是否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规矩?是否足以保证,只要是平均水平以上的人来领导吉利,吉利就不会出现如果李书福在场就不会出现的重大失误?

吉利可能并没有进入这个阶段。吉利的市场并不大,也不够稳定,吉利的市场位置并不清晰,员工的精神和忠诚也是不牢靠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创业者的企业家必须确保自己在场,向员工和竞争对手显示自己对于局面的绝对控制力。

另一方面,中国汽车市场真正的大变局还刚刚开始,汽车业的合纵连横好戏才刚刚开演,这个关键时刻,正是具有领袖魅力的企业家大展宏图的时刻。而李书福选择在此时退居幕后,是明智,还是冒险?

李书福的阵痛与期望

文章并没有切中李书福真实的痛。李书福谈到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两人时表示:“选用他们两个人,我要让大家知道,我不是在搞家族企业,吉利集团唯才是用。“

这还真不是李书福作秀。实际上,他和徐刚、柏杨“约法三章”,自己作为董事长只干三件事:

第一,作为企业的形象代表,接待高层领导需要他出面;

第二,把握整个吉利集团的发展方向,涉及整个集团发展方向的内容,徐刚、柏杨都必须和他商量;

第三,具体的经营管理虽然由徐刚等人来管,但广泛的市场调研他要去做。他脱离具体事务,正好拿出时间,发挥自己的特长,背个小包到处走。

其他的事,都全权交给徐刚、柏杨去做。

后来徐刚在和零点研究集团董事长袁岳的一次对话中谈到,“李书福要把公司在各地方的办公室全让给我,我说我们不要再另搞一个办公室了,于是我们俩就坐在一起办公”。

袁岳不看好家族企业的治理制度,他认为:“家族制企业具备排斥人才、面对社会意识形态的负面压力和内部纷争的一切弊端,远远抵消了它可能在高层人士间信用联结上带来的细微好处。”

此外,袁岳还认为:“由于不能区分家族所有和家族管理的界限,很多家族制企业主和学界人士也陷于为家族制管理卫护的迷思,这就决定了中国式的家族制企业大半只能作为中小规模企业存在的前途,而无论企业主的雄心有多大,除非私营业主真正解决了管理专业化路向和家族所有之间的良性关系。”

在袁岳看来,吉利正走在正确的方向上。“徐刚显然带给了吉利不少李书福之不能,而李书福也因此超越了自己过去之诸多不足,无论别人把李看成什么人,今日之李书福不再只是家族的代表,而成为包括徐刚等在内的吉利新管理团队的领导人,这就超过了许多过去与李书福同等或者稍高的民营或者非民营企业家的独断作为。

某种意义上,徐刚的到来,可看作吉利从家族企业转身为现代企业的标志。吉利在新世纪面向专业人才打开了大门,重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独特的企业文化

当张爱样第一次到吉利时,就发现吉利内部正在发生着某种积极的化学反应。

张爱群早期在东风汽车公司工作,曾被派往合资公司,在公关部干过,后来又负责市场,成为女性在中国汽车行业担任销售公司总经理的第一人。她一路从武汉到临海,先到食堂吃完饭,紧接着直奔李书福的会场。因为第一次来,张爱群觉得这应该是一次见面会。

没料到的是,会上她被撂在了一边。李书福和徐刚两人当着她的面,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还在旁边备好的黑板上指指画画,谁也不服谁。

仔细一听,两人在争论吉利的组织结构。这让她“大饱眼福”,觉得很新鲜。工作了这么久,没想到在这家公司,大家都不那么在意自己或者对方的“身份”,讨论问题时都这么直率、坦诚。

李书福写过一首诗歌,叫《为了一个美丽的追求》,里面有这样一句:“为了一个共同的使命,我们不止一次地争论不休,只是为了一个美丽的追求。”这个美丽的追求是造车。

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吸引了张爱群等一大批中国汽车人加入吉利。

写在最后:

从家族式企业变成现代化企业,吉利得到了发展与稳定。从零零散散的游击军变成上下一体的正规军,李书福得罪了不少人。但面对“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险境,李书福唯有放手一搏,在明知道风险不小的情况下,不得不抽身而退,放手大权。也正是因为有了如此大胆的“汽车疯子”李书福,吉利才能于危境中重获新生。

