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军营少数民族新兵:我希望追随军人最帅“逆行”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西部战区空军某新兵训练旅3名少数民族新兵的成长故事——一天一个样,渐渐有兵样
新训官兵排成了一个“心”形。李宝平摄
“叶斯木别克”“吾勒加斯”“李多英”……“到!”“到!”“到!”
戈壁滩上,风沙弥漫。新兵列阵,口号震天。来自天南海北的新兵们训练归来,在天山某军营里排成了一个“心”形。
“一天一个样,一月大变样,渐渐有兵样。”他们自信的笑容分明在告诉我们:“看,那个笑得最甜的兵就是我。”
青春只有一次,我希望追随军人最帅的“逆行”
新兵训练旅文化广场,一场文艺汇演精彩上演。哈萨克族新兵叶斯木别克带领战友登上军营舞台欢快起舞,明亮的眼眸闪着光芒。
炫酷的舞台、流动的音符……曾是这名新疆阜康市滋泥泉子镇小伙子的一个梦。
6岁时,叶斯木别克登上新疆卫视舞台演唱歌曲,是当地家喻户晓的“童星”。
叶斯木别克高考那年,全国5所艺术类高校面向新疆定向招生,他以出色的表现被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相中。但家庭条件有限,他不得不放弃心念已久的梦想。
“我一定要考上大学!”后来,叶斯木别克更加刻苦复习,最终如愿考取山东大学。
在河南上预科那年,这名热情洋溢的哈萨克族小伙发挥特长,成了学校各类艺术团体的“顶梁柱”。离家后的第一个古尔邦节,他自编自演的舞蹈《黑走马》,被老师一眼相中,推荐到省里参加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军人是最受尊崇的职业,青春只有一次,我希望追随军人最帅的‘逆行’!”正读大二的叶斯木别克,得知招收大学生参军入伍的消息,毅然决定到军营接受磨炼。
然而,军营生活并没有他想象的那般“浪漫”。单双杠上不去、跑步总垫底……叶斯木别克一度打起了“退堂鼓”。
“从军报国路上,要时时挑战自我,不可能事事如愿;军营不是人才市场,不可能想走就走。”班长杜贻明的话“点醒”了叶斯木别克。
“岗位就是战位,吃苦就是锻炼,不能在该吃苦的时候选择放弃。”叶斯木别克把这句话写到本子上,牢牢记在心里。
“为祖国站岗,为同学争气,为父母争光,为自己喝彩……”接下来的日子里,叶斯木别克和战友们开始清晰地认识自我,校正奋斗方向,内心充满了敢于争先的勇气。
此后训练中,叶斯木别克努力跟上节奏,咬紧牙关克服体能短板,全力完成好每个动作。一个月过去了,他的军事素质快速提高,人也自信多了。
旅里打造特色文化,成立以新疆籍少数民族新兵为主体的“大美新疆”宣传队,叶斯木别克成为主力。训练间隙,他带领队员到各连队介绍新疆风土人情,很受战友欢迎。
“军营有我学不完的东西,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班务会上,叶斯木别克吐露心迹。
这个想法,得到班长杜贻明的赞许:“成功不是等来的,只要肯奋斗,梦想就会实现。”
从那以后,训练中叶斯木别克总是不断给自己“加餐”。
一次,3公里考核场上,叶斯木别克拼命向前跑着。眼看只差500米就到终点了,因前一阶段训练时他加大运动量,右脚跟腱一阵剧痛。他咬牙坚持,一瘸一拐地向终点发起了最后冲刺。
冲刺过线那一刻,叶斯木别克一屁股瘫坐在地。“12分40秒!”成绩一出,杜贻明捶了一下他的肩膀:“好样的,有拼劲!”
