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坑锌比亚迪怎么样

abc电池厂分别指的哪些?

紫金矿业是我长期跟踪的标的,紫金矿业作为国内的有色龙头,在市场风险情绪 浓厚的时候具有较强的保值作用,此时紫金矿业能够享受铜期货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但是紫金矿业不仅仅是国内有色龙头,还在刚果金有着世界上排名第一的铜矿,而且是高品位铜矿,同时伴生大量钴资源,比华友钴业的储蓄量要高,这个是当前最火的一种锂电池原材料,给紫金矿业带来巨大的收益。

而且紫金矿业是A+H两地上市公司,由于交易机制不同,从而形成一个套利差,在三者的带动下,紫金矿业出现巨大的涨幅。炒股炒的是市场预期和心态,虽然铜涨价,但是不会无限制的涨价,目前资金矿业的涨幅已经超过了其业绩所能支持的幅度,进入市场炒作区间,而且目前A+H溢价向这个负方向进行,这个使得部分套利党抛售A股,而买入港股。

紫金矿业是基金重仓股,目前由于基金赎回数目较多,导致基金经理被动斩仓,从而出现股基双跌,任何一只股票都有其合适的价格和合适的时间。

紫金矿业为什么下跌?

资金矿业下跌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原因一:因为涨太高了,出现补跌;股票都是这样的,涨高了要跌,跌多了要涨,这是自然规律。

紫金矿业这波主升浪从3.27元涨到15元,翻了好几倍,涨这么高了出现大跌非常正常。

原因二:因为紫金矿业遭受外资抛压套现,根据昨天紫金矿业资金检测,外资逢高减仓,全天净卖出额达4.05亿元。

紫金矿业大跌背后,一定是有超大资金在高抛,不然短期也不会出现这么大的跌幅。

原因三:因为有色板块调整因素,或者由于当前A股市场行情因素,意思就是指有色板块出现大跌,紫金矿业板块拖累出现下跌难免。

当然也排除近期大盘持续下跌,整个市场行情不好,导致紫金矿业下跌也是正常的。

原因四:因为利好变成利空,利好是用来出货的,利空是用来吸筹的,这是A股市场最常见的事。

比如紫金矿业被纳入富时中国50指数,按理说这是比较大的利好,但最终紫金矿业不买单,利好变成利空反而大跌。

根据当前紫金矿业的走势,出现下跌主要是由于以上四大原因所致,导致紫金矿业出现下跌。

也许有人会反驳,紫金矿业这么好股票,为什么近期下跌这么厉害呢?我只能告诉你,贵州茅台也是好股票,为什么近期也持续大跌呢?所以希望你慢慢地思考,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造车污染探秘,汽车公司究竟是如何处理排放物的?

比亚迪风波引起了人们对汽车制造行业污染情况产生兴趣,造车过程中究竟会产生多少污染、汽车公司又是如何处理的、行业排放标准的制定与实际实施情况究竟是怎样的?

作为重工制造业中的一环,汽车制造业在日常生产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污染物。汽车公司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收集处理这些污染物,在达到其所遵守的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

伴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相关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多,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环保压力。在汽车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分为废气与废水。主要来源集中在冲压车间、焊装车间以及涂装车间。

界面新闻咨询环保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后了解到,冲压车间污染物主要是冲压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冲压废料。焊装车间污染物主要是焊接时产生的焊烟与噪声。而涂装车间污染物则主要是油漆喷涂时产生的废气、废水及固体废物。此外,总装车间在进行淋雨测试时也会产生部分工业废水。

污染物的组成成分也比较复杂。涂装等工艺产生的挥发性废气中普遍含有VOCs。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是指在常温下,沸点50℃至260℃的各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苯、甲苯、二甲苯等危害因素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对人体造成巨大伤害。电泳、焊接等工艺产生的废水具有极高的COD(化学需氧量)、SS(固体悬浮物浓度)、石油类、磷酸盐、总镍、总锌数值。在排到大气、水体、土壤等自然界后,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同时间接对人体产生伤害。