21深度丨金圆股份新能源行动派:吉利控股前CEO徐刚加盟,二次追加捌千错盐湖投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董鹏 成都报道

来自某招聘平台的信息显示,金圆股份(000546.SZ)正在招聘盐湖提锂矿山矿长,待遇为3-4万元/月,不过工作地在阿里革吉县,并能适应海拔5000米工作环境”……

就在6月6日晚,这家借壳上市的水泥企业发布停牌公告,计划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收购阿里锂源矿业开发有限公司49%的股权。

锂源矿业的核心资产为,阿里改则县查波错盐湖、革吉县捌千错盐湖的采矿权。

由于金圆股份此前已收购锂源矿业51%股权,若上述股份收购如期完成,公司将对其实现100%控股。

对此金圆股份人士7日称,“公司希望掌握更多上游锂资源。”至于其他问题,该人士则以处于敏感期为由,无法给出更多回应。

不过,有锂盐行业人士表示,结合近期斯诺威股权拍卖,以及南美、澳洲主产地资源情况来看,矿端资源价值仍在强化,“如果金圆股份不早点下手,再过半年,收购锂源矿业剩余股权就不是今天这个价了,甚至这次49%股权的收购价格都可能会高于去年收购时。”

需要指出的是,金圆股份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不限于此,其还通过入股等方式涉及动力电池研发制造、换电和电池回收等领域,这也被公司称之为“二次腾飞计划”。

今年1月,曾任浙江吉利控股CEO的徐刚也已加盟公司,并新任上市公司董事长。只是,战略转型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的风险。

新能源上、中、下游全覆盖

2014年借壳上市,2017年战略转型至环保领域,2021年又开始收购盐湖资产……金圆股份在新能源领域越走越远,所涉及领域更是覆盖产业链上、中、下游。

2021年11月,金圆股份全资子公司金藏圆锂业才与锂源矿业原有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5.1亿元的价格收购其51%股权。

如今,公司再次计划收购锂源矿业剩余的49%股权。由于此次收购计划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暂时尚未可知剩余股份部分的具体定价。

除了抓紧布局资源端外,公司在捌千错盐湖的开发动作也不慢。

今年4月,公司新能源(国内)事业部革吉锂业董事长王树龙称,“捌千错盐湖万吨级锂盐项目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通电与生活设施工程建设……二季度工作重点将继续围绕首期年产2000吨装置投产及产出首吨锂盐产品而全力推进。”

另据金圆股份公众号消息,今年5月20日,捌千错盐湖首吨富锂液产品出产;5月25日,首吨粗制磷酸锂顺利出产。

现阶段,盐湖提锂主要产品为碳酸锂,为何捌千错盐湖先产出了磷酸锂?公司会以此制备碳酸锂?

技术上看,似乎问题不大。

以广东邦普循环科技申请的专利来看,粗制磷酸锂加入转化剂,并经高温焙烧后,得到磷酸盐固体和含锂溶液,再加入碳酸钠溶液反应,得到碳酸锂。通过该方法,可以回收粗制磷酸锂渣中的锂,锂回收率高达98%以上。

“公司采用最先进的电化学脱嵌法技术,这种提锂技术的优势主要在于区别于其他提锂方法,是把锂的分离和浓缩合并一步到位完成,从而整个建设周期缩短、成本下降、质量提升并稳定。同时提锂过程中不需要酸碱、特别适合当地环保要求。”金圆股份早前接受机构调研时指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业内专家了解到,不少盐湖使用的沉锂母液在做磷酸锂,同时回收环节的铁锂材料也是被处理成磷酸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锂的回收率。

同时,磷酸锂也可以直接向下游磷酸铁锂厂家供给,前提是纯度需要达标,而现阶段市面上大多数磷酸锂产品纯度还无法达到这一标准。至于金圆股份的磷酸锂,目前显然还只处于粗制产品阶段。

中游的布局,金圆股份则通过增资瓯鹏科技的方式进行,后者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标准化锂电池的研发制造、新能源换电汽车生态运营和智慧能源网络运营。

此外,公司还与盛大奇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围绕废旧锂电池回收网络渠道建设,未来三年,拟在全国范围建立区域中心站不少于20个,在废旧锂电池的回收、拆解、梯次利用、再生利用上开展紧密合作。

