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9座新能源汽车有哪些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9座新能源汽车有哪些,以及9座新能源汽车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新能源汽车领域群雄并起,谁能在2024年成为“弄潮儿”?|钛度热评

图片来源:小米官网

2024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依旧保持强劲,小米SU7已揭开面纱,理想MEGA出生即陷舆情风波,特斯拉、比亚迪等多家车企继续在价格上“内卷”,华为、魅族等手机厂商也积极地进军汽车行业。

随着理想MEGA问世,新能源MPV受到广泛关注,作为 “小众市场”,其能否为新能源车企带来新的增长点?

3月13日,工信部最新一期企业申报车型信息显示,华为和北汽蓝谷联合打造的汽车日报“享界S9”亮相,不断扩大车企“朋友圈” 和亲自下场造车的模式各有哪些优势?

砥砺三年终于上市的小米SU7无疑是近期饱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新品,其在硬件配置、智能化程度、产品生态等方面有哪些看点?小米汽车的上市将给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带来哪些冲击?

本期《钛度热评》特邀资深媒体人一起就话题:“新能源汽车领域群雄并起,谁能在2024年成为‘弄潮儿’?”进行了讨论,下面是部分观点集锦。

关于新能源MPV能否为新能源车企带来新的增长点?

格局研究所联合创始人、汽车首席观察员贾智超表示,MPV在中国是车企锚定高端定位的敲门砖,相对小众也是因为家庭出行和商务需求的属性往往是高净值人群的标配,能够吸引高端车主,才能将品牌价值推向高端,所以即使销量不是特别高,对于品牌历史不长,又想给人留下高端印象的新能源品牌来说,mpv就成了一个路径,它为企业带来的增长不仅是销量和利润,更多的是品牌力的增长。

数科社内容负责人林木表示,无论是去年东风“掀桌子”,还是今年比亚迪带头“第一降”,已经能足够说明汽车行业正处于一个加速洗牌的狂卷阶段。去年以来,腰部以下的威马、爱驰、拜腾,包括最近倒下的高合,甚至就连前两年被视为黑马的哪吒也出现工厂停工的风闻,这也再次映照了业内人士给出的“未来可能只剩几家车企存活”的断言。

今年开年,苹果就释放出放弃造车的信号,其实也侧面印证了汽车行业短时间内会越来越卷的趋势。因此,雷军造车虽然拿出了魄力和诚意,小米也有足够的实力兜底,但终归入局的节点还是太晚了。小米汽车定价哪个价位段,都将避免不了越来越卷的厮杀。

从数据来看,去年新能源MPV销量超过20万辆,同比增长250%左右。今年除了理想MEGA,小鹏X9和吉利Xspace等热门MPV车型都将在今年实现大批量交付,显然已经被车企视为一片新蓝海。但长期来看,SUV和轿车车型的销量仍是车企在这场淘汰赛中生存下来的关键。

多少说主理人褚少军表示,理想MEGA上市伴随而来的不是超过预期销量,也不是口碑大爆,而是外观设计事件,事件本身远远超出企业所能控制的范围,成为舆论事件,进而必然影响到销量,毕竟MPV除了家庭用户市场之外,一大市场是商用,外观事件对商务市场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很多KOL强调外观事件未必对理想汽车是坏事,最终还是得看产品力,得看销量。KOL强调的其实也没错,但过于八面玲珑了,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然,外观事件必然影响了销量,但不要忽略了一点,理想之前热销的L系列全是增程式的,而非纯电;MEGA直接纯电,必然缓解不了里程焦虑,这对销量也会造成影响,不能把销量的锅全给了外观。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对于新能源MPV这一“小众市场”,它确实为新能源车企提供了新的增长点。随着消费者对汽车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MPV作为家庭出行、商务接待等多种用途的车型,其市场潜力逐渐被挖掘。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MPV的能耗更低、驾驶体验更优,能够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对于车企来说,开发新能源MPV不仅是对市场需求的响应,也是对自身产品线的完善。

关于不断扩大车企“朋友圈” 和亲自下场造车的模式各有哪些优势?

