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最强钻攻机床,对标日本是什么水平?比你想象中要更强大
推荐大家点此观看视频版:点此观看视频完整版
广东的创世纪,听过没?没听过没关系,台群精机总听过吧,很早就是国内3C高速钻攻机行业的龙头,放到以前,这个领域可是日本发那科和兄弟机的天下,把日本厂商挤出去之后,创世纪在3C金属加工这个细分领域,无论是机床性能还是出货量,都是毫无争议的国内第一,甚至还打入了苹果的供应链,目前在国内机床企业里的营收,排在第一位,如此厉害的一家企业,今天必须要给大家细说一下了。
创世纪目前做的产品系列主要有:高速钻铣攻牙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玻璃精雕机。其中钻攻机系列,主要用于加工3C产品,比如说手机中框和后盖,或者是信号基站的滤波器、散热器、天线等设备,这种机床完全迎合了5g技术的发展需要。立式加工中心主要用于加工汽车、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大型设备的核心部件。龙门加工中心,主要是加工中大型复杂零部件和模具的。
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他家的销量王,高速钻铣攻牙加工中心,这个机床可通过一次装夹,完成铣、镗、钻、扩孔、攻丝等多道工序的批量化生产,具有高刚性、高精度加工、高效率等特点。
接下来我就拿国内外做钻攻中心的主要企业,和创世纪做个简单对比,让大家看看创世纪的钻攻机,到底牛到什么程度了。提醒一下,创世纪旗下拥有台群和宇德两个品牌。我们先和进口品牌做一下对比,我找了四个机型,日本发那科α-D14MiA、日本兄弟机S500X2、台群T-500S、台群T-500C。
从图表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工作台尺寸相近的情况下,台群机床与发那科、兄弟机在精度上差距不大。但在价格上,台群要比发那科和兄弟机的同型号便宜很多。日本发那科四十万一台,兄弟机30多万一台,而台群只卖22万一台。有些朋友他不干这行,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跟着瞎起哄带节奏贬低国产品牌,但是作为从业者我要说句良心话,国产品牌的性能,至少是超出你预期的。
我承认目前国产机床,在持久度上不及日本发那科和兄弟机,国产平均更换周期在 5 年左右,日本机床一般在 6-7 年。但是客户买你机床的时候,追求的指标未必是持久度,大家可以算一下,按照更换周期摊销,台群机床,每年平均价格约为 4 万元,发那科为 6 万元。假如比亚迪电子,现在需要采购上万台钻攻机,如果全部采购台群钻攻机,那么比亚迪每年,可以节约成本超过2亿元,2亿对代工这种低利润率的企业是个什么概念?相信大家都懂。而且上面数据大家也看了,各项性能指标丝毫不逊色于日本,完全够用。而且日本那边售后服务效率很低,收费也高,而台群这边的售后人员,直接24小时驻厂服务,最快10分钟内响应维修。我想应该没人会喷国产售后服务的效率吧?
