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诉讼”到“握手” :长安与吉利在处一种很新的关系
一个是央企龙头,一个是民营巨头,长安汽车与吉利汽车竟然毫无征兆地拥抱在一起了。
5月9日,长安与吉利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三个月前,双方才因为某款车型掀起一番唇枪舌战,谁能想到如今却化干戈为玉帛?这新闻留给我们震惊之余,必然还隐藏着不少的信息量。
长安与吉利都急了?长安与吉利当天发布的新闻官稿可总结出几大关键词: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动力、海外拓展、出行等,双方具体的合作内容包括如下:
1、新能源:电芯、充换电技术、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等。
2、智能化:芯片、操作系统、车机互联、高精地图、自动驾驶等。
3、新能源动力:动力平台、动力技术。
4、其他:海外发展、出行生态、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碳交易等领域。
以上这几项都关乎着车企在新竞争时代的命运走向,另一方面也是长安、吉利作为传统车企还需补强增韧的领域。
数据说明一切。2022年,长安的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为27万辆左右,吉利汽车则为32.87万辆。作为同年对比,比亚迪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却达到惊人的187万辆。
无论国内车市的内卷,还是比亚迪的重压,都迫使着长安、吉利两大巨头迅速作出反应。
事实上在新技术浪潮之中,海内外车企深度捆绑并不少见,包括宝马和戴姆勒、本田与通用、大众与福特等形成一对对CP在国际舞台”撒狗粮“,像福特就直接采用上大众的MEB平台衍生出了探险者EV等多款新能源车,省钱又省力。
而在国内,中国品牌组成的CP也屡见不鲜:
2012年,广汽和奇瑞曾结成战略联盟;2017年,一汽、东风、长安汽车就前瞻共性技术创新、汽车全价值链运营、出海、新商业模式等牵手;2019年,广汽又再与找到新的小伙伴——上汽,在开发核心业务、产业链资源、新商业模式和海外市场等合作……
不过至今这些中国品牌CP之间并没有激起太多的水花,最重要的原因是彼此有着太多产品层面的直接竞争关系。
相比前者,长安汽车与吉利汽车这对CP就有点非比寻常。其一,合作范围广泛,从新能源再到智能化的重点细分领域,能想到的几乎都被涵盖进去。
其二,长安身为央企龙头,擅长垂直整合,吉利则为合纵连横的民营车企大佬,央企与民企的这次强强联合属于中国汽车工业史的又一“活久见”系列。
其三,两者抛开了直接的竞争关系,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大格局。吉利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微博上就回应,小风波不影响大格局大方向,要实现优势互补、共赢未来……
划重点就是既然双方有共同利益追求,昔日的小风波、小打小闹也可以作浮云,更何况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再来一组数据:2022年,长安自主品牌销量为187.46万辆,吉利销量为143.29万辆。在自主品牌乘用车中,吉利和长安销量规模分列二、三名,当两者选择紧密抱团取暖,压力于是就给到第一名——比亚迪以及特斯拉。
当然,比亚迪目前应该相当淡定。
王传福在谈到当前新能源的白热化竞争时,表示过:“我们需要他们(造车新势力企业)进来,利用做手机的流量、做手机的粉丝,还有一些平台商利用它的流量和生态进来,说服大家不要买燃油车,都来买电动汽车。这个蛋糕不就变大了吗?大了以后该切多少就看谁的技术(好)。”
无论对于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而言,内卷是常态,良性竞争更是主旋律。
不像比亚迪早在十几年前就深耕新能源,如今能做孤勇者,起步稍慢一些的其他车企选择甜蜜相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双赢方案,这种竞与合的关系正是良性竞争的最好表现。
关于长安与吉利的后猜想目前长安与吉利的合作处于签署协议,还没有宣布具体的合作项目,但我们其实不难从中猜想出可能会产生的花火。
首先是技术共享,协议中也提到动力平台、电芯、芯片等核心技术的合作,这意味着长安会不会用上吉利SEA浩瀚架构、魅族Flyme等新成果?吉利又能从中获得什么?两者在电芯、电池两大关键领域又该如何一起补全短板?