向新能源领域转型,金圆股份显然动了“真章”。

二次腾飞计划

对于金圆股份此前向环保领域转型,本报2021年10月曾报道指出,从收入端来说,赵辉主导的上述二次转型是成功的。从盈利角度而言,金圆股份的环保业务却更像是一门“辛苦活”。

2017年到2020年四年多时间里,该公司环保业毛利率最高水平仅有7.48%,同期建材业务毛利率最低是30.51%。

这也是公司为何选择进入新能源领域的原因,至少现阶段来看,利润率要显著高于水泥、环保行业。

金圆股份在年报中也发布了《金圆二次腾飞规划纲要》,具体包括加快盐湖提锂项目开发建设与外延式拓展锂资源产业链,另一方面继续深耕低碳环保产业之固危废资源化处置和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并与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或许,是为了保证上述战略的推进,金圆股份今年还出现了“退位让贤”的一幕。

上市公司实控人为赵璧生、赵辉父子,赵璧生今年已经77岁高龄,未在上市公司任职,此前公司董事长由赵辉担任。

在2021年收购盐湖资产,和今年加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背景下,金圆股份年初还引入了徐刚担任公司董事长,赵辉则继续担任公司总经理、代董事会秘书。

徐刚,1961年生,曾任顾家集团副董事长、联席总裁,浙江创辉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硅谷天堂产业集团董事、总经理,苏宁环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加盟金圆股份前,徐刚曾担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CEO职务。

当然,高管和必要的人才支持,只是保证战略转型的基础,金圆股份也在谋求回笼资金,并选择退出建材水泥行业。

今年4月21日至27日,上市公司曾委托杭州产权交易所,对其持有的青海互助金圆水泥100.00%的股权挂牌出售,挂牌价格为19.16亿元。

而互助金圆水泥,正是上市公司的主力子公司,属于相对优质的资产,金圆股份的转型决心可见一斑。

不过,在挂牌期结束时,互助金圆水泥并未征集到意向受让方,上市公司改为下调价格至17.24亿元进行二次挂牌出售。

此外,根据历史公告,2022年度金圆股份及子公司拟向银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及其他机构,申请授信额度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0.54亿元,并为其提供24亿元左右的担保。

只是,被提供担保的几家子公司整体负债率不低,其中两家接近70%,另有一家负债率达到了84.34%。

不难看出,捌千错盐湖等新能源资产快速取得收益,问题还不大。如若不能,则可能面临转型过程中,上市公司主业缺失、盈利能力下降和债务大幅增长的风险。

市值管理纳入战略规划

盐湖资源开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金圆股份动作更快的开发方,至今也未有正式产品出炉。

如比亚迪与盐湖股份合建的3万吨产能,至今尚在中试,再如扎布耶盐湖的建设周期预计为,“力争2023年7月30日建成,2023年9月30日运行投产。”

金圆股份在取得粗制磷酸锂后,何时能够产出碳酸锂产品,仍存一定不确定性。而在承担上述转型风险的同时,金圆股份方面似乎也对公司市值方面有着一定追求。

去年,确定进入新能源领域后,金圆股份股价曾从6元附近一路上涨至18.73元,并在今年4月的系统性杀跌时回落至9.9元,最大回撤幅度超过47%。

金圆股份公众号消息,公司一季度经营工作小结与二季度经营工作布置会议,徐刚在对二次腾飞战略发展规划 1.0版说明和宣贯要求提出,“1.0版增加了具体的市值指标和相对详细的实施措施……”。

上述会议还提出,“为了实现1.0版的规划目标,公司将全力打造和提升在资本市场的良好形象,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重视投资者关系维护,做好市值管理,使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产生良好的预期。”

就公司2022年以来的资本市场动作来看,也是在不断进行回购、增持。

1月21日,徐刚履新。当天晚间,上市公司发布增持计划公告,新任董事长拟自本计划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的金额不少于人民币1500万元。

一个月后,金圆股份再次发布“首次回购公司股份”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本次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4000万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含),回购价格不超过20.84元/股(含)。

到今年3月20日,上述回购完成。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313.37万股,最高成交价为16.76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4.76元/股,支付的总金额为4999 .16万元。

