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悬挂是亮点 别克新君越底盘实拍解析
2013款新君越较旧款在外观内饰上有所调整,动力上也有所提升,同时在配置方面也加入了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新君越外观上动感时尚,在操控方面也同样有着不俗的表现。本期文章就来看看别克新君越“下盘功夫”表现怎样。
注:本次拍摄的车型为君越2013款 2.0T SIDI 智享旗舰型,官方指导价为29.99万元。
● 底盘一览
新君越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挂布局,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悬挂组合方式。其中前后悬挂均采用了铝合金下控制臂,有助于提升悬挂的响应性。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拍摄的2.0T旗舰型也是配有CDC主动悬挂系统,可以很好地兼顾舒适性与操控性。
● 前悬挂及细节实拍
别克新君越采用了全框式的副车架,这种结构具有更好的整体刚性,在发生碰撞时也可以有效地将冲击力分散。
前悬挂采用了麦弗逊式悬挂,是最为常见的悬挂形式,结构大同小异。值得一说的是,新君越前悬挂的下摆臂以及转向节(车轮轴承座)均使用了铝合金材质,可以有效降低簧下质量,提升悬挂的响应性。此外,下摆臂与副车架连接的地方使用了液压衬套,相对于橡胶衬套,它对于不同频率的震动过滤得更好。
我们使用电子游标卡尺测得前防倾杆的直径为28.42mm。
● 后悬挂及细节实拍
后悬挂采用了较为常见的H型副车架,悬挂控制臂通过副车架与车身连接,不过纵臂是通过液压衬套直接与车身相连。
后悬挂采用了多连杆独立悬挂,采用减震器与减震弹簧分离式的设计,减震弹簧的一端直接固定在下控制臂上。与前悬挂一样,后悬挂还是采用了铝合金下控制臂,减轻簧下质量对于悬挂的响应性的提高大有好处。
我们使用电子游标卡尺测得后悬挂防倾杆的直径为20.78mm。
● 底盘其他细节实拍
新君越的车头前下部看到有一些导流槽的设计,对于流过底部的气流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不过发动机下部是没有下护板覆盖的,不能防止一些泥水沙石的侵袭。之前咨询过工程师,表示动力总成底部的相关部件都已做过防锈等特殊处理。不过小编认为加一块护板可以提高底盘平整度,对于降低高速行驶时的风噪也是有帮助的。
前副车架位置采用了结构加强件,一端连接在底部中间通道的纵梁上,另一端与副车架一起固定在车底横梁上,可以提高底盘前部的刚性,同时在发生碰撞时撞击力也更好地通过纵梁进行转移,在新天籁上也有类似的设计。
底盘大部分裸露的车身都采用了防锈涂层处理,其作用类似于底盘装甲,对底部漆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可以降低行驶中碎石敲打车底的声音。不过对于底部的管路保护的不够到位,并没有护板覆盖,底部的表面不够平整。
除了车底位置外,后备箱槽底部也同样采用了一层较厚的防锈隔音涂层处理,同时在排气管的尾端消声器位置,采用了铝制的隔热片进行隔热,避免排气管的热量直接传递到后备箱里。
新君越的前后轮拱均有完整的护板覆盖,不过采用了两种不同材质的护板。轮拱内侧部分采用了具有隔音功能的软质纤维护板,车身内侧则采用硬质的树脂护板。
新君越的最大亮点莫过于采用了采埃孚萨克斯(ZF SACHS)的四只CDC减震器。什么是CDC减震器?是一种可以主动调节减震器阻尼的减震器,简单来说就是该软的时候就软,该硬的时候就硬,可以很好的兼顾车辆的行驶舒适性与操控性。关于CDC减震器的结构原理,我们会另外开篇进行介绍,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新君越2.0T SIDI 智享旗舰型使用的是普利司通Turanza EL400轮胎,是一款偏于静音舒适性能的轮胎,静音舒适性表现不错(此前我们做过新君越的换胎建议,想了解更多请点击:别克新君越换胎建议),轮胎尺寸为245/45 R18。我们而备胎方面搭配的是玛吉斯的非全尺寸备胎,轮胎尺寸为125/70 R17。
