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依赖进口车到老外擦中国车,这种变化背后是什么原因?
批阅奏折只是管理江山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的一个环节,一套完全比元朝先进的制度都定出来了,小小的奏折批阅这件事会解决不了吗?
那也太小看古人,小看朱元璋了吧?!
明朝为什么比元朝先进?清朝为什么入关之初照搬明朝的制度?
朱元璋设立的管理江山的制度,才是明朝国祚三百年的基石,这个是决不能否定的。
当然,文人的奏折又臭又长,朱元璋也是深恶痛绝的。
明太祖朱元璋下“建言格式令”就是针对这件事的。
在洪武年间做到户部尚书的茹太素,曾经被朱元璋打了一顿。
茹太素在做刑部主事的时候,给朱元璋上了一个奏折,要说的是五件事。
结果写了一万七千多字。
本来文人就爱引经据典,以证明自己说的建议是对的,是符合儒家经典的。
而茹太素写奏折又写得特别的晦涩难懂。
朱元璋实在是不爱看他写的奏折,这次见他又写了这么长的一篇,干脆让中书郎王敏念给他听。
听到一万多字就不耐烦了,因为干脆就没听懂!
朱元璋感叹:
长书不让人读!
更犀利的评价就有点诛心的意思了:
虚词失实,巧文乱真,朕甚厌之!
于是,就下令把茹太素打了一顿。
但是,朱元璋知道茹太素这个人很有责任心,是个忠君爱国的好臣子。
对他的建议还是很重视的。
第二天,就又让人读了一遍,从中摘录出了四件确实很重要的事。
摘录完毕,才五百字不到。
当然,朱元璋特意这么大费周章地对待这件事,也是深受奏折虚词太多之苦。
就是要改变这种低效率的情况的。
所以,他在洪武十年,就下了“上书建言格式”这样一道诏书。
明确规定,正文方面,尽量简明扼要,少用或不用虚词浮词。
而且必须在正文之前要写概要。
这样,想说的事,就一目了然,如果没有实际性的内容要上奏,那干脆就不要写!
大大提高了公文往来的效率。
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诛丞相胡惟庸,并定下规矩,子孙后代不得再设立丞相的职位。
六部直接面对皇帝朱元璋。
其实,何止六部。
粗粗梳理一下,朱元璋要面对的机构,就多得吓人。
辅佐太子的詹事府,状元进士们的实习机构翰林院。
与刑部,督察院合称为“三司”的大理寺等五寺。
职小而权大的六科,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机构。
所以,朱元璋撑了九个月,哪怕是他体力再好,也受不了了。
于是,朱元璋又设立了“四辅”制。
四辅,说的是春夏秋冬四季。
每个季节都有三个人陪着朱元璋“协赞政事,均调四时”。
春天的三位叫春官,夏天的三位叫夏官,以此类推。
朱元璋为了避免和原来的官僚体系有什么纠缠,造成实际意义上的“宰相”。
就从各地选了六位老学究担任这个职务。
三位担任春官,另三位担任夏官,秋天冬天再轮值一遍。
但是,这几位老儒的好处是确实和当朝的勋贵们没有纠葛,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是真的没有任何理政的经验。
朱元璋发现,和他们聊聊天,讲讲儒家经典还行,其他的,真的没什么作用。
后来,朱元璋又换了几位,但是选人的标准可没换,结果是必然的,仍然没啥作用。
终于,这个“四辅”制在洪武十五年七月寿终正寝。
朱元璋多忙啊,哪有闲工夫和这些老学究坐而论道?
有意思的是,后来被朱允炆重用,被朱棣诛十族的大儒方孝孺,就是赶了个末班车,在洪武十五年被人推荐给朱元璋的。
朱元璋评价方孝孺这个人,很正直,不错,对太子朱标也说,你应该一直用这样的人才。
但是,但是朱元璋恭送方孝孺先生回家了!
