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b柱怎么拆开视频

难度不小!比亚迪CTB技术成功挑战双面侧柱碰试验

自从全球汽车市场进入纯电动化转型的阶段,由于电池包重量的缘故,使得现在的纯电车型越来越重,对车轮和车身结构的安全性要求更高,也引发不少消费者的担心。就在近日,国内汽车安全类测试栏目TOP Safety为验证CTB技术对电动车安全性的意义,选择了比亚迪海豹进行了一次新能源汽车双面侧柱碰试验。该试验通过模拟真实严苛的场景,来测试新能源汽车叠加两次侧柱碰后整车的被动安全性以及电池安全性。先来给各位小伙伴介绍以下什么叫CTB技术,以比亚迪的CTB技术为例。据比亚迪官方介绍,CTB技术以“电池车身一体化”为核心设计理念,并且在“蜂窝”中找到灵感,结合刀片电池独有的长方体结构和超级强度,衍生出“类蜂窝铝”结构,带来电池成组技术里程碑式的革新,通过将刀片电池包与车身刚性连接,二为一形成完整体,将地板(电芯上盖)-电芯-托盘三者与车身集成,形成高强度的“整车三明治”结构。在CTB技术加持下,刀片电池包与车身集成后,宽包电池作为刚性体结构件加强了车身环形结构,同时优化电池包边框结构设计,电池上盖、电芯和边框参与整车传力,进一步加固底盘结构,平衡整车重心,使整车强度大幅提高。此次双面侧柱碰试验对于纯电车型可以说是难度不小,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相比传统燃油车除了要考虑整车结构和乘员保护安全性,还要考虑整车碰撞发生后的电安全,而侧面柱碰相比起正面碰撞,碰撞点更集中,碰撞面积更小,会对车辆产生强大的“切割力”,这对底部装了电池包的新能源汽车来说考验难度极大。本次试验采用了双面侧柱碰的形式,在单次侧柱碰的基础上极大的增加了试验难度,模拟更极端的连环撞击工况,对于新能源车型的考验难上加难。比亚迪海豹CTB在本次双面侧柱碰挑战中,使用同一台车,在一次标准侧柱碰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侧面柱碰。第一次碰撞试验,比亚迪海豹整车以32km/h的速度和75°的角度,撞击254mm钢性柱,随后同一台车进行叠加第二次碰撞试验,以副驾驶后排撞击点进行侧柱碰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比亚迪海豹整车结构最大变形量183mm,相比传统燃油车平均300mm左右的变形量,搭载CTB技术的海豹最大变形量减小了120mm左右。表明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很好地提升整车结构强度,确保从前到后各个撞击位置的结构安全,也进一步验证了整车安全。综合来看,乘员保护方面,在CTB的结构安全基础和气囊缓冲保护下,整车中三个乘员保护指标也全部达到满分,最大化保护每一个用户的生命安全。电池安全部分,两次碰撞后电池包仅在边框产生轻微变形,带电部分无损伤,电池包主体结构基本没有变形,电池包没有出现漏液、起火,整体结构稳定,并且在碰撞瞬间,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立即执行高压断电保护策略,高压系统电压在碰撞后的820毫秒内,迅速下降至安全电压区间内,有效保证驾乘人员生命安全。跟据相关试验结论可以看出,使用比亚迪的CTB技术的车辆安全性确实有一定提升,对CTB相关技术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保持关注。

安卓鸿蒙苹果设备比拼!2500元价位段热门平板电脑横评

比亚迪CTB技术成功通过双面侧柱碰试验

近期,国内汽车安全类测试栏目TOP Safety为验证CTB技术对电动车安全性的意义,选择了比亚迪海豹进行了一次新能源汽车双面侧柱碰试验。该试验通过模拟真实严苛的场景,来测试新能源汽车叠加两次侧柱碰后整车的被动安全性以及电池安全性。

搭载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比亚迪海豹在TOP Safety双面侧柱碰试验中,挑战了主驾驶侧柱碰试验,副驾驶后排侧柱碰试验,以及两次侧柱碰后的电池包复用试验,顺利通过了挑战。