总结:新君越采用了同级车型常见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挂组合方式,前转向节、前后悬挂下控制臂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可以减轻簧下质量,提高悬挂的响应性。在底盘做工细节方面,车身底部大范围的隔音涂层、前后轮拱完整护板等地方做得比较到位,不过一些细节稍有欠缺如发动机无下护板、底部裸露的管路等。最大的亮点就是前后悬挂均采用了CDC主动悬挂系统,使得新君越拥有不错的舒适性能的同时,也可以兼顾不错操控性能。
文章来源: 太平洋汽车网
更多君越改装详见车型频道
更多改装车想法或创意进入改装论坛
更多改装方案进入汽车改装店
君越 其他改装
相关问题
用经历告诉你放机油和抽机油哪个更靠谱
[爱卡汽车 用车 原创]
近年来,五花八门的汽车用品让越来越多车主参与到DIY的阵营中,如果你经常浏览相关网店就会发现自己的想象有多么贫瘠。当然作为一个用车编辑,我也经常在网上寻找灵感,并甘愿为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积极埋单。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发现了DIY保养的新大陆——电动抽油泵。
自己动手换过机油的朋友们都会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更方便地把废油排出发动机。
拿我DIY保养的经历来说,我会用原车千斤顶将车辆一侧支起进行放油。但是车辆偏向一侧会造成发动机内残留少许机油,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后来我添置了千斤顶和马凳,虽然安全得到了双重保障,但依旧绕不开重力放油的弊病——每次保养的前戏太多。比如支起车辆、拆卸护板等等。
而最让人头疼的问题莫过于废机油如何处理,为了不弄脏地面,排出的机油只能装在塑料袋里扔进垃圾箱,对于环保主义的我来说简直是在犯罪。
早期有人向我推荐过人力抽油泵,采用人力打气的方法,用负压将废机油抽入机油罐内。之所以没有心动,是因为它没有解决DIY最核心的需求——便捷。
从抽油方法来看,人力抽油泵的确能减少一些“前戏”。虽然前期省力不少,但后期处理废机油时,问题却接踵而至。
由于储油罐体积较大,将机油倒入周转瓶的过程会造成遗洒,清理起来非常麻烦。如果在拆卸护板和清理机油之间做出选择,我宁可选择前者。
长此以往,我一直在思考有没有一种抽油泵既能抽出发动机内的机油,又能减少遗洒几率。直到有一天,“大数据”向我推荐了一款电动抽油泵,从介绍来看,它很适用于零基础的车主,且废机油可以直接导入周转桶。
借着这股东风,我找出了全网价格最高的自助抽油泵。从介绍和图片来看,它绝对算得上自助油泵界的劳斯莱斯了。
这个好消息一定要分享给我的师父——爽姐,爽姐修得一手好车全凭她见多识广的老司机经验,当我把油泵的链接发给她的时候,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浓厚的兴趣。
发现机油泵
一、放油和抽油对比
正巧一辆别克君越即将保养,我和爽姐相约一起试试这款抽油泵的效果。既然要试,就要有对比。
我们计划采用抽油和放油两种方法对发动机内定量的机油进行收集。先用重力放油尽可能排空发动机内的机油,并记录油量和时间,然后将油倒回发动机中,再用油泵抽出,两次的油量进行对比,哪个排出的油多,并且所用时间最少即为DIY保养的最佳方法。
虽然我的千斤顶和马凳可能即将面临退休的命运,但我还是不禁为即将入手的电动抽油泵而窃喜,毕竟废机油处理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就要得到解决了。
为什么我和爽姐都一致看好自助抽油泵呢?因为它和专业修理厂的抽油机功能相似,不同的是车间抽油机采用负压原理,必须用快速流动的高压气作为辅助。
而自助油泵更胜一筹,完全可以在正常气压下使用,对条件没有太大要求。
油泵由主泵、抽油管、排油管和电源夹构成。主泵壳体采用铝合金材质,好处是耐摔、防高温。试想如果采用熔点相对较低的塑料材质,在发生热熔后,极有可能堵塞油道,使油泵报废。
由于发动机机油尺的插口直径并非标准化设计,油泵配备了5mm和6mm两种口径的抽油管,90cm的长度可以深入油底壳,基本适用于市面上大多数发动机的标准。