多少说主理人褚少军表示,华为等不断扩大车企“朋友圈” 和亲自下场造车的模式,自然是不同的选择,这和企业的战略定位相关,亲自下场造车的,势必在2024年迎来“卷模式”,卷不过去的,日子就很难过。以相对知名的蔚小理为例,蔚来汽车2023年全年的净亏损为人民币207.198亿元,小鹏汽车净亏损为103.8亿元,只有理想汽车实现了118亿的盈利,可见造车还是非常耗钱的,而且能不能最终胜出,至少蔚来和小鹏还不敢保证,至于理想汽车,还得看有没有持续的盈利能力。不然几百亿的现金流,看似很庞大,但是按照每年百亿的额度的巨亏,也支撑不了几年。至于华为的模式,同样也是巨亏,至今还没能盈利(但是规模起来之后,盈利是必然的)。可见,不管是那种模式,都非常耗时和耗钱,造车是持久战,中途下了牌桌自然不算胜者。两种模式,都会面临残酷的淘汰,赢家才是胜者,才是好模式。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华为与北汽蓝谷联合打造的汽车日报“享界S9”的亮相,展现了车企间合作模式的优势。通过与其他车企合作,华为等科技巨头能够快速进入汽车市场,利用自身在智能化、网联化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为合作伙伴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降低车企的研发成本,还能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亲自下场造车的企业则能够更好地掌控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设计、研发到生产、销售,都能够实现自主控制,从而确保产品的品质和用户体验。

格局研究所联合创始人、汽车首席观察员贾智超表示,扩大车企“朋友圈”是一种赋能式的打法,对于华为来说更有效率,也降低了风险,新能源汽车早晚会迈进自动驾驶的时代,此时行车数据的价值会极大体现,华为这种赋能式打法,也是因为华为的品牌力足够强大,更加注重规模和效率。亲自下场造车优势在于供应链优势,构筑品牌力等,小米在这方面的优势就很大,在品牌力上也需要用更加高科技产品来提升品牌力,亲自下场就更加适合。

一篇网络创始人赵宏民表示,2024年一开年,挥去了过年回家开新能源汽车不方便的阴霾,新能源汽车品牌整体开始卷起来了。

小米SU7的面世,这可能是上市前热度最高的一款国产车了,依托小米强大的品牌优势和全国的线下门店,小米汽车大概率会爆发式成功。

理想MEGA也不容易,因为P图风波等交付未达预期。但理想MEGA的发布,也宣告着七座MPV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升级了,比如别克GL8、腾势D9、小鹏X9、岚图梦想家等激烈竞争,已经把MPV的配置卷上去,把价格降下来了,随着家庭二胎、三胎增多,以及公务用车,MPV这个小众市场也是有很多刚性潜在需求的。

与此同时,特斯拉、比亚迪等多家车企开始降价,华为、魅族等手机厂商也进军汽车行业,巨头的发力可以说开始了新能源汽车领域最后一轮血拼收割,除了之前倒闭的新车企,2024年接下来可能还会,减少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

特别是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的竞争焦点,已经从用纯电更长的续航里程,转变为智能驾驶水平,比如L3级自动驾驶,已经逐渐普及到很多20多万的新车,可行驶路段还在快速的增加中。

一旦具备智能驾驶功能占领用户心智,对过去手动挡和普通自动挡汽车是降维打击,这也可能是汽车这个产品未来的终极趋势。

关于小米SU7在硬件配置、智能化程度、产品生态等方面有哪些看点?同时,小米汽车的上市将给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带来哪些冲击?