双面侧柱碰试验挑战难上加难

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相比传统燃油车除了要考虑整车结构和乘员保护安全性,还要考虑整车碰撞发生后的电安全,而侧面柱碰相比起正面碰撞,碰撞点更集中,碰撞面积更小,会对车辆产生强大的“切割力”,这对底部装了电池包的新能源汽车来说考验难度极大。

本次试验采用了双面侧柱碰的形式,在单次侧柱碰的基础上极大的增加了试验难度,模拟更极端的连环撞击工况,对于新能源车型的考验难上加难。

比亚迪海豹CTB顺利通过挑战

比亚迪海豹CTB在本次双面侧柱碰挑战中,使用同一台车,在一次标准侧柱碰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侧面柱碰。第一次碰撞试验,比亚迪海豹整车以32km/h的速度和75°的角度,撞击254mm钢性柱,随后同一台车进行叠加第二次碰撞试验,以副驾驶后排撞击点进行侧柱碰试验。

双面侧碰撞试验(第一次侧碰撞)

双面侧碰撞试验(第二次侧碰撞)

试验结果显示,比亚迪海豹整车结构最大变形量183mm,相比传统燃油车平均300mm左右的变形量,搭载CTB技术的海豹最大变形量减小了120mm左右。表明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很好地提升整车结构强度,确保从前到后各个撞击位置的结构安全,进一步验证整车安全。

比亚迪海豹试验数据结果

优秀的表现得益于比亚迪海豹所特有的车身结构,相比传统车身结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结构的车身纵梁缩小了前机舱与乘员舱之间的高度差,可以更有效地发挥材料本身的强度优势,并为力的传递提供更顺畅的路径。全平底板设计,让海豹的白车身侧向传力结构更稳定、更连贯。

乘员保护方面,在CTB优秀的结构安全基础和气囊缓冲保护下,整车中三个乘员保护指标也全部达到满分,最大化保护每一个用户的生命安全。

电池安全部分,两次碰撞后电池包仅在边框产生轻微变形,带电部分无损伤,电池包主体结构基本没有变形,电池包没有出现漏液、起火,整体结构稳定,并且在碰撞瞬间,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立即执行高压断电保护策略,高压系统电压在碰撞后的820毫秒内,迅速下降至安全电压区间内,有效保证驾乘人员生命安全。

为了进一步测试电池包的安全性与稳定性,TOP Safety还对比亚迪海豹进行了一项更难的试验,将参与了两次侧柱碰的电池包重新装入另一台新车后,车辆可以正常启动、安全行驶,证明碰撞后的电池包功能性一切正常。

比亚迪海豹双面侧柱碰后电池上电成功

这得益于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通过整车三明治结构,发挥刀片电池既是能量体又是结构件的优势,突出的安全设计,使得电池的安全性能大大增强,CTB一体设计优化了传力路径,有效保护了内部的结构,表现突出。

比亚迪CTB技术充分展现了安全是电动车最大的豪华

伴随着汽车消费的逐步升级,人们越来越关注深藏于汽车外观之内的安全性能。此次双面侧柱碰试验中,比亚迪海豹通过刀片电池和CTB技术的搭配,使得车身具备充足的吸能空间及更顺畅的能量传递路径,在整车安全和电安全上表现优异,以卓越的安全性能,成功通过了测试。

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结构

CTB技术以“电池车身一体化”为核心设计理念,并且在“蜂窝”中找到灵感,结合刀片电池独有的长方体结构和超级强度,衍生出“类蜂窝铝”结构,带来电池成组技术里程碑式的革新,通过将刀片电池包与车身刚性连接,二为一形成完整体,将地板(电芯上盖)-电芯-托盘三者与车身集成,形成高强度的“整车三明治”结构。

在CTB技术加持下,刀片电池包与车身集成后,宽包电池作为刚性体结构件加强了车身环形结构,同时优化电池包边框结构设计,电池上盖、电芯和边框参与整车传力,进一步加固底盘结构,平衡整车重心,使整车强度大幅提高,安全性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30%的当下,市场上对于新能源汽车安全的关注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此前,比亚迪海豹长续航后驱版在C-NCAP中获得了五星成绩,综合得分率高达88.6%,验证了比亚迪海豹的安全性。

此次TOP Safety双面侧柱碰试验中,比亚迪海豹更是通过试验证明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安全性,搭载了CTB技术的比亚迪海豹,对新能源汽车整车安全和电池安全,进行了一次非常有力的回答。