抽油管可以单独取下,用的时候直接插在快接插头上即可。理论上,5mm口径的抽油管的抽速可达0.6~0.9L/min,6mm则是1.2~1.5L/min。
二、重力放油环节
很快,和爽姐相约的油泵测试如期而至。在率先进行的重力放油环节中,我和爽姐都发扬起先人后己的谦让精神,无奈推脱到最后还是由我钻到车下,谁让爽姐机智地穿了条白裤子呢。
刚刚把车支起来我就已汗如雨下,用千斤顶的车友们至少要配备一对马凳,一方面可以将车的两侧同时撑起,更重要的是能保证人身安全。
当我钻进车底时更是后悔不已,为了增强底盘保护,这辆车安装了厚重的发动机底护板。虽然护板造型贴合度很高,但螺丝规格却和原车不同,这可给DIY带来不小的阻碍。
好在螺栓生锈不算严重,才没有在拆护板环节耗费太多时间,如果锈蚀严重会对DIY保养造成不小的困难。
虽然拆卸螺栓的过程顺利,但也大约耗用了10min。将护板揭开,发动机下方一览无余,干燥的油底壳和油底螺丝表示这辆车有着良好的健康状况。
拆卸油底螺丝再次遇阻,经过几番努力,我不禁为自己孱弱的臂力感到惭愧,然而这也是我调用独门绝技的绝好时机。
两把扳手组合能有效加长力矩,但要注意扳手的弯曲面要靠向自己,用力时一只手要扶好顶端,谨防滑扣。
重力放油
顶住一口丹田气,螺丝随之松动,随着螺纹缓慢退出,少许机油从螺丝处渗出。这时爽姐叮嘱我换上橡胶手套,这样可以防止快速喷出的机油弄脏手,更能降低烫伤的风险。
刚拧下油底螺丝时,机油的流速确实非常快,然而越到后面流速越慢,最终呈“滴漏”状态。整个放油过程拖拖踏踏地延续了20min。
如果按4S店的规范操作,油底螺丝在拆卸后需进行更换,以防密封垫圈变形渗油。然而我们可以变通使用密封胶达到相同目的。
油底螺丝不要拧的太紧,以单手不再能拧动为宜,铝质油底壳的硬度相对较软,用力过度会损坏螺扣,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之后再安装底护板,还原过程比拆卸要更耗用时间。除了要一人托举护板外,还要准确无误地对准螺丝。安装时要先用手带紧螺丝,防止错扣。
从开始至安装完成,大约耗用1h。这其中包含了升降底盘、拆装护板和放油等操作,用到了千斤顶、马凳和各种尺寸的扳手等工具。
随后我们将袋中的机油倒入油桶,做好标记,这就是重力放油取出的最终油量。抽油泵能否抽出同样的油量呢?我们将桶里的机油再灌回发动机。
三、抽油环节
抽油工作由爽姐亲自操刀,在抽油前她先查看了机油尺刻度。油液处于上线说明机油大约有4.5L,由于抽油过程不能直观看出剩余油量,事先观看机油量可以有效防止少抽、漏抽的现象。
至此,机油尺还没彻底结束它的使命,抽油管伸入发动机的长度需比对机油尺长度,插入相同的深度即可。
根据比对后的长度,将抽油管插入机油尺套管。
由于汽车电路采用负极搭铁,所以在接入时,要先连“-”极。如果先夹“+”极,那么“-”极夹接触车体所有金属零件时都会擦出火花。拆卸时,步骤相反。
正确连电,油泵随即进入工作状态,发动机内的机油源源不断抽入油桶,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各管路的接口处是否有漏油,还要留意油桶的余量,不要让油溢出。
大约5min左右,油管开始出现气泡,这说明发动机内的机油基本见底了。这时再将抽油管伸入一些,油底壳内的剩余机油会被继续抽出。
直到油管内没有油为止,抽油工作就算结束了。不过此时离放油的油量标记还有不少距离,目测至少有0.5L机油残留在发动机中。按照操作指示,我们把抽油管又往深处插了1-2cm,然而效果甚微。
由于抽油泵和重力放油的油量相差较大,我怀疑油管可能没有到达油底壳的最底部,于是我再次将抽油管往下插了些,多次尝试后确定无法抽出剩余机油,最终我决定放弃。
放油/抽油对比
四、意外事故
由于油量悬殊太大,我们对油泵的好感多少发生了一丝转变。更没想到的是,当我想抽出油管的时候,发现它死死卡在了发动机里。经过数次旋转、抽拔,终于将管拔了出来,但我只取出一半油管。
从拔出的油管来看,至少有30cm油管断在了油底壳内。分析切口,我觉得油管在油底壳内弯曲的角度过大,拔出油管时正好被某个边缘锋利的零件割断。
由于油管损坏,开篇时我们设计的对比实验便再无意义。这个结果也是我和爽姐始料不及的,本来想靠抽油泵节约时间成本,现在反而形成与初衷背道而驰的结果。
更糟糕的是,机油尺还可以完全插入油尺套管,这说明油管断在了油底壳深处。
