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本田雅阁96年进口老款

再见,98年的本田雅阁

所有的汽车,任何的车系,我最有情怀的车系就是本田雅阁。1976年生产出的第一代本田雅阁,一直到现在生产了11代的本田雅阁。之所以对它的印象这么深刻,是因为在2015年的时候,我修过一台本田雅阁的起动机,而且仅仅是起动机坏了,发动机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且那是一台98年的第六代CG5的本田雅阁,是2.3排量的。当它发动引擎的一瞬间,我感觉它的引擎启动声就像一位20多岁年轻貌美如花少女的声音一样,特别的好听,特别的有磁性,那才叫引擎的声音。

之所以那么好听,在我接下来所有的修车生涯里,遇见的这些燃油车,没有一台车的发动机声音好过那台98年的雅阁。但现在已经生产到第11代了,变成1.5T了。它的引擎声跟98年的我心目中的那台雅阁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迎合环保、关税、降低成本、降低排量、降低燃油,所有的厂商、所有的发动机、变速箱都已经向这些妥协了,包括现在生产的电动车来说,都已经妥协了。以前的情怀已经没有了,渐渐的老去。

如果现在想买一台98年的本田雅阁,真的属于老古董了。对于24年来说,已经过去整整20多年了,所以情怀是不会被磨灭的。情怀只有在80年出生以前的人才叫情怀。902000年以后出生的小孩,根本不懂得也不知道什么叫情怀。因为他们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经坐上了小汽车。在我们那个年代,在大道上看见自行车都少,所以情怀不灭。

我们下期再见。

试驾1998 本田雅阁 LX V-6:匿名优秀

#头条创作挑战赛#

来自档案:价值?是的。特点?绝对地。性格?呃,我们可以回复你吗?

他们在俄亥俄州马里斯维尔的工厂感到有点压力,本田自 1982 年起就在那里生产雅阁。在这款全新 1998 雅阁投入生产之前,这家美国工厂一直能够依靠日本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运送额外的雅阁。装配线上出现问题?拿起电话去日本,订购一些雅阁。

但到了 1998 年,马里斯维尔变得“没有母系”,这是工厂管理人员首次描述的事实,即所有美国规格的雅阁轿车都将在马里斯维尔生产,所有雅阁轿跑车也将在马里斯维尔生产。时期。如果这还不够,请考虑一下:轿跑车和轿车只共用一个主要的外部部件——车头灯——而内部部件却少得惊人。而这一点是:1997 款雅阁继续畅销,以至于工厂为了转产 1998 款而长时间停工,导致一些经销商失去了雅阁。最后,内政部只给了美国工厂 20 天的时间,从 8 月 19 日开始,从全面生产 97 款车型到全面生产 98 款车型,即每天生产 1750 辆汽车。

但马里斯维尔似乎没有人担心。毕竟,这是本田。该工厂自 1993 年 1 月起就开始为这款 1998 款车型进行准备——那是在重新设计的 1994 款 Accord 推出之前。预计不会缺少 1998 款本田雅阁。

这很好,因为可能不会缺少顾客。目前的雅阁是一款优秀的汽车,但在四年前推出时似乎有点偏离目标。与同价位的其他轿车相比,内部空间比较紧张。最初只提供四缸发动机。最终推出的 170 匹马力、2.7 升 V-6 发动机运转平稳,但比同类汽车中的 V-6 发动机小。

优点:宽敞舒适、世界一流的 V-6 发动机和变速箱、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坚如磐石的可靠性。