侃见财经负责人李双江表示,进入2024年之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价格战更加的白热化。其背后的意义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淘汰赛”已经开始进入新阶段了。

过去几年,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得以快速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成本等问题,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大多集中在30万以上,价格的问题导致了行业瓶颈的快速出现。

众所周知,30万以上的中高端汽车只占到了汽车市场总量约15%左右。由此可见,快速提升的渗透率已经基本消耗了这部分客户,如果要继续在中高端市场竞争,那么未来的成本只会越来越高,且竞争也会越来越充分。

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其实新能源汽车未来竞争市场是在30万以下。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过去几年理想家庭用车的定位,成功俘获了不少二胎、三胎家庭,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策略能一直奏效,且随着跟风的车企越来越多,理想未来也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到了规模为王的市场,特斯拉、比亚迪已经跑出了规模,未来强者恒强。而理想虽然已经盈利,但规模仍没有到安全线,也就是说未来会存在一定的变数。

而蔚来以及小鹏等车企,由于规模迟迟上不来,未来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但对比小米,他们已经量产,且也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处境会好一些。

对于汽车企业而言,毕竟不同于手机行业,汽车行业的特点非常明显,小米SU7虽然备受外界关注,但价格才是根本。因此,不要对其带有滤镜,毕竟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淘汰赛,已经进入第二阶段,销量才是核心。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小米SU7作为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新品,其在硬件配置、智能化程度、产品生态等方面都有着不俗的表现。硬件配置方面,小米SU7采用了先进的电池技术和动力系统,确保了出色的续航里程和驾驶性能。智能化方面,小米凭借其在手机领域的积累,为SU7配备了丰富的智能互联功能,如语音控制、自动驾驶等,提升了驾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产品生态方面,小米SU7能够与小米的其他智能设备无缝连接,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出行体验。

小米汽车的上市无疑将给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带来一定的冲击。首先,小米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基础将为其汽车业务带来天然的流量优势。其次,小米在汽车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也将对其他品牌构成威胁。然而,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各大品牌都在不断推陈出新,因此小米汽车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还需要在品质、服务、价格等方面做出努力。

多少说主理人褚少军表示,至于小米汽车上市带来的冲击,关键还是取决于定价和销量,如果不能起量,不能一炮打响,那不好意思,那就不是小米汽车冲击其他汽车品牌,而是小米汽车被别的品牌冲击。客观上讲,应该感谢小米手机将国内的手机甚至全球的手机带入了智能手机的性价比时代,希望小米汽车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将新能源汽车业带到性价比时代,毕竟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价格还挺高的。但是问题是,手机和汽车是不同的产品,以及天时地利人和也完全不同了。蔚小理的汽车都已经在大马路到处跑了,比亚迪、长城、吉利、广汽等等也早都在场上占据了有利位置,小米进入新能源汽车的时间是不是有点晚了,还能不能后来居上?如果能带入性价比时代,倒是希望小米汽车还来得及,可以后来居上。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不管是华为模式还是小米模式,最终都得看:规模、效率、品牌等“基本功”,还是得回到正常的企业经营,而不是靠营销炒作,靠流量吸睛。对于准备入手新能源汽车的用户来说,选品牌,一定要选择低负债的品牌,选资金充裕的品牌,价格战看似美妙,但千万可别车买入了,没过几年,车企倒闭了,自己手里的车想出手和维修都相当麻烦,毕竟汽车产品是大件。

以及,不能光在国内卷,还得全球看,毕竟全球市场来看,亲自下场造车的,还有特斯拉等等,以及新进者,中国企业的竞争,不能只是窝里斗,还得出海;以及新能源汽车不管是中国,还是全球,不管是存量还是增量,都没突破50%的市场占有率,目前还是燃油车的时代。新能源汽车除了和新能源汽车之间卷,更多地还应该多考虑怎么抢燃油车的市场,切燃油车的蛋糕。对于中国来说,不管欧洲车企和日本车企如何战略决策,肯定会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毕竟燃油车市场要PK过各大巨头已经不太可能,但是新能源汽车目前看至少拔得头筹,或者说至少跑在前列,往前跑是必然选择。发展“朋友圈”模式的,其实除了华为,可能还会有类似苹果这样的公司,别看苹果宣布不亲自造车了,但是完全可以通过iPhone手机,通过AI技术等,通过自己强大的生态掌控力,实现类似华为的造车模式,绝对是不可轻视的力量。