前不久,上级工作组来慰问新兵,叶斯木别克作为新兵代表与首长交流。“能和将军握手,激动得我好几个晚上没睡着觉呢!”叶斯木别克的脸上,露出兴奋的笑容。
连队回族新兵吴军,是叶斯木别克最亲密的伙伴。前段时间因想家,吴军训练提不起劲头。
“奋斗的男人都有一个成果!”叶斯木别克将这句哈萨克族名言说给吴军听,鼓励他克服困难、尽快调整,一起融入火热军营。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如今,越来越多的战友认识了叶斯木别克:“这个哈萨克族战友好样的,舞蹈跳得好,军事技能也厉害!”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部队就是我的家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部队就是我的家,战友就是我的亲人。”旅里组织“写封好家信”活动,吾勒加斯把这句话写进寄给外祖父的信中。
与叶斯木别克同为哈萨克族新兵,这个平时开朗爱笑的大眼睛男孩,有着坎坷的童年。
1999年6月,吾勒加斯出生在新疆奇台县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警察,母亲是教师,在他5岁时妹妹降生了……那时,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平和而幸福。
父亲身穿警服的模样,从小在吾勒加斯心里扎了根。他常想,如果有一天能像父亲一样站岗执勤,那多好啊!
不料想,2006年的一次交通事故,夺去了父亲的生命,彻底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2013年,不幸再次降临,母亲积劳成疾,患病离开人世。
那天夜里,吾勒加斯难过得哭不出声,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他稚嫩的肩上……今年3月,村党支部书记巴格道列提在村里宣传征兵政策,吾勒加斯当即报名参军,他想实现童年的梦想,“像父亲一样站岗执勤。”
一次,连队组织感恩教育,许多新兵走上台深情讲述对父母的想念和亏欠。
“我也想念父母,每时每刻都想。一到周末大家都能和父母通个电话,我却不知该打给谁……”轮到吾勒加斯发言时,他的眼眶湿润了。
望着他稚气的面孔,连长卫程峰语重心长地告诉他:“部队是个大家庭,我们都是你的家人,在部队好好锻炼,天堂的父母会为你骄傲的。”
连长的话,让吾勒加斯心里暖暖的。他的眼睛里闪着光:“从来没有哪个地方像部队这样,让我时时感受到‘家’的温暖。”
吾勒加斯晚上睡觉总蹬被子,班长苏利民半夜常帮他掖被角;他汉语说得不太流利,几名班长照着“新兵读本”逐字逐句教他朗读。
聚是一团火,在集体的温暖下,吾勒加斯渐渐变得开朗起来。他经常主动上台,与战友们分享看新闻后的体会,交流心得。
生活中的吾勒加斯,十分乐于助人,队列、体能、内务样样不落后,文体活动中常能见到他的身影。如今,他还常常开导身边的战友,要懂得感恩、学会自立自强。
吾勒加斯说:“融入部队这个‘大家庭’,我始终在温暖中前行。”
从手持水枪到紧握钢枪,把“我”融入“我们”
一场军体大比武在新兵训练旅展开,哈尼族新兵李多英奋力冲在队伍前面。这名来自云南红河的24岁小伙子,面庞硬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李多英从小崇拜军人,军人的血性、荣誉感深深感染吸引着他。大学毕业后,他选择成为一名合同制消防员。
一个夜晚,李多英刚躺下准备休息,警铃骤然响起,中队官兵闻令而动,迅速奔赴救援。灾情现场,火光冲天,一栋房屋被大火吞噬,他和队员们来不及多想,迅速做好防护,冲进火场……很快,他们救出了多名被困人员。
今年6月,消防支队组织擂台比武,李多英靠着过硬本领,与战友并肩战斗,夺得团体第一。
不久后,听说部队征兵,李多英怀着一腔热血,参军来到边防部队。
理想与现实总有落差。刚入军营,难题接踵而至:大西北天气干燥,每天频繁流鼻血。高强度的训练、边疆恶劣的环境,让来自南方的他有些吃不消。
“睡前在床头挂条湿毛巾,会舒服得多。”睡在上铺的土家族战友田洪浪,边说边将一条刚浸好的毛巾递给他。这名与他同一天入营的贵州籍新兵,特别热心肠。
参加新训以来,每一个温暖的瞬间,都成为李多英前行的力量。
一次,旅里组织心理行为训练,要求10人站成一列,绑紧双足前进50米。李多英灵机一动,结合以往训练课目“排兵布阵”:“全班每名同志双脚搭在后一人肩上、双手撑地,听口令协同前进……”
他口令清晰,战友们稳步前进,不一会儿就将对手甩在身后。
“从火场到训练场,从手持水枪到紧握钢枪,战位变了,责任变了,但只要将个人力量融入集体,实现从‘我’到‘我们’的蜕变,就会迸发出强大威力。”那次训练让李多英悟出了很多道理。
融入集体,行有动力。每天起床李多英迅速整理内务,总是第一个冲下去集合站队……
前段时间,旅里组织“五星标兵”评比,李多英荣获“训练之星”。望着自己挂在荣誉墙上的照片,他别提多开心了。(徐博文、胡晓宇)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初冬时节 色彩斑斓
12月2日,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水上森林景区五彩斑斓(无人机照片)。
初冬时节,大地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呈现冬日里别样的风景。
新华社发(梁德斌 摄)
劳动创造幸福|“钢铁巨轮”建造者的别样风采
12月5日,在位于江苏省泰兴市的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工人在加工车间进行焊接作业。
