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为什么不出高端子品牌

为什么蔚来可以做高端 比亚迪却不行?

一开始,我们先复盘和研究一下创始人李斌,从蔚来汽车创建至今的话术变迁——

1.蔚来将成为中国的特斯拉;

2.蔚来的定位是高端,就是BBA主要车价卖多少钱,蔚来就卖多少钱;

3.蔚来的目标不是超越特斯拉,因为特斯拉要做的是电动车领域的丰田大众,而蔚来要成为奔驰宝马;

4.从长远看,蔚来汽车的竞争对手是苹果;

5.蔚来的对手不是特斯拉,而是要与所有电动车一样,与燃油车竞争;

6.未来在智能汽车领域,在中国不会存在任何国外品牌;

7.蔚来是唯一能同国外车企竞争的中国高端品牌。

……

甭管李斌是不是喝多了,至少从销量上,用户的确是愿意为这三四十万的售价买单。这是吉利、比亚迪过去几十年一直想做,但没有做成的事。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蔚来可以做“高端”(至少把售价卖上去了),明明技术、电池、沉淀、资历更好的比亚迪,却频频战略失手?就连天之骄子的比亚迪汉也始终只能在二十多万徘徊?

要理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解析一个属于蔚来本身的迷思——

托生于江淮汽车、出身“卑微”的蔚来,为什么就能成江淮所不能成?

一 蔚来究竟是不是江淮?

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有人为这类似的现象而疑惑:忒修斯有一艘船,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船体如果有木板腐烂了,会被马上替换掉,久而久之,这条船上所有的木板都重新被换过了一遍。那么请问:这艘忒修斯之船,还是原来那艘吗?

蔚来之于江淮,就是这条将所有木板统统换过的“特修斯之船”。

直觉告诉我们,忒修斯之船就是忒修斯之船,蔚来就是江淮。但我们常常强调汽车是个系统产物,却又忽略了从系统层面审视问题。

任何一个系统,都由要素、连接和功能三大部分组成。

对忒修斯之船而言,要素是一堆木板,连接则是这些木板的相对位置和铆合关系,而功能就是航行。

所以,木板焕然一新的忒修斯之船,还是之前的忒修斯之船。

但蔚来与江淮的关系并非如此,也正是这其中的差异,造成了蔚来和比亚迪的区别。

从要素上,虽然蔚来是电动车,江淮是燃油车,但作为一辆车而言,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姑且认为它们之间近乎一致。

从功能上,无论是电动车还是燃油车,都是为了用户的出行服务,我们也假设它完全一样。

而连接呢?

于一辆车的制造来讲,无非也是整个部件与工艺的组合,这乍一看也仿佛一样。

但于一辆车的产品而言,蔚来相较于江淮,却彻彻底底改变了它与用户的连接方式,也完全改变了它所连接的用户种类。

通俗讲,蔚来与江淮面向的是完全不同的用户类型和细分市场。再说俗一点,江淮想走向民间,而蔚来想停进天上人间。

这看似无关紧要的改变,却医活了江淮这匹死马,也将蔚来送上了与江淮,乃至比亚迪、吉利截然相反的国产品牌命运。

最近比亚迪掌舵者王传福就在某论坛上发表演讲道:中国品牌发展存在的短板主要还是品牌认可度,如果仅从技术上看,中国品牌已实现了全面超越,但国内的消费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未来向上发展之路还任重道远。

道理很对,但思路很怪。

显然,比亚迪意识到用户的认知问题,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品牌问题。

说到底,品牌是一个很虚的概念,究竟什么是品牌呢?

二 比亚迪不会“安身份”

同样,品牌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也必然也纳入要素、连接和功能等三大维度的共同审题。

要素与功能依然容易理解,车企对这两点的诠释也依然离不开汽车产品和出行服务的范畴。

核心竞争力,同样也是核心差异便在于,车企如何与消费者建立“连接”,又建立怎样的“连接”。

之前有人说造车新势力有个“偷换概念”,那就是把曾经传统车企眼中的“车主”,统统改称为“用户”。

这看起来也像是做表面文章,但却是在从细节开始,重新更新车企与用户的连接。

车主则是一种单一型描述,意指消费者是我这款产品的拥有者。

用户是一种复合型描述,代表着消费者不单单是我这款产品的所有者,也是后续过程中我整个企业的服务对象。

这就像我们买了一部iphone,从功能上我们这部手机的所有人,但同时,我们也在持续不断的系统更新中以及琳琅满目的应用商店里,享受着来自苹果公司源源不断的服务。

因此,时至如今,蔚来最令人交口称赞的反倒不是汽车性能,而是“服务”。

这便是连接方式的变化。

而最重要一点,也是构成车企究竟是否能成为高端品牌的决胜点,便是车企通过产品,要连接怎样的一群人,即“连接种类”的转移。

比亚迪、吉利等之所以无法在高端化过程中举步维艰,根本原因不是差在技术和品质,而是不知道自己要连接谁,举目无亲、茫然四顾。

这样的遗留问题会继续遗传到它们的新独立品牌上。例如“极氪”依然对此没有妥善解决,如今的“火”更多只是声量,销量的天花板一样备受限制。

一直以来,比亚迪的车主形象都很模糊,连比亚迪本身都说不清自己的消费者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群人。

