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二手本田车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二手本田车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冷知识:豪强们的独舞时刻——盘点那些独树一帜的小众技术(下)
如今,全球摩托车林林总总,各有特色。但是,如果从产业化、规模化的角度来说,可以概略地分为两种。一种是“大众型”厂家,如本田、铃木、川崎、雅马哈、宝马、杜卡迪等。他们的特点是车型类别完整,拥有跑车、巡航、街车、探险车等各种车型,能够满足大多数骑手的各种需求;产品的性价比较好,而且拥有较大的弹性,从经济型到强化型,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都有对应的车型供骑手选择。
另一种是“小众型”厂家,如比莫塔、NCR、威勒斯、彻维特森以及诸多定制摩托车品牌等。这些“小众型”品牌,在理念、设计、技术、材料等方面,专注于某一特色,强调个性风格,产量很小,骑手范围很窄,当然车型的价格也是令人退避三舍。
两者相比,一般来说,“大众型”厂家的车型采用的都是主流的审美理念、技术结构,以满足大多数骑手的需求。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大众型”厂家有时也会“剑走偏锋”,在激情澎湃、心血来潮时“不走寻常路”,这种偏离主流的“独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前文阅读:冷知识:豪强们的独舞时刻——盘点那些独树一帜的小众技术(上)
“变心”的椭圆形汽缸
? 创新思维
椭圆形汽缸其实是多缸发动机的变种。受限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GP比赛规则,发动机汽缸数最多不得超过四缸,因此增添更多气缸来榨取动力的路径被堵死。但是本田另辟蹊径,以极富创新的精神设想出V型四缸造型、内在结构类似V型八缸的发动机,这就是他们的椭圆形汽缸和活塞。在这种特殊的结构下,每只汽缸头上安装了8只气门,每只活塞则连接2只连杆。这种理念让发动机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外形尺寸都是V型四缸,内部容纳的却是V型八缸的结构,包括了32只气门和8只连杆。
? 代表车型
本田搭载了V型四缸发动机的NR系列,发轫于1979年。最早推出的是500mL的GP赛车NR 500,采用了独特的椭圆形汽缸和活塞。由于采用了椭圆形汽缸和活塞,允许本田工程师在每只汽缸头上安装8只气门,因此显著增加了进入汽缸的油气混合物,而且有助于增加汽缸内的压缩比,由此有效提升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NR 500赛车,虽然尺寸规格与V型四缸相似,排量也相当,但是拥有类似V型八缸的性能,爆发的动力令人震惊:当转速超过20000r/min时,可以输出96kW的最大功率,这当时对于常规的500mL排量的四冲程发动机来说是不可能企及的高峰!不过令人遗憾的是,NR 500的超强性能并没有转化为赛道上赫赫战功,随后本田调整了他们的GP计划,改为随同大流研发出二冲程赛车NS500竞逐GP冠军。
这种先进的技术并没有失传。80年代本田研发了征战耐力赛的赛车NR 750,采用的同样是椭圆形汽缸和活塞的理念。1992年,本田将椭圆形汽缸、椭圆形活塞和每缸8气门的先进技术移植到量产型摩托车上,面向市场推出了约300辆公路跑车NR 750。由于名称与耐力赛车一样都是NR 750,因此常常被骑手们混为一谈,但是两者还是略有不同的:跑车NR 750除了装备车灯等公路行驶必须的零部件之外,动力输出也略低于赛车NR 750,在转速14000r/min时最大功率输出92kW。尽管如此,动力性能仍然冠绝群雄,成为当时性能最火爆的跑车。如此高科技含量的跑车当然售价不菲,高达50000美元的价格让NR750成为当时最贵的量产型摩托车。由于发行数量很少,堪称是凤毛麟角,如今已被摩托车收藏家视为顶级珍藏品。
“跑错道”的混血绵羊
? 创新思维
踏板车昵称绵羊,当然就是脾气乖乖的都市白领宠物,徜徉在花前月下,游荡在城市大街小巷。不过,本田的踏板车X-ADV则是“野羊”,将踏板车的便利与越野车的性能结合起来,打造出全球首款越野踏板车,确实是打破传统思维窠臼的新鲜尝试。
? 代表车型
既然敢号称是“野羊”,这方面的设置绝对不能打折扣。悬挂系统方面,X-ADV前轮安装了41mm倒立式前叉,弹簧预载和回弹阻尼可调;后部则是Pro-Link单筒减震器,可以调节弹簧预载。这套悬挂系统采用了长行程设置,前面行程长达153.5mm,后部也有150mm,能够有效吸收坑洼路面乃至越野路段的颠簸。得益于长行程悬挂系统,X-ADV实现了高通过能力,最小离地间隙达到了162mm,这在踏板车中极其罕见。此外,宽大的铝合金锥形把手和与越野硬汉“非洲双缸”同款的车把护罩,拉力赛车CRF450 Rally风格的大型四方显示屏仪表盘,弹性更好的钢丝辐条轮辋,采用喷丸处理的铝合金防撞板,通吃公路越野的两用轮胎……这些精心设置的细节,让这只“绵羊”呈现强烈的“野马”风格,这在踏板车中绝对是鹤立鸡群!