受访技术人员表示:目前废水处理的一般流程是先进行洪流冲洗,再进行脱脂处理。对完成脱脂的废液进行二次冲洗,随后去除重金属元素。上述步骤被称为废水的预处理。整个预处理过程需要在生产车间内完成,以保证重金属元素不会被带出车间。经过预处理的污水将与其他危害物质较少的污水混合,通过PH调节、物理沉淀、化学沉淀与气浮等工艺进行前处理,然后采用缺氧和好氧等生化处理工艺去除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最后一般采用化学混凝沉淀除磷工艺和过滤工艺,保证废水磷和SS指标达到排放标准。

相较于废液处理的复杂流程,废气处理的手段更加简单粗暴。对于化学有害物质浓度较高的废气,一般直接采用燃烧手段进行处理。而含尘量较高的废气则会在简单过滤颗粒物后根据特性选择吸附过滤或者离子氧化等工艺组合处理,进行高空排放。

处理技术的成熟大大提升了污染物处理效率。

蓄热式焚烧炉(RTO)是目前更成熟、更稳定、更有效的废气处理技术。RTO系统利用高温氧化去除废气,通过控制温度,滞留时间,扰流和氧气量将废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气。同时该系统也可以回收废气分解时所释放出的热量,从而达到环保节能的双重目的。该技术可以有效对有毒气体(HAPs),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和臭气进行处理,处理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9%。

伴随着国家法律法规逐渐完善,汽车制造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也在逐年提高。

一名拥有知名汽车公司安环方面工作经验的受访者表示:目前汽车厂油漆使用有严格要求,含有苯这一有害物质的油漆被严格禁止使用,从源头上减少了排放物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每个汽车厂的环保要求都非常严格,废气处理效率基本都在95%以上。

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汽车厂商还是会出现纰漏。

尽管排放指标与监管是硬性的,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厂家还是容易忽视污染物的收集、分类与管理。专业人员表示:在硬件方面,废气、废水收集管路是否铺设到位、有无跑冒滴漏容易受到厂家忽视。而在管理层面,废气、废水和固废收集规划不合理,分质处理没有得到实现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沉睡的巨人正渐渐苏醒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锌链接,作者|昊华,编辑|邓龙

近一年来,区块链无孔不入,几乎渗透到各个行业的业务场景。

万亿级别的供应链金融,因参与主体之间的不信任,以及商票、银票难以流通等问题,让区块链从业者似乎找到最佳应用场景。

来自艾瑞发布的《2018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万亿。

无论是银行或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巨头,抑或是传统制造业的领头羊,更或是形形色色的创业公司,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供应链金融作为区块链技术的切入点。

一场浩浩荡荡的技术革命,仿佛要在万亿市场里迎来爆发。

蓝海市场

供应链金融,有什么来头?

从资金供给角度,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起来,提供一个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把资金当作供应链的溶剂。

举个例子,企业A生产服装,在接到企业B订单后,发现不够资金采购原料,于是拿着合同和订单凭证去找银行C借款,银行C根据订单真实性和企业征信情况,进行放贷,待企业A收到企业B剩余款项后,再把本息还给银行C。

说起来容易,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却蜗步难移。

参与主体之间的不信任,商票、银票的难以流通,都成了制约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因此,这催生了“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也给了区块链从业者切入供应链金融行业的绝佳机会。

在传统体系下,“贸易”和“融资”是两个分离的环节,企业A、企业B做完贸易以后,A拿着贸易信息找银行C融资,银行C担心企业A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要花费很大的代价来做验证。

如果利用区块链技术,只需将企业A、企业B、银行C的信息都上传到联盟链上,企业A和企业B做贸易的同时,银行C就可以“见证”。这样一来,企业A拿着贸易信息找银行C融资,银行C可以从本地见证到的数据里面核对真实性。

“我们在与攀钢合作的时候,就遇到过这个问题。攀钢和华夏银行都不会采用对方的系统,只有将双方信息都在一个可信的系统上,才能给双方链接”,布比区块链CTO王璟说,“于是我们将他们双方的信息都放在联盟链上,双方都可以随时验证数据的真实性。现在攀钢每个月通过壹诺金融平台走的商票已经有1亿多了。”

某种意义上说,区块链技术帮助解决了供应链金融的痛点。

目前,“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主要有三大派系:

第一种,银行系,由银行主导开发并使用的平台,比如平安集团下属金融壹账通发布的“壹企链”智能供应链金融平台,中信银行推出的“信e链—应付流转融通”等。第二种,巨头系,主要有蚂蚁金服的蚂蚁区块链、度小满金融、腾讯区块链、TCL、富士康等。第三种,创业公司,比如壹诺金融、共赢链、趣链、33复杂美等。

2018年结束,经历了一轮区块链泡沫化之后,“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这种模式不仅没有降温,反而有星火可燎原之势。

一时间,这种模式被专家学者认为是区块链技术最实际的应用场景,前景似乎一片光明。

趋之若鹜

6年前,冬季,寒风凛冽的上海,发生了臭名昭著的钢贸事件,震惊全国。

钢铁企业通过伪造仓单、重复质押等违法操作向银行申请贷款,最终导致300多人入狱,700多人被通缉,以及近100亿美元坏账。

“由于银行不具备审核整个贸易流程的能力,只能选择相信第三方进行风控,如果第三方出现骗贷现象,银行就会非常被动。”供应链金融专家陈盛东告诉锌链接,银行在面对违约时,也没有处理质押品能力。

自钢贸事件以后,即便是明知供应链金融领域市场空间很大,银行也不愿再次进入。

谈起供应链金融,银行为之色变。

因为在实际操作中,银行不得不面对三大风险:

贷前,银行对供应链金融的审核主要是企业提供的材料,可能会存在部分中小企业借助供应链金融贷和普惠金融优惠政策骗贷的情况。贷中,中小企业会挪用资金从事生产之外的事情,比如发放员工工资等,没有改善整个供应链的现金流,也减弱了企业日后的还贷能力。贷后,中小企业的经营不稳定可能带来的信用风险问题。

直到近两年,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技术兴起,中小银行才对供应链金融有所松动。

浙商银行抢在前头,推出了区块链技术和供应链金融结合的产品“仓单通”。

从实际操作看,通过“仓单通”平台,存货人可以把提货单、仓储货物转化为标准化的区块链电子仓单,既可将其向受让人转让交易,又可质押给银行获得在线融资。提货时,仓单持有人可凭合法取得、非质押的区块链仓单向仓储监管方提取货物,将线上挂牌交易、线下实物交割同步进行,从而减少在传统模式下的交易环节,提升业务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时效性。

据悉,2018年9月末,浙商银行的首笔系统对接“仓单通”业务——“珠海港仓单通”平台已落地运行。

除了提升安全性和时效性,银行还想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供应链金融的增信难题。

在雄安新区,华夏银行“链通雄安—区块链—供应链”产品首笔放款已成功落地。该产品在雄安集团区块链应用和实施团队的支持下,以雄安集团信用为基础,借助区块链平台的数据溯源、行为规范、资金管理等功能,为雄安建设的分包商解决工人工资发放、原材料采购等资金问题。

面对广阔的市场,互联网巨头和传统制造业巨头自然不会放过这块“肥肉”。

早在2018年4月,腾讯区块链就推出了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据腾讯区块链业务总经理蔡弋戈介绍,供应链金融的解决方案采取以源自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为底层资产,通过区块链实现债权凭证的流转、保证不可篡改、不可重复融资,可被追溯的模式。

在实际操作中,腾讯利用区块链技术把传统企业贸易过程中的赊销凭证,转换为一种可拆分、可流转、可持有到期、可融资的区块链记账凭证。

以比亚迪的应付账款为例,假设它的应付账款相当于一个债务凭证,那么区块链就是把这个债务凭证数字化,在区块链上记录它的流转。只要比亚迪已承诺付款,上游企业便可以把票据切分,流转给他的上级即二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等。

比如,比亚迪给一级供应商提供了1000万凭证,一级供应商本身不缺钱,就可以拆分800万给二级供应商,二级可以把收到的500万再拆分给三级供应商,依此类推直至十几级供应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资金更灵活、更高效且覆盖面更广。

蔡弋戈说:“小微企业单独融资,给付的成本利息会在10-20%左右,而通过该供应链条上获得的融资,成本会低于10%。”

