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回门风俗?
结婚是人生的大事,在闽南人生五礼中,婚礼习俗最为繁杂。每年的年底那个时候,除了各种年终总结会、发布会之外,另外一个比较火的活动就是婚礼了。在闽南人的习俗中,纷纷挤上年底结婚末班车完成自己的终身大事。闽南人为什么喜欢选择在年底结婚,是因为以前冬天是农村最为农忙结束最闲暇的季节,有最充裕的时间操办婚事。而且一年到头劳作,手里也攒了点钱,更有资本办婚礼。年底春节前后,很多外出打拼工作的闽南人都回来了,亲戚朋友人齐,婚礼热闹喜庆!
在闽南地区的婚俗中,虽然各地在某些程序上不相同,但概括起来,一般都有六礼,即:问名、纳采、纳征、纳吉、请期、亲迎。文中以一例婚礼的举行来窥视闽南婚俗所体现出的闽南文化。闽南人注重传统习俗,新人婚期的日子一般都是由家中的长辈择定的,选择在年末结婚为了一个好年景,俗称“开门红”,这也使得年底传统的婚庆旺季变得更旺。
闽南人结婚会选个良辰吉日,男方父母带上四色糖果饼干,备好红包或手饰什么的,去女方家说亲。如若满意则留在女方家吃个便饭,女方家若是满意便会在饭前让姑娘出来倒杯茶给客人喝,若是不满意姑娘是不会出来的,这样男家也不必留下来吃饭了。吃完饭男方会留下一个红包或手饰,说是给姑娘的见面礼,只是个礼,双方都不会计较多少的,这两个人的婚姻便算成了一半了。
闽南人结婚有一个叫纳聘,又称“过大礼”,在婚前一个月至两周进行。男方备齐双方商定的聘礼,并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须全福之人)同媒人,带着备好的聘礼到女方家中。聘礼一般是聘金、首饰、猪腿、面线、糖果、饼干等等。这些聘礼必须用红布袋或红藤篮装放,用双数的扁担挑来。收点大礼的工作一定要由女方长辈代办。女方对礼品不得全收,需要加一些芝麻、五谷让男方载回去,也就是“担盘”。
闽南人在结婚当天,新郎一般自己带着几位伴郎去新娘家迎亲,如果是在厦门一般都是在午夜之后,俗话叫“暗暗摸,生答波”。新郎到达后就先“喊门”,女方伴娘、亲友们会使出各种古灵精怪的招数,将新郎挡在门外,让亲友们玩儿够了才会开门让新郎进房。进了门见着新娘后甜言蜜语一番,新郎会发现新娘是光着脚丫子的,于是新郎就得开始在新房找满世界新娘的红鞋了,发红包给新娘房里的姐妹们,她们就会给你提供那么一点点线索的。
闽南人结婚有哪些风俗?
有幸参加过泉州人的婚礼,个人觉得很多传统的文化风俗,在南方尤其是闽浙两广地区传承得还是非常好的,闽南人的婚礼,就非常古韵。
虽然现在流行西式婚礼,闽南经济发达,西式婚礼也常见,但是传统的那种满目红色的婚礼还是很受欢迎的,尤其一些传统婚俗,即便是西式婚礼的样子,也不能省掉细节。
三书六礼,明媒正娶
以前的结婚,需要经过问名、纳彩、纳征、纳吉、请期与亲迎这六个步骤,如今基本就都简化成为了议亲、订婚与完婚。
不过在闽南地区,三书六礼在很多地方仍旧保持着,也就是“三茶六礼”。
双方议亲之前,要提供生辰八字,然后进行测算,之后订婚仪式,男方戒指两枚,一金一银寓意成双,由男方的女性家属给女方准新娘戴上。
男方准备厚礼去女方,给小辈们发红包,而女方也要准备礼物,称作“衣食”送去男方家里。
闽南婚俗,大红一片
结婚的时候,大致上与咱们的风俗都没多大差别,而主要的特色在于,新娘当天出门要有一位送嫁嫂引导,而且全程要撑着一把红伞。
出门的时候,新娘要准备两把系了红绳的扇子,新娘上车后,将一把扔出去,让娘家弟弟捡回去,另外一把带走进入夫家,从此之后丢弃娘家姓氏,与丈夫同甘共苦。
直到现在,闽南不少地方女子还要冠夫姓才能进入祠堂。
另外新娘上车之后,娘家的婶母、伯母与姐妹等等,都要用小竹片或者小铅片到处抛洒到新娘身上,这是希望新娘出嫁后公婆疼爱,夫妻鹣鲽情深。
如果送嫁的路上,遇到了白事,那么还要准备好铜钱之类,而且办喜事的需要主动退让然后抛出铜钱,以讨吉利,有时候会放鞭炮。
在婚礼前一天晚上,婚床需要让新郎的同辈或者子侄,属龙的压床,以祈求生子。
婚车抵达后,需要男方家里一位外甥侄儿请出门,不能新娘自己瞎扯,还要找一位三世同堂的族中女眷亲属来带着新娘入门。
闽南的婚宴,男方在东侧,女方在另一侧,第一道菜主要是香菇瘦肉,寓意好姑娘,宴会进入尾声的时候,会上圆子或者花生汤,寓意早生贵子与圆满。
传统的闽南婚俗,保留了大量古风古礼,很多都是其他地方如今已经看不到的了,甚至于结婚糕饼点心之类的数量、种类乃至于搭配比例,全都需要双方提前商定。
结婚之后头一天新娘回门,还要再举行一次宴会,男方要带够钱之类,并且要带上伴郎伴娘与一个没结婚的男孩或者女孩。
宴会结束,新郎与伴郎提前回去,新娘需要天黑后带着一个拿甘蔗的女孩子再回婆家,而且回去的时候新郎家的家属,也不能看新娘。
整体来说,闽南地区的婚俗非常独特,尤其是很多的传统风俗都被保留下来,并且融入了当地的各种生活习惯与讲究,与其他地方存在明显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