以上种种还需要双方进行梳理,交给市场一个答案。
再者是出海资源整合。如果说长安与吉利在国内难以避免直接的竞争关系,那在海外市场就是坐在同一艘船的好朋友。合作关系明显大于竞争关系,组团征战海外市场便是顺理成章。
2022年中国一举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但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还不掰动丰田、大众的一个”手指头“。
在欧洲的TOP 20年销榜单中,吉利卖得最好的领克01插电混动版,只卖了2.6万辆……在刚刚过去的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中,主力还是低端化的A0级电动车,占比达60%;出口国主要以东南亚等欠发达地区为主……
所以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长安与吉利大可以发挥出1+1>2的作用,在出口运输、海外生产、渠道营销、品牌运营等形成价值链的协同效应,这一切都充满着想象空间。
中国品牌的最终归宿是全球市场,共同成长,共同提高品牌附加值,在海外不仅做大,还要做强,才是最完美的结局。像长安与吉利也已经悟出一个道理:与其互相打压,不如相互扶持,更容易在顶峰相见。
写在最后:
当看到长安与吉利牵手的新闻,笔者的第一反应是中国车市竟然内卷到这种程度,迫使央企与民企的两大顶流从隔空掐架走向握手言和。
除此之外,有趣的点还在于长安与吉利都不约而同在今年突然宣布推出新的序列,分别是长安的启源、吉利的银河。启源、银河的定位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都说明两大顶流对新能源、智能化的全情投入,比亚迪与特斯拉可真要当心了。
长安牵手吉利,刚打完就热恋
上一秒还在骂骂咧咧,下一秒哄哄就开心笑了,像不像你还在生气的女朋友?
这不,在没有一点点预兆的情况下,自主两大头部车企吉利和长安,突然就牵起了小手。双方在5月9号晚同时发布合作消息,还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多少有些让人意外。
前不久,它们还因为侵权的事情闹不愉快,转眼却化干戈为玉帛。据框架协议显示,双方将围绕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动力、海外拓展、出行等产业生态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品牌向上。
现场,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亲自出席,可见双方对此事之重视。此前,汽车行业类似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大多数是二、三、四把手参与。
没有永远的对手,只有永恒的利益。长安与吉利这次“握手”,合作内容更有深度,甚至超出了造车的范畴。
对此,内业人士也有看法。肯定的是,中国品牌终于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否定的是,一切还得看战略规划的具体落地和实施。
小风波,不影响大格局大方向
在呐喊“中国车企团结,共筑汽车强国”口号之前,不少网友也翻起了旧账,这对恋人曾经也翻脸过。
今年2月份,吉利推出银河之光概念车不久后,长安汽车便以一纸律师函控告吉利控股“抄袭”。理由是:吉利银河之光原型车,存在大量与长安汽车概念车、量产车型雷同之处,涉嫌侵犯长安汽车知识产权。
如果细看吉利银河之光概念车,在上方头灯组、下方前包围等位置的确与长安UNI-V和长安深蓝SL03的设计有着相似之处。本着先后顺序的原则,长安汽车这一次维权好像说得通。
对此,吉利方面回应称:“该律师函的内容严重失实、对我司的指责毫无根据,误导公众,对我司品牌和商誉造成了严重损害。”吉利银河之光为吉利原创设计,完全不存在抄袭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然后,关于双方的争执就没有下文了。
有趣的是,双方达成合作消息一出,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便发微表示:“小风波不影响大格局大方向,前面因为双方工作层面沟通不及时产生误解,经过网络放大后给业界带来误导,凸显了充分沟通与互动的重要性。”
钟叔驾道认为,杨学良此言很有道理。在汽车产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自主汽车品牌的崛起已成定局。虽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对手,但更应该放下执念,由相爱相杀的竞争对手变为亲密无间的朋友。
如此,可以形成协同效应,突破外资车企的垄断地位,在国际市场立足。只不过,过往车企间的战略合作和经验告诫我们,理想可能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强强联手,国内缺乏成功案例
回顾汽车行业关于企业新型的合作模式,多以跨界行业互补的形式存在,比如不少车企选择腾讯车机系统。但像这种存在正面竞争关系的厂家合作,还是比较少见的,且大多草草收场。
比如广汽集团和蔚来,比亚迪和奔驰。前者是国企与新势力之间的创新探讨,后者则是民营企业与跨国巨头的联手。
以广汽蔚来为例,在合创模式下,广汽主要负责整车的研发和生产,蔚来提供智能网联技术和能源支撑体系。以合创007为例,更像是双方东拼西凑出来的产品。本质上来看,可以看做是资源换技术,但双方似乎都不愿意把看家本领用在这款合资车上。
比亚迪和奔驰的合作性质也类似,虽然腾势是由比亚迪与戴姆勒共同出资打造,但双方都在积极推进自家的新能源品牌。无论是渠道还是技术,两者都难以分流给腾势,最终导致腾势没落。