1998 年所有这些都发生了变化。几乎没有任何东西被继承——有新的车身、新的平台、新的内饰,以及带有 VTEC 的新型单顶置凸轮轴 3.0 升 V-6 发动机,这是我们在每辆配备如此装备的本田和讴歌上都喜欢的本田可变气门正时系统。Prelude、Integra或NSX中的 VTEC 发动机在硬加速下达到一定转速时会带来明显的提振感觉,而 Accord 的 V-6 则具有更适合家庭使用的线性动力输出。它让我们测试的 Accord LX 以 88 英里/小时的速度以 16 秒的成绩跑完四分之一英里。从 0 加速到 60 英里每小时需要 7.7 秒。丰田凯美瑞我们在 8 月份测试的 LE V-6 以 86 英里/小时的速度跑完四分之一圈只需 16.2 秒,0-60 英里的冲刺时间为 8.0 秒。我们测试的最后一辆 Accord LX V-6 自动变速箱(1995 年 11 月)在四分之一时间内的成绩为 16.8 秒,加速时间为 85 英里/小时,0 至 60 英里/小时的时间为 8.4 秒。

新款雅阁 V-6 的动力输出非常平稳,部分归功于其直观的电子四速自动变速箱,它比之前的变速箱要少得多,以至于在高速公路合流坡道的尽头,您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行驶速度比您想象的要快 15 英里/小时。在时速 80 英里的情况下,雅阁感觉如此稳定和蹲下,以至于你会想游说再次提高限速。除了外后视镜发出的一点风噪外,雅阁轿车的安静程度是世界一流的。

就悬架而言,这款新雅阁变得不那么引人注目。在通常崎岖不平的密歇根州际公路上,直线行驶时,行驶过程比预期的更加颠簸,膨胀节的冲击力通过转向柱和踏板传递给驾驶员。悬架设计——前部不等长的控制臂和后部的多连杆,带有气压减震器——仍然与之前的车型相似;LX 现在配备了后防倾杆,以前仅在 EX 上配备。凭借全天候米其林 P205/65R-15 MXV4 子午线,雅阁轿车过弯时不会出现戏剧性的情况,就像家庭轿车惯常做的那样。它很有效,但没有太多乐趣。

米其林在受到压力时会发出嚎叫,随着典型的前轮驱动转向不足的发生,以可预测的增量放弃。松开油门,雅阁就会像预期的那样迅速恢复正常。Skidpad 性能为 0.78 克,与前面提到的 1997 款凯美瑞 LE 相同。V-6 雅阁——业内人士应该知道,六缸雅阁可以通过其五个轮毂来识别;四轮车有四个凸耳,配备四轮防抱死盘式制动器,可将我们重达 3294 磅的轿车从 70 英里/小时停在 194 英尺处,比凯美瑞 LE 远 3 英尺。所有 DX 和主要的四缸 LX 都可选配防抱死制动装置。它们是 V-6 LX 和豪华 EX 的标准配置。

说到 DX,基本发动机是 2.3 升、16 气门四缸发动机,功率 135 马力。可选的四缸发动机具有相同的排量,但具有 VTEC 和 150 马力。四缸排量从 97 年的 2.2 升增加到 98 年的 2.3 升,这是通过在铝合金缸体中使用更薄的缸套来实现的。DX 和 LX 提供 135 马力的四缸发动机;VTEC 四缸发动机和 V-6 发动机仅适用于 LX 和 EX。所有发动机都可以使用普通汽油运行。四缸车型可以选择五速手动变速箱或四速自动变速箱,但所有六缸车型都配备自动变速箱。DX配备14英寸轮胎和车轮;LX 和 EX 均为 15 英寸,EX 标配合金轮毂。没有一个提供牵引力控制。

内饰方面,雅阁 LX 轿车并没有给人带来任何惊喜。舒适且具有支撑性的座椅;一个漂亮的仪表组(顺便说一下,福特为 V-6 轿车和轿跑车制造,而通用汽车旗下的 Delco 则提供了一些电子设备);周到的控制布局;低调但雅致的布料和乙烯基装饰。

尽管腰线很高,但能见度非常好,大挡风玻璃增加了宽敞的感觉。虽然 1998 款雅阁轿车的外部长度比 1997 款 V-6 车型长不到半英寸,并且轴距相同,均为 106.9 英寸,但 1998 款雅阁轿车却出色地利用了内部空间,使其成为真正的中型汽车,部分原因在于高度(几乎两英寸)和轮距宽度的大幅增加。