而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主打低价的比亚迪又给人留下了根深蒂固的“低端”形象,造成了如今自下而上,向高端市场冲击的“仰攻”局面,自然吃力不讨好。

而蔚来一出道,对此也并没有想得十分清楚,但始终没有偏离大体方向。

正如一开始多云君所盘点的李斌话术变迁,不管是揶揄特斯拉,还是对标BBA,不管李斌嘴上这么说心里究竟是不是这么想,但他的意图很明确。

他不断地用一些诡辩的逻辑,甚至有些低龄的标准,来重复地向外界释放并强化一个简单信息:蔚来的用户,就是那些同样能买得起特斯拉和BBA的车主。

喜欢玩狼人杀的童鞋其实对这样的操作十分熟悉。

“安身份”。

是的,主动去给受众安一个好身份,是博得好感,及引导对方认同自己的最好方法。

所以,李斌也曾经公开强调:蔚来的用户很多都是从BBA过来的。

这套表述你也不陌生。前辈们还有华为:我们的高端用户都是从苹果过来的。

显然,不管蔚来用户是否真的如李斌所形容的那般,但大家都欣然接受了这个好身份。

只要有人先接受了这个好身份,其他更多的人便会自然而然地为这个身份买单。

这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的打法,BBA、保时捷、普拉多、酷路泽等精准地给各自的受众按上了不同的“好身份”,也就是所谓的好“连接”,从而让元素、连接、功能这一品牌系统得以成立和稳固。

只是中国车企们在制造领域摸爬滚打的几十年,已然摸出了一些门道,而对于品牌的构建,还无异于白字先生。

尤其吉利、比亚迪这些车企的掌舵者,还都只是传统的工业狂,对固有思维的照本宣科,反倒阻碍了自家的品牌升级。

只懂得给产品安配置,不理解给受众安身份。

或者说,吉利和比亚迪始终没能给受众安一个更好的身份。

所以,多云君一直有个观点,任何企业的品牌问题,一定都是内部问题,并不是市场及用户的认知问题。因为事到如今,中国人已经开始狂热地追逐很多领域的国产高端品牌。

为什么唯独对汽车仍嗤之以鼻呢?是不是国足本身就有问题呢?

诚然,比亚迪在技术领域已经甩开对手好几个身位,但不知道是不是正是基于这些优势的自负与傲慢,以致自己在品牌层面,已然听不见后来者追赶超越的鸣笛。

-end-

比亚迪明年会走下坡路吗?

哈喽大家早上好!

看到这个标题,一定有朋友会说我们是危言耸听、博眼球赚流量。我承认这算是危言,但绝不是为了耸听。当舆论场上对一家企业全部是赞扬和鼓励的时候,很多问题可能就会被掩盖。

而比亚迪是中国汽车全村的希望,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比亚迪成长为新能源时代的大众、丰田。而要想如此,就必须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俗话说“晴天修房顶”,如今的比亚迪断层式领先、如日中天,所以也正是解决问题的好时机。

那比亚迪现在有什么问题呢?

比亚迪的挑战

技术领先优势被追平!

比亚迪火爆原因很多,其中技术上的领先是产品力能超越对手,并且形成口碑传播的关键。2020年,电动车自燃的新闻还屡屡登上热搜,这时候刀片电池横空出世,发布会上王传福高呼:刀片电池将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

随着全网对这句话的转载,比亚迪电池技术领先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2021年,秦PLUS DM-i发布,10万出头的价格,低至4、5L的亏电油耗、最长120km的纯电续航。其带来的震撼说是车圈的Mate 60 Pro一点不为过。

刀片电池和DM-i成了比亚迪的技术名片,但这两项技术的护城河好像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短短一两年时间,友商们参数更激进、实际表现也不错的技术就接踵而至了。

弹匣电池、麒麟电池、魔方电池、大禹电池等等,开始让人目不暇接。混动技术上,大家都沿着DM-i这条大电池双电机串并联混动的技术路线走了下去,长城、吉利、奇瑞、广汽等等,都推出了自己类似的混动系统。并且还加入了2挡、甚至3挡结构,实际效果且不说,至少在宣传上比DM-i可说的还多。

可以说,在2023年底的今天,比亚迪的技术优势已经不再是遥遥领先了。在刚刚过去的广州车展上也能感受到,800V、AEB、城市NOA等等这些最新、最具话题的技术领域上,都已经不是比亚迪在引领。

同时,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这两个最彰显技术优势的领域,长期站在舆论风口上的也是华为、小鹏、理想等。甚至有些朋友已经形成了比亚迪“智能化低下”、“不重视智能驾驶”等刻板印象。

总之,技术上,目前的比亚迪相比友商已经没有明显优势。除非能尽快让大家看到二代刀片电池、DM5.0、钠离子电池等这些技术,再次带来当年刀片电池+DM-i那样的震撼,对此我们十分期待。

竞品车型越来越多!