朱元璋头脑还是很清醒的。
找了个漂亮的理由,说是方孝孺是留给儿子用的,就让他回家呆着去了。
再看看朱允炆后来重用方孝孺的时候,方孝孺竟然要一心一意恢复春秋时候的井田制。
朱允炆还真是只学到了朱元璋的皮毛。
其实,咱们说到这儿,就可以明确一个道理。
朱元璋农民出身并不是问题。
要不然何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说法呢?多少文采斐然的读书人都是出身于田陇之间。
关键是,他生逢元末乱世,又赶上家乡连年的灾害。没有条件去私塾读书。
据记载,他在家乡也不过读了几天的书而已。
您想,连父母家人安葬的坟地都没有,都要靠邻居来帮忙。
换句话说,连生存都有问题,哪里还说得上去学习呢?
但是,从现存的朱元璋的手迹,比如《总兵贴》也好,《大军贴》也罢,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元璋行文写字那是不成问题。
虽然在他的其他圣旨里,每多见有大白话。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行使他的权力。
从时间上看,两个现存的朱元璋的真迹,都是在他称吴王之后的事。
也就是说,当他的事业越来越大,管的人和事越来越多。
和属下的交流,更多的必须通过奏折这种方式的时候,朱元璋已经通过不断地自学,应付自如了。
说句难听的,封建皇帝里,要论谁的字最好,当属创造了“瘦金体”的宋徽宗了吧。
可是靖康耻,徽钦二宗“北狩”。
字写得再漂亮,又有什么用呢?
就拿朱元璋来打个比方。如果他当了吴王,还是认不了多少字,即使是字认的很多了,但是句读(dòu)呢。
古代的文章又没有标点符号,断句的本事,是靠老师教,和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得来的。
相信以朱元璋账下的人才济济,也不难解决这个问题吧。
自己不认识,自己没法断句,让人读给他听可以不可以?
就比如前面咱们讲到的茹太素的例子。
如果担心被蒙骗,那么通过两个人分开读同一篇奏折,来去伪存真,并选定读奏折的人,可以不可以?
所以,批阅奏折,即使是朱元璋一开始没多少文化,也不会成为他处理事务的障碍。
最可虑的,反而是到他“龙书案”上的奏折内所写的东西,有几分真,有几分假?
是不是他的下属们只想让他知道想让他知道的东西?
事情推导到这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宋朝的君王为什么把官职搞得这么复杂,叠床架屋。户部的度支职能被三司使拿去,兵部的调兵职能被枢密院拿去。
而朱元璋则创造性地发明了职小而权大的六科制度。
封建帝王为了牢牢抓住皇权,就只能采取这种互相制衡的方式。
即使是这样,朱元璋也是不堪重负。
虽然取消了丞相,取消了“四辅”,但是在洪武十五年,无奈之下,又任命了几位大学士。
包括明朝第一位状元,吴伯宗。
本来只是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一跃成为五品的武英殿大学士。
还有宋讷,吴沉二人,都是从翰林院捡拔起来的大学士。
但是,这可不是朱棣当朝时初具雏形的内阁。
因为他们三人只有“顾问”的权力,而没有代为批阅奏折的权力。
之所以从翰林院里简拔他们三位,也是因为翰林院和詹事府承担了替朱元璋看奏折,提供建议的职能,类似于皇帝的秘书的职责。
这其实,还是一种制衡。
但是比“四辅”制要好很多了,吴伯宗他们好歹都有一定的基础,经受过朱元璋一段时间的考察。
可见,朱元璋虽然出身农民,一开始没有机会学习。但是随着奏折成为朱元璋和下属们的重要交流方式,他通过各种制度的设计,以当时的条件,比较好的解决了批阅环节,及奏折内容的真实和行文简练的问题。
标致和雪铁龙在中国为什么卖不好?
朱元璋确实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他经历了三次学习的机会!
经过了16年的军政文书的历练!
