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特稿丨多元文化交融 香江亦是故乡
新华社香港6月14日电 题:多元文化交融 香江亦是故乡
新华社记者陆芸
行走在香港尖沙咀,世界各地的美食令人应接不暇:西班牙海鲜、泰国咖喱、越南河粉……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元,是这个国际化都市的鲜明注脚。
在香港,居住着超过60万非华裔群体。跨国商人、外籍佣工、新一代移民……他们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多元文化、青春活力和全球视野。回归以来,香港愈加国际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来这里扎根安家。
以勤劳融入社会
巴基斯坦小伙杜森美在主持公益团体“民族共融关爱中心”的主题活动(2021年12月25日摄)。新华社发
行山、远足、做义工,在香港生活了20余年,巴基斯坦小伙杜森美已经养成了许多“港式”生活习惯。
杜森美幼年随父亲来港。在学校里,他遇到了许多少数族裔孩子面临的共同困难:语言不通。
幸运的是,一个服务少数族裔的社会组织主动为杜森美提供了帮助。“从那时起,我就努力学习,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像他们帮助我一样,去帮助其他人。”杜森美说。
如今,22岁的杜森美说着一口流利的粤语和英语,与内地朋友的交流又让他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普通话。语言的优势帮助他成为公益团体“民族共融关爱中心”的一名项目主管。在这里,杜森美辅导少数族裔孩子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帮助他们更好融入香港社会。
杜森美祖孙三代都在香港工作和生活。早在上世纪70年代,杜森美的爷爷就从巴基斯坦来到香港从事物流工作,父亲也在物流行业摸爬滚打几十载。
杜森美说,爷爷和父亲经常教育他,无论是怎样的工作,勤劳都是在香港立足的根本。在香港,许多少数族裔人士与杜森美一样,几代人在港扎根,以香港为家。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1年,非华裔人口占香港总人口的8.4%,比2016年增加了0.4个百分点。其中大多是南亚和东南亚裔人士。
为了帮助这些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特区政府与社会团体一起,在教育、就业、社会福利等领域为少数族裔人士提供支援,让他们享有平等机会。
暖心带来归属感
菲律宾人马里茨·马塔24岁来到香港,从事家政服务已有25年。这些年来,她先后服务了5任雇主,用攒下的钱在菲律宾买了房,供养着远方的家人。“我靠自己的双手养活全家,这让我非常自豪。”马塔说。
几年前,马塔的丈夫查出癌症,失去了工作能力。马塔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得知马塔的情况后,她的中国雇主提前为她支付了长期服务金,还关切地问她是否需要回家看看。这些举动让马塔很感动,但为了给予家人更多实际的支持,她选择留下。
今年6月,马塔迎来了自己49岁的生日。像往年一样,马塔的雇主买了蛋糕,一家人为她庆生。
多了些温暖,便少了些乡愁。马塔说,香港有着属于她的许多美好记忆。在这里,她逛过海洋公园,和同胞一起在公园唱歌跳舞,享受过属于她的青春时光。
如今,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在这座充满机会的城市赚到足够多的钱,供丈夫治病康复,供儿子上大学。
在香港,像马塔一样的外籍家庭佣工超过30万,占香港劳动人口的约十分之一。为保障这些外籍佣工的权益,特区政府不断完善劳工法例,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让他们在香港找到更多归属感。
共创繁荣未来
6月2日,来自尼日利亚的阿马科里·杰斐逊在香港尖沙咀的办公室与客户商谈订单。新华社记者 陆芸 摄
说起香港最吸引自己的地方,来自尼日利亚的阿马科里·杰斐逊毫不犹豫地说:安全。
一身浅灰色西装、一副无框眼镜,64岁的杰斐逊坐在位于尖沙咀美丽都大厦的一间办公室里,和非洲客户洽谈着订单。
“中国商品物美价廉,非洲的需求非常大。”杰斐逊说。他开办了一家物流公司,将中国商品运往非洲大陆。
杰斐逊20年前来到香港,中非之间越来越多的贸易往来让他看到了商机。他的物流公司的业务从最开始只出口服装,渐渐扩展到鞋履、珠宝、手机等商品。
在杰斐逊看来,安全是一切的前提。“如果没有安全,香港经济发展无从谈起。”杰斐逊说。
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社会秩序恢复,发展重回正轨。这为像杰斐逊一样的生意人提供了更加安全、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闲暇时,杰斐逊喜欢和朋友一起去兰桂坊喝点小酒,也会和本地人踢踢足球。他希望疫情过后可以组织一场足球赛,非洲朋友和本地朋友都能参加。