比亚迪今年预计将冲击300万的年销量,这是中国品牌从未达到过的高度。但同时比亚迪在各个细分市场也开始面临更多的竞争。

秦PLUS DM-i上市之初,基本没有竞品,但现在竞品层出不穷,比如吉利银河L6、五菱星光、荣威D7等。并且因为竞品有后发优势,且都精准对标秦PLUS DM-i,所以产品力也都不容小觑。

再来说比亚迪汉DM-i和汉EV,以前中级车里新能源车型几乎没有,汉几乎是唯一选择,所以一直是销量标杆。但到明年,竞品车型会密集上市,包括但不限于吉利银河E8、极氪007、小米SU7、大众ID.7等等。并且这些车型里,除了ID.7主打稳妥实用之外,其余几款车型可以想象都会把硬件参数拉满,相比现款汉车型,会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吉利银河E8

我们只是以秦和汉举例,事实上在各个细分市场,比亚迪都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这里既有自主品牌,也包括回过神来的合资品牌。

当然了,据说明年比亚迪也会将汉、唐等车型全面迭代,以面对更激烈的竞争。但说到底,之前没有竞品,比亚迪独揽整个细分市场的境况,基本不可能出现了。

国内市场销量逐渐见顶

秦已经是同级的销冠了,最近起售价又直降了1万元,直接拉到8.98万,让对手们瑟瑟发抖。不过秦已经是同级销冠了,为啥还要主动降价呢?

事实上,比亚迪降价并非自愿,而是因为在经历了三年销量的翻倍式增长之后,目前已经略显疲态,或者说逐渐见顶了。根据乘联会的数据,9月份比亚迪在新能源车市场中的份额为34.5%,10月份却降低了一个百分点,到了33.5%。今年累计的市场份额也由1-9月的36.3%降到了1-10月的35.7%。

事实上,目前比亚迪已经在各个细分市场都布局了爆款车型。从海豚、海鸥,从秦到汉,在20万级以内的市场,比亚迪已经布局的密不透风。甚至布局的车型已经多到自己跟自己打架。

所以如果不能开拓新的增量市场,随着竞品越来越多,比亚迪销量的疲态恐怕还会延续。目前的增量空间主要有两个:和高端要销量、和海外要销量。

不过这两件事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方程豹豹5不到30万的起售价,就显示了比亚迪问高端要销量的决心。而出口方面,1-9月比亚迪出口了15.4万辆,比2022年增长了5倍多。不过虽然增速很快,但相对于比亚迪300万的销量目标来说,出口量还很小。

也就是说,在20万以内,比亚迪布局已经非常绵密,销量逐渐见顶。而在高端和出口上,想取得成绩也并非一蹴而就。所以,明年比亚迪继续增长的压力会非常大。

事实上,随着11月中下旬比亚迪这波年终促销,比亚迪的股价却是应声下跌的。截止到11月29日,已经创了近两年半的新低。这里既有华为车BU和长安合作带来的影响,也因为投资者其实希望看到的是比亚迪在高端上的突破,而不是继续在中低端市场打价格战。

因为价格战很可能导致增收不增利,唯一的作用就是保住份额。

明年的期待

说了这么多比亚迪的问题,是希望在一片唱好声中,大家也能客观看待比亚迪面临的问题。那么比亚迪有什么牌应对这些问题吗?事实上,当然有,这也是我们明年非常期待的。

技术鱼池还有哪些惊喜?

比亚迪靠刀片电池+DM-i风光一时,今年又拿出来云辇系统、DM-O混动,明年如果能拿出让人眼前一一亮的技术,包括第5代DM-i、二代刀片电池等,就能继续强化比亚迪技术领先的标签。

现款刀片电池

智能座舱和智驾的进展

不管消费者在不在意,但从媒体的角度来看,智能化和智驾算是比亚迪亟待补足的能力。明年比亚迪的车机能否比肩华为等第一阵营,明年上半年将会推出的城市NOA能否真正赶上第一梯队,并且让车主真正感受到智驾的价值。这是明年比亚迪的一大看点。

宋PLUS EV中控

高端车销量是重点

在中低端产品内卷价格战,不但投资者不好看,对品牌认可度也没好处。而明年比亚迪最让人期待的就是高端车型的销量,包括方程豹和腾势的新车型。最近王传福亲自为方程豹豹5的首批车主交付钥匙,也看得出这才是比亚迪最看重的。因为高端车型销量的成功,才是比亚迪成长为国际大厂的垫脚石。

写在最后

有一句俗语用在比亚迪身上特别合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比亚迪坐冷板凳的时候,几乎从来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偶尔有,大多也是对比拉踩的对象。没办法,比亚迪的油车做得确实一般。

不过如今比亚迪风光无限了,这时候唱赞歌容易,但如果想看到比亚迪走的更远,那提出问题则更重要。

最后,大家觉得今年会是比亚迪最好的一年吗?对比亚迪的未来你怎么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为什么不出高端子品牌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