我们再比较一下国内竞争对手的情况,我们就拿海天精工的V-180,润星科技的HS-500T,和台群T-500C、台群T-500S,做一下比较。从图表可以看出来,创世纪、海天精工、润星科技的钻攻中心,在精度、重复定位精度等指标上,没什么差距,在主轴功率上,台群完全占优,加工稳定性更强,效率更高。
有些人会觉得,就这破机子有什么好吹的,看着就没啥技术含量。主要是吧,他们不知道这机床是用来加工什么的。我们用的5G核心部件-基站滤波器,是需要大量用到这个机床来加工的,一部5G手机和一个5G基站,都需要上百个滤波器,所以你能说它不重要吗?我们的5G基站滤波器,需要使用钻攻机进行钻孔、攻牙和铣削加工,对表面公差、光洁度,加工效率都要求非常高。滤波器的孔位非常多,有的孔位甚至高达 300多个。钻孔与攻丝,需要在多个面经过多道工序的加工,重复装拆频率非常高,占整个加工时间的 2/3,而且钻头和丝锥非常容易断,所以钻攻机的生产效率,对整体加工效率影响极大。
比如说滤波器有大量的刚性攻丝需求,而钻攻机主轴易发热,同时由于换刀频繁,所以对机床主轴的加速度,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而这也正是台群,能从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优势。说实话我个人对台群机床的印象也不错,我认为它机床的整体刚度高,整机震动小,而且人家机床换刀,只需要1秒钟,所以整体的加工效率,还是要比其他牌子要高。
所以大部分国内知名代工企业,喜欢用台群机床还是有道理的,比如说富士康、比亚迪电子、领益智造、长盈精密、中国中车、上汽通用、中航工业等。其中比亚迪在2020 年,开始用台群机床,给苹果 iPad 代工,长盈精密也在2020年,开始给 iPad 外置键盘、Apple Watch 提供结构组件。而且更为惊人的是2020年,创世纪的高速钻铣攻牙加工中心,出货量达到13510台,其他竞争对手,只能仰天长叹了。
虽然创世纪在钻攻机这个细分领域,做到了全国第一。但是国内通用机床的发展现状,目前仍是大而不强的竞争格局,从产业链安全角度看,国产替代空间巨大,而创世纪营销能力强大,有机会在通用机床领域,通过不断的打造爆款单品,取得更大的突破。下期应网友要求,开始讲工业软件系列,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中国发那科”埃斯顿能否撑起“全村人的希望”?
外邀稿,作者:嘿牛,沃水投研编辑。
一直来,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的皇冠”,而工业机器人则是这皇冠上的明珠。因此,工业机器人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中国,有“中国发那科”之称的埃斯顿是国产工业机器人的龙头,其出货量已位居全球第六。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家公司的真实情况如何?它又能否撑得起“全村人的希望”?
“四大家族”垄断全球市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劳动力供给不断减少,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机器人的市场前景如何光明,这些我想大家都可以想象得到,就不多说了!在这里,我们还是先来简单普及一下机器人的基本分类。
根据应用领域不同,机器人可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其他机器人;按照用途不同,又可将工业机器人分为搬运作业/上下料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喷涂机器人、加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洁净机器人和其他工业机器人。其中,工业机器人占据机器人市场半壁江山,而埃斯顿的主营业务就属于这类。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显示,2021年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分别占据机器人市场的53%、35%和13%。在国内,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994亿元,市场规模占比达到24%,其中工业机器人为525亿元,占比53%,远高于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最新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机器人市场为3591亿元,而中国的市场规模已达1218亿元;预计2024年全球和中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620亿元和1757亿元,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占比将持续提升。
事实上,自2013年起,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只是其增长也在放缓。根据工控网研究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609亿元,同比增长仅3.2%,与2022年中国GDP的3%增速基本持平,全球占比为45%。此外,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增长放缓的同时,产量也已在下降,当然这可能跟短期的经济形势有关。根据MIR数据显示,2012-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量从2.72万台增长至28.2万台,年均复合增速达26%。从需求端来看,根据MIR统计,2022年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28.2万台,增速放缓,同比增长约10%。