造船业有“综合工业之冠”之称,是现代工业的集大成者。今年上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全面增长,均居世界第一。
近日记者来到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用镜头记录工人建造巨轮的过程。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四季中国|幸福人家的新图景:相聚冬牧场
哈布得拉什么牵着马走在冬牧场上(11月29日摄)。
每年11月底至12月初是我国新疆哈萨克族牧民进行冬宰的时节。眼下,在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南部,巴尔鲁克山冬牧场大部分被雪覆盖。趁着难得的晴好天气,牧民巴哈提和丈夫哈布得拉什么·努素普别克决定,喊上亲友近邻,共享冬宰之乐。
冬宰时,牧民会挑选一些膘肥体壮的牲畜宰杀,供过冬食用,一家人共同品尝一年辛劳的成果,补充御寒的能量。这同时也是牧场上相聚、沟通感情的重要日子。大家分工明确,协作有序。哈布得拉什么领着儿子、女婿、弟弟等人负责牛的宰杀、分割切块;巴哈提和大女儿、弟媳则合力清洗内脏,灌装牛肉肠。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忙碌,巴哈提一家过冬所需的肉已被摆放在晾架上,静待风干。
忙完后,巴哈提和丈夫招呼众人进屋。温暖如春的砖房内,许久没见的亲朋好友打开话匣,眉飞色舞,说到兴起时,拿起冬不拉即兴弹奏一曲。相聚时刻,美食必不可少。先前一餐,主角是“胡尔达克”,由土豆和现宰的牛肉做成;等到晚间,则是一顿新鲜手抓牛肉。
巴哈提家今年的冬宰持续两天。头一天是为自己家准备,第二天是为居住在乡镇城区的大女儿家。而正在新疆医科大学上学的小女儿昆树阿克,只能通过视频和亲友“云相聚”。巴哈提深深想念着小女儿。冬宰后,她托人带着熟牛肉等牧区美食,跨越600多公里,送到远方的孩子手中。
“学校能吃的,太丰富了,但她还是想这个味道!”巴哈提笑着说,“每年我们都这样,吃吃肉,聚一聚,这就是一家人。”
热闹的相聚过后,冬牧场再次回归静谧。这一家人又开始一如既往地辛劳,为幸福生活继续踏实向前。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亚洲首艘“海上油气加工厂”进入总装集成冲刺阶段
在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建造中的“海洋石油122”已显现雏形(12月4日摄)。
近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22”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在青岛进入最后的总装集成冲刺阶段。据介绍,“海洋石油122”船体直径约90米,设计排水量10万吨,可连续海上作业15年不回坞。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雪龙2”号和“天惠”轮正在穿越浮冰区
12月3日,“雪龙2”号为“天惠”轮破冰引航(无人机照片)。
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和“天惠”轮目前正行驶在浮冰区。经过磨合,两船配合协作更加默契,预计将于12月6日前后穿越浮冰区,抵达罗斯海新考察站附近。
新华社发(祝贺 摄)
贵州平塘:“桥旅”融合促发展
这是12月6日拍摄的贵州省平塘县“天空之桥”服务区和平塘特大桥一景(无人机照片)。
初冬时节,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高山峡谷之间的平塘特大桥巍然屹立,自然风光与大桥雄姿吸引了众多游客。近年来,平塘县依托平塘特大桥推进“桥旅”融合发展,着力打造集桥梁博物馆、天文科普馆、悬崖酒店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景点。
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城篇|为长城“画像”的西北夫妻
夕阳下,陈静和丈夫高万东在拍摄五墩烽火台附近的长城(8月17日摄)。
宁夏盐池县境内现有隋长城一道、明长城三道,总长约259公里,沿线还有众多古城堡、烽火台,被称为“露天长城博物馆”。
今年53岁的陈静和丈夫高万东在长城脚下长大。受到在文史馆工作的父亲启发,陈静2008年起开始拿起相机记录长城,丈夫陪伴在她身边,全力支持。走访长城时,两人分工明确,陈静负责拍摄照片,高万东负责驾车、做记录。
如今,陈静夫妇已将全县的长城“地毯式”走访了一遍,累计拍摄照片十余万张,行程超过10万公里。他们还出版了图集《图说盐池长城》,建成盐池长城民俗博物馆,介绍展示县内长城的历史和文化。
陈静和丈夫自费认领了一处被民间称为瞭马墩的烽火台。在陈静眼里,长城、古城堡、烽火台像老朋友一样亲切。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河北迁安:冬闲粉条加工助增收
12月6日,河北省迁安市夏官营镇梁庞庄村村民在当地一处粉条晾晒场直播推介粉条。
初冬时节,气温骤降,正是传统手工粉条加工的好时节。在河北省迁安市,农民们忙着加工晾晒粉条供应市场。近年来,迁安市着力构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和农户利用冬闲时节从事粉条加工产业,不断开拓省内外市场,有效拓宽群众增收途径。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志愿者日 爱心同行