即使前排座椅一直靠后,后座空间也很宽敞。所有三名后排乘客均佩戴三点安全带。EPA 测量的 97 款内部乘客容积为 94.7 立方英尺,98 款为 101.7 立方英尺。后备箱很大,方便进出,后排座椅有一个可向下折叠的贯通舱口,如果需要更多行李空间,也可以将整个座椅向下折叠。

引擎盖下的布局非常高效,所有维修点均可到达。启动 V-6,然后打开引擎盖。怠速时,这是我们听过的最安静的发动机之一。

不过,在外面,我们希望本田的造型师能走得更远一些。1998 年的雅阁轿车看起来确实不像以前的雅阁,但如果对我们的测试轿车的随意评论有任何迹象的话,它确实看起来像其他几辆车,其中最常被提及的是雪佛兰 Malibu。设计师们在雅阁轿跑车上进行了一些尝试。他们没有带上轿子。

这会对销售产生多大影响?可能根本就不是。雅阁的定价应该合适。截至发稿时,还没有确切的数字,但本田承诺四缸车型的价格应该接近 1997 年的价格,而 V-6 车型实际上会便宜一些。我们的 LX V-6 轿车配备了精美的动力配件,但缺少光盘播放器和天窗,售价约为 21,700 美元。

结论:本田打造的一款轿车坚固且略显稳重,能够满足大众的需求——至少是那些更喜欢实质而非风格的大众。

广本往事(二),1998-2006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正是广州标致的失败,才触发了广州另寻伙伴;也正因为反思了广州标致的失败,才给广汽和本田的合作建立了持续发展的基石。在广州和本田谈判开始之后,广州就坚持要获得同等的股权,也不希望掺杂过多的股东,因此50比50的股份是广州方面和本田最好的结果。另一点,股比对等意味着话语权对等,为此广州方面开创性的提出了“联签制”的建议,从总经理到部长,再到科长都要双签才能生效。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同时也因为当时广州本田的确没有什么发展的底子,广州本田的中外双方将“同心协力”这个成语展现得淋漓尽致。仅仅不到8年时间就累计销售了100万辆,而广州本田的产能也从最早的1万台,翻到了2008年的30万辆,创造了广本当时备受好评的“小投入、快产出的滚动发展模式”。

从归零到第一辆

在广州一开始的“货比三家”过程中,因为本田和东风的关系,广州方面内心还是略微倾向于欧宝的。但是欧宝先给出的债务处理条件是,欧宝和广州各出资7500万美元,对合资公司进行财务重组,偿还公司现有债务。可是那时候广标的债务差不多是29.6亿元,相当于3.75亿美元,这个1.5亿元到位之后,其余债务还是由合资公司承担。虽然后来欧宝愿意加码到1.7亿美元,但还是必须由合资公司运营后再来承担未偿还的债务。

在广州方面看来,这种不能让广标债务归零的方式,势必会拖累新公司的发展,让新公司一开始就背上了包袱。所以,本田方面最终给出了2亿美元,和广州方面一起把所有的债务问题都清理掉,新的合资企业轻装上阵,这也是双方建立信任的一个开始。

那时候光是广州方面解决广标债务就已经倾尽所有。后来据张广宁回忆,当时本田为了导入雅阁,向合资公司收取的技术转让费也相当合理,大概是4800万美元,并且因为第六代雅阁只有半代的周期,还包含了03款雅阁的提成费。同时,本田同意技术转让“免收入门费”,按提成费方式支付费用,从合资公司累计产量达到3万辆后才开始计提。可以说,本田方面做出的让步非常大了,也给了这个项目一个从零开始至少滚动到三万辆的发展。

