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总裁王俊: 中国汽车卷出了新格局
4月25日,在北京国际汽车展上,长安启源E07亮相发布,它形态可变、功能可变、软件可变,是全球首款量产可变新汽车,也将汽车的数智进阶“卷”到新高度。长安汽车总裁王俊介绍,无论是在新的动力、新能源,还是智能化方面,长安汽车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并与多个企业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打造了顶级科技“朋友圈”, 还称这几年中国汽车的“卷”,卷出了新格局。
技术储备充足,“长安不怕卷”
长安启源E07,是长安汽车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三大战略的成果集成,也是长安“新汽车、新生态”战略落地的首款全球化产品。长安启源E07的诞生折射出中国汽车在内卷中自我成长的缩影。
王俊认为,中国汽车的“卷”带来了三大影响:一是,卷出了新能源渗透率大幅提升。从2020年的5%到今年一季度的50%,四年时间增长了10倍。二是,卷出了中国品牌市场份额的大幅度上升。预计2024年,新能源新品达181款,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将超过50%;特别是新能源市场的中国品牌占有率,已经达到77.48%。三是,卷走了很多的企业和品牌,“马太效应”凸显。目前,车企TOP10的集中度保持在60%左右,巅峰时期的300多家造车新势力,目前只有17家还有销量。
2023年,中国汽车走向全球,出口近500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而新能源汽车也成为中国汽车的新名片。
“今年北京车展的主题是‘新时代 新汽车’,我们理解的新汽车就是为用户提供新产品和新服务。”王俊介绍,长安早在2021年就开启了对新汽车的思考,从供需两端发力,创造新汽车,抢占新赛道。
一方面,加大资源投入力度,成效显著。无论是在新的动力、新能源,还是智能化方面,长安汽车一直走在行业前列。研发了行业领先的新蓝鲸动力,其混动专用发动机量产版的热效率高达44.28%;超级增程技术,一升油可以发电3.69kWh,原力超级电驱总成工况效率 92.59%,行业领先;iEM行业智慧驾驶管理系统首创首发增程、插电“一键切换”,打造了金钟罩电池和iBC数字电池管家等领先技术。
另一方面,在智能化领域,远程智能泊车、集成式自适应巡航等累计超过30余项的技术是行业首发,长安汽车的专利公开量位列行业第一。2023年,新增专利5739件,其中发明专利3941件,与华为、百度、腾讯、宁德时代、地平线等企业深度战略合作,打造了顶级科技“朋友圈”。
对于长安的未来,王俊自信满满,“长安不怕卷,因为我们已经有足够的技术储备,我们深刻洞察时代的变化,洞悉用户的新需求,重新定义了汽车产品。”
“中国版Cybertruck ”抢镜,可变新汽车量产
E07作为一台中大型智能电动SUV,车长超过5米,车款将近2米,轴距超过3.1米,同时提供纯电、增程两种动力和两驱、四驱两种模式,覆盖550km到1000km四个续航等级。王俊介绍,长安启源E07是一台可进化的汽车机器人。“它拥有像人一样聪明的大脑和先进的神经系统。长安科技超20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研发了SDA平台。先进的计算架构、安全的通信网络及服务化的软件架构,让汽车机器人E07实现了汽车产品的数字孪生。”
长安启源E07是一个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互联互通的平台,研产供销全过程都可以实时映射、数字孪生,用户的买卖用修全旅程可以一站式全线上透明化。王俊以买车环节为例介绍,用户不再为信息满天飞、看车跑断腿、下订套路深、提车不透明而焦虑。只需在官方专属APP——Topspace顶级空间上,通过强大的“数字孪生”技术,就可以享受线上看车、上门试驾,开启线上下订、交期应答、交付透明、上门交车上牌等一站式购车服务新体验。同时,用户还可以自定义专属的场景模式。
正是回归到用户对汽车的新需求,卷出了新汽车。作为长安汽车数智化进阶的里程碑之作,启源E07因其造型设计和软件架构,又被称为“中国版Cybertruck ”。
然而,对传播中常见的技术噱头,王俊认为,只有解决用户问题的技术才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比如,比较热门的一体化压铸,技术初衷是为了汽车的轻量化和安全性,压铸机的吨位固然很重要,但是工艺和材料更重要。”他介绍,长安的“一体化压铸”技术,不仅采用全球首创AI自动模块控制技术,还联合上海交大丁文江院士团队,开发了领先的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和高性能镁合金材料,该材料的流动性高于同级15%、强塑积高于同级的30%以上。这使得E07的车身重量与同级的钢车身相比,降低了25%,扭转刚度提升了24%,弯曲刚度提升了23%,碰撞吸能销量提升了54%,整体的安全和性能领跑行业。
长安启源E07将于今年下半年量产上市。而长安启源E07的到来,标志着长安汽车在数智新赛道上加速向前。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实现销量69.2万辆,同比增长了13.9%;自主品牌的新能源销量12.9万辆,同比增长了52.4%,同时,自主品牌的海外销量也突破了10.9万辆,同比增长了80.1%。
南方+记者 邵玉梅
【作者】 邵玉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长安汽车总裁王俊:
网通社快讯3月16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高层论坛上,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发表演讲。王俊在演讲中指出,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中国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探索了一条成功之路,不仅培育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也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
同时,王俊也指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他提出三点问题,包括电池技术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用户补能的体验有待改善和新能源汽车成本高企,规模效应还没有充分显现。“2023年行业在售新能源车型403款,平均月销量只有1500辆。一百多个乘用车品牌现在真正能够得到盈利的还是寥寥无几,这是可持续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王俊表示。
以下为王俊演讲原文(有删减):
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正在阔步向前,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产业的成果也在快速普及。在这一轮转型升级过程中,中国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探索了一条成功之路,不仅培育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也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包括等一会要发言的比亚迪也是借助新能源汽车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是第一个中国汽车进入前十的品牌。我们还形成了较为先进、成熟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模式。