2019年1月,蚂蚁区块链也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协作网络——蚂蚁双链通。

其业务逻辑也是依托核心企业的应付账款,以产业链上各参与方之间的真实贸易为背景,让核心企业的信用可以在区块链上逐级流转,从而使更多在供应链上游的中小微企业获得平等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务。

除了BAT等互联网巨头以外,以富士康为、华为为代表的制造业,也开始尝试使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供应链金融的问题。

不过,无论银行,还是巨头们,都无法吃掉整个市场。

对其他有意愿切入这个领域的创业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业内说法是,捡传统金融的“漏”——银行不愿意做的脏活累活,那我们捡来做,总有缝可以钻。

“供应链金融实际上是一门B2B的生意,你看到有哪个企业把B端市场都垄断了吗?”共赢链创始人徐立说,每一个企业都可以做一条联盟链,企业与企业之间又是一条联盟链,市场空间太广了。

并且,采用区块链技术后整个平台内不存在资金池,也不会产生类似P2P平台私自挪用资金的问题。

“平台内交易的信息都只是数据,不涉及任何现金,只有当核心企业承兑应收、应付账款时,才会有现金流出。”,徐立说,所有上链资产都采用区块链技术穿透到底层,全程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政府可以随时监控。

此外,从2017年起,政府接连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

“区块链作为一项新的技术本身市场认可度就较低,它需要一些外部因素去推动。而国家扶持则可以让监管机构和相关产业都合力去推进。”王璟说,我们能够与贵州银行、攀钢合作也有这些因素在里面。

据锌链接观察,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供应链金融平台嵌入区块链技术的业务逻辑都大同小异,区别只是产品名称不同。

“金融是一门古老的生意,对于很多互联网企业来说,他们并不懂保理、票据贴现如何做。同样,传统金融机构也不懂如何操作区块链。”万联网金融分析师许书川说,两者之间的信息差,导致了互联网企业入局供应链金融的可能性。

就像当年的互联网金融想改造银行一样,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想利用区块链技术去改造这个生态的从业者,也趋之若鹜。

但能否真正撼动这个错综复杂的生态,一切都是未知数。

是产业补充,还是伪命题?

“区块链加供应链金融就是个伪命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职员说。

对银行来说,区块链技术对供应链金融业务没有带来质的提升。在记账方面,银行只要保证各机构对账正确即可,并不需要过分追求速度;在溯源方面,银行的记账方法完全可以追溯,并没什么特别。

供应链金融市场太大,哪怕各路玩家拿走一块蛋糕,在银行眼里,也不值一提。

但对于企业来说,能解决供应链金融固有难题——参与主体之间的不信任,以及商票、银票难以流通等——已经算是莫大恩惠。

在东莞经营模具厂的谢军告诉锌链接,“现在做生意,基本都要垫资,一旦遇到拖款,便只能依靠贷款来维持工厂的运作。”

在接受锌链接采访时,谢军已经将自己的房子、车子拿去给银行抵押,用于给工人发工资。

他说,“一年到头,累死累活,赚的钱全部还利息了。要是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再也不会开工厂了。”

而谢军只是中国8000多万中小企业主的缩影。

据《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报告显示,中国40%的中小微企业存在信贷困难,或是完全无法从正规金融体系获得外部融资,或是从正规金融体系获得的外部融资不能完全满足融资需求,有1.9万亿美元的融资缺口,接近12万亿元人民币。

锌链接创始人龚海瀚说,“信用是金融的核心,区块链技术实际要解决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问题。作为探索已久的应用场景,已初步具备一定可操作性,那我们还应该从企业角度考虑,如何降低技术门槛,让更多传统企业也能从中获益。”

供应链金融关系到中国制造业,甚至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在此之下,万亿市场,蓝海争夺,各方机会很大,看谁能掘金。

作为底层技术,区块链给供应链金融注入新鲜活力,至于能否焕发新生,没人知道,但是似乎所有人都已经等不及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磷三杰”围猎磷酸铁锂,比亚迪后院起火?