在杰斐逊看来,香港就是他的家,他相信特区政府,他们为这个家尽心尽力。“我对新一届特区政府有很高的期待。”杰斐逊说。
同杰斐逊一样,在香港经商几十载的丹麦商人彼得·斯坦也早已把香港当作第二个家。在他眼里,香港的独特优势在于背靠内地、面向世界,这也是香港的魅力之所在。
“香港是拥有超过8000万人的粤港澳大湾区的一部分。这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好机会的地方。”斯坦说。
7月1日,香港将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香港大学中国制度研究中心总监阎小骏说,香港是东西文化荟萃之地,以多元文化场景著称。未来香港更加需要保持丰富多彩的文化特性,求同存异,聚同化异。
当选香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的李家超表示,5年后,希望香港成为一个大家都觉得有活力、有发展机会、有希望和关爱共融的社会。
扒一扒美式双标的套路和逻辑
作者:郑宗文(国际问题观察员)
近段时间,美国在国际舞台频频上演“双标秀”,前言后语不惜“自我打脸”,左支右绌堪称“精神分裂”,引发各国网友辛辣嘲讽和指责,“表情包”、“对比图”满天飞。美式双标虽然看似荒谬,实际上背后有着清晰套路和强大逻辑,值得细细参评。
美式双标第一套:亲者一套、疏者一套
美国长期在国际上搞亲亲疏疏、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尤其是本轮巴以冲突升级以来,贡献了许多双标“名场面”。
对以色列无底线偏袒,而对巴勒斯坦人民长期遭受的不公和压迫视若无睹。美国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发言人约翰·柯比在谈到以色列人死亡时几度哽咽,在谈及巴勒斯坦平民死亡时却冷漠地说“战争本就如此”。
美国国务院4月发布所谓《2023年度国别人权报告》,对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多国大加指责,甚至称“让想起人类最黑暗的时刻”,但对以色列在加沙的所作所为只轻描淡写地说“令人深感不安”,极尽开脱包庇之能事。甚至当以色列轰炸拉法难民营造成数十人死亡时,白宫依旧表示,没有越过美国的“红线”。美国媒体自己都说,美国的“红线”本身就是模糊的,是故意设计的,目的是避免被束缚。
同样是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当对象是俄罗斯领导人时,美国总统拜登称是“合理的”;而当对象是以色列领导层时,就公开驳斥,称“骇人听闻”,威胁对国际刑事法院官员实施制裁。连亲民主党的喉舌美国广播公司都看不下去,称“对国际刑事法院的攻击显示了虚伪”。
以色列公然轰炸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美国全力袒护,阻挠安理会发表谴责声明;而当伊朗对以色列进行报复时,美国又对伊朗进行制裁,还说安理会不能置之不理。
就算有的国家全力追随美国,在美国眼里也是“亲疏有别”。对以色列,美国派出海军主力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亲自上阵帮助防空,宣称击落99%的来袭目标。这让乌克兰领导人眼红得不行,如果乌克兰得到类似的全力支持,欧洲的天空早就可以得到同样程度的保护。
美式双标第二套:自己一套、别人一套
美国屡屡给中国扣上“修正主义国家”“侵蚀国际秩序”的帽子,自己却长期对国际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近期公然宣称联合国安理会第2728号决议“没有约束力”,一票否决巴勒斯坦入联决议。英国、德国媒体和学者说,“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就是“美国例外论”的翻版,拜登总统充满创意地提出了这个概念,又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其敲得粉碎。
事实上,美国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做派早已屡见不鲜。
美国大肆炒作、攻击中国产业补贴政策,实际上自己才是产业补贴的“大户”。早在1791年,美国首任财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就发表《制造业报告》,其核心就是补贴美国制造业。拜登政府更是将补贴“用得飞起”,先后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为美国芯片、电动汽车、清洁能源等行业提供4000多亿美元补贴。对此,美国财长耶伦并不避讳,称美国通过补贴支持美国工业“是战略性的”,但别人这么做就是“不公平竞争”。
美国动辄指责别国搞“胁迫外交”,其实自己才是经济胁迫的最大黑手。据统计,2000年到2021年美国对外制裁增加933%,仅特朗普政府就实施3900多项制裁,相当于平均每天挥舞3次“制裁大棒”,波及全球近40个国家、一半人口,是当之无愧的“美利坚制裁国”。
