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北京比亚迪宿舍

租房季了,你们都遇到过什么样的房东?

大学期间在一个高中对面租房子实习,房价高可以忍,她要在我们租的房子里做饭我们也忍了,最后还要坑我们一天的租金和房子押金。也怪我们作为学生阅历太浅,不过这个房东的贪婪和小算盘让人非常寒心的。

西安人才公租房位置在绕城高速外引争议,你怎么看?

至今为止,我总共租过3次房,几天前我答了一道关于我第一次租房的事儿,那是一个传销与潮湿的故事(大家伙可以朝前翻翻);今天我说说我第三次租房的事儿,大学毕业了来到旁边城市上班,住的地方成了一个问题,加紧在公司旁边来寻找房子租房住,吸取了第一次不好的经验,绝对不租地下的发房子,好吧,直接来了一个最顶层的民房,因为是10月份,感觉有这太阳光射进来很是惬意,转眼到冬天了,他娘的,空调竟然带不起,大半夜的去问过房东,给予的回答是这个属于民用电网,如果大家都用电的话,电压遭不住,空调启动不了,我当厂都想退房,可是,谁让我年少无知呢,租房的时候好面子,直接一次性的交付了1年的房费,什么也没了解清楚就租了,如果退的话,房东明确给我说一毛钱也不会给我退,真的很憋屈,第二天添加的两床被子外加电褥子总算缓解了下我的冷,但是有冷就有热,咱们假装下“嗖”的一下,冬天过去了,夏天来了,好吧,我也不指望空调了,房东老人家还是挺善解人意的,房子正当中配了一个吊扇,谁曾想,风扇呢,可以开,但是,但是转的比蜗牛还慢,整的我晚上不敢早点回租房地儿去,在公司享受空调带来的乐趣,美其名曰“加班”,反应给房东,人家就说就是这,不行你搬吧,,,谁让咱那个时候没钱呢,忍了,终于贷款买了一套房,说的那些事件都解决了,,,可是新的烦恼又来了,谁能赐我一个老婆来当房东呢,哈哈哈

每周案例公关点评8.7-8.13|库迪、自如、比亚迪..

有这些事儿:

一、库迪海外首店落地首尔

二、自如回应超40岁租客不能合租

三、比亚迪: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四、张亮麻辣烫卖假羊肉

五、花呗回应多扣款

六、无印良品沙发区贴禁睡标签

一、库迪海外首店落地首尔

事件回顾

8月8日,库迪咖啡正式宣布开启国际化战略,海外首店位于首尔江南,距离瑞幸海外首店开业仅相隔6个月。同时,线下门店方面库迪也正以3倍时速追赶瑞幸。过去10个月,库迪依靠下沉市场的快速发展潜力,在全国狂开5000家门店,总门店覆盖中国内地所有省份。要知道,瑞幸达到4000家门店用了两年,破万店用了6年。从渠道、品牌、产品、价格8.8库迪贴身肉搏9.9瑞幸的连续剧还在继续。

在公关点评

1、“瑞幸创始人”是库迪最好的背书。库迪和瑞幸这“同父异母”的爱恨故事普通消费者可能并不清楚。从“不知名的品牌”还处处贴脸瑞幸的角度看,库迪更像“不要脸”的冒牌货,在面子上落了下风。但是“瑞幸创始人”这几个大字散发着八卦的气息,足够吸引精明的网友主动去了解库迪的背景。

2、没有“品牌”的瑞幸,这回多少有点吃亏。7月的最后一天,瑞幸又以快到令人辛酸的速度官宣了于适。9天后,库迪官宣了同样因封神走红的陈牧驰。哎~就是这么迅速,就是这么贴脸。换作蜜雪冰城受这委屈,粉丝们早就抄起键盘为雪王干回来了。但是瑞幸和库迪的评论区里是一片祥和,这些用户甚至不能称为粉丝,不会自发维护品牌利益。因为只要瑞幸和库迪一直掐架,用户就能一直喝便宜咖啡。

3、听说,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雪王已经主动请战,旗下幸运咖已经加入战局了,天天两杯9块9!(雪王:都是弟弟)(王自胖)