4月18日,徐刚个人增持股票部分全部完成,成交价多数在14.56元至16.18元,只有最后一笔成交价为12.09元。

当时,公司可能不会想到今年4月A股市场的系统性下跌,这使得回购和徐刚个人增持部分的平均成本都超过了15元/股。

而截至6月7日停牌前,金圆股份最新收盘价为14.69元,大概处于回购成交价的下沿。

当然,重视市值管理也好,高管增持纳“投名状”也罢,二级市场波动存在太多变量,被套的员工持股计划、产业资本,甚至是公募基金不在少数。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吉利的成功不是偶然!吴晓波团队出版英文专著,以普适性原创理论解释“中国奇迹”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ZJUSOM

5个月前,吉利控股集团加入国际汽车标准合作组织(IATF)董事会正式授牌。这意味着,长期由宝马、奔驰等国外汽车品牌作为“规则制定者”主导的全球汽车格局,从此有了中国汽车品牌的一席之地。

近年来,吉利控股集团代表中国汽车品牌参与国际质量标准制定,自身也在“价格战”肆虐的恶劣环境下实现逆势增长,早已实现了从“落后者”到国际“引领者”的华丽转变。

但在国际学术界,仍有国外学者认为吉利汽车的崛起靠的是模仿与收购,缺乏颠覆式创新。

图片来源:吉利汽车官网

除偏见因素外,现有西方理论也的确难以解释吉利汽车等中国制造企业崛起背后所蕴含的逻辑与规律。

在此背景下,持续助力与见证吉利20余年成长过程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吴晓波教授,过去几年来带领团队(浙大管院教授杜健、博士生李思涵等)深入吉利内部走访调研,围绕吉利成长背后的普适性规律开展学术研究。

吴晓波

浙大管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教授

杜 健

浙大管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教授

李思涵

浙大管院2018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

基于吉利成功实现超越追赶的创新管理实践,吴晓波团队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了中国原创创新管理理论“C理论”,于2021年9月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专著《非线性成长:吉利之路》(该专著获2023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近日,又在顶尖国际学术出版社Palgrave Macmillan面向全球发行该书的英文版——《Non-Linear Growth: The Rise of Geely》,以科学回应偏见,回应世界之问、人民之问。

该书获得了来自日本丰田生产模式之父、东京大学著名教授藤本隆宏先生与剑桥大学工程系制造研究院(IfM)创始成员、前院长Mike GREGORY勋爵的倾情推荐。

本期【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专题,我们一起来揭晓这本专著的内容及专著创作背后的故事。

关于这本书

5大篇章,这是一本系统分析吉利非线性成长逻辑的专著

近几年来,受人口红利停滞与“黑天鹅事件”重击等综合因素影响,汽车行业发展艰难,不少汽车品牌不得不以“价格战”争夺销量。而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吉利汽车却始终保持着销量上的增长。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吉利汽车实现营收1792亿元,同比增长21%,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1-3月累计销量达47.57万辆,同比增长49%。其中,吉利汽车一季度出口销量达8.7万辆,同比增长66%。

图片来源:吉利汽车官网

这样的逆势增长,很难让人想到20多年前那个用榔头敲出第一辆车、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吉利。

那么短短数十年,吉利汽车是如何做到在早期的质疑和嘲笑声中傲然崛起的呢?

吴晓波团队在研究中发现,作为成功实现超越追赶的典型中国企业代表,吉利汽车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初创时的大胆懵懂到激烈竞争中的睿智,再到全球市场中“与狼共舞”的非线性成长历程。而这种“非线性成长”特征,正是吉利成功实现超越追赶的关键。

在《Non-Linear Growth: The Rise of Geely》一书中,吴晓波团队以5个篇章、13个章节的内容,对吉利的非线性成长历程进行深入系统分析,并进行规律总结与提炼。