具体来看,我们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三个方面明显的贡献:
1、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已经超过6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900万辆,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中国自主新能源品牌市占率也突破80%。
2、中国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中国的技术解决方案,发展沉淀了较为成熟的技术,提供了较完备的产业链基础。20多年来,按照最早“三纵三横”技术路线,多年的沉淀与积累,我们把它总结为中国汽车品牌构建了2+3的优势,带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这个“2”我们认为指的是成本和效率;“3”指的是造型设计、新能源和智能化。因为中国目前品牌的设计已经是全球领先,因为我们在全球做了很多的布局,当然我们也用了全球很多的资源,他们就问我们为什么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这么漂亮,为什么在其他地方进步的迭代稍微慢一点,这是与我们的产业发展基础有很大的关系。
此外,中国已形成了一大批优质的“大三电”和“小三电”的零部件企业,新能源产业链基本成型,根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这“三电”系统领域我们就形成了280多家电驱动企业、1000余家电池企业,350余家电控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化加速推进也带动了刚才欧阳院士说的包括新能源在内的整个能源产业。同时,通讯、大数据甚至AI产业迅猛发展。现在目前实际上据我们了解,GPU算力构建汽车产业应用需求非常大。
3、中国汽车产业有义务也有能力、更有责任为人类提供更好更多选择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服务。当然我们今天也看到一些欧美的汽车巨头陆续宣布推迟电动化的进程,但是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我们认为不会发生改变。转型就是为了让车更好开、让车更环保,是为了解决复杂的用户场景需求,是必须要解决用户端的问题,实现人们对美好出行的向往,所以绝对不会因为某些过程中的一些调整来发生改变。作为世界汽车企业的一部分,中国车企有责任、有义务为全人类提供更加优质、更便捷的出行产品。
长安汽车的企业愿景就是引领汽车文明,造福人类生活,我们会坚定的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做更多的贡献。
总体来看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势头应该是不可逆的,中国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取得这些成果我们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我们坚定不移推进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结果。随着《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国际性公约的发布,以及中国“双碳”战略的加速落地,我国的汽车工业抓住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机遇,强化顶层设计,助力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我们充分发挥了国家体制的优势,以稳定的政策导向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中国从第一辆新能源汽车到一千万辆用了27年,从一千万辆到两千万辆用了17个月,所以我们认为我们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力量。
二是我们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中国的企业不断持续加大研发的投入,其实我们做了一个统计,长安汽车过去十年基本上总共投了2300亿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企业通过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有力提升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长安汽车从2017年启动了新的智能化、新能源和全球化战略,我们把它称为“香格里拉”“北斗天枢”和“海纳百川”三个计划。我们加大研发的投入、量产应用各个领域的新技术。比如我们在新一代电池也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我们在智能化“芯、器、图、核、云、网、天”七个领域里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布局,万主席刚才谈到新型新一轮电子电机架构,长安构建了基于SDA的服务化架构,并将在5月30日全面投产基于该架构的第一款车。同时,我们也打造了行业领先的高阶辅助智能驾驶体验。我们基于软硬解耦、软软解耦的思路,着手构建技术链垂直整合和制造链水平分工的新生态,以用户为中心,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多样化的、可灵活配置的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我们现在目前是货架式的开放,包括我们最新发布的新蓝鲸动力解决系统,实际上就是一键可P可R,就是可增程可插电。
我们今年也想举办首届开发者大会,向全球的生态合作伙伴开放我们除了车控以外的服务化软件架构、操作系统和工具链,全力打造新汽车、新生态,进一步加速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三是中国汽车企业坚持全球产业链协同发展。这是一个开放的发展,实现了上游供应链的协同创新和终端商业模式的创新。整车企业也以此完善了产业布局,构建了完整的服务新生态,市场、用户的体验越来越好。
综上,放眼全球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认为还是面临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一是电池技术还是有较大的改善空间,电池安全、低温衰减、电池寿命、补能速率等方面还有一些痛点。同时我们也看到从整车厂的视角,电池的标准化步伐推进还比较慢,这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控制。中国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的电芯我们做了一个不完全统计,超过300种,pack将近600种。此外,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的产业链闭环也还没有完全打通。