二、自如回应超40岁租客不能合租

事件回顾

近日,有网友发现,自如不为40岁以上的租客提供合租服务。对此,自如的工作人员表示,合租的年龄需要在18-40岁以内,且不能有老人、小孩、宠物。整租则对年龄没有限制。同时自如客服称,这个规定是自如成立以来一直都有的。

在公关点评

1、做不到让所有人满意,就让主要目标群体满意。自如的主要目标群体,是有租房需求的年轻用户。基于主要目标群体干净、整洁、清静的租房需求,以及不是很高的经济水平,制定这样的标准,就商业角度而言,是合理的。

2、处理或回复,都得有规定或标准可依。如果这波自如拿不出相应的规定条例,舆论风向很可能就从中立转向了负面。

3、有讨论,是好事。本来不知道这项规定,也没住过自如的年轻人,没准看了这个消息后,选自如的更多了。(右斯睿)

三、比亚迪: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事件回顾

8月9日,比亚迪召开发布会,纪念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会上喊出“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的口号,并设置了一处包括一汽红旗、东风岚图、上汽非凡等国产汽车品牌的车型展览区。8月11日,长城汽车CTO王远力对此口号进行回应:“商业还是要用商业的逻辑来解决,如果只是口头上强调在一起,那一定是嘴上蜜糖,内心砒霜,那还不如先打一架再在一起吧。”

在公关点评

1、做传播可以靠情怀,但需要掌握好度。上升到民族层面,会有人说是格局大,也会有人说这是道德绑架。

2、行业排名决定话语权,也决定了可以说什么话。“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这句话,还真不是比亚迪以外的国产汽车品牌好讲出来的。

3、光喊口号,容易让人觉得“虚”。怎么在一起?比亚迪并没有说清楚。有人会被口号打动,自然也会有人去揣摩口号背后的意图。这不,王远力来了。

4、戏剧性,会让整个事件更有讨论性。如果没有王远力“唱反调”,其他国产车企的“一致赞同”,倒显得整件事像是串通好了的营销。但唱反调也是有风险的,王远力的相关微博下,诸如“没格局”的评论一抓一把。(右斯睿)

四、张亮麻辣烫卖假羊肉

事件回顾

近日,网友发布视频曝光张亮麻辣烫卖“假羊肉”,视频内容显示,消费者在张亮麻辣烫一门店,以18元/盒的价格购买了3盒羊肉。店员表示,产品为厂家统一配送,纯羊肉如假包换。随后,消费者把羊肉拿去送检,结果检测出“猪肉和鸭肉”。8月4日,张亮麻辣烫官方发布声明称,视频中检验的羊肉卷为门店私自采购,非总部统配产品。8月4日当天,该消费者再次来到另外两家张亮麻辣烫门店,结果这两家门店所售的“羊肉”,依旧被检出了“猪肉和鸭肉”。8月7日,张亮麻辣烫官方发布,涉事门店相关问题持续跟进及整改措施公告,对涉事门店处以下架产品、扣除加盟店保证金等处罚。但公众并不买账,“这都多少次了”,“所以张亮这次还赚了加盟商的保证金?”。

在公关点评

1、食品安全问题是敏感问题,媒体容易报,公众容易炸。

2、多次发生类似问题,公众对品牌的容忍度会极低,俗称没有自来水,一出事除了自家的控评,自然流量全是骂的。

3、多次发生类似问题,公众会觉得企业不是蠢就是坏。蠢,是这点事来来回回八百遍了,还搞不好?坏,是这孙子就是黑着良心故意的。

4、甩锅加盟商无效。张亮作为靠着大量加盟商赚了钱,提升了国民度的品牌。占着加盟商带来的一切好处,同时也要承担监督的责任,和加盟商出事品牌受损的代价,一点都不冤。(严无视)

五、花呗澄清多扣款

事件回顾

8月8日,15:41农业频道官方微博曝出,消费者付女士花2百多网购却被花呗扣款3千多,多次联系支付宝客服,处理未果后报警。8月9日,00:16花呗官方微博表示,已联合支付宝、花呗、商家、消费者多方排查,确认是用户主动消费,金额没有问题。并强调品牌承诺:你敢付,我敢赔。

