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9万起这些车刚上市不久就被骂惨,回头一看都是王者
潜力如此强大的中国汽车市场,没有理由不被海外车企重视,而在整个探索与分羹的过程中,他们不止满足于全球车型带来的利润,更是深刻领会到入乡随俗的道理,没错,那就是中国特供车。
很明显,“特供”就是量身定制的意思,更大的空间,更主流的动力,更合适的价格,将这些集于一体却也毫不影响品牌本身特性的发挥,这样的车听起来似乎够完美。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特供车的出现,消费者对其看法开始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特供车摆明在“割韭菜”,而有人则认为特供车确实更符合需要。但无论如何,特供车都能在国内找到十足的存在理由,毕竟每月销量排行榜都离不开它们的身影。
都说大众比中国人还懂中国人,这句话确实没毛病,而这份“懂”离不开大众在中国的特供车,其中来自上汽大众的朗逸就是典范之一。在过去的十年里,朗逸全系列车型在国内的销量突破了350万台,对比竞品车型这都是一个恐怖数字,也证明了大众确实抓到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论合资轿车销量朗逸说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当然同是两代同堂售卖的轩逸现在敢认了,毕竟这段时间轩逸的表现相当抢眼,在11月其以超过6.5万辆的成绩大幅度领先4.6万辆的朗逸,成为新的榜单霸主。
但从更长久的十年来看,朗逸依然是更神一般存在,要说朗逸有什么好,估计车主也难以说清楚,但正是这种平凡却不平庸的特性,让朗逸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假如你想要买一台大众,但手里却预算不多,这时候选择Polo似乎不够高档,桑塔纳也似乎太过入门,而此时定价10-16万区间的朗逸就显得刚刚好。
而在2018年5月上市的全新一代朗逸,更是摒弃了老旧的PQ34平台,采用了大众最新的MQB平台,拥有更舒适的底盘和NVH表现,并成为了第一台开启全新家族设计的国产大众车型,可见其重要性。相比上一代车型,全新朗逸不仅有着全新的设计,还有更出色的尺寸和轴距数据,另外服役多年的1.6L发动机也被1.5L、1.2T新发动机所替代。
虽然新朗逸的指导价比起旧款高出了一点点,但也不影响朗逸在紧凑型级别的表现,其上市后月销量基本维持在2.5万-5.5万辆之间,甚至在2019年12月达到了顶峰的6.26万辆,可谓成功继承宝座。
而另一边的一汽-大众同样有宝来在,其与朗逸是“兄弟特供车”。而全新宝来的上市时也紧跟朗逸身后,作为一台换代车型,其同样采用了全新的平台和设计,比老款车型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虽然曾经的老款宝来和老款朗逸相比在空间等方面存在差距,也导致了销量不如后者,但这次全新宝来和全新朗逸却是站到了同一起跑线,相同的平台、空间表现和动力等,甚至相比全新朗逸其在细节配置上照顾得更周到。
不过可能还是出于名声的原因,全新宝来的销量仍未能超越朗逸车系,近一年时间两者最大差距能达到3万辆。但作为一台特供车,宝来至少在同级中有着相当不赖的成绩,同时也是销量榜单前列的常客。
不难发现,各大品牌的特供车主要堆积在10-15万区间市场,毕竟价格合适的紧凑型车是大部分家庭的入门好选择,而来自日系的本田也没放过这个机会,广汽本田的凌派就是代表作之一。
自2013年上市至今凌派已经历了两代车型的发展,该车的到来为许多家庭提供了又一合适选项。如第一代凌派,其拥有本田专为国人设计的外观,除了接地气的“龙”元素,还有大量镀铬元素,满足了人们对于“大气”的需求。
而更重要的则是配备了令人放心的本田黄金动力组合——1.8L发动机+5AT变速箱,这套动力曾在第八代思域上备受好评,而一款特供车就是要有这样的稳妥输出。
另外相比同期的上一代卡罗拉,两车在售价接近的情况下卡罗拉也仅能买到1.6L版本的车型,所以说售价为11.48-14.98万元、全系1.8L排量的第一代凌派在性价比方面没少下功夫。
【初代凌派后排表现】
当然了,凌派最大的卖点还在于空间表现和用车省心,无论是尺寸还是轴距都在主流的水平,而且后排空间表现“异常”突出。
再加上保持了本田一贯的低油耗和省心的后期养护,凌派在未换代之前月销能保持在1-1.5万辆之间,最高甚至达到2.64万辆。
然而于2019年上市的全新一代凌派,因为全系搭载了1.0T三缸发动机而备受争议。不过在各种声音之下,换代后的凌派仍然有着还不错的月销量,每月平均保持在1万辆上下的水平,可以说是超乎意料。
究其原因,这就是特供车本质的意义所在,毕竟特供车的“任务”是精准把控足市场刚需,而消费者对于该级别紧凑型车的要求大多为空间、配置和价格等方面。
所以说在大空间+后期优惠的“诱惑”下,消费者更容易忽略三缸的问题,而且新的1.0T发动机i也的确要比之前的1.8L发动机省油得多。另外,本田也将混合动力技术下放到凌派这一级别,自此在卡罗拉/雷凌双擎面前凌派混动就是最得力的竞争选手,进一步抢占细分市场。
英朗是别克旗下主打紧凑级车市场的产品,同样是征战了国内市场10年之久,初代英朗的原型车其实是欧宝的第四代雅特,因此来到国内的英朗算是实打实的“换标特供车”了。