事实上,广州本田的建立真的是从一片荒芜中开始的。1998年5月7日签约,6月15日张广宁找到陆志峰要求在7月就要成立广州本田,期间仅仅只有十多天的准备时间。广州方面专门成立了一个“广州轿车公司”来过渡,完成广州本田的部长级任命,完成人员分流等等,真的到了7月1日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只用了15天时间。

可是后来门胁轰二说,当他1998年6月第一次到广标工厂的时候,他都怀疑这样破旧不堪、设备老化、屋顶漏水的工厂环境能不能生产出本田所要求的高品质汽车。门胁轰二提出了要在9个月内改造353项工程,就连厕所、厨房都需要改造。在广汽本田成立后的两个星期,所有员工按照本田导入的5S要求(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卫生目标,先把工厂和车间打扫干净。

之后,双方开始对全场进行技术改造,这时候广标工厂除了用了十几年的老设备,还有购进后尚未安装、或者安装后都并未投产使用的设备,冲压、焊装、涂装都要重新彻底清理。这种状况下都是中方员工身先士卒进行解决。本田则是带来了新的主焊接设备、新的整车检验线设备,在新增投资5亿元的基础上达到了广州本田第一期年产3万辆中高档轿车的生产能力。

9个月之后的1999年3月26日,广州本田第一辆雅阁2.3VTi下线。一个细节是,在这辆车上尾标贴着“广州Honda”,其实是按照广州和本田“一家一半”的面积来设计的,就这样,两家开始了新的征程。

第一代广本人的野心

虽然我们现在看来广州本田当时起步很艰难,可是第一代广本人还是很有信心的。广州方面的信心来自于雅阁这款产品本身,他们仔细分析过广东市场,日系车在这边有很好的基础,加上那个时候桑塔纳、捷达、富康都是1.6-1.8L排量,而一汽奥迪和红旗都是2.2-2.5L排量,上海别克是2.5-3.0L排量,中间这个2.0-2.3L排量正好空缺,98款雅阁恰好能占据这个空缺。

本田方面一开始对广州本田的信心更多可能来自于门胁轰二。这位在本田工作了一辈子的高管是个中国通,学的是中文专业,从90年代开始就在中国工作,后来担任了五羊本田的副董事长。在偶然听说广标项目要寻找合作伙伴的时候,他极力向本田总部提出了接手这个项目的建议,这才拉开了双方合作的序幕。

门胁轰二当时就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很有潜力,并且是以十年、二十年计的潜力。在2007年对他的一次专访中,门胁轰二说到:“1965年我就加入本田公司了,前一年东京举办了奥运会。奥运会结束后的1966年,日产推出了阳光、丰田推出了卡罗拉,伴随这次竞争,日本进入了第一次私家车高潮。回顾日本的历史,从1965年为一个起点的话,十年汽车市场基本增加了十倍。韩国也一样,如果我没记错的话,1988年汉城奥运会,以1988年为起点的思念,韩国汽车市场增长了三倍。”

他说:“上世纪90年代,我开始在中国工作,当时中国正在争取2000年举办奥运会。为了争取到,基础设施已经开始启动了,所以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如果能够在中国开奥运会,中国汽车行业肯定会有一个长远的发展,我们抓住这个时机在中国生产汽车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最开始横在广州本田面前的还有包括国产化率40%这道门槛,如果达不到,那么前期按照50%征税的车型CKD散件,必须按照整车关税征收,那就是180%。这是当时国家实施“市场换技术”的一个策略。所以从广本投产开始算,前期可以有几千台用进口件打通生产线,基本上半年之后40%的国产化率就要尽快做到,否则广本要补缴8亿元的关税。

因此,广本的国产化行动不是从投产开始做的,而是从广州和本田正式入驻工厂之后就开始做。原本国家要求是18个月,可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广本把这个时间压缩到15个月,也就是1999年底之前就要达成国产化率40%的目标。