在公关点评

1、花呗是消费信贷产品,产品命脉就是信任,涉及品牌核心的舆情发酵,品牌装死的空间不大。

2、花呗的处理快准狠,12小时以内完成联动排查、消费者沟通、信息发布。准确传达核心:是消费者自己花的。强调品牌承诺,你敢付,我敢赔。同时贱兮兮地带上了农业频道官微的信息截图。

3、小编跟付女士一样,经常会看着账单疑惑:这些都是我花的?一笔一笔对完后发现,钱,确实都是自己亲手花的。(严无视)

六、无印良品沙发区贴禁睡标签

事件回顾

8月10日,浙江一网友发文称无印良品线下店沙发上标有“禁止休息、睡觉,如需试坐请联系店员”引热议。8月11日无印良品客服表示,规定所有门店的沙发都不能睡觉休息,会影响其他顾客消费体验。贴标识是不希望因此和顾客发生冲突。顾客可以体验但不能在上面睡觉,店员会提醒。网友纷纷表示很合理,“不标明,都跟宜家似的?想购物的人都无法上前选货”,“支持,希望宜家也跟进”。

在公关点评

1、无印良品能够得到众多网友支持,是有长期基础的。一方面无印良品、宜家、麦当劳、肯德基等一众国外品牌,对各种占便宜行为的宽容度是高的,甚至有时候是过度宽容,公众对这个状况有认知基础,不会往外国牌子歧视中国人这个思路上歪。

2、一方面天下乱占便宜人久矣,绝大部分人讨厌这种行为,并呼吁“品牌赶紧管管吧”很久了。

3、客服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标准话术,有理、有据、表达好。首先表明是统一规定,然后表示影响了其他顾客消费体验。看,影响的是“其他顾客消费体验”,永远与群众站在一起。(夏渔)

血淋淋的教训!4次抄底比亚迪,我被刮了一层皮!到底是格局高,还是接飞刀?|财富故事

本韭菜,“韭零后”股民,本想抄巴菲特的“作业”,4次抄底比亚迪,却一次更比一次低。以前每天上班是为了挣钱买比亚迪,现在每天上班是为了弥补比亚迪亏的钱。

“我承认,那时的确心动了,我也承认,我现在后悔了。”

舍友山金躺在合租屋的床上,一边看着手机屏幕上显现着的K线图,一边对我说出了这句话。

不久前,他以203元/股的价格抄底比亚迪,继此前以206元/股第一次抄底后,这是他向抄底比亚迪发出的第二次挑战。

现在,比亚迪股价持续稳定地低于200元/股,有时还能轻松跌破170元/股。

你以为的抄底 VS 实际上的抄底

时间回到2021年2月3日。彼时比亚迪股价 “一路高歌”至273.37元/股,一时风光无二。

“电动王者”比亚迪,纯电动全球销量第一;“A股明星”比亚迪,市值一度高达7800亿元;“大佬宠爱”比亚迪,巴菲特买了都说好!

然而春节过后,比亚迪股价开始出现颓势,一路绿灯下行。

但这抹绿却“绿”动了我和舍友山金的心扉。毕竟这可是“比亚迪开春特惠大甩卖”!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抄底!抄底!此时不抄,更待何时!

于是第一次,我在比亚迪降到220元/股的时候买了一手。

第二次,我在比亚迪降到212元/股的时候买了一手。

第三次,我在比亚迪降到198元/股的时候买了一手。

咦?怎么感觉趋势不大对?怎么我越抄,越没底了呢?

不过转念一想,抄底总要有点耐心,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就拿秦朝来说,最早有荆轲刺秦王,首次抄底失败;后又有陈胜吴广再次抄底,还是失败;接着是项羽乘胜追击,略输一筹;最后抄底胜利的为刘邦,终于夺得天下。

所以再给自己一次机会!第四次,我在比亚迪降到183元/股的时候又买了一手。

如果从趋势图来看就是以下这样。

图片来源:Wind

是不是和网上流传的这张图有异曲同工之处?