即使跑在公路上,X-ADV也比常规踏板车拥有更多的运动基因,为骑手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坚固的钢管钻石型车架,具有较强的刚性,驾驶起来给骑手更多的摩托车感觉;转向几何设置精心推敲,后倾角为27°,拖曳距为104mm,无论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街道还是在弯曲连绵的公路上,操控显得轻松灵活;转向角度为39°,转弯半径2.8m,再加上较高的坐垫和车把,因此在拥挤的城市交通中穿梭灵活方便;前轮安装的两只直径310mm的大型制动盘,配上辐射式安装的4活塞卡钳,再加上ABS,显得相当霸气,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充沛动力和强劲加速!
说到动力,X-ADV不会让人失望。此前,本田最大的踏板车是“银翼”,安装了600mL级的液冷单缸发动机,现在X-ADV轻松超越“银翼”,搭载了液冷、SOHC 8气门的并列双缸发动机,拥有745mL的排量,比“银翼”多出了163mL。考虑到X-ADV的踏板定位,这台并列双缸发动机的设计强化了低转速强扭矩的特性,在转速很低时骑手就可体会到加速的力量。在直径36mm口径的单扼流阀体和PGM-FI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伺服下,这台并列双缸发动机可以输出最大功率40.3kW(6250r/min),最大扭矩则为68N·m,此时转速只有区区4750r/min!
不一样的呼吸
? 创新思维
气门机构是发动机的“呼吸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最常见的结构,就是2气门和4气门汽缸头,而且这两种汽缸头的区别很明显:如果是强调简单、可靠、经济,不追求高功率输出,一般采用2气门;如果追求的是高性能,榨取更多功率,那么显然就要选择4气门。但是,在摩托车行业,只有雅马哈对5气门情有独钟,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推出的FZ750,还有90年代推出的TDM 850和YZF-R1等。
? 代表车型
骑手们对于5气门的认识,大多是基于YZF-R1。但是,事实上早于YZF-R1十几年,雅马哈就开始使用5气门技术——1984年秋季举行的德国科隆摩展上,雅马哈展示的FZ750,迅速吸引了业内的高度关注,这不仅是因为优雅的造型和流畅的线条,更是因为这是世界上首款搭载了5气门并列四缸发动机的摩托车。之所以安装5气门汽缸头,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榨取更多的动力。这颗前倾45°、排量755mL的并列四缸发动机,采用了5气门技术,能够爆发出更强的能量,最大功率达到57kW(9500r/min),最大扭矩为69N·m(6500r/min)。
1998年,横空出世的雅马哈YZF-R1闯入了车坛,凭借超强的动力、强大的车架、灵活的操控以及优美的设计,迅速成为引领跑车界的耀眼明星跑车。这款超级跑车最大的亮点就是胸膛内奔腾着一颗气焰凶悍、激情如火的20气门并列四缸发动机。在高效的进排气系统支持下,这台排量998mL的并列四缸发动机迸发出超强动力,最大功率高达112kW,再加上仅为177kg的净质量和1395mm的超短轴距,让YZF-R1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质量最轻、操控最灵活的超级摩托车!
