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贵的比亚迪车主们别划走!!!看看这到底咋回事??
开个会,比亚迪的车友别划走,帮我看看这个壁纸是什么情况。我设置好的,每次开机又回到默认的了。壁纸的设置应该是没有错的,就是看人家视频,从微信传过来的图片保存到车机的相册,然后从相册里边这样设置成壁纸。本来设置的就是只要不熄火就一直这样的,现在熄火试一下,真的无语了。
家人们,现在把它打开,看一下,开机动画结束之后壁纸就突然出现,几秒之后就没了,又回到默认的系统的壁纸上面,还是可以来回的滑动。就等于是刚刚的壁纸没有设置过一样,这个里面也没有设置桌面,是不是也这样?真的很烦,应该怎么办?
长城举报比亚迪!“吹哨人”不好做,长城能顶得住舆论压力吗?
近日,一则长城汽车的声明引爆网络。是长城汽车向国家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了举报材料,举报的对象是比亚迪汽车!
长城汽车声明:长城汽车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递交举报材料,就比亚迪秦 PLUSDM-i(产品型号:BYD7152WT6HEVC2)、宋PLUS DM-i(产品型号 BYD6470ST6HEV2) 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举报。 ???
看到这则声明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长城汽车做了一件正确,但又不讨好的事情。
我们先解释一下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说的常压油箱是怎么一回事儿。
简单的说,就是混动车发动机可能长时间不工作,因为可以纯电行驶。炭罐冲洗机会少,导致炭罐内的油气无法及时冲洗充分,从而增加油气从炭罐大气口溢出的风险,蒸发及加油排放恶化。
所以高压油箱就出来了,对于一般油箱系统,当燃油箱内燃油蒸气压力达到4~7kPa时,位于燃油箱上的燃油蒸气阀打开,燃油蒸气将被释放到炭罐内。对于PHEV车辆,为了收集行驶过程中油箱内挥发油气,油箱都采用高压密闭油箱,此类油箱一般可以承受35-40kPa的蒸气压力。同时高压油箱系统也对周围的管路:如加油盖、加油管路、蒸发管路等提出了更高的耐压要求,因此成本高了。
所以长城举报比亚迪肯定是已经掌握了充分的事实依据,也就是说比亚迪秦plus DM-i和送plus DM-i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八成是真的。
但为什么说长城汽车做的这件事并不讨好呢?
首先,我认为知道比亚迪采用常压油箱的汽车品牌并非只有长城,因为中国汽车品牌经常会采购竞品车型进行拆解和研究。所以我估计很多其它品牌也都发现了比亚迪的这个问题,但是他们都没有进行举报,长城举报了,就容易被当成是一个“刺头”,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外界就会有很多不利于长城举报行为的解读。
其次,目前比亚迪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其它品牌的新能源车型销量都没有比亚迪多。此举很容易被外界解读为在销量上竞争不过,然后通过其它方式打压对方的手段。但长城汽车能公开发表声明,也就意味着长城汽车不是想在“背后”搞事情,而是正大光明的指出问题。目的是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共同进步。
长城汽车此番是做了一回“吹哨人”的角色,吹哨人就是指企业或组织存在重大问题,不惜面临巨大危险而勇敢揭露的人。吹哨人的行为往往不被理解,有时还甚至会反被诬陷。所以吹哨人的压力很大。但也正是因为“吹哨人”的存在,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进步。在这里还是奉劝广大网友,能够理性的看待此事。
比亚迪“广告门”谜团告破丨“双面李鬼”如何设下连环陷阱?