类似例子不胜枚举:美国炒作朝核、伊核问题,甚至当年以“持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对伊拉克动武,自己却向澳大利亚转让数以吨计的武器级高浓铀,直接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美国的国家安全体系密不透风,甚至大搞泛安全化,却对中国香港特区依法制定国安条例指手画脚;美国商品出口就是“工业明珠”、“美国骄傲”,中国产品出口就是“过剩产能”、“威胁世界”;美国要求其他国家与俄罗斯“切割”,自己却闷声发战争财……
美式双标第三套:嘴上一套、手上一套
前不久,美国高校爆发抗议活动,不少学生举横幅、喊口号、搭帐篷,要求加沙地带停火止战,反映了全球有良知人士的正义呼声。但这些平和抗议依然遭到暴力镇压,骑警在示威人群中横冲直撞、学生被反铐着推进警车、教授和记者被打倒在地的画面让人瞠目结舌。美官员还给抗议学生扣上“反犹主义”帽子,以取消学位、禁止就业等手段相威胁。种种言行与佩洛西称香港修例风波中暴力犯罪是“美丽风景线”形成鲜明对比。扛着“民主自由人权”牌匾的美国在众目睽睽之下狠狠地掴了自己一巴掌。
事实上,美国自诩“民主样板”、“自由灯塔”、“人权卫士”,却长期干着破坏民主、压制自由、侵犯人权的勾当。
就民主而言,美式民主早已异化成为“富人游戏”。美国广告影响力公司预测,2024年美国大选将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一次,预计政治广告支出将达到102亿美元,比2016年还多292%。意大利前总理达莱马认为,“一人一票”民主原则早已被“一美元一票”规则取代。
美国“言论自由”的假象也一次次被戳破。本轮巴以冲突升级以来,美国传统媒体严控“挺巴”言论,记者、编辑甚至政府官员因“挺巴”言论被迫辞职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加紧控制社会舆论,美国众议院匆忙通过“反犹太主义意识法案”,内容之激进令许多保守派人士都难以接受,包括圣经《新约》都被视为“反犹言论”,上演了一出让人大开眼界的“文字狱”闹剧。
在人权上,美国贫富分化居世界前列,最富的1%人口拥有美国30%的财富;枪支暴力频发,今年已经发生150多起大规模枪击事件,造成近6000人死亡;毒品泛滥成灾,每年有超10万人死于吸毒;种族歧视根深蒂固,前不久,又有一名黑人被警察跪压致死,“我无法呼吸”成为美式人权的真实写照。
美国的双标行径在全世界引起公愤。印度尼西亚、巴西、埃及、约旦、马来西亚等多国政要予以公开谴责,土耳其外交部发表声明呼吁华盛顿停止“在人权问题上的双标政策”。英国《卫报》评论称,采取双重标准让美国陷入了“道德黑暗”。美国报纸称,美方在试图向中国兜售一种“照我说的做,而不是照着我做”的论点时显得自相矛盾。《外交政策》更是明说,世界必须为面对一个不守规矩却具有全球野心的美国政府做好准备。
美式双标背后的逻辑
尽管美式双标的套路已被全世界认清,美国却淡然自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被路透社记者质疑是否双标时,振振有词地予以否认。这是因为美式双标背后的“神逻辑”早已在美国政客脑子里形成闭环。
蛮横的霸权主义逻辑。“老子天下第一”,是美式双标的核心本质。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自认拥有制定和打破国际游戏规则的特权,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等国际公认规则不屑一顾。美国前参议员罗素在20世纪60年代就说过,如果我们很容易为所欲为,我们总会这么干。
偏执的例外论逻辑。“文明优越论”、“美国例外论”是美式双标的思想根源。美国自诩“上帝选民”“山巅之城”,认为“美国是特殊的,承担着特殊使命”“世界上大多数好事都是美国做的”,所以当然不能与所谓“低等”国家或文明适用同一套标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就承认,美国在同世界各国相处时一个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倾向于用西方的标准去衡量所有国家的政府。
极端的利己主义逻辑。统治阶层利益的绝对化、最大化,是美式双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挺以”的政治正确,美国可以撕碎面具,在镇压抗议时毫不手软。为了维护经济优势,美国可以放弃鼓吹多年的“自由贸易”,大搞保护主义。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会长理查德·哈斯称,外交政策的连续性是美国无法承担的“奢侈”。
美国走下神坛,世界迎来觉醒。“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一个国家只有坚守正义、保持诚信,才能赢得尊重、赢得合作、赢得未来。世界各国看得越来越清楚,美国一些政客不明白最基本的道理,那就是:道义高地容不下背信弃义。一个唯我独尊、我行我素、不断上演“双标”戏码的美国,到头来只会越来越孤立,落得个国家形象坍塌、国际信誉扫地的下场。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