比亚迪D1:看着像"大号飞度",却有电动侧滑门,2米8轴距,空间还大

看着比飞度稍大,轴距却有两米八

右后车门前后滑,狭小空间易上下

后排空间确实大,靠背后方带杯架

以前坐它得叫车,现在买来就能开

只听比亚迪D1车型名字的话各位可能有些陌生,但看见实车之后你或许会恍然大悟,原来是它。比亚迪D1是为网约车出行市场打造的一款产品,右侧拥有侧滑门、后排腿部空间出色是这款产品的最大亮点。近日,这款网约车定制车型开始面向个人消费者出售,推出了标准版车型。

文章配图仅供示意,非比亚迪D1标准版

比亚迪D1标准版指导价格15.78万元,相比面向网约车市场的领创版指导价格降低1万元,相应的在配置上减去了前方碰撞预警、主动刹车、自适应巡航、后排液晶屏幕等功能。动力系统没有变化,NEDC纯电续航里程418km。

简洁是比亚迪D1给人的第一印象,头灯加入了黑色元素,横贯左右的灯带在提升层次的同时也能延展视觉宽度。前包围同样采用横贯左右的设计,两侧上扬的处理手法营造出一些微笑的感觉。

长宽高:4390/1850/1650mm

轴距:2800mm

虽然比亚迪D1看上去很像一台“大号飞度”,但其实它是一款紧凑型MPV,2800mm的轴距已经与一些中型车旗鼓相当了。侧面同样是简洁的处理手法,黑银双色轮圈带来一些时尚感,左侧采用常规的平开门,右侧后排采用电动侧滑门。

车尾采用最近非常流行的贯穿式尾灯,而且具有大面积黑色点缀。后包围大面积黑色装饰令车尾显得不那么单调,两侧的L形设计与前包围形成呼应。

简约同样也是车内的基调,中控台采用环抱式设计,上深下浅的配色方案营造出一定温馨气息。横贯左右的空调出风口和装饰板使车内在视觉上更显宽敞。方向盘和悬浮式中控屏造型比较常规,仪表盘尺寸非常袖珍,值得单独来个特写介绍。

仪表盘隐藏在贯穿式空调出风口内部,好处自然是令内饰更加规整,但劣势就是有点太小了,常用的时速、电量、续航里程、挡位等信息都有显示。

10.1英寸中控屏搭载DiLink车载智能系统,具有导航、语音识别控制、车联网、OTA升级、行车记录仪、倒车影像等功能。

旋钮换挡机构集成在“功能岛”之上,前方有储物格,四周则是一键启动、驾驶模式切换、电子手刹、自动驻车、空调、电动侧滑门等功能的控制按键。

前排座椅造型比较常规,采用仿皮材质包裹,支持多向电动调节,主驾驶座椅右侧配备有可折叠扶手。

空间体验者身高:174cm

后排是比亚迪D1的绝对亮点,2800mm轴距带来出色的腿部空间,纯平地板也对提升乘坐舒适性有益。

采用电动侧滑门在狭小空间更方便乘客上下车,而且右侧B柱还设置有扶手。由于一开始是为网约车市场打造的产品,所以天窗这个提升成本的配置被省略。

前排座椅靠背后方设置有可折叠的杯架和USB电源接口,后排空调出风口当然也不会缺席。

后备厢地板规整度一般,两侧饰板内部预留有储物空间。

比亚迪D1采用前置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36Ps、峰值扭矩180N·m,电池组是弗迪提供的磷酸铁锂电池,容量53.6kWh,为该车带来418km的NEDC纯电续航里程,快充时间为0.58小时。悬架方面,比亚迪D1采用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的组合。

结语

定制网约车市场规模比较小,而且令网约车从业人员更换新车型的难度也比较大,这或许是比亚迪D1开始面向个人消费者出售的一大原因。后排右侧电动侧滑门、宽敞的后排空间是比亚迪D1的最大优势。

以15万左右的预算买纯电动MPV车型的话,选择并不多,但如果以这样的预算买纯电动SUV或轿车的话选择会非常多,所以如果你有15万左右的预算想买纯电动车型,你会选择比亚迪D1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b柱怎么拆开视频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