2021年4月29日,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则执行裁定书:经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本案被执行人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暂无财产可供执行,故无继续执行的条件,应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上海雨鸿曾被牵扯在2018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比亚迪“广告门”事件之中,如今已经基本走上破产边缘。比亚迪“广告门”的核心人物李娟,也已于2019年12月31日被判以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4年。
据法院裁决书,李娟未经比亚迪公司许可,擅自设立“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市场推广部办公室”并自称负责人,使用私刻印章与几十家广告商签订比亚迪品牌广告推广合同,未付的款项都高达2.47亿。此外,李娟还冒用比亚迪的名义,许诺高息回报,以向与比亚迪品牌有关的广告项目垫资等为名,诱骗上海霜阳、上海睿思哲等在内的公司钱款1.75亿。
2019年12月31日,李娟被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4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没收财产人民币500万元,已查封的房产予以折价后发还被害单位。
几年过去,“广告门”事件的真相已经基本上揭晓。李娟是如何一步步设下巨大的商业陷阱?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于2018年7月发布的特稿《比亚迪“广告门”事件发酵:跨越5000万到120万的“陷阱”》对这一事件曾进行了详细地报道,以下为当时报道原文。
2018年7月,一个历时3年、总金额或达11亿元的离奇广告代理事件,将比亚迪推向风口浪尖。
尽管目前公安部门已经介入调查,关键人物李娟也已被警方控制,但同时声称为受害方的比亚迪和广告供应商们,各执一词,事件的真相仍旧扑朔迷离。
2018年7月16日上午,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SZ)发布澄清公告,对近日引发广泛关注的巨额广告代理事件发表回应。
比亚迪表示,李娟及网传的“陈振宇”非比亚迪在职或离职员工,也不是比亚迪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李娟以比亚迪及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名义对外签署的合同所用印章系伪造。李娟冒用比亚迪员工身份、使用伪造印章对外签署合同,已涉嫌犯罪,比亚迪已就上述事项向警方报案,警方已介入调查,目前李娟已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
这是比亚迪官方近期第四次为该事件发声,与前三次在微博或官网发布相关声明时强调“比亚迪均不知情,与比亚迪无关”不同的是,比亚迪此次发布的公告并未出现“不知情”相关表述。比亚迪表示,作为受害方将与各方积极配合警方调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同时,比亚迪官方微博告知函称,愿意与相关公司保持积极沟通,将根据警方对于相关事实和金额的核查认定,与相关公司共同商讨合理的解决方案,并由该集团采购处总经理负责预约接待。
尽管如此,广告供应商们坚持认为,比亚迪不可能完全“不知情”。2018年7月16日下午1点,比亚迪“广告门”涉事方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雨鸿)、上海竞智广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竞智)等4家供应商联合召开媒体发布会,对比亚迪与广告商合作纠纷事件情况进行说明。
几位供应商联合表示,据他们所知,目前涉及款项差不多11亿,主要分为垫资和做活动两部分。值得注意的是,雨鸿文化负责人汪晓婷也出现在了现场,并出示了一些雨鸿文化与比亚迪展开合作的证据。
竞智广告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李娟是自首的,并非比亚迪所说的报警并采取强制措施带走。
2018年7月15日,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关于比亚迪广告门事件的声明”表示,由李娟以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名义发包给雨鸿公司的广告业务均属比亚迪旗下真实业务,事中有比亚迪广告部门及大区相关人员对接,事后有大量业务确认。
事件陷入“罗生门”
案件的核心人物李娟究竟是什么身份,是解开重重谜团答案之关键。
2018年7月15日,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可以肯定,李娟绝对不是比亚迪员工,李娟向广告供应商称其代表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不是事实。
但在过去三年合作过的广告供应商眼里看来,李娟是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的高层,代表比亚迪与供应商们商谈广告业务。
“她的真实名字叫李娟,但每次来比亚迪总部,都自称是雨鸿广告的汪晓婷,而对其他的供应商,她的身份则是上海比亚迪市场部总经理李娟。”2018年7月16日下午,一位接近比亚迪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三年来,在李娟的协助下,广告供应商组织了多项活动,并有媒体对相关活动进行报道。这让他们对李娟的身份深信不疑,在上海雨鸿的策划下“比亚迪赞助阿森纳”一事,则更让广告供应商们相信了李娟的身份。
值得注意的是,李娟如何被警方抓捕,双方也各执一词。按照比亚迪声明的说法是合同诈骗涉嫌犯罪被警方关押。但竞智广告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李娟是自首的。有媒体报道称,李娟因与上线陈振宇失联,不堪被供应商追债而选择报案,但报案未遂,最终以自己1200万元房子来源不明为由自首。
但目前从各方得到的消息来看,李娟确实并非比亚迪员工。而按照李娟自己的说法,她只是在台前负责操作的“傀儡”,背后隐藏的操刀人是陈振宇。
根据此前有媒体公开的从匿名人士处得到了一份李娟所写的《上海比亚迪情况说明》,陈振宇自称为比亚迪集团隐形股东,并向集团副总裁李柯汇报。2018年7月16日,李柯向该媒体回应称自己“遭骗子陷害”,并希望警方将李娟、陈振宇及部分背后有猫腻的广告公司抓起来。
至此,该事件再度陷入罗生门。但究竟谁在说谎,仍难以分辨。简单来看,三方的关系是,比亚迪被李娟盗用公司高管身份,伪造文件和公章并完全不知情;李娟被自称为比亚迪隐形董事的陈振宇欺骗;而广告供应商则被李娟欺骗,自掏腰包为比亚迪办活动。
不过,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李娟的作案动机是什么?此外,如果李娟真的进行了诈骗行为,这一诈骗行为的商业逻辑是什么?她如何从中牟利?