我用残余的油管大致模拟了一下经过,当我再次插入1-2cm的时候,油管已经触底,并使较薄的管壁发生弯折,随后便失去了原有的韧性,导致无法回位,最终经不住反复拉拽而断裂。
以我推测,目前油管应该斜插在油底壳内,由于油道也有走向,就算此时加注机油着车,油管也不会被卷进曲轴。
但断管一定要取出来,着车后的机油温度势必超过塑料管的耐热温度,油管熔化后会和机油形成混合液体,被机油泵抽送到各个油道。当机油冷却后液态塑料再次凝固,造成冷启动时的磨损,如果塑料凝固在气门油封处,还会造成顶气门及拉缸的严重后果。
小结:至此,一个简单的保养升级为大伤元气的“揭油底”,这款神乎其神的自动抽油泵让我和爽姐顿失兴致。比起重力放油,抽油泵虽然免去繁琐的专业工具和拆卸工作,但从最终抽油量和维修代价来讲,真心无法恭维。
五、补救措施
要想取出断管,拆卸油底壳是跑不了的事,考虑到发动机即将承受开膛破肚之苦,我和爽姐决定给这辆君越吃点“精粮”——加注雪佛龙金富力5W-30全合成机油。
众所周知,美国车有着其它品牌无法比拟的豪华和舒适,但从修理工的立场,美国车的漏油渗油却是无法治愈的通病。
原产美国的雪佛龙却对治愈本国汽车的通病很有信心,特别标定了适用于通用、福特及克莱斯勒等品牌车型,并在散热、抗磨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高压缩比和高转速会带来极高的工作温度,在极限状态下甚至会烧红。高温不仅为整个发动机系统带来故障隐患,还会加速自身老化。
虽然市面上很多全合成机油对涡轮增压发动机有着与生俱来的润滑、散热功效,但雪佛龙机油提供了标准要求之外69%的额外保护。
发动机是否渗油、漏油和机油的散热能力有很大关系。当发动机温度过高时,会使混合气提前爆燃,出现早燃现象,而佛龙机油的散热能力强大到可以避免这一症状的产生。而在同样的单位时间内,其他全合成机油可能出现10次以上早燃。
其实散热能力导致漏油与否的概念不难理解,拿烧红的涡轮来说,通过外部发红的金属壳体,不难想象此时内部的橡胶油封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同理,这样的橡胶垫圈遍及发动机的各个连接处,高温使其硬化继而失去韧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涡轮发动机“潮乎乎”的原因。
回到这台即将被拆下油底的发动机,我发现油底壳没有橡胶密封垫,而是直接通过打胶密封。如果要保证此处后期不渗漏,对机油各项能力都提出了不小的考验。
鉴于之前同事和网上广大车主对雪佛龙金富力机油的好评,我们对后期由高温导致的漏油问题基本没什么担忧了,明确机油选用问题后,下一步就是拆卸油底壳了。
不过为了验证我对油管位置的判断,我还是先将油尺套管拆下,如果侥幸能看到断管,就还有一丝拔出的希望。遗憾的是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从油底壳插口处根本看不到断管。
拆除油底壳周围的螺丝,摘下油底壳。如我所料,按照发动机的内部结构,断掉的油管确实不会卷入曲轴,不过内部的复杂构造远超我的想象。
特别是油底壳的油槽上方设置了一块挡油板,用来避免机油随车波动产生气泡。否则可能引起机油泵泵油不畅,造成供油不足,加剧磨损车辆,所以挡油板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成也萧何败萧何,保护发动机的机油挡板在抽油环节却成了阻碍,之前无法抽出的0.5L机油也得到了解释,然而油管一旦伸进挡板下,就极有被割断的风险。看来抽油泵并不适合所有车型。
取出残余的抽油管,将油底壳复位,我们加入了雪佛龙金富力机油,希望这桶“琼浆玉露”能让这辆受伤的君越度过康复期,而我作为这起事故的受害者,也是感慨颇多。
编辑总结:本想安利一个保养神器,最后却付出了十次保养的精力,一番拆卸后给车辆残值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总结一下吧,虽然抽油泵可以在不拆除任何附件的条件下直接取油,但对油底壳结构却有很高要求,在不清楚自己爱车发动机构造的情况下,切莫轻易采用抽油泵,特别是油底壳内有挡油板的发动机一定不要使用。
虽然放油要拆卸不少东西,但传统的方法一定有它延续的意义,至少从操作风险来看,重力放油是最为可靠的。
意外事故&解决方案
B级轿车(非豪华)底盘大PK