从效果和成绩来看,车企间所谓强强联手,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所以,此次长安与吉利之间的合作,存在太多不确定性,比如资金投入,话事权争夺、沟通、渠道划分、利润分成等,都是项目能否顺利落地的难点。
当然,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有合作必然有分歧。只不过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合作伙伴间如何筑起信任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车企间是如此,更何况是两个大体量的汽车集团,要破除的障碍相对更多。
但钟叔驾道更希望,有了众多失败的前车之鉴,两家企业能够走出不一样的合作之路。
提速、互补,抱团取暖
虽然双方此次关于合作内容的字数不多,但是主线还是相当清晰的: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动力、海外拓展、出行。这几个关键词,是近年来汽车行业的主旋律,也是中国汽车走向世界舞台的秘密武器。
回顾长安和吉利这几年来的发展势头,它们坐实了“自主头部”的称号,在燃油车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但论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表现,还是差强人意的。
以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为例,长安为27.12万辆,吉利为32.87万辆,在两者整体销量中的占比为19.5%、23%。反观整个2022年,中国车市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超出28%,作为“自主头部”的长安和吉利,尚未追上行业平均水准。
另外,在海外出口市场方面,上汽集团和奇瑞集团,领先于吉利和长安。进入电动时代,要想成为新时代的跨国车企巨头,就必须要在新能源领域建立起绝对优势,完成对外资品牌的平替,甚至是超越。
此前,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针对市场上价格混战说:“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产品竞争,产品之间的竞争是成本竞争。”
从长安的“香格里拉计划”,到吉利的“蓝色行动计划”,双方的优势和战略走向是非常明显和统一的。两者一旦深度结盟,可以通过供应链整合及研发资源共享,进一步分摊费用,甚至降低风险,达到提速和互补的作用。
以智能化为例,长安目前主要是采取对外合作的形式,如与腾讯合作的梧桐车联。而习惯“买买买”的吉利,在智能化的布局已经相当深入。不但投资了亿伽通科技,还收购了魅族,让它在智能化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功底。
双方如果碰撞在一起,必定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综述
此次合作中,长安和吉利都能看到各自想要的东西,看到了互利共赢的美好结局。但具体的合作机制,双方的资金投入、合作内容等均还没有敲定。所以,如何落实,如何推进,达到1+1>2的效果,才是关键所在。
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新征程中,我们希望能够看到良性竞争、和谐共处、互利共赢的美好画面。
场上互捧场下互撕 ,长安吉利“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一则律师函和一则声明,让中国自主品牌中的两大顶流“一哥”吉利和长安,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这份署名为“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落款日期为2023年2月27日的律师函中,指出吉利此前对外发布的的“银河之光”原型车,涉嫌大量抄袭长安汽车已发布车型的外观,严重侵犯了长安汽车的相关知识产权。
2月28日,吉利汽车集团发布声明表示,上述律师函的内容严重失实,吉利银河之光为吉利原创设计,是一款将吉利涟漪美学、中华审美与智慧科技融为一体的原创智能电动车,完全不存在抄袭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长安汽车相关人士已经向媒体证实了该律师函内容属实。律师函中要求吉利立即停止侵权行为,长安汽车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法律手段的权利。
一名接近吉利汽车的相关人士则向封面新闻表示,如果对方称涉及侵权,那就应该在律师函中直接写明所涉权利的基础,例如外观专利证书或者其他能够证明权属及其有效性的文件。
短评:
“仰望”、“银河”、“深蓝”,分别作为比亚迪、吉利和长安三大品牌最新的新能源序列,2月23日,三家还在通过海报广告词相互玩梗,花式互动。无论是“银河,每个人仰望的星空”还是“仰望银河,那是一抹深蓝”,都颇具当年宝马、奔驰、奥迪三个德系豪华品牌海报联动的风范。也让人感慨随着中国自主品牌的快速崛起,在惺惺相惜中彼此成就。
即使在这次事件中,无论是长安的律师函还是吉利的声明,也都提起了中国品牌携手向上,共同发展的愿景。我们也希望经历这次风波后,中国汽车品牌的领军者们,能够进一步团结一致,共同向前,做大做强中国汽车工业。
封面新闻记者 刘念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