从供给端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为44.3万套,同比下降4.8%;2023年1-2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为6.2万套,同比下降19.2%。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还长期由外资垄断,其中日本发那科、瑞士ABB、日本安川和德国库卡“四大家族”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即便是在国内市场上,“四大家族”的市占率也近40%。根据MIR数据显示,2022年发那科、ABB、安川和库卡在中国的销量分别为4.3万台、2.3万台、2.3万台和2.2万台,市占率高达到15%、8%、8%和8%,四家公司合计占比39.6%;而同期国产龙头厂家埃斯顿和汇川技术机器人销量市占率仅为6%和5%。当然,德国库卡如今已经被美的收购,若把库卡也当成国产品牌数据会略好看一些。
自主研发+外延收购,实行全产业链布局埃斯顿能做到国产第一,自然也有其独特之处。埃斯顿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我觉得主要有两点:一,实行全产业链布局,以尽量降低生产成本;二,在扩张上,实行“自主研发+外延收购”模式,而且杠杆放得较大,风格也较为激进。
据了解,埃斯顿成立于 1993年,以金属成形机床数控系统起家,业务逐渐拓展至电液伺服系统和交流伺服系统,是国内最早自主研发交流伺服系统的公司。借助已有核心零部件的优势,2011年公司开始研发机器人本体。2015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2016年起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围绕机器人产业链持续进行外延并购,加强上游核心零部件自给和下游系统集成能力,迅速成长为国内第一的工业机器人品牌,并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全产业链布局。
事实上,公司长期都坚持“ All Made By Estun”的全产业链战略,试图成为发那科那样的行业龙头。这一点,从埃斯顿的英文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据公司介绍,埃斯顿英文名字是ESTUN,这个名字中EST是“ESTE”即“东方”的意思,UN来自西班牙语的“第一”的单词“UNO”,全部的含义是“东方第一”。
说起埃斯顿的收购,其实风格还是相对激进的。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公司入股意大利Euclid Labs SRL,借助其在工业机器人视觉方面的技术积累,提升竞争力;2017年,公司收购英国运动控制厂商TRIO打通智能装备核心控制功能部件上下游产业链,收购德国M.A.i提升机器人技术水平并打开欧洲市场,并于同年参股美国BARRETT,为进军国内微型伺服系统、人机协作智能机器人及康复机器人应用市场创造条件;2019年,公司收购全球焊接机器人领军企业德国CLOOS,协同双方优势资源,实现标准化焊接机器人工作站业务国产化落地。其中,金额最大的是德国CLOOS,这也造成了如今仍有高达14.86亿的商誉;与此同时,公司的负债总额也高达62亿元,资产负债比率高达59.66%,明显高于行业竞争对手埃夫特的41%和汇川技术的47%。
两大团队和欧洲研发中心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当然,公司的发展模式也不仅是简单的“买买买”,从公司的研发团队和研发投入来看,还是有一定核心的东西的。目前,公司拥有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研发团队、智能控制核心控制部件研发团队以及欧洲研发中心三大核心技术研发团队;其中,机器人团队由王杰高博士带领,智能控制核心控制部件研发团队由钱巍博士带领。凭借领先且稳定的研发团队,使得公司在焊接和新能源等多个重点行业和头部客户持续取得突破,也使得公司不至于完全沦为“机器人组装公司”。
据了解,王杰高博士为机器人研发团队首席专家,从事机器人研究超30年,曾参与美国NASA修复哈雷太空望远镜等多项机械项目设计;此外,他在2017-2018年间,还是IFR执行委员会中唯一中国企业会员。而钱巍博士为智能核心控制部件研发团队首席专家,曾任克罗韦尔自动化上海研究中心主任,在运动控制核心功能部件以及机器人控制器的研发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此外,2022年公司总体研发投入约4.02亿,同比增加42.45%,占销售收入比例达到10.35%,高于同行新时达的6.4%和埃夫特的5.9%。也就是因为长期坚持一定的研发投入,使得公司在大负载六轴机器人可以比肩“四大家族”。
据公开资料显示,按照机器人本体形态不同可将机器人分为SCARA、协作机器人、Delta机器人及六轴机器人,六轴机器人按照负载大小可进一步分为大六轴和小六轴。虽然六轴机器人是我国应用最多的品类,2022年销量占比也高达67%,但六轴机器人,尤其是大六轴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低。2022年SCARA、小六轴机器人国产化率均超30%,协作及Delta国产化率超70%,而大六轴市场由外资主导,四大家族市占率达71%,国产化率仅为17%,其中埃斯顿独占8%,与四大家族同台竞技。2022年公司大六轴销量占比达46%,是公司主要出货类型;由此可见,在技术壁垒较高的大六轴市场,公司是具备与四大家族比肩的能力的。
新能源发展助力公司迈入全球第一阵营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包括锂电池在内)已成为国内汽车行业的主要驱动力,从而也强有力地驱动了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增长。