其中,第一篇为从0到1:走出“混沌”。阐述吉利初期在“缺人、缺钱、缺技术”的条件下进入集技术、人才、资本密集于一体的汽车产业,如何实现零的突破。第二篇为从1到N:走向有序。系统探讨吉利作为汽车行业的后发者,如何凭借国家政策的支持及先进技术,通过组织、技术、人才、质量、文化等方方面面的转型和创新,成功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第三篇为惊险一跃:全球化。详细解构从全球视野观察吉利非线性成长的历程,对过去吉利海外并购,全球化扩张的发展进行全面复盘,分析吉利如何成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第四篇为穿越周期:拥抱不确定性。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从穿越周期的视角探讨吉利战略布局的背后逻辑,进一步解读未来驱动中国汽车行业穿越周期的决定性力量,寻找吉利穿越周期的确定性机遇。第五篇为结尾篇:非线性成长的启示。基于吉利集团的深入扎根研究,窥见中国企业成长过程中有着一脉相承的轨迹和规律——非线性成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基于中国发展情境的本土原创创新管理理论——“C理论”。

创作背后

20余年追踪吉利动态,只为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普适性中国原创创新管理理论

从2019年4月启动研究,到分析、编撰、打磨,再到正式出版,这套中英文专著的创作过程历经5年,但吴晓波团队对吉利汽车的动态追踪可不止5年。

早在2002年,吴晓波就受时任吉利集团CEO徐刚先生之邀,担任吉利集团CEO管理顾问。20余年来,他从未间断过对吉利汽车的关注与助力。

从吉利早期模仿造车、廉价卖车,到后来“蛇吞象”并购沃尔沃、宝腾、路特斯、戴姆勒,收购美国太力飞行汽车,再到自主造领克、极氪智联汽车......登上“全球品牌组合价值最高的十大汽车集团”排行榜,加入国际汽车标准合作组织(IATF),吴晓波见证了吉利汽车从0到1、从1到N,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全部过程。

也正是基于对吉利的深入了解,吴晓波才坚信,吉利汽车能在一次次险象环生中实现突破与超越,绝不是因为偶然与幸运,其成功崛起背后必然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理论与规律。

带着这一想法,他带领团队成员——浙大管院教授杜健、博士生李思涵等学者,阅读了国内外大量关于吉利的各类资料,并多次走进吉利,访谈了近百位吉利的高管、中层管理者、一线职工,并召开多次专家论证讨论会,力图从众多精彩纷呈的客观描述中,找寻吉利汽车发展和管理体系建设中有效的关键因素与特征,探寻吉利实现非线性成长背后的普适性规律,以提炼能为世界所接受且具有普适性的“中国原创管理理论”。

吴晓波教授团队访谈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01

克服理论提炼之路上的重重难关,

终迎C理论的不断完善

在研究创作的启动阶段,吴晓波团队得到了时任吉利集团资深副总裁张爱群女士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吉利内部各高管、中层管理者、一线职工也非常配合调研与访谈工作,但理论提炼并非访谈记录这样简单。

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吴晓波团队发现,见证吉利不同发展阶段的亲历者目前有部分人已不再吉利,无法进行访谈。于是,他们只能扎根吉利档案馆摘录原始资料并进行海量信息整理。

吴晓波教授团队访谈吉利控股集团资深副总裁张爱群女士

同时,作为一家全球性的“巨无霸”企业,吉利的发展过程纷繁复杂,要清晰梳理其发展脉络并分析其背后的规律,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与细节性把控。

相比资料收集与分析上的“难”,原创性、普适性的管理理论提炼更是难上加难。区别于市场上现有的繁杂书籍,他们一方面要在书中与经典管理理论对话,另一方面要在中国情境之下对问题进行重新解剖分析,总结提炼规律,并定期召开专家讨论会开展多方评议,再结合建议对理论进行不断迭代与完善。

这个过程常常是反复推翻重来、反复打磨验证,极度考验心态的过程。但秉持着“建构中国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初心,吴晓波团队做到了。

吴晓波教授团队赴吉利调研,与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先生(左4)合影

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吉利的成长经历了从追赶(Catch-up)到超越追赶(Beyond Catch-up)的渐进演化与变革跨越交织,从线性累积到非线性组织学习跃迁交替升级的过程,具有强烈的战略动态性。基于这一系列“发现”,他们发展并进一步完善了极具普适性的中国原创创新管理理论——“C理论”。

“透过深入系统的案例研究,我们揭示了中国企业超常崛起背后的科学规律和理性解释,实证支持了‘C 理论’的核心CAS框架体系(见图1),即情境(Context)、基于能动性(Agency)的共演和战略(Strategy)。”