12月5日,志愿者在河北省遵化市兴旺寨镇花椒园村古长城捡拾垃圾杂物。
当日是国际志愿者日,各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奉献爱心,弘扬志愿精神。
新华社发(李磊摄)
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五星卡”签发启用
12月1日,外籍人士在天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展示新领取的“五星卡”。
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12月1日正式签发启用。因加入了体现国家标识的五星元素,新版永居证被称为“五星卡”。首日共有50名取得在华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领取到了首批“五星卡”。他们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瑞典、新加坡、韩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均为在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多个领域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人员。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走进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
在上海交大机器人研究所的生机电实验室,学生在展示智能假肢(11月24日摄)。
近日,记者走进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了解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师生在智能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手术机器人、软体机器人、无人系统等领域的研究情况。
该研究所的前身是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室,1985年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是我国最早从事机器人技术研发的专业机构之一。目前研究所主要在机器人学、工业机器人作业系统与装备自动化技术、生物医学机器人与生机电一体化技术等领域,开展研究和产学研合作。
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用西班牙语说相声的“洋教师”
吴瑞龙(左)和墨麒麟(右)在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教室里排练相声(12月6日摄)。
一把折扇、两袭长衫,辅以略显夸张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在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教室里,两位“老外”用西班牙语说起了相声,并依托学校平台对外传播。
这对搭档中负责逗哏的是来自委内瑞拉的吴瑞龙,捧哏的是西班牙人墨麒麟,都是学院西班牙语系的外籍教师。他们能成为搭档用西班牙语说相声,要归功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面向西班牙语世界的天津相声文化推广项目”。承担该项目的西语系学生团队负责台本写作、视频传播等幕后工作,他俩则要做好台前演绎,合作将中式幽默转化为西班牙语境下的习惯表达。这一过程也能让学生体会两种语境下不同的诙谐幽默,从而更好地掌握西班牙语。
吴瑞龙和墨麒麟表示将继续搭档下去,在相声创作和表演中让更多外国人认识天津、了解中国,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哈尔滨采冰节启幕 冰城进入采冰季
这是12月7日在松花江上拍摄的采冰节现场(无人机照片)。
当日是大雪节气,第四届哈尔滨采冰节在松花江畔开幕,这也标志着冰城哈尔滨进入采冰季。精彩的采冰仪式和表演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参与。
新华社发(刘洋摄)
湖北鹤峰:屏山峡谷光影如画
12月4日,游客在鹤峰县容美镇屏山峡谷乘船观光。
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容美镇的屏山峡谷,绝壁耸峙,碧水潺潺,“一线天”景观绵延十几公里,形成罕见的峡谷景观,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贵州罗甸:脐橙丰收
12月5日,农民在罗甸县龙坪镇脐橙基地分拣脐橙。
近日,贵州省罗甸县的脐橙迎来收获季,农民在脐橙种植基地采摘、搬运脐橙,供应市场。
近年来,罗甸县因地制宜,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脐橙、火龙果、沃柑等水果种植,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收入、产业分红等方式实现增收。2023年,罗甸县脐橙种植面积约3.47万亩。
新华社发(史传鸿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