在他40岁成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的时候,他已经具备了批阅奏折的能力和经验。
他不仅仅是能够批阅奏折,而且对奏折和文人的写作格式都有自己的原创性发明,比如八股文就是朱元璋力挺的写作格式。
小朱元璋成为扫地僧,也是一个穷孩子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朱元璋少年时代,基本上就是在寺庙里当和尚,古代寺院的和尚往往是有文化的人,皇觉寺的住持就是有文化的人。
小和尚是要念经的,经书也是文字!起码“佛”、“菩萨”、“观音”、“释迦牟尼”,“僧人”这些文字,小和尚一定是要学会的。
再说了,如果不学会基本的经书,如何化缘,如何给施主做法事,总之朱元璋在寺庙就相当于进入了“扫盲培训班”了。
事实上,少年时代容易记住经文和学习一些基本的汉字!但是扫盲培训班仅仅是识字和常识教育,几个月就结束了,所以朱元璋确实没有什么文化!
有文化的人往往要读很多书,字也要漂亮!
估计少年朱元璋的字就跟鬼画符一样,一个难看了得!
成为郭子兴的义子,由于和马秀英在一起,估计马秀英是豪族子弟,有文化,朱元璋耳闻目睹也能够学点文化,对对联什么的估计也学会了
朱元璋后来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是因为他遇见了马秀英!
这个马大姐,别看她一双大脚丫子,以为是大字不识的乡巴佬,其实人家是大小姐出身!
马大脚之所以是大脚女人,不是因为很穷,而是因为马大脚可能是回族人,回族女子不缠足,事实上是一双天足,相对小脚女人来说是大脚而已!
据说这个大脚女人!还是豪门大户出身。
她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读书明理,而且喜欢写书,喜欢当编辑,她要是搁在现在那也是一个大才女!
朱元璋跟一个才女生活,耳闻目染,自然也学会了一些成语典故,民间对联什么的,什么“地对天”,“大雁对长空”这些个对联,人家可是高手级别的。
朱元璋要成为统帅,就必须精通军事文书,各种命令的下达,都需要文化,做到吴王这位置,没有一点文化是不可能的
后来的有关朱元璋的电视剧,为了体现朱元璋是泥腿子出身,大字不识几个,往往用夸张的戏剧化表演,来演义朱元璋的文化水平!
举一个例子,其中有一个刘伯温出山的故事!
刘伯温给朱元璋一张白纸,意思是让朱元璋自己写信,电视剧《朱元璋》里的朱元璋居然写了很多错别字!
站在一起的李善长,有些尴尬了,平时都是李善长帮朱元璋舞文弄墨,发布文稿,发布信函,朱元璋动动嘴皮子就行了!
刘伯温暗示朱元璋,他要朱元璋的亲笔信,成为吴王的朱元璋,这个电视剧把他演义成为“鬼画符”的错别字先生。
这个其实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经过寺院的扫盲培训班,又经过马秀英对他的耳闻目染,朱元璋成为吴王的时候已经30多岁了!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他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显然电视剧误导了很多“吃瓜群众”!
历史上的朱元璋,在成为大帅后,已经有相当的文化水平。
当皇帝后!
朱元璋的文化水平可以说非常高了,他已经开始改变官场的文风,那些个“又长又臭”的文章,朱元璋不爱看!
短小精悍的文章才是朱元璋的最爱,事实上短小精悍的文章类似命令文书,一张纸解决问题!
所以朱元璋要发明创造新的文体,来满足自己的大批量阅读奏折!
八股文就应运而生了。
这种文体就是八段,最多八段就要写完自己的文章,超过八个部分,就是不合规矩了!
这样也可以避免文官们卖弄风骚,不说实话,喜欢假大空的文章,这个公文改革创新,为朱元璋快速批阅奏折提供了方便。
当然了,这个“八股文”后来僵化了,事实上,八股文在朱元璋时代是非常厉害的文章,短小精悍,一语中的!
但是,到了明朝后期,八股文就越来越形式化,没有了最初的力量,就像清王朝八旗子弟一样,开始八旗子弟很厉害,很有用,但是后来都不管用了!
八股文也是一样的道理,刚刚被朱元璋发明出来的时候,这个文体作用非常大,为朱元璋批阅海量的奏折和文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热心评论和关注!@龚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