B级车是车企品牌力和产品力的集中展现,车市素有“得B级车得天下”的说法。B级车是车企的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国内何其车企在产品设计层面的较量。
B级车底盘设计水平大致都不错,一般都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独立悬挂,其使用材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车企的“重视”程度,一般来讲材质上铝合金比钢质和铸铁成本更高,可以有效提高舒适性和操控性,用了肯定比不用好。今天就直观瞅瞅各家车企的B级车底盘到底谁最良心。先把各家代表罗列出来:
日系代表
丰田
凯美瑞、亚洲龙
本田
雅阁、英诗派
日产
天籁
马自达
阿特兹
德系代表
大众
迈腾、帕萨特
美系代表
别克
君越、君威
雪弗兰
迈瑞宝XL
福特
金牛座、蒙迪欧
法系代表
标志
508L
雪铁龙
C6
韩系代表
现代
索纳塔
起亚
K5
一、 日系代表
1.1丰田凯美瑞底盘悬架采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和后E型多连杆式独立悬架,下摆臂采用打孔钢板,转向节为铸铁材质,底盘几乎全部采用了成本较低的工程塑料覆盖;全框式副车架提升车身刚性。
1.2 亚洲龙底盘与凯美瑞基本一致,不过塑料护板范围少一点,也没有发动机下护板。
1.3 本田雅阁底盘前麦弗逊+E型多连杆结构独立悬挂,采用了整体式副车架,其中前下摆臂和后转向节采用铝合金材料,其它均为钢板和铸铁材质。发动机采用铝合金护板防护,底盘采用玻璃纤维护板。
1.4日产天籁前悬为麦弗逊结构,高配前悬均为铝合金材质,低配自吸车型前悬则使用了铸铁转向节。后悬为H臂结构多连杆式悬架,除轴承座外所有部件均为钢质。前部发动机护板内置隔音棉,中后部裸露较多,防护较少。
1.5马自达阿特兹采用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使用全框式高强度副车架,所有的悬臂和转向节均为钢制材料。底盘整体比较工整,护板范围和喷涂范围较大。
二、 德系代表
2.1迈腾底盘采用前麦弗逊悬架+后四连杆悬架,除铸铝轴承座外,悬架材质均为钢制,同时也是所有B级车少有的未采用全框式副车架的车型。其底盘比较平整,塑料板防护较为全面。
2.2帕萨特与迈腾底盘基本一致,只不过用料上更为节省。
三、美系代表
3.1别克君越前悬架为麦弗逊结构,后悬挂为多连杆结构,其中转向节采用铝合金材质,控制臂采用涂有仿铝颜色的钢质材料。采用全框式副车架,无有发动机下护板以及底盘中部护板。
3.2别克君威底盘与君越大致一致,标轴版的君越,连喷涂装甲也减配了。
3.3雪弗兰迈瑞宝XL与君威同样出自同一E2XX平台,价格上的差距决定了不会超过君威。
3.4福特金牛座采用全铝合金麦弗逊前悬架,控制臂及转向节均为铝合金材质,全框式副车架提升结构刚度和车身扭转刚度。后多连杆悬架采用全铝H型下摆臂及整合连杆设计,与福特Mustang一致。底盘覆盖玻璃纤维护板和排气管防护铝板。
3.5福特新蒙迪欧与金牛座一样来自相同的CD4前驱平台,底盘结构和用料跟金牛座基本一致,其铝合金下摆臂略有减重和加强筋设计。
四、法系代表
4.1标志508L前悬架麦弗逊独立悬挂+多连杆后悬H型结构前副车架,后副车架为铝合金材质的一体式结构,很舍得下本。 前悬挂均为钢制材料,后悬挂则全部为铝合金材质。整体较为平整,但底盘整体防护较弱,裸露管线较多。
4.2雪铁龙C6采用前麦弗逊式悬架+后五连杆独立悬架,与迈腾一样未采用全框式副车架,前悬挂铸铁结构,后五连杆结构除下摆臂为钢板外均是铝合金材质。底盘采用较大面积塑料护板,防护较为到位。
五、韩系代表
5.1索纳塔采用前麦弗逊悬架和后多连杆悬架,相关材质均为钢质,采用全框式结构前后副车架。底盘护板防护到位,整体平整度较高。
5.2 起亚K5前麦弗逊和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其中前悬架下控制臂和转向节都是铝合金材质,后四连杆各部件均为钢质。相比上代的元宝梁,新K5使用了全框式的副车架,整体刚性得到提升。另外底盘平整度和防护比较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