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唐头枕太靠前

实测对比!比亚迪唐、长安CS95、传祺GS8,谁的做工用料最好?

或许是在小型SUV、紧凑型SUV中攒足了经验,近几年自主品牌开始向中型SUV发起冲击,自主品牌的设计研发能力、品牌接受力都在不断的提高,合资品牌已经不再成为主导。这次砖叔特意找来比亚迪唐、长安CS95、传祺GS8这几款颇受关注的车型进行横向比较,下面测一测三款中型SUV那些“看不见”的地方,看看它的用料是否厚道。

?

砖叔对每台车的做工品质校验包括以下4点:

① 车身间隙

② 车身油漆厚度

③ 车身用料

④ 安全设计

下面一起来看看3款中型SUV各方面的成绩!

车身间隙大小、是否匀称是评价一款车做工质量高低的参考之一,对于汽车本身来说,越匀称,越严丝合缝的车身间隙是制造工艺良好的表现。我们就用检测间隙的塞尺,来看看三款中型SUV的制造工艺如何。

车头盖

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三款中型SUV的工艺制造水平,比亚迪唐的前车盖以及车尾的平均间隙为3.5mm,是三款车中最好的,间隙差值也是最小的1.5mm,左右缝隙比较均衡。长安CS95平均间隙为3.66mm,略差于比亚迪唐,但是差距并不大,间隙差值为2mm;传祺GS8的表现是三款车中最差的,平均间隙4.25mm,间隙差值2mm,总体的钣金缝隙较大。

漆面厚度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因为漆面薄就容易见底漆,这样车子的耐腐蚀性就差了。一般来说漆面越厚,漆膜层越丰富,它的防腐蚀、防刮擦的能力会更好。

三款中型SUV的漆面厚度差距明显,比亚迪唐的漆面厚度是三款车中最厚的,平均厚度达到149.7 μm,算是比较不错的表现,比大多数合资车型还要厚。而长安CS95和传祺GS8则较为相当,CS95厚度为111.1 μm,传祺GS8为107μm,漆面厚度水准和其它国产车型相当。从测量的数据来看,比亚迪唐和长安CS95的漆膜较为均匀,传祺GS8的漆膜就相对没那么平均了。

车身用料主要是看其使用的车身材料(是钢还是铝)、工艺手段(是点焊还是激光焊)等,通过关注这些大家平时不怎么留意的地方,来看看是否符合这个价位水平的标准。

三款车在车身用料方面,没有太多的惊喜,用料较为接近,车身材料大都使用钢质材料。其中比亚迪唐和长安CS95的车门都是采用一体冲压成型的工艺,而传祺GS8的车门则是采用拼接的工艺。车门铰链方面三款车都是采用冲压工艺,这种工艺在国产车中较为常见,车顶的焊接也都是采用点焊的方式。

在安全设计环节,主要是考察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安全方面的设计,而诸如多气囊、ESP车身稳定等等这些安全配置,三款车都是标准配置。砖叔要看的,是下面这些东西:

三款中型SUV车型在电子辅助安全配置上的配备都相当齐全,前后防撞梁都有配备,同时车窗全部一键升降并且支持防夹。除此之外,座椅都有配备头枕以及三点式安全带。

总的来说,比亚迪唐在车身用料方面表现不错,无论是钣金间隙还是油漆厚度表现都超常且胜在足够均匀;传祺GS8的漆膜厚度较薄且钣金缝隙也比较大,长安CS95则要优于GS8。在车身用料以及安全设计方面,三款车的表现就比较相当。

?

一脚下去,就知道什么叫比亚迪唐【快车体验294】

秒天秒地秒空气的思域?性能小钢炮高尔夫GTI?7200转谁都能干得过丰田86?

这些车放到今天这款车面前全都不够看,哪怕它是一台中型SUV,哪怕它拥有2吨出头的车身重量,但只要拼起加速,路上98%的车子都只能望着它的尾灯感叹,而另外1%是土豪们的超跑座驾,至于剩下的1%则是同款。

它叫比亚迪唐,这也是许多比亚迪车主性能梦的开始。也许你以为我要说唐DM(插电混动版),其实并不是,这次的主角是唐的纯电动版本车型,也就是唐EV。(我不会告诉你,其实唐EV才是比亚迪唐系列车型的性能代表)

比亚迪唐 EV

补贴后指导价:27.99-35.99万元

车型定位:中型SUV

电动机类型:永磁/同步

最大马力:490匹

峰值扭矩:660牛·米

电池类型:三元锂电池

电池容量:82.8kWh

是否支持快充:是

工信部(NEDC续航)纯电动工况续航:500km

车型亮点:大气动感、性能强劲、配置丰富

实拍车型:2019款 EV600D 四驱智联创世版(指导价:35.49万元)

真不愧是“龙颜”

比亚迪唐这套“Dragon Face(龙颜)”设计就不用再多说了,真的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

不过,比亚迪唐燃油、DM、EV三种动力版本的造型设计虽然同源,但还是能够看出些许差异。燃油版和DM版采用的是横辐式进气中网,唐DM还在前脸雾灯区域加入了十分激进且硕大的进气口。而唐EV则用上了点阵式中网,前脸底部雾灯区域换成两道“L”型镀铬装饰条,整个前脸设计则要内敛许多。