螺旋实验室螺旋君表示,目前来看,车企降价只会有一个烦恼,但是不降价就会有无数烦恼,降价之前,所有的卖点都可能变成槽点,但是降价之后,所有的缺点也就有可能不是缺点。

当然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能够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车,自然是件美事,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未来的汽车市场可能还会更加便宜,目前高层正在着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汽车行业的以旧换新活动细则据传也将于今年上半年出台,届时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可能还会进一步降低。

大力财经创始人魏力表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继续保持迅猛的发展态势,市场竞争也将愈发激烈。各车企将在价格和产品等方面展开持续竞争。

理想 MEGA 自诞生起便陷入舆情风波,新产品在垂直用户市场的接受度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也面临着消费者的严苛审视。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各品牌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华为、魅族等手机厂商进军汽车领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竞争态势。华为、小鹏、蔚来、理想和小米等品牌都在积极拓展新能源市场份额。

小米 SU7 作为新能源汽车新品,备受瞩目,其公关宣传和辟谣手段可谓登峰造极。在汽车配件的硬件、智能化软件水平和产品生态等方面,可能是其关键亮点。消费者对小米汽车的期望值较高,其上市可能会给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带来竞争压力,推动整个行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如果小米早几年和“蔚小理”一同面世,那时竞争对手较少,或许还有机会。然而,如果定价在 20 万以内,小米或许还有生存的空间。毕竟,雷军的粉丝就是小米手机的客户,而小米是以 999 元起家的,这群人会愿意为一台 20 万以上的新品牌汽车买单吗?

同时,小米供应链技术包装和营销的能力还是厉害的。而雷军亲自投身造车,他个人IP具备一定优势。

最终,谁能成为市场的领军者取决于多个因素,如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品牌影响力、市场策略,售后服务等。而至于用户是否接受小米SU7的首款汽车,则取决于定位战略,定价策略,营销和售后服务等多个因素。

格局研究所联合创始人、汽车首席观察员贾智超表示,小米su7有一定后发优势,供应链和技术都很成熟,也在小米生态中构筑了重要一环,硬件上大部分产品都与特斯拉的电机,电池水平相平,剩下就是电控、智能化和配套设施相关的对比,这些方面小米生态的智能化优势和配套设施方面有望赶超,电控方面还是需要等产品全面上市再对比来看。小米su7主要对标特斯拉model3和极氪001,相信会对这两款车型的潜在消费者带来一定程度影响。

《钛度热评》是由钛媒体推出的热点事件观察栏目,主要邀请对不同行业发展、不同商业模式有着独到见解、深度观察的媒体人和行业从业者,通过多角度解读全面展示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如果你关心最新趋势、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想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分享交流观点,欢迎添加《钛度热评》社群小助手微信:taiduzhushou,加入《钛度热评》社群,跟我们一起打造一个思考者的社群,让有价值的思考被更多的人看到!

新能源汽车这么火,到底有哪些分类你知道吗?5种新能源汽车解读

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持续火热,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开始走进大家的视野。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什么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双擎动力等等都分不清楚,再有就是为什么有些新能源车能够拿到各种补贴,但有些却不行,带着这么一大堆子的疑问,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说新能源汽车到底有哪些。

1、 纯电动汽车

特斯拉Model s

顾名思义,纯电动汽车就是指纯粹靠电能驱动的车辆,它不需要其他能量,如汽油、柴油等。它可以通过家用电源(普通插座)、专用充电桩或者特定的充电场所进行充电,以满足日常的行驶需求。

优点:在结构原理上,纯电动汽车完全依靠电能驱动,使用成本是目前市售的新能源车中最低的,由于结构简单,其周期性保养项目、保养费用也比普通汽车低很多,一般更换齿轮油、刹车片即可。并且还可以享受到较高的国家补贴,不同地区也都有相应的补贴政策,差别仅是幅度问题而已。同时,纯电动汽车的安静程度也比普通汽车要好很多,基本上无需刻意去加装任何隔音装备,而且电动机具备低转速、高扭矩的特点,使得其起动和加速性能也很好。