“当时本田整车合作项目签约一成功,标致原来的那批零部件生产企业就觉得它们的春天到了,轮到他们了,但我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谁都不要讲我一定要靠你们,谁行我就用谁。”时任广州市市长的林树森在这场国产化运动之前说。在他看来,如果还是用广汽去投资这些零部件,而这些零部件不合格或者不是国内一流的,但只因为零件厂是自己的就下命令把它装上去,到最后肯定要把事情搞砸。

最后广州本田和日本本田是一起去到全国范围考察,当时本田也把它的配套体系拿了进来,尽管开始中方有异议,可最后还是持肯定态度,因为本田的体系更节约时间、不用做认证,也对广州本田的品质有了保障,从而大大减少了国产化率的工作量。当然,后来借着广州本田的合资资源,广汽也重新整合了零部件供应厂的资源,搞了很多合资公司——提爱思、电装、普利司通——逐步做强。

到了1999年这一年结束,广州本田第一年计划10000辆,实产10008辆。就在这个时候,曾庆洪接任了广州本田的第二任中方执行副总经理。

跨过3万辆门槛

广州本田一开始是继承了广标之前批复的3-5万辆产能,这个规模在现在看起来非常小,然而在98年、99年的时候国内能年产3万辆轿车的厂家非常稀少,并且还是以小排量的车型占据主导。但另一方面,这个3万辆如果从中长远来看也是不够的,那时候国内汽车工业有一个“15万辆/年”的规模门槛,认为只有达到这个规模量级才有盈利的可能。可是广本自然是没有办法做那么大规划量,原因无他,没钱。

这两种焦灼的状态自然也影响着合资双方,一方是日本觉得步子迈得太大,节奏和规划对不上;另一方则是广州认为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发展,达到国家发改委当时提出的3万辆起步、5万辆纲领,同时还要降低产品成本。

其实1999年完成的1万辆主要是因为SKD、CKD组件数量和国产化进程的拖累,到了2000年广州本田的计划量就已经翻到了2.5万辆,那时候市场依旧是供不应求。毕竟在那个时期,搭载2.3L发动机的国产雅阁定价29.8万元,进入到30万元区间,这样的市场表现算是非常令人意外。

2000年广州本田正在按照目标产能推进的时候,曾庆洪提出了希望将目标提升到3万辆,这一开始引起了日方的反弹。日方的考虑是这一年广州本田雅阁2.0、3.0车型要上,许多设备要改造,还要实现增产20%,这后面涉及了大批广州本田供应商的计划变动。不过最终,日方还是同意了——这一年雅阁的实际产量为32208辆,这是广州轿车工业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也是广标之前一直无法达成的目标。

事情的另一面是,在1999年12月雅阁完成国产化率40%的同时,上海大众帕萨特B5下线,这款车成为雅阁在中高级车市场上的最大对手。果不其然,在2000年6月上市之后,上海大众全面发力帕萨特B5,当年就卖到了3万辆——和雅阁齐平,假如广州本田没有决定增产,那么雅阁的声势估计就要跌下去了。

2000年雅阁完成3万辆销量,对于广州本田更大的意义在于,这家企业在当年实现了10.6亿元的赢利,几乎等同于这家合资企业的注册资金。换句话说,广州本田在成立三年之后,就收回了成本,这无疑给双方都打了一针强心剂。

回溯当时广州本田能够快速赢利的原因,大部分报道都认为是广本当时的“少投入”起到了效果——那时国内车企每万辆投入在12亿元左右,而广州本田利用广标的老厂复建,改造工厂只花了5亿元、技术转让费又是按车辆提成,最后3万辆产能只花了18亿左右。

另外至关重要的一点,则是广本最早在中国市场建立4S店模式,这最初是由门胁轰二提出的建议,目的在于让客户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现在想来,1999年广本建立了28家经销店,2000年建立55家,后来迅速扩张到百家以上,这种前店后厂的销售服务模式实际上解决了广本的渠道问题。在此之前,无论是广州标致还是上海大众,其销售渠道都是由车企自己负责,门店式的销售和庞大的销售团队都是高成本,但是广本却用经销店模式解决了这种铺摊行为,企业只需要管理好经销店就好。