图片来源:微博

4次抄底,倒贴2万多

一直在跌。大跌我买,小跌我也买。买来买去,子弹买光了。

但是意向中的 “柳暗花明又一村”并没有出现,等来的依旧是“飞流直下三千尺”。

如今,我和山金一起同甘共苦,共同在比亚迪160元-180元/股的山腰上呆着。

想到在今年年初比亚迪还没跌的时候,我用235元/股买了一手比亚迪,直至升到最高点273.37元/股,赚了大约4000元。可现在,4000元的收益已经被拉垮,我还倒贴进去2万多元。

不断试水、不断抄底,但我每次都抄在了半山腰上。目前看来,比亚迪作为一只好股票的价值,仍需时间来见证。但我的确认为,比亚迪未来前途远大。

毕竟,比亚迪在大涨之前,也经历了十年一梦的蛰伏期。

图片来源:Wind

有期待总归是好的,可我的子弹也无法做到无限流、永远供应。对我来说,我的最低价位是150元/股,如果比亚迪跌破这个界限,那我也只能含泪跟它say goodbye。

“浪子”何时能回头

我在2018年上大学的时候开始投资股票,主要投资的都是小盘股。

2020年上半年,我开始观望比亚迪。不过,在抄底比亚迪前,我并没有抄底成功的经验,甚至连抄底的经验都没有。

现在买入比亚迪的我,欲清仓归去,又恐迅速反弹,踏空不胜寒。

我自己也在思考,为什么愿意多次高位接盘比亚迪。因此,我自己先黑自己,省得你们动手。

不得不说,比亚迪确实是让人“一见倾心”的好股票。股神巴菲特自2008年投资比亚迪以来,12年从未减持过任何股份。即使在美国本土的特斯拉异军突起之后,股神对比亚迪的深情仍然没有减退。

没错,我就是抄股神巴菲特的“作业”了!虽然“作业”抄得可谓是一言难尽。

作为一个“韭零后”的自我修养,我的教训就是,抄底不是超市抢购、小孩子做作业,抄底是真正的趁火打劫与精准捡漏,是徒手去捡带血的筹码,徒手去接落下的飞刀。

所以,下次抄底的时候,悠着点,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提示:文中“山金”为化名,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焦点分析|滴滴曲线“造车”,它能讲好这个新故事么?

酝酿了三年之后,滴滴首款定制网约车姗姗来迟。

对于整个出行行业来说,这款被命名为“D1”的果绿色MPV商用汽车算是一个新物种,它由滴滴与比亚迪联合设计研发,下个月底将在长沙投入运营。

在11月16日晚上举办的D1发布会上,程维和柳青同时为D1站台,而上次两人同时在公开场合露面,还是去年7月份,滴滴顺风车回归前的媒体沟通会上。

滴滴和比亚迪联合研发的首款定制网约车D1

其实,网约车研发定制车型,滴滴已经不是第一家了。此前曹操出行和T3等背靠汽车主机厂的网约车企业就做过尝试,不过真正意义上能实现批量生产的,滴滴确实是头一个。

滴滴曲线“造车”早有征兆。早在2018年,滴滴就高调宣布与车企形成联盟,定制网约车的想法也因此萌生。当年4月,滴滴与31家来自汽车制造、零配件制造、新能源、数字地图、车联网等领域的企业联手打造了洪流联盟。

按照程维的规划,未来十年共建汽车运营商平台,推广超过1000万辆共享新能源汽车。

按目前的进度看,比亚迪将成为第一家吃到定制车红利的车企。选择和比亚迪合租,滴滴看重的可能是前者的灵活性——36氪了解到,之前比亚迪的E系列曾有几款车就是专门为跑网约车设计的,目前国内很多城市的出租车大多采用比亚迪E6车型。而比亚迪的车子也一直以产品稳定、续航里程长、性价比高著称。而且,滴滴一开始就确定了定制款网约车为新能源车,那么放眼国内新能源车企中,比亚迪还算是相对不错的选择。