有质疑认为,供应商给李娟提供了相应的回扣。但几位广告供应商负责人在2018年7月16日下午的发布会上表示,几个供应商都没有给过李娟一分钱回扣,合同都是招标竞标得来的,李娟的所谓诈骗是不存在的。
“在汽车圈,主机厂拖欠公关款很常见。这时候需要乙方先行垫资,有的甚至拖欠一两年。”有公关公司高层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但这也无法解释李娟能够从中获利。
一般来说,若甲方与乙方广告公司签订广告合同,甲方需付给广告公司相关费用。该事件中,目前看起来更像是李娟作为中间人,广告供应商为比亚迪办活动,但垫付钱款的是广告公司,按理说来这些钱款有广告供应商直接支付给相关事宜处理者,并不会到李娟手上。
李娟如何通过诈骗谋财,有待警方进一步侦查结果。
比亚迪完全不知情?
事件迅速发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此前比亚迪坚决表示“完全不知情”。
2018年7月12日,比亚迪官方微博发布一则《关于李娟等人冒用比亚迪名义开展相关业务的声明》称,自2017年5月起,李娟使用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名义,以自有资源(广告及活动)试用及免费使用为切入点,主动与比亚迪联系并开展免费广告宣传。
比亚迪表示,李娟冒用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身份,伪造比亚迪多枚印章,以比亚迪名义,与多家单位及机构展开广告宣传类合作。比亚迪表示,对于上述事情比亚迪均不知情,事件也与比亚迪无关。
比亚迪强调,对李娟等人用伪造印章与相关公司签署的合同等事宜,概不知情,也与该公司无关。
这一纸声明,引起涉事另一方——广告供应商们的强烈不满。7月12日,上海竞智发表一篇名为《人BY脸,天下无D》的微信文章将比亚迪形容为“一个老赖的诞生”。并表示,涉及此事件的广告供应商多达数十家,被拖欠的广告费用高达11亿元,且至今已有3年,如此漫长的时间加上如此庞大的广告费用,比亚迪方面不可能不知情。
广告供应商们表示,今年5月比亚迪宣布赞助英超足球俱乐部阿森纳的活动,比亚迪不可能不知情。当时,针对与英超豪门阿森纳的合作,比亚迪官方做了不少的宣传。并且,比亚迪集团公关部部长李巍出席签约并为活动站台。
但比亚迪在2018年7月12日发表的公告中表示,2018年4月,李娟使用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名义,以资源赠送及优惠价格的方式,推进比亚迪与阿森纳足球俱乐部之间的广告宣传。
2018年7月13日晚间,英超阿森纳足球俱乐部发表声明称,根据比亚迪告知阿森纳的信息,比亚迪相信其本身已成为一桩涉及诸多广告协议的诈骗行为的受害方。
阿森纳表示,2018年5月8日,俱乐部与比亚迪曾在阿联酋航空足球场举行仪式,共同宣告双方正式结成合作伙伴关系;而此次事件亦涉及已启动的这项合作。我们正在调查事件现况,并与此前参与启动这项合作的比亚迪高层代表们共同商讨此事。针对此次事件,俱乐部将不再发表更多评论。
负责推进该事件的正是上海雨鸿,其在2018年7月15日晚间发表的声明表示,据阿森纳官方声明称,比亚迪相信其已经成为一桩涉及诸多广告协议的诈骗行为的受害方。但据悉,比亚迪截至目前仅仅以伪造公司印章罪向上海警方报案,并非其所称诈骗罪。而且比亚迪报案系李娟在高压之下自首以后。在警方尚未查明案件事实的情况下即向阿森纳做出带有武断推断的通告,且通告内容与其报案内容并不相符,存在误导公众之嫌疑。