据了解,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原材料涨价等影响,电池企业降本增效压力增加,国内主流电池企业纷纷提升电池产线自动化程度,开始大量导入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在物料搬运、上下料、焊接、装配、检测等环节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大幅减少生产时间,提升生产效率,还承载着信息互联、数据互通的基础职能。事实上,据公司在互动易的回答显示,比亚迪如今也已经是公司的重点客户之一。
锂电行业产能扩张无疑会带动工业机器人需求提升。根据高工机器人行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锂电行业工业机器人销量为1.97万台,同比增长98%;其中六轴机器人销量9255台,同比增长103%;预计到2025年锂电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突破6.7万台,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5%。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埃斯顿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高。根据MIR睿工业《2022年度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年度报告》,在国内机器人厂商出货量排名中,埃斯顿再次成为国内整体工业机器人、国产六关节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最高的国产机器人企业,连续四年进入全球工业机器人品牌中国市场出货量排名TOP10。在2022年度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排名中,公司位列第6位,而前五位均为国际品牌;其中,六关节机器人出货量仅次于国际四大机器人厂商,位列第5位。可以说,公司的工业机器人在钣金折弯、冲压、光伏组件等应用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至于公司能不能成为“中国的发那科”,能否撑得起“全村人的希望”?我们或许可以从发那科的发展轨迹,以及如今的市场格局中,看出一点端倪来。据了解,日本发那科是以数控系统起家,这点埃斯顿与之类似;此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成为全球第一的数控系统公司,市占率一度高达70%,明显这点埃斯顿是不如发那科的;凭借数控系统的技术积累,发那科于1975年进入机器人本体研发业务,并成为全球第一的工业机器人公司。此外,还可以对比盈利能力,埃斯顿和发那科等公司毛利率相差不大,但净利润率与其相差还远,甚至还不如汇川技术。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埃斯顿、汇川技术和发那科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4%、35%和39%,三者相差无几;但是,在净利润方面,埃斯顿净利率仅为4.7%,远低于发那科的20.8%和汇川的18.8%。
总的来说,埃斯顿作为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拥有控制器、伺服系统、机器视觉等多项核心技术,具备机器人全产业链优势,发展模式也最像发那科,是有望复制发那科当年的发展路径的。不过,其问题和风险也仍然不少。比如,较低的净利润率,以及高负债率等。此外,埃斯顿的全产链也并不完美;比如,在伺服电机上跟汇川技术是有差距的,减速器也得从绿的谐波和哈默纳科购买,芯片等自然也必须外购。毫无疑问,国产机器人替代仍然任重而道远,而埃斯顿能否成为“东方第一”,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文中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司对其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文中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我司及雇员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本报告版权归我司所有,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引用或转载。
自动化类专业2
我们继续说自动化类的专业。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这个是铁路和地铁方向的专业。他以交通运输、控制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等学科为基础,培养适应轨道交通信号工程和相关领域的人才。这个专业比较好的大学都是交通类的,像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毕业方向也很明确,就是铁路或者城市的地铁和城铁。
机器人工程,这个专业在生产领域应用比较多。他是掌握机器人工程所需的机械设计、先进制造、自动控制、传感检测、工业机器人技术等理论知识,能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调试维护和程序开发。这个专业比较好的大学,都是工科比较强的大学,哈工大、浙大、东北大学。毕业,主要是工业机器人的生产企业,比如发那科、库卡、新松,还可在大型生产类企业进行检修维护,像比亚迪、一汽、上汽。
邮政工程,主要从事邮政物流行业软件设计、自动化设备研发、大数据分析及业务流程优化,这个专业招生更少,就是原邮电部下属的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西安邮电、重庆邮电大学。毕业在中国邮政或者大型物流、快递企业。中国邮政在这几所大学是有校招的,尤其是北京邮电大学,作为原邮电部直属的211,大一些的城市的邮政,回来这里校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