自此以后,雅马哈工程师沿着更凶悍、更刺激的发展方向,将YZF-R1变成越来越犀利的竞速利器,对那些把公路当成赛道的狂飙分子构成致命的诱惑,而具有更高的进排气效率、有助于挤榨出更多功率的5气门汽缸头一直得到保留,直到2007年才作出重大改革。
无限风光在险峰。
不走寻常路,很美。
这需要不一样的情怀,需要激情,需要想象力。
但是,另辟蹊径也很有风险。
这需要足够的勇气,因为你走得是一条没有参照的路子,踏上只能自己靠自己的孤独之旅。
如果我们都走熟悉的平坦大道,
如果我们都习惯于已有的成熟经验,
那么理念创新的火花在哪里?
技术提升的源泉在哪里?
行业发展的活力在哪里?
因此,对于这样的勇士,对于这样的探索,无论成败,都足够值得让我们致敬!
哈雷&保时捷、宝马&罗泰克斯、吉雷拉&阿普利亚,摩托车界的合作故事(下)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
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摩托车厂家之间的明争暗斗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从赛场厮杀到商场较量,从技术比拼到价格大战,品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但是,我们别忘了,冤家还有另一个意思。
钱钟书说过:强盗就是好汉,情人又叫冤家。
确实,不同的厂家之间有争斗,但这并不妨碍合作。
移花接木地借用同行的装备和技术,实现双方互利共赢,何乐而不为之?
前文阅读:NCR&杜卡迪、比莫塔&宝马、卡吉瓦&铃木——摩托车界的合作故事(上)
哈雷 VS 保时捷
提到哈雷摩托车,我们马上会想到又低又长的造型,高位置的羊角车把,苗条的前胎和肥硕的后胎等特征,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纵置V型双缸发动机,以及相伴而生的低速大扭矩、独特的振动韵律以及雄浑的排气节奏。
坚持传统固然可贵,但是一味固守而不敢突破,就容易沦为墨守陈规。在杜卡迪、宝马、本田、铃木、川崎、雅马哈等国际大牌都在剧烈竞争,研发最新技术时,哈雷给人的感觉却是“水波不兴”,仍然使用顶置气门V型双缸“以不变应万变”。不过,哈雷没有顽冥不灵,而是相机而动,推出了荟萃现代技术的V型双缸“改革”(Revolution)!
虽然哈雷的造型、乘骑舒适都颇富口碑,但是技术含量低、动力性能较弱一直是哈雷的忌讳,但是他们心中雪亮,这个问题必须解决。为此,哈雷提出了“动力巡航”的理念,目标是在动力性能上抗衡来自日本的美式巡航车。2001年,作为VRSC家族的首款成员V-Rod揭开神秘面纱,让熟悉哈雷的人士异常震惊——这次,哈雷联合跑车界的专家保时捷,研发出全新的动力装置!虽然V-Rod搭载的仍然是V型双缸,但是已经与以往分道扬镳,采用了液冷、DOHC气门机构以及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等现代技术,最大功率86kW/8250r/min,转速最高可拉到9000r/min,改变了哈雷大双缸只有低速扭矩的形象。
VRSCDX Night Rod Special继承了具有保时捷血统的“改革”V型双缸,特征和性情与哈雷之前的动力装置大异其趣。此前,哈雷大双缸标准的特征是顶置气门(OHV),但是这位“酷客”则采用了双顶置凸轮轴,因此动力性能特别是中高段转速性能有明显改观,再加上排量从原来的1130mL增长到1250mL,经由ESPFI电子燃油喷射系统伺服后,可以爆发出93kW(8250r/min)的最大功率和111N·m(7200r/min)的最大扭矩,显著超越了同级别采用顶置气门机构的V型双缸!
由保时捷会同哈雷研发的“改革”发动机,赋予Night Rod Special强劲的加速能力。虽然体型魁伟,重量超过300kg,但是加速显得很生猛,从静止加速到100km/h只需4.5s,0~400m起步加速耗时12.5s,终点速度175km/h;如果你将油门轰炸到底而且能够顶得住暴风之迎头痛击的话,那么极速可达230km/h!通过对比试驾,会明显发现DOHC大双缸与OHV大双缸的区别——后者低转速扭矩强大,达到中段转速感到动力衰减,高转速范围则是有心无力;前者则完全不同,低速扭矩充裕,中段转速生龙活虎,高转速加速时仍然感到很有劲头!