二是用户补能的体验有待改善,补能基础设施的布局不够均衡。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726万辆,但是私桩安装量只有246万台,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三是新能源汽车成本高企,规模效应还没有充分显现。2023年行业在售新能源车型403款,平均月销量只有1500辆。一百多个乘用车品牌现在真正能够得到盈利的还是寥寥无几,这是可持续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
对此,长安汽车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来参考:
一是要加强电池的技术攻关,着力研究电池补能效率,全域使用场景的痛点问题。同时还要推动动力电池尤其是电芯方面的标准化,加大电池回收和梯级利用的产业研发投入,加速推动全球电池产业链循环一体化。中午还在谈到欧盟有些要求,实际上要把电池要回到生产地,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成本挑战。
二是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能基础设施的布局,扩大补能设备的覆盖范围,优化充电桩结构。
三是高度重视并加大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先进通信,我这里特别提一下通信,实际上车类E/E架构的改变使得车类通信的安全性、延时的要求也特别高,还有先进材料等方面的投入,应该着力研究大模型在垂直场景中的应用,推动以智能网联、新能源为特征的新汽车加快发展,布局新的汽车发展领域。
四是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在汽车产业的应用和推广,加快全球化发展的进程,通过技术进步与产业规模发展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图/文 网通社 魏微)
观点 | 长安王俊:中国品牌独占“半壁江山” 2030年目标销售500万辆
文:汽车日报 彩丽美
[汽车日报 行业] 7月5日-7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2023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如期召开。在7月6日上午举办的“大会论坛”上,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俊发表演讲。
王俊表示,汽车产业正处于诞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之中,从今年上半年中国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来看,中国汽车市场正呈现“3+1”的特征:一是产品技术迭代加速;二是供需结构调整加快;三是市场竞争矛盾加剧;还有一个机会:一个百年难遇的产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汽车品牌的机会正在出现。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俊
在王俊看来,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在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品牌长风破浪,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迎来换道超车的最佳历史窗口期和关键时间节点。
提及中国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持续攀升,王俊表示,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由曾经的欧、美、日、德、韩、中“六分天下”,已经发展到现在的中国品牌独占“半壁江山”。今年一季度,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52.2%,并持续走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品牌份额更是达到82.3%。
深蓝S7
此外,海外出口实现历史性突破。今年一季度,国内汽车企业出口99.4万辆,同比增长70.6%。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24.8万辆,同比增长110%。
王俊指出,在国内市场,中国品牌15万元以上的销量占比已由2018年的10.2%上升到2022年年底的27.8%。原来的价格天花板是20万元,现在已升至上百万元。在海外市场,中国汽车品牌的品牌价值也在不断提升。
乘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均价从2018年的0.3万美元/辆,一路上涨至2022年的2.2万美元/辆。其中,对欧洲出口均价更是突破3万美元/辆。
王俊强调,中国汽车产业迎来了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同时需要克服诸多挑战。其中包括五大挑战:一是市场竞争秩序重构;二是中国汽车出海的风险控制;三是技术链、供应链、产业链韧性不足;四是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五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品牌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的价格差距仍然存在
在王俊看来,随着市场竞争格局从原来的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演变为传统自主品牌、传统合资品牌、新势力、ICT四方角逐,当期竞争越发激烈。同时市场因素、非市场因素也在渗透到市场竞争的氛围之中,让竞争更加复杂。同时,行业内还出现了一些不明确、不正当竞争的现象。非资本因素参与、非市场化逻辑导致竞争格局的构建进一步复杂化。
王俊指出,受到地缘政治、逆全球化以及供应链、产业链各方面的挑战,汽车出口目前出现了非技术壁垒。同时称,“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的价格差距仍然存在。”数据显示,今年1-5月,中国汽车品牌狭义乘用车20万元以上的销量占比为17.5%,合资品牌达到42%。
长安汽车部分热门车型
展望未来,长安汽车深入推进新能源“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枢”、全球化“海纳百川”三大计划,共同推动“新汽车 新生态”战略全面落地。
王俊表示,到2030年,长安汽车力争实现集团销售5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销售400万辆,新能源销售占比60%以上,海外销售占比30%,努力打造并成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中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