“滚”出了24万辆规模

在2000年完成3万辆以后,广州本田内部骤然提速。

曾庆洪在后来的采访中透露,广本最初的纲领是2005年实现5万辆的产能,后来发现可能2002年就可以计划达到4.5万辆,还供不应求。但是如果产能达不到5万辆,国家又不会批准扩大规模。因此,为了能够确保改造期间不停产,又要保证质量,很多新设备都是预先在试制场调试好,再直接切换到生产线上。

就这样,广本在2001年开始完成5万辆的产能改造。按照生产计划,2001年产能计划为5万辆,实际生产51153辆,这样一来,广州本田就顺利的申报成功扩大产能到12万辆,这将能够满足2003年的产能规划。

广州本田对销量的信心主要来自于即将换代的第七代雅阁,也就是03款雅阁。2003年1月15日,与世界同步的03款雅阁下线,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广州本田真的把“会生金蛋”的98款雅阁直接停产,进行了垂直换代。与此同时,在前几年还卖29.98万元的98款雅阁2.3L车型,到了2003年第七代雅阁2.4L上市价格整整降低了4万元,仅为25.98万元,同时2.0L更是放到22.98万元,满足了当时家用车消费者的需求。

果不其然,2003年2月完成了12万辆产能改造之后,雅阁销量暴增,当年销量超过了8万台,而其余3万多辆产能分配给了奥德赛和新推出的飞度Saloon。查询当年的数据得知, 22.98万元的2.0 L车型所占的比例是25%,25.98万元的2.4 L车型的销量最多,占68%,其他7%是3.0L车型。

关于产能扩张这件事情,门胁轰二还提到一个插曲。在广州本田完成第一个10万辆之后,门胁轰二拿着一份24万辆的规划报告去到本田总部,但是本田总部第一次并没有批准,觉得这份报告像是在开玩笑。直到后来本田生产总部的人来到广州实地察验,看到现实并不像在开玩笑,所以就马上做出了决策,立即在2003年开始进行产能翻倍的改造,计划于2004年1月开始实施。

2004年完成24万辆产能改造后,雅阁销量更是一飞冲天,直接迈过了10万辆大关成为当年中高级轿车销量冠军。这一年12月份广州本田销售飞度轿车约1万台,这其中包括了9月份刚刚上市的飞度两厢车,算上之前的飞度三厢全年累计销售8万台,成为小型车市场累计销量冠军。

然而在广州本田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汽车市场也开始了“第二次外资涌入”,2004年就是这一分水岭。

2003年前后,同在广州的东风日产正式成立,蓝鸟、阳光、天籁陆续投放市场。2004年2月,丰田和一汽合资后的第一辆花冠下线,这意味着全球最知名的紧凑型家轿落地中国。2004年4月,东风和本田的合资项目总算落地,CR-V正式投产……广州本田也在随后几年压力倍增。

拉出后面几年的数据,2004年广州本田计划产能20万辆,实际生产20.2万辆;2005年计划生产23.155万辆,实际生产23万辆;2006年计划生产26.2万辆,实际生产26万辆,基本上销量都还在产能上限运行。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连续几年的举步不前,让广州本田没有再像刚开始的时候那样积极扩大产能。

直到2006年,广州本田年产能12万辆的第二工厂投入使用,广州本田的产能瓶颈逐步得到解决。在广州本田工作了7年的曾庆洪也离开了,前往刚组建不久的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广本再一次交棒。

那时留给广汽本田的问题是:产能够了,销量在哪里?

点击回顾:

广本往事(一),1996-1998|仕说

资料参考:

*《见证:广州汽车十年》 作者:姚斌华 韩建清

*《逐梦传奇:广汽二十年》,作者:姚斌华

文|刘学晓

图|网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本田雅阁96年进口老款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