宝马 VS 罗泰克斯
宝马是摩托车业界大腕,拥有极强的研发能力,以“拳击手”水平对置双缸发动机、并列四缸发动机、并列六缸发动机等为动力平台,推出了多款性能与风格兼备的优秀车型。但是,即使实力雄厚如宝马,同样干过“借鸡生蛋”的故事!
2006年宝马全新车型F 800系列上市,武装了宝马从未有过的并列双缸发动机,从而让宝马的动力谱系更加齐全。由于并列双缸发动机结构和特性,完全不同于宝马的成名绝技“拳击手”水平对置双缸发动机,缺乏这方面经验的宝马联合了奥地利发动机专家罗泰克斯联合研发,并在罗泰克斯工厂制造后,再运送到宝马的柏林工厂装配。
由于采用了并列双缸的结构,发动机不但结构紧凑,而且扭矩范围宽广实用,这正是宝马工程师所渴望的。但是从理论而言,并列双缸的结构也存在先天不足,即骑手常受到发动机内在的初级摆动力偶以及烦人的次级振动的困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罗泰克斯抛弃了装配平衡轴以减少振动的惯用方法,而是在双缸之间设计了第三只连杆,以此驱动悬吊于曲轴之下的鞋状平衡锤,相对活塞作反方向的运动。由于采用了360°间隔的点火时间,实际上并列双缸的两只活塞运动位置是相同的,因此当两只活塞同时向下运动时,平衡锤向上运动;当两只活塞同时向上运动时,平衡锤则向下运动,从而使得并列双缸发动机的初级振动消除殆尽,绝大部分的次级振动也得到有效抑制,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并列双缸的振动问题。此外,为了让宝马车迷在这台并列双缸上体验到更多的“宝马”味道,罗泰克斯采用了360度间隔的点火时间,曲轴每旋转一周就是一个点火周期,因此发动机声音非常类似宝马的招牌发动机“拳击手”。
伺服这台并列双缸发动机的,是技术已臻炉火纯青的博世 BMS-K 燃油喷射系统和两只46mm VDO扼流阀体,可燃气体再通过由顶置双凸轮轴和每缸四气门构成的气门机构进入发动机。为了提高充分燃烧提高效率,燃烧室采用了与K 1200 S相同的结构,再经过高达12:1的压缩后,燃烧效率极佳,不但动力出色且排放的尾气也很干净。据宝马公布的数据,这款798mL的并列双缸,可在转速为8000r/min输出62.5kW标称功率,最大扭矩86N·m则在5800r/min就已经爆发,可见与偏激的超级摩托车特性截然不同,F 800系列更加注重实用性能,特别是在5000r/min~8000r/min之间最为出色, 90%扭矩唾手可得,加速堪用一个“爽”字来形容!其中,作为旅行摩托车的F800ST干重只有187kg,从静止加速到100 km/h耗时仅为3.7s,最高速度可以在短时间内轻松突破200km/h;而轻装上阵、更具运动性能的F 800 S的净质量则为182kg,0~100km/h加速更为迅捷,加速时间只需要3.5s,极速可达225km/h!