2018年7月16日,上海雨鸿的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公司有比亚迪阿森纳项目的代理授权文件。”并且,比亚迪签约阿森纳的往来邮件,其中qq邮箱为李娟操作,回复她的是比亚迪使用的byd.com邮箱,这是比亚迪官方承认的邮箱域名。
2018年7月15日,一位比亚迪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比亚迪与阿森纳合作的项目确实存在,并且,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巍确实出席了比亚迪与阿森纳的签约活动。我参与过该项目的评估,但项目的前期是如何导入的、和李娟有什么关系,这些完全不知情。”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就诈骗一事发表第一份声明则是在2018年6月13日。不过,在2018年7月12日事件爆发之后,比亚迪才删除了所有微博中关于阿森纳的相关内容。
另外,有广告供应商质疑,比亚迪在2018年5月底发现端倪,为何不采取任何行动,2018年6月20日李娟仍继续以上海比亚迪总经理的身份与广告商开展合作。
比亚迪是否知情、具体知情到什么程度,将影响事件的下一步走向。并且,比亚迪作为上市公司,将影响投资人对比亚迪的判断。2018年7月16日,比亚迪收盘价43.95元,下跌4.35%。
尽管在比亚迪官方微博告知函称,将根据警方对于相关事实和金额的核查认定,与相关公司共同商讨合理的解决方案,并由该集团采购处总经理负责预约接待。但截至目前,记者了解到,对于相关事件孰真孰假,广告供应商与比亚迪仍未达成认同。
签约阿森纳的“连环局”
问题的关键是,比亚迪和阿森纳的签约金额究竟是多少?而在此前,出现了120万和5000万两个数字。
2018年7月16日,一位接近比亚迪的人士在接受21世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和阿森纳合作金额确实是5000万,但是李娟给比亚迪的报价是120万。
如此大的落差的确让人大跌眼镜。“实际情况是,李娟和上海雨鸿花了5000万跟阿森纳签了合同,盖的章是假的比亚迪公司的章。同时,李娟和上海雨鸿跟比亚迪签的是120万的合同。真实的比亚迪只对接上海雨鸿,比亚迪给上海雨鸿钱,上海雨鸿给阿森纳钱。但后来比亚迪了解到,李娟用假的比亚迪股份的公章,和阿森纳签的合同,而且金额是5000万。”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
但与一个世界顶级足球俱乐部、两个赛季120万的合同费用,明显和市场行情不符,但比亚迪选择相信并派公司高管李巍出席签约,这似乎有些“匪夷所思”。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120万就能够搞定与顶级足球俱乐部两个赛季的合作,比亚迪难道对此没有怀疑吗?
对此,上述接近比亚迪的人士进一步告诉记者,“李娟这样解释,原来的合作方临时退出,所以位置空出来了,有一个临时的漏。因此价格是60万一个赛季,两个赛季120万。”
该人士同时透露,比亚迪察觉到“骗局”大概是在2018年5月左右。那么,“双面”李娟到底是如何做局的,又如何挣钱?为什么这样一个“骗局”可以越做越大,直到高达11亿才被发现?
“她拿比亚迪背书,去融资,承诺高利息和居间费用,最后钱都流向雨鸿。”上述知情人士说出了李娟做局的核心。按照这位知情人士的说法,心思缜密、“胆大包天”、甚至干了一票大的就想“跑路”的李娟布下的是一个连环骗局。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