初代英朗一度推出了XT(两厢)和GT(三厢)两种版本车型,其基于通用Delta II平台打造,定位中高端紧凑型车,当年主要是为了填补凯越和君威之间的市场空白。
而那时候的英朗照顾到了多重市场,XT版本注重运动,而GT版本注重家用,其中XT版本更是大大还原了欧宝雅特的“小钢炮”风味,特别是动力上提供了1.6T发动机可选,因此英朗很快就成为了紧凑型车的主流选择。
回顾第一代英朗的销量表现,在第二代车型上市之前,其销量走势可谓稳步上升,最高时期达到2.68万辆,这样的客户累计无疑为往后的日子奠定基础。
而在2015年上市的全新一代英朗,继续把控市场风向,跟随消费者的需求,全新英朗将方向定为舒适与豪华,因此其直接取消了两厢版车型,全系均为三厢轿车版,外观上则以“小君越”为理念设计,尽量呈现出豪华精致的一面。
新一代英朗其实在定位上也发生了变化,与旧款英朗GT相比其尺寸和轴距都明显缩水,而按照越做越大的惯性思维来看,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不过新一代英朗在价格上也表达出诚意,除了换装更小排量的1.5L和1.4T发动机,其入门车型的起售价也降低至10.99万元,比起旧款英朗便宜得多。
而从销量来看,英朗的换代可谓相当成功,更时尚的外观、更主流的动力、更便宜的售价以及合理的配置分配,让新一代英朗月销量得到连续攀升,月销破3万成为了常态,而最高时更是超过了4万辆,自此成为排行榜的“硬汉”。
不过在2017年10月改款时,英朗犯下了一个被普遍认为是错误的“错误”,虽然其售价区间仍保持在10.99-14.39万元左右,但新款英朗却突然全系更换三缸发动机。即便这是市场的潮流趋势,然而却有了消费者不买账的情况,自2018年新款英朗的表现相当不稳定,甚至出现了多月连续下滑,2018年6月“仅有”1.2万辆。
在经历了三缸车带来的滑铁卢之后,好在别克还是能意识到“错误”并纠正过来,就在今年3月推出了英朗典范车型,新推的两款车型均搭载了熟悉的1.5L四缸发动机和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并且1.3T三缸发动机也加入了轻混系统作为辅助,这样一来消费者又对其恢复了“信心”。
值得一提,虽然英朗典范车型的指导价高达11.99-12.59万元,但其市场优惠幅度相当大,不少地方能拥有4万元以上的优惠,因此1.5L四缸版本的英朗成为了一款10万内能落地的家用轿车。也正因如此,近来英朗的销量又重返巅峰,在刚刚结束的11月再次突破4万辆的成绩,而今年1-11月累计销量中能发现,1.5L版本累计销量超过了20万辆,1.3T三缸和1.0T三缸的累计销量总和也不过是5万辆出头。
特供车销量却是香,但只要是特供车都能这样吗?并非如此。以上谈到的几款中国特供车早已名声大噪,并且都能在市场上稳定地位,其中原因正是它们会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变换而随之改变。然而那些突然“偏航”的特供车就不那么幸运了,稍微不主动就会被现实来个“下马威”。
现代名图曾是品牌的销量大户,当年以性价比著称的它得到了广泛认可,前期车型的1.8L和2.0L排量在同级中算是领先许多,同时靠着不错的优惠以及很强硬的配置表现,其上市后月销量基本在1万辆以上。
不过当同级车型,无论是全球车还是特供车都进行迭代更新的时候,名图却迟迟无动作,即使在2017年推出了搭载1.6T发动机以及更新了设计的改款车型,然而本质上还是同一代产品,所以竞争力逐渐流失,而近来的月销量更是不足1万辆。
但随着现代品牌的加速前进,全面焕新的下一代名图也即将到来,其拥有更前卫的设计和更出色的尺寸数据,并将搭载1.5T和1.8L两款发动机,以及同级不多有的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相信现代名图很快会重返主流。
除此之外,福特福睿斯也是例子之一,在那个还是“蒙迪欧”的年代,比福克斯定位更低,起售价不到10万的福睿斯可谓名盛一时。该车在初期之所以能获得2、3万辆的月销成绩,离不开精准的产品定位,其填补了嘉年华停产之后以及福克斯往下的市场空白。
但可惜的是,福睿斯依然逃不出三缸的“厄运”,随着品牌多款车型更换三缸系列发动机,定位最入门的福睿斯在2018年改款时也用上了。三缸机+迟迟没有改款换代的动作,2019年开始福睿斯月销量基本不达1万辆,甚至在今年也只有2000-3000辆的水平。
所以,福睿斯并没有充分发挥出“特供”的本领,也并没有像其他特供车那样做到“国人需要什么就给什么”。虽然不是说全系三缸就一定跌落神坛,就如刚提到的新一代凌派,福睿斯更多是输在了缺少了一个,如凌派空间那样非常突出的卖点。
特供车是好是坏,其实不必过于纠结,假如你不喜欢,也只是因为它们的强项不是你的刚需罢了。而对于适合的那一部分消费者而言,特供车也并非绝对的好车,但很重要的是,在它们身上绝对有几大优点是能贴合你的某种购车需求,并且这些优势都能盖过劣势,这从它们的销量就能证明。
而这年头特供车的定义也越来越模糊,因为即便是特供车,只要做得好,也有很多返销国外成为全球车的例子,比如昂科威等。当然我们也希望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专属车型冲出国门,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制造水平及技术早已今非昔比。
奇瑞瑞虎8Pro追尾别克英朗GT,竟是新能源版,网友:有点亏呀!