最近几年,新能源车在国内贡献了层出不穷的新故事,而滴滴眼下最需要的就是新故事。

今年年初开始,这家公司相继推出了跑腿、货运和社区团购等新业务,在白手起家的网约车领域,也推出了花小猪打车,每一个动作都不乏声量。但真正能撑起其庞大估值的,依旧是和出行有关,网约车+新造车,也许在滴滴看来,光是概念就已经能让资本市场期待。

事实上,滴滴不是没有尝试过采购自营车辆。36氪了解到,滴滴早前曾设立一个名为汽车资产管理中心的部门,其负责人正是目前D1的首席产品官杨峻。高峰时期滴滴曾有6000辆自采购汽车停在车场,但是因为这些车无法通过租赁公司转租给司机,后来滴滴陆续清理掉了一部分资产。

很多年来,滴滴一直都是和租赁公司合作,但后者良莠不齐,难以管理,而且更为重要的点在于,司机直接从租赁公司租车,滴滴拿的是每一单的抽成,“大钱”都被租赁公司赚走了,这种模式更像是滴滴在帮租赁公司“养”司机。所以去年下半年,滴滴逐渐开启了去租赁公司化等动作,现在看来,这也是在为大规模推出D1做准备。

如果D1能够普遍推广,这也意味着滴滴能够进一步将司机群体固定在平台上,至此,司机们用车、养车、加油、接单、保险等都可以通过滴滴一站式完成。

另一方面,滴滴想改变的还有司机们的工作方式。和从租赁公司直接租车不同,D1对司机们采取的不是整车付费而是每公里付费模式。程维透露,D1专为共享汽车打造,就像买电费一样每月付费,又或者像是买话费送手机,按月付话费。

司机从租赁公司租车并不便宜,整车成本通常都在每月三四千元甚至更多。为了能跑回成本以及赚到钱,司机们往往会不停地接单,每天跑够时常,甚至超负荷工作。而按照D1的付费模式——虽然目前还不确定是否有保底规则,以及每公里的收费情况,但司机跑得多赚的多,跑少了成本也相应减少。

另外,滴滴这么做可能也是算过一笔账的。目前新能源汽车在报废标准方面是完全参考现有的燃油车来制定的,并没有单独的报废标准,通常当跑到一定的年限和里程数后,将由国家引导进行报废。但是滴滴的网约车因为行驶频率高,磨损老化快,可能会更快到达报废标准,“但是报废前滴滴已经能把成本收回来,然后继续用比较低的价格从车企买新车,不断盘活资产,获得收益”。

不过,如果想顺利运营,D1需要完全符合网约车新政,同时对司机的要求也更高,否则跑在路上就会被交管部门当成移动的“活靶子”。这也意味着,滴滴将面临更多的考验。

联合“造车”,比亚迪也是受益者。D1 投入运营后,将有机会为比亚迪创造年十万台级别的订单,这个数字相当于比这家公司年销量的两成以上。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 年比亚迪全年卖掉了 46.14 万辆汽车。今年受到疫情影响,比亚迪的半年销量是 15.86 万辆。

滴滴创始人程维在 2018 年曾表示,将在未来十年推广超过 1000 万辆共享新能源汽车。照这个规模算,滴滴平台将成为中国汽车领域最大的买方之一。

寒冬之下,车企减产、销量下滑,甚至裁员和破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比亚迪此时选择和滴滴合作,不但意味着在汽车销量整体下滑的今天能够拿到更多的订单,也可以通过和目前国内最大的出行公司一起布局网约车业务,从而获得更多的用户、道路数据,为未来的无人驾驶研发做准备。

对于比亚迪来说,此次合作可能还有更隐秘的一层意义。从2019年开始,对有运营里程要求的车辆,完成销售上牌后即预拨一部分资金,满足里程要求后可按程序申请清算。政策发布后销售上牌的有运营里程要求的车辆,从注册登记日起2年内运行不满足2万公里的不予补助,并在清算时扣回预拨资金。换句话说,为滴滴专门定制的这一批新能源运营车辆,因为日常的行驶频率高,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相应里程数,也更容易获得国家补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北京比亚迪宿舍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