同时,唐EV在前大灯组内侧加入了蓝紫色的装饰进行衬托。这或许是为了突出它新能源车型的身份,但总让人觉得有种汽配城改装出来的杀马特气息,别说这颜色和我家那盏灭蚊灯还有点相像。

当你将灯控拨杆再多拧一挡,开启近光灯时,这蓝紫色的内部色调便会自动关闭,并不会影响日常的车灯照明。

说到车灯,自然不能不提比亚迪唐车系的这套贯穿式尾灯组了,它可以说是几乎承包了整个尾部的亮点,个性、流畅、大气,辨识度还特别的高,毫不夸张地说,这套尾灯设计比林肯家族的还要让人印象深刻。

比亚迪唐EV的内饰设计走的是一股简洁风,除了中控12.8英寸的可旋转大屏以及下方那道拉丝银装饰之外,几乎找不到任何多余且繁杂的设计元素。这一个中控屏甚至把能塞进去的功能全部都塞进去了,上面也几乎找不到一个实体按键,可玩性还非常高,上网、看电影、打游戏什么的,完全没压力。

“没有刻意的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我不知道这句话来形容这套内饰是否足够恰当,但至少这套内饰展现出来的氛围也足够满足比亚迪唐车子的定位。而且细品之下,这套内饰也十分的耐看。

大,真的是够大

中国人对车的传统思维认知里面,大,舒服,便代表着豪华,就像豪宅一样,一定要大,才能称之为豪宅。

车子更是如此,而比亚迪唐EV正好切中了这个点。接近4米9的车身长度和近2米的车身宽度,再加上2米82的轴距,如果这时候旁边停了一辆本田飞度,简直就是在上演汽车界的“爸爸去哪儿”。

当然了,车身大也避免不了带来一些问题,例如车身盲区,例如不好停车等等,我依稀记得当时停车充电,整个划线车位霸得满满的,还好当时隔壁没停其它车子,不然连上下车恐怕都是个问题。

好在它配备了360°倒车影像,而且随车附赠了一个“1:1超大型遥控车体验”,拿出钥匙往上一推,便露出了遥控启动开关以及十字按键,直接就能遥控操控车子移动,停车不再是一件难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比亚迪唐EV的这种大,却大得令人非常喜欢。看着路上走的大部分车子,几乎都比我矮半个头,就算在公交车面前都不丢气势,我终于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土豪买路虎揽胜加长版这种如此之大的SUV,然后还是自己开,要的就是这种开在路上的这种“气场”。

而它的大同样也体现在了内部空间之上。由于这款车子是5座版车型,少了第三排座椅带来的限制,再加上这么大的一个车身以及平坦的后排地板,后排乘坐空间简直就要起飞。

像我1米72身高的人坐进后排,腿部剩余的空间还能放得下一个小板凳,头部也有一拳的空余,我相信换做是一位1米9的大个子也完全没有什么压力(如果是姚明那种高度,就不好说了)。

一脚下去,就知道什么叫比亚迪唐

就像我最前面说的,哪怕它是一台定位中型的SUV,哪怕它拥有2吨出头的车身重量,论加速路上绝大部分车都是弟弟。

看到尾部这个4.6s的标志了吗?就如同勋章一样,象征着它性能的一份荣誉。

但我偷偷告诉你,比亚迪其实“撒谎”了,这个4.6s是唐EV两驱版本车型的百公里加速成绩,这款车型是EV600D四驱智联创世版,前后双电机的加持,能让它拥有490匹的综合最大马力以及660牛·米的峰值扭矩,实际上百公里加速时间还要比尾部标志写的再快个0.2s。

4.4s什么概念,宝马i8、雷克萨斯LC、玛莎拉蒂GT等这些百万级超跑也不过如此,当你切换成运动模式,加速踏板一脚剁下去,这时候你可能会嫌比亚迪唐EV座椅头枕为什么不做得再软一些。

如果你经常动不动就跟人家拼加速,激烈驾驶的话,那掉电会比你预期快一些。还好它不挑食,快充慢充都能够支持。快充情况下,官方的数据是半小时可以从30%充到80%的电量。

而实际体验中,在公共直流充电桩充电,电量从20%充到100%大约一个多钟头就能够搞定,充满一箱电大概花费100来块钱,表显的续航里程是500km,算算一公里也就大概2毛钱左右,这可比燃油车划算太多了,就算是近段时间油价下降了也远远比不上。

只不过,要是使用车载220V交流慢充的话,那就有得等了,毕竟这个电池组有82.8kWh,估计要充一整晚才能充满。

主观评分:8.5分(满分10分)

比亚迪唐车系卖得好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就算顶配车型的价格去到30几万元,对于比亚迪唐的受众群体来说也并不会觉得贵,因为它有十分充足的产品力来支撑起这个售价,例如性能、例如颜值、例如气场、例如空间、例如配置,可以说它全身几乎都布满了优点。

这就是为何许多消费者仍愿意拿20、30万元入手一台比亚迪唐DM/EV,而不去选择旁人眼光中牌面更高的BBA车型。

所以,这款比亚迪唐EV好吗?我的答案是:好,非常好。但为何我没有为它给出个满分,原因还是它纯电车型的身份,工信部500km的续航里程并不算特别出色,而且充电难问题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特别理想的解决方案。

现阶段,或许能够加油的比亚迪唐DM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也期待未来比亚迪唐EV会用上“刀片电池”等这些比亚迪的最新科技,那么续航和安全性应该会更上一层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唐头枕太靠前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