但凡开车跑过高速的,都有一个体会,隧道是无法规避的一道坎,除非你不出远门,一般进入隧道的一刹那,都会有个视线调整的阶段,再加上隧道本身的压迫感,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也是为何进入隧道需要开大灯和降速的主因所在,而隧道内的事故率确实不低,出游的时候,隧道堵车多数都是隧道内事故引起的,这不近期就有一台瑞虎8Pro追尾前车,不过这次算是两败俱伤了,自己的防冻液洒落一地,对方的整个尾部也彻底报销。
事故发生在隧道内,这点没什么疑惑,是否是高速路段的隧道就不好下结论了,不过隧道内的时速应该是不会太低,当然两车都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下,即使发生碰撞,两者的最终速度也不会太快,除非前车速度更低或者急刹,那后者一个不留神,自然也就迎头撞上,这种事故没任何办法了,后车全责没跑了。
不过事故区域也能体现出两车都没太大的问题,规规矩矩的在行车道行驶,没有跨越中间的实线,瑞虎8机舱盖有小幅翘起,说明整个前格栅都后倾了,仔细看车牌颜色,竟然是罕见的新能源版,也就是DP-i插电混动版车型,以前瑞虎8Plus鲲鹏e+也有过事故,但是DP-i属于二代半,再加上上市时间也不算很长,因此事故图还真不算太多。
说这么多,就想说明一个问题,这新能源版有一个问题无法规避,无论是鲲鹏e+还是DP-i都有两个散热器,一个是主格栅后面,另一个则位于驾驶一侧的混动专用变速器前端,一下碰到了整个前保险杠,是否涉及到散热器还没法判断,不过地面水渍位置则是边侧的防冻液壶所在位置,所以也不能排除是防冻液洒落,不管是水渍还是防冻液,损失虽说可控,但是维修都没跑了,只要不涉及动力机舱,那还好说些,目前看也就是格栅略微后倾,问题不是很大。
反观被追尾的一方,则是一台别克英朗GT老款三厢轿车,别看版本老,与印象中的美系车关系不大了,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609/1798/1486mm,轴距2640mm,整备质量则是1.27吨到1.285吨不等,尺寸在十年前算是家用车型里较为出众的,因此到现在马路上还有不少在溜达的老款车型,只不过这次追尾的也是个硬茬,本身插混版整备质量就较重,达到了1.74吨,多了四百七十公斤左右,这一撞之下,就是上图中的效果了。
能够看到整个后保险杠和行李箱盖相连的部分,全部凹陷,排气管口都能看到了,可见后备箱底板侵入较多,整个底板都需要钣金工艺处理了,而且幅度不小,不过仔细看了一下瑞虎8Pro新能源版的副驾驶一侧,没有看到气囊弹出的任何迹象,也就是说,当时瑞虎8Pro发现前方急刹,加之隧道内本身速度就不快的情况下,有了制动处理,最终碰撞的时速是低于35Km/h的时速,低于气囊起爆的速度,最为关键的还是车型本身前保险杠完整的情况下,铝合金防撞梁恐怕没多少弯曲,更不会触发传感器了,算是幸运的,要是这速度不高的情况下,气囊再弹出的话,这瑞虎8Pro的损失可就更大了。
综合下来看,瑞虎8Pro凭借自身重量和结构优势,至少保证了自己的损失控制在了一定的范围内,而别克英朗GT能在后者占优的情况下,后备箱侵入幅度不大,也是体现出了美系车在结构层面的强悍一面,这要是换成一些皮软的车型,恐怕整车三厢变两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