缺点:纯电动汽车之所以还未能完全普及,其实有很多的因素。首先就是政府的充电设施建设极为缓慢,遥想2010年广州亚运会那会,有关部门声称未来将建设1500个充电桩,但是到目前为止才十个出头,并且以特斯拉充电桩为主!而车主安装厂家提供的充电设备过程繁琐,甚至还需要看物业脸色办事,如果没有私家车位,要在自家小区充电就更难了。同时,充电桩的实际操作标准也存在差异,车辆设定的充电电压往往高于国家电网的充电桩设定,这就造成需要快速充电的车主要花费更长时间在等待上,甚至无法充电。

再者就是纯电动汽车更换电池的费用远比手机电池高,就以众泰知豆为例,整车实际价格约5万元,而网友普遍反映更换电池组费用会高达3万元之多。虽然说大部分厂家都提供5年10万公里的质保,但是电池衰减的问题却是客观存在的,而天气对于电池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尤其是严寒冬季,使得消费者对于自己车辆的续航里程更加没底了。

一句话总结:电-电-动力,看起来很美好,开起来也不错,但续航里程和充电是头等大事?未来到底该何去何从还有待考验。

2、 混合动力汽车

前面我们也说到了,纯电动汽车在续航短的情况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是有着各种不实用小问题的,这也就造成了电动车无法大规模应用的局面。而随着环境保护法规的收紧,普通汽车的发动机油耗、排放面临巨大压力。因此,厂家采取混合动力技术,通过加入电动机的方法,降低发动机在起动、低速以及加速阶段的油耗和排放,让发动机一直在最高效区域工作。

混合动力汽车的原理就是由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的车辆,因此它免不了需要加油,它通常能够行驶在纯电动模式、纯油模式以及油电混合模式下,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双人自行车。

混合动力汽车一般可以分为普通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时,电动机和发动机的相对布置形式又有几种变化,不同厂商的混合动力汽车性能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处较为复杂,师哥也就不再过多赘述了。值得注意的是,以下简称大家还是很有必要记住的:混动=普通混合动力、插混=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增程式混合动力、纯电=纯电动汽车、燃料=燃料电池汽车。

混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容量很小,如雷克萨斯CT200h的动力电池容量为6.5Ah,相当于一些强力探照灯的电瓶而已,它在纯电模式下最远行驶距离仅为3公里。因此,混动一般通过刹车时回收动能为动力电池充电,或者利用车辆在行驶时发动机的多余功率驱动发电机充电即可,完全不存在纯电动汽车到处找"插座"的困扰,这也是丰田为什么做出"不需要充电"的广告。

3、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普通混合动力汽车的区别:普通混合动力车的电池容量很小,仅在起/停、加/减速的时候供应/回收能量,不能外部充电,不能用纯电模式较长距离行驶;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电池相对比较大,可以外部充电,可以用纯电模式行驶,电池电量耗尽后再以混合动力模式(以内燃机为主)行驶,并适时向电池充电。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这种车型可以当作一台纯电动车来使用,只要单次使用不超过电池可提供的续航里程(一般做到50公里以上问题不大),它就可以做到零排放和零油耗。因电池的成本费用高昂,这种车辆以较低价格进入家庭在短期内很难实现,然而受国内汽车发展趋势的影响,因政府的重视而提高相应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进入家庭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加。

还有,充电设施建设缓慢及个人充电条件不易满足,有点走纯电动汽车"老路"的无奈,这也消磨了消费者使用纯电模式的热情,车主更多的是当普通汽车去使用,就以市面主流车型的秦和荣威550在纯油模式下的油耗和普通汽车相比,其并没有多大优势,节能减排效果仍待提高。

一句话总结:油/电-油/电-动力,买一当俩,补贴很诱人但咋充电呢?