吉雷拉VS阿普利亚
摩托车骑手对踏板车的传统观念是:动力薄弱的踏板车,只适合作为都市时尚白领的代步工具,或者作为家庭妇女和学生的通勤工具。但是这个传统观念一直受到挑战,踏板车一直在努力寻求这种突破——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有较大排量的踏板车问世,试图突破踏板车只能作为都市代步工具的樊篱,为人所熟知的包括本田“艇王”(Fusion 250)、雅马哈Majesty 250等。随后,随着大型踏板车市场的升温,踏板车朝着大排量发展的趋势愈演愈烈,铃木推出了“天浪”系列加入战团,Sky Wave 400发动机排量高达385mL,Sky Wave 650的排量更是突破600mL。此外,雅马哈的T-Max 500、本田“银翼”、比亚乔X9 500等均非等闲之辈。这些大型踏板车,功率介于20kW~50kW之间,最高速度可以轻松突破150km/h,性能可谓是出类拔萃,将普通的小排量踏板车远远抛在身后,从而让踏板车彻底颠覆了“绵羊仔”的形象。
最极端的当属吉雷拉,以排量超过800mL的双缸发动机为平台,推出了最大踏板车GP800。这台超级踏板车,搭载了一颗液冷、SOHC 8气门、90°夹角的V型双缸发动机,排量高达839.3 mL,比起铃木的Sky Wave 650足足多出200mL;再辅以10.5: 1的压缩比、双火花塞点火、供油量精确的电子燃油喷射系统,GP800 的曲轴功率达到55kW(7250r/min),最大扭矩76N·m则在转速为5750r/min时爆发。而且,这颗“动力心脏”的中低转速扭矩特别充沛,当发动机转速仅为3500r/min时,GP800已经可以获得95%的扭矩。
为了驾驭V2发动机的雄浑动力,吉雷拉精心设计坚固强大的车架,以着力提高GP800的操控性能和弯道性能。GP800采用了钢管格子车架,采用高强度的钢管和强化板材将发动机包裹起来,这种结构具有极强的抗扭刚性和抗挠刚度,可以支持骑手以运动方式来驾驭GP800。通过计算机模拟和道路测试表明,GP 800全功率输出时的稳定系数基本与摩托车相同 (1 弧度/秒),是普通踏板车的两倍,是“真正的摩托车车架”!
简而言之,凭借这台动力超强的V型双缸发动机,以及高刚性的车架,GP800不但当之无愧地稳执踏板车之牛耳,而且完全可以跻身于摩托车行列,与同排量的巡航摩托车、旅行摩托车、街车乃至运动摩托车一争雄长!
为何,知名度并不是很高的吉雷拉,能够一跃而上,在大型踏板车中称雄?
原因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颗动力雄浑的V2发动机,直接来自于阿普利亚Mana 850!
本田高性能摩托车,水冷双缸,长途高速大踏板,实用又豪华!
本田重型巡羊Silver Wing600在推出后,分别继推出ABS版和改用直径较大的头碟及T-Mode版本。
真正改款的新版SilverWing,在先以400级别在欧洲市场出现,600新银翼也亮相,并正式上市。
豪华舒适只是Silver Wing其中一项优点,582cc直二DOHC引擎所并发出来的50ps马力才是主菜,车速高但引擎转数低,是豪华车其中一项重要的打分要素,银翼600以100km/h行车时,转速只是四千多转,以120km/h巡航仍是轻轻松松,是长途高速绵羊最适当的选择之一。
虽然铃木AN650的驾驶空间比起SilverWing更宽,但银翼的操控较为轻巧,银翼车身的宽度也较AN650窄,摄车时会比较容易发挥极限,不像AN650要折起后镜,才能在塞红隧时发挥摄车极限。
如果和T-MAX相比,在AN650和SilverWing面前,T-MAX的车身尺寸简直像小车,论舒适、空间及储物量,以AN650最佳,但论运动性能及玩乐趣味,则以T-MAX最强,SilverWing便恰好在两者中间,集合两家所长。
改款后的Silver Wing外型好看,马上把AN650比下去,不过SilverWing大灯只是单灯亮起、单头碟及不设加减波,又被AN650的双灯炯亮、双头碟和六速加减档设备,把落后分数抢回来。
幸好SilverWing价钱比AN650便宜,结果又胜一回合,不过论到加速爆炸力,AN650以排气量和多5ps的优势,又把SilverWing压下去,不过SilverWing的极速比AN650高….结论是大家都是好车,选择哪一款纯看买家到底重视那些原素而定。
联动式煞车系统及防死锁功能,是Silver Wing的卖点之一,原厂尾箱舒适度一流,不过收纳物件的能力不算强。把它视为“具储物功能的靠背”会比较合适。
Silver Wing的改装选择及玩乐味,不及Forza 250或T-MAX 500,SilverWing明显针对家用市场,实用又豪华,而不是爱贪新鲜的玩家。
没有车是完美的,SilverWing也有不足之处,主要都是环绕着传动系统和避震操控方面,但因为买此车的原因不是追求运动性能,所以都无所谓,SilverWing600豪华舒适,有能力逃离危机,有能力控制环境,所以还是感到相当满意。
二手本田车和二手本田车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