图1 超越追赶的C理论研究框架(CAS框架)

吴晓波团队介绍说,情境(Context)强调了混沌性(Chaos)和复杂性(Complexity)的非线性演化特征,奠定“C 理论”在情境上的理论基础;基于能动性(Agency)的共演,探讨了在技术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实现非线性成长过程中的战略与情境的共演机制;战略(Strategy)则捕捉了范式转变情境下抓住机会窗口的企业行动,关注包括灰度管理(Compromising)、创造性学习与忘却学习(Creative learning & unlearning)、互补性(Complementarity)等作用。

02

商学院学者肩负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与建构中国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双重使命

2017年11月,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推出合资品牌车领克01。当很多人尚在观望之时,吴晓波很快便成了领克01的第一批车主。

这不仅是吴晓波对以吉利汽车为代表的中国制造的肯定与认可,更是一位学者力挺中国制造企业发展的承诺坚守。

吴晓波教授团队调研吉利汽车

那是在2002年夏天,吴晓波第一次去吉利汽车宁波北仑工厂调研,他发现车间里员工虽然士气高涨,但生产线装备和管理与他之前看过的沃尔沃、丰田、克莱斯勒三个巨头企业有着天壤之别。

他没有想到的是,工厂里居然有那么多的敲敲打打,居然还有手工打磨油漆。当时他就开玩笑说:“看了这样的装配现场,我也不会买你们的车!”

但玩笑归玩笑,午餐时吴晓波与李书福、徐刚先生聊起汽车在中国的普及与汽车工业的未来,却又不由地信心满满。他坚信,以中国人的学习和拼搏精神,以中国市场潜在的巨大需求,中国制造一定能够挤进去、赶上去。当时他就说:“哪一天吉利汽车领先了,我一定买!

后来的几十年,尽管外界时常充斥着不看好吉利汽车的声音,称“吉利模仿造车、汽车廉价,只会利用资本大肆收购”,但吴晓波仍对吉利汽车的未来充满信心,不断给吉利汽车每一次的追赶超越出谋划策。

几十年过去了,吉利汽车也的确如他所愿,实现了从“追赶”到“超越追赶”的蜕变。他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成为了吉利汽车的车主。

吴晓波教授团队调研吉利汽车

但作为学者,吴晓波深知,这并不是其使命践行的终结。因为国际学术界对以吉利汽车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企业的强势崛起并不理解,甚至存在偏见。他需要带以科学理性的理论提炼和中国自主管理学知识体系建构,回应偏见。

“以前我在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时,经常听到外国专家说,中国企业没有创新,只是‘盲目的模仿者’(Copy Cat)。如今,以吉利为代表,中国企业用事实证明了自己。那作为学者,我和我的研究团队也有责任担起使命,以普适性原创理论来证明中国企业崛起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吴晓波说。

吴晓波教授团队带剑桥大学制造研究院(IfM)院长Tim MINSHALL教授参观吉利工厂

作为吴晓波教授团队中的一名青年学者,浙大管院博士研究生李思涵也谈到:“现阶段中国已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企业管理最佳实践,需要用专业的学术思维去将其总结成影响世界的管理理论。青年学者作为科研新一代的主力军,将肩负这样的使命与责任。”

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一批以吉利汽车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高度动荡的环境下实现了超常规的追赶、甚至超越,其创造的“中国奇迹”极大地挑战了已有的传统西方经典管理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自创立以来始终传承着“顶天立地”优良学术传统,学者们多年来扎根中国大地,持续追踪企业发展动态,探索“中国奇迹”背后的普遍性管理规律,以原创理论建构对“中国奇迹”进行科学解释,进而形成能为世界所理解、接受,乃至学习的中国经验,并上升至中国方案、中国模式及具有普世价值的理论、方法、工具,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每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每一个大国的崛起,都伴随着影响世界的伟大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的流行。基于中国实践提炼中国原创管理理论、建构中国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此刻,他们仍在路上。

策划采访/编辑:段婷

素材来源:吴晓波、杜健、李思涵、邱芬

审核:佟庆、吴晓波、杜健、李思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徐栋杰 吉利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