4、 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

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就是用发动机进行发电,电动机进行驱动的车辆。当电池组电量充足时采用纯电动模式行驶,而当电量不足时,车内发动机启动,带动发电机为动力电池充电,提供电动机运行的电力(即增程模式)。

由于具有插混的外接充电优势,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纯电续航里程也较长,如i3纯电版续航里程160公里,而i3增程版可达300公里左右。并且在增程模式下,发动机工作在高效转区,其安静程度比普通汽车更好,电机的低转高扭特性也使得车辆的起步和加速性能也较好。而在增程模式下,i3的综合百公里油耗也能达到4L左右的水平,起到一定的节能作用。与此同时,增程和插混一样能够享受国家新能源车补贴政策,但目前只有广汽传祺研发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

而且,由于发动机不能协同电动机一起驱动汽车,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在高速上的动力表现性能远不及普通混合动力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比起普通汽车也仅有起步和加速上的优势而已。

一句话总结:油/电-电-动力,准电动汽车,充电真麻烦,烧油时油耗和普通汽车差不多,高速巡航性能还更差,伤不起!

5、 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实际上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产生的电能驱动车辆行驶。它也是电动汽车的一种,结构基本类似,只不过多了一个燃料电池和氢气罐。

优点:燃料电池汽车被誉为人类交通的最终解决方案,不止是因为它具备普通纯电动汽车的优势,而是因为氢气和氧气来源无穷无尽,并且加氢和加油一样便捷,没有任何污染。

缺点:不过目前氢气的产量和存储难度并不理想,成本都比较高,而在建设加氢站的成本上也远比加油站和充电站高,并且高压存储的氢气,安全性有待考验。

本田氢燃料电池车CLARITY

现代氢燃料电池车Nexo

一句话总结:氢气-电-动力,乌托邦产物,车子是已经有几个品牌造出来摆车展了,但氢气在哪加估计还是个问题。

优视小结:今天跟大家说到的仅是新能源汽车的基本分类,能够使我们在购车过程中,区分清楚不同车的不同属性。但是,新能源汽车的知识可远不止这些,不同类型的电池、电机、不同结构的驱动方式,这里面的学问若要深究那可就深了。立足于当下,传统燃油形式的汽车在未来十年仍会是主力车型,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迅猛,但在单方面的技术上却没有一项重大的突破,因此,对于持币待购的咱们来说还是老老实实地买燃油车型吧。(优视汽车王卓 作者报道)

我们只做汽车行业最公正、最专业的一手资讯!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

全球最热门的十款新能源,中国品牌占7席,都有什么“杀手锏”?

此前,提起新能源车,大家脑中第一时间想到的品牌多半是特斯拉。除了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以外,在全球市场来说,最为畅销的纯电车型也一度是特斯拉Model 3。

然而,自从五菱推出宏光MINI EV后,特斯拉Model 3销量霸主的地位就受到了威胁,在2021年1月,五菱宏光MINI EV更是以36762台的销量夺得了全球电动车型销冠!这十款热门的电动车型,都有什么杀手锏?下面疆哥就来跟大家聊一聊。

1.宏光MINI EV:最“接地气”的电动车?

与其他主打续航、智能化的电动车不同,五菱宏光MINI EV续航里程最高不过170km,且配置简陋,若说优势,2.88-3.88万元的售价可能是其最大杀手锏了。然而,宏光MINI EV能火成这样,并不只是因为价格亲民,充电便捷、风格年轻都是其卖点。

在其他品牌为新能源车的补能问题绞尽脑汁时,五菱宏光MINI EV只要在家拉一条220V的三相充电线,9小时就可以充满电,以最“接地气”的方式解决了用户的充电焦虑。

同时,宏光MINI EV虽然本身的造型不算出彩,却极富改装潜力。五菱在营销上也不遗余力,通过车主盛典等活动的举办,让一辆辆长相或呆萌或酷炫的宏光MINI EV进入大众视野,在年轻人中圈了一波粉。据五菱官方数据显示,宏光MINI EV月销三万多台背后,有70%的销量都是90后贡献的!看来,“得年轻群体得天下”啊。

2.特斯拉:强大的品牌光环还凑效吗?

