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想象!这个“示范区”有200多项荣誉!
初春时节,太原市万柏林区小井峪街道闫家沟社区已是绿意盎然。中心广场上,出门晒太阳的老人三五成群,下棋、唠家常,好不热闹。便利店前“摇摇椅”上,小女孩吹着肥皂泡,晶莹剔透,随风飘扬。社区街道上,工作人员手持麦克风,正向前来“取经”的参观人员介绍着路两旁的“红色基因展示栏”,热情洋溢,言语中满满都是骄傲。
几乎无法想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里曾是村集体欠债高达600多万元的“落后村”。从“脏、乱、差”的“城中村”,到斩获国家孝老敬老明星、省级文明和谐社区等国家、省、市、区集体和个人荣誉200多项的“示范区”,这里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涅槃重生?带着好奇,记者决定来一场实地探索,寻访真相。
小广告?不存在的!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社区的视频联网应用总控室。
“我们社区安装了248个高清视频探头,对所有楼房、楼道、院落、门墙、道路等节点全覆盖。一次庙会上,我们得知有一名犯罪嫌疑人潜入社区,仅仅一个来小时,就被视频监控锁定并抓获。”工作人员介绍道。眼前数十个高清监控显示屏清晰记录着社区各个角落的实时动态。
“光是技防还不够,我们的人防机制也十分完善。一个标准化、实战化的社区警务室,36名专业化的全天候巡逻队,昼夜轮班,流动巡视;200名退休职工群众组织的巡逻队伍,遍布社区。”工作人员欢快的语气中透着沉稳。
“‘夜不闭户,道不拾遗’,说的就是我们社区。”闫家沟社区党委书记康海金在一旁补充,“安宁祥和背后,长效经济保障才是最有力的支撑。在致富路上,我们决不让一个居民掉队。不管是青年人,还是残疾人、老年人,都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有工作、有饭吃、有钱花,有所居、有所养、有所医。村民退休金3500元,每个家庭节日、年终、孩子上大学都有详细规范的爱心慰问和福利保障。正所谓‘致富安民’,每个人口袋里有钱,心中有安宁,才是真正的和谐与安定。”
正是有了这些成效显著的做法和机制,闫家沟社区的平安建设,一直是省、市、区的标杆。多年来,他们一直将平安和法治当作两把“护区利剑”,视频监控“雪亮工程”是全省现场会的观摩点;群防群治工作全国有名。320多亩、两万多名居民的华清苑小区,连续14年基本实现“零发案”、“零上访”,“黄赌毒黑拐骗”也少之又少。
“我们的小区里,几乎没有居民安装护栏,就连小广告都贴不进来!”与记者一道迈出视频联网应用总控室大门,康海金很是自信。
全体村民的“生日”
来到“闫家沟旧村概貌”展板前,社区工作人员回忆起闫家沟“城中村”改造前的旧貌,向记者说起社区发展至今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2004年4月28日。这一天,被称为全体村民的“生日”。作为全市“城中村”改造首批试点的闫家沟村,在这一天迎来了历史性巨变,但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拆迁纠纷等也随之而来。
“闫家沟‘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不与民争利,‘党员先拆,群众先选’,从源头上实现公正,取得了‘城中村’改造的历史性成功,迈上了集体富裕的快车道,社会治理也跃上了新台阶。”康海金总结道。
近年来,闫家沟社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几百亩土地合理有序开发,集体体量不断扩大,34座楼宇拔地而起,集体经济年收入6000万元,人均收入超万元,解决社会就业3000余人,社会经济总收入近200亿元。发展集约化、现代化,居住亲民化、园林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路提升。
“闫家沟‘城中村’改造,作为全市第一批试点,您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见证过不少矛盾的产生与和解,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调解经验?”在社区综治中心,我们好奇地问。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康海金淳朴地笑了笑,“我认为调解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接地气’。群众间的矛盾纷繁复杂,遇上什么就沉下心来解决什么。讲法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就讲理,孰是孰非,让大家评说,以理服人。这样,才能使自治、法治、德治、理治更好地融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康海金回忆说,有一次,几个本村的年轻人在街边饭店吃饭时与老板发生纠纷,掀了桌子。社区干部知道后,就把他们叫到社区来,摆事实、讲道理。“社区所有商业网点都是村集体的,只要损失,全村人的分红都要受到影响。你们这样做就是在掀自己家的桌子、砸自家的饭碗。”闻言,几个年轻人默不作声。从此以后,他们不仅乖了,还成了维护社区治安的积极分子。
“既然对,就走下去。”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
2014年4月,闫家沟完成集体经济改制,成立山西华清鼎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按照公司化运作,社会事务按照社区化管理。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科学实施转型发展、跨跃发展,近几年,先后投资1.3亿元在迎泽西大街、西矿街、华清街和居民小区,逐步建成了10万多平方米的综合市场,兴建了华清戏水乐园、华清浴等骨干企业,与芙蓉大酒楼、美通别克、东大幼儿园等建立了良好合作。
一个乡村的振兴和治理,源头为公还是为私,无疑决定了这个村的发展与未来。追寻闫家沟成功经验的本质属性和源头成因,一个“公”字,确实了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闫家沟从源头上切割了矛盾滋生的土壤,治病于未病。什么是源头治理,什么是长治久安,闫家沟经验给出了回答。
“乡有乡情,村有村情,每个地方的发展模式都应该因地制宜。这些年的实践探索表明,对于闫家沟来说,集体经济最好。既然对,就走下去。”康海金一字一顿,掷地有声。
独行快,众行远。闫家沟的经验与模式,正是“新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写照。生活在闫家沟的居民,每一天都在刷新着幸福指数。因为,他们有的不止是眼前的安稳,还有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