当然,特斯拉也一直主打品牌的年轻化、未来感,此次特斯拉Model 3与Model Y分别夺得榜单的第二、第三名,也彰显了特斯拉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中的影响力。

不过,对于特斯拉Model 3而言,这个成绩反而算退步了,而退步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中国市场的失利。1月份,特斯拉Model 3在中国市场仅售出13843辆,与其说是被定位不同的宏光MINI EV抢了蛋糕,不如说是特斯拉屡陷舆论风波带来的“后遗症”吧。

本以为同门兄弟Model Y国产后,由于价格优惠力度过大,会分流不少Model 3的潜在客户,但国产Model Y一月份仅售出了1641辆,同门相争的局面暂未发生。

虽然如此,随着产能的提升,国产Model Y的后劲还是不可小觑,预计中国市场的销量在其全球销量中的占比也会不断提升。

3.比亚迪汉:自主轿车向上的突破口?

榜单的第四名为比亚迪汉EV。作为比亚迪品牌的旗舰之作,汉EV颜值出挑,配置丰富,动力方面搭载的“刀片电池”也为人津津乐道。虽然销量没有真正达到对标特斯拉Model 3的目标,但1月份9289台的销量与Model Y相接近,也算是成功了一半。可以说,汉EV的推出,是比亚迪在20-30万元区间站稳脚跟的重要一步。

4.欧拉和埃安:新角度切入细分市场?

接下来的两位选手,1月全球销量恰巧都是6092台。其中,广汽埃安S则是一款紧凑型轿车,目前主打网约车市场,续航里程为460-510km。

另外一款,欧拉黑猫则定位为微型车,6.98万元起售,可提供301km-405km的续航里程。呆萌复古的长相,使欧拉黑猫也深受女性用户青睐,达到了“男女通吃”的效果。

榜单的后几名,则销量都在六千台以下了。其中,奇瑞eQ和上汽科莱威都主攻低端代步方向,主要面向的客户群体与五菱宏光MINI EV相一致,但价格又远没有后者优惠,因此在销量上也就被拉开了距离。不过,一分钱一分货,相较之下奇瑞eQ和科莱威各方面的配置更为全面,续航里程也更高,市场表现一向颇为稳定。

而前段时间热议的理想ONE,算是榜单中较为特殊的一款车型了,因为它采用的是增程式动力结构,原理是以一台汽油发动机作为“增程器”,专门为电池充电,而不参与驱动车辆。这样,理想ONE的综合续航里程可达800km,解决了用户的续航焦虑,这可谓是其最大卖点,但也面临诸多质疑。增程式方案究竟行不行得通,还得继续观望。这次,理想ONE入围全球电动车销量前十,够不够它在蔚来、小鹏面前吹上几回?

最后,宝马5系 PHEV以4327台的销量挤入了榜单的最后一名。与榜单中大部分主打亲民路线的车型不同,宝马5系 PHEV的售价高达50万,消费者说白了还是冲着宝马的品牌光环与5系自身的操控质感去的,绿牌则是锦上添花。时下,BBA纷纷在新能源市场发力,与造车新势力和特斯拉相比,或许这些老牌车企更懂得如何满足用户的豪华需求。

写在最后

从1月份全球电动车销量前十榜单可见,中国品牌表现强势,包揽了7个席位,而这些上榜车型多半也是国内电动车销量前十排行榜上的常客,足可见中国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中的地位。不出意外的话,宏光MINI EV超越特斯拉Model 3的势头还将延续。

不过,目前国内新能源车市的发展也呈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一边是理想、蔚来等力争向上,以长续航和智能化为主要卖点的品牌;另一边则主攻低速电动车市场,回归消费者返璞归真的代步需求,因而涌现了五菱宏光MINI EV、奇瑞eQ等产品。整体来说,用户下沉与品牌向上还得两手抓,未来中国新能源车市能否有长足的发展呢?咱们拭目以待!欢迎关注“车域无疆”,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对新能源车的看法吧。

关于9座新能源汽车有哪些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9座新能源汽车有哪些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