撰文/ 陈邓新

编辑/ 孟会缘

眼下,比亚迪正处于高光时刻。

截至2021年11月29日,其市值高达8421.07亿元,约为1319.58亿美元,远超大众汽车1235.59美元的市值,位列全球第三。

之所以如此,与刀片电池起势有莫大的关系,一时间比亚迪成为磷酸铁锂的“代名词”。

然而,当磷酸铁锂成为“香饽饽”,各路诸侯渴望切入市场分一杯羹,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掌握上游磷矿资源的云天化、兴发集团与湖北宜化。

“磷三杰”不约而同地下场,打的是什么算盘?后院起火,比亚迪到底慌不慌?高光之下,比亚迪还有哪些无法回避的隐忧?

电池商可以买矿,磷企为何不可以造电池

2021年,磷酸铁锂上演了弯道超车。

上至比亚迪的汉、特斯拉的Model 3,下至五菱宏光的MINI EV都全部或部分使用磷酸铁锂,从而推动磷酸铁锂产量不断走高。

甚至,苹果未来的iCar也青睐磷酸铁锂。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报告显示,2021年前七月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已超过2020年全年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从7月起装车量连续超越三元锂电池。

此背景下,左“磷”右“锂”成为行业的共识。

譬如,宁德时代拟在“磷都”湖北省宜昌市投资不超过320亿元,渴望锁定磷酸铁锂的重要原材料磷源,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原材料涨价吞噬利润的风险。

一名互联网观察人士告诉锌刻度:“电池厂商可以买磷矿,磷企为什么不可以造电池?在磷酸铁锂走俏的当下,从磷酸延伸至磷酸铁、磷酸铁锂成为磷企共同的选择。”

据公开数据显示,一吨磷酸铁锂约需0.96吨磷酸铁,一吨磷酸铁约需0.77吨85%磷酸,一吨85%磷酸约需磷精矿2.67吨。

而据万联证券预计,到2025年磷酸铁锂需求量将达到191.4万吨,对应111万吨磷矿(折纯),2021~2025年行业复合增速超60%。

这意味着,磷企一旦在产业链上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势必获得更高的利润。

基于此,云天化拟投资72.86亿元建设50万吨/年磷酸铁锂电池新材料前驱体及配套项目;湖北宜化绑定宁德时代的,将产业链延伸至磷酸铁锂领域;兴发集团与华友钴业、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作,也切入磷酸铁锂战场。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这一两年,下游需求旺盛,‘磷三杰’的荷包满满,转型升级不但有勇气,也有底气。”

譬如,云天化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76.32亿元,同比增长19.35%;净利润为28.4亿元,同比增长2583%;其中,扣非净利润为27.46亿元,同比增长3349%。

赚得盆满钵满

对此,国海证券认为:“看好公司(云天化)通过氟硅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和本项目的实施,实现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与升级,充分享受新能源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作壁上观,背后是何道理

如此一来,比亚迪的处境变得微妙起来。

比亚迪一方面需要与宁德时代、LG新能源正面较量,另外一方面需要面对磷企的势力扩张、触及核心利益。

更为关键的是,宁德时代选择了湖北宜化,LG新能源与华友钴业为“盟友”,通过华友钴业与兴发集团也有了间接关联。

此背景下,比亚迪似乎并不太着急,这背后是何道理?

首先,磷源仍有选择余地。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磷矿出产国、第二大磷矿储量国,资源主要集中在云贵川鄂,其中湖北省是我国磷矿产量第一大省,其2020年产量约占总产量的45.1%,其次是贵州、云南、四川等。

由于矿产分布的特性,“磷三杰”虽然是行业当之无愧的霸主,分量举足轻重,但并未达到垄断的地步,川恒股份、云图控股、洋丰集团、司尔特等均拥有磷矿,譬如司尔特拥有高品位磷矿,川恒股份坐拥5.3亿吨磷矿,这意味着磷源仍有选择余地。

而据爱企查数据显示,全国涉及磷矿开采、贸易等相关的企业共有13954家,一年之内成立的企业有1376家。

磷源仍有选择余地

其次,制造标准抬高。

随着磷酸铁锂的炙手可热,也引起工信部的高度关注,前不久发布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磷酸铁锂单体能量密度不得低于180Wh/kg。

换而言之,引导行业从拼产能走向拼性能。

对此,光大证券也持相同的观点:“无论是从单体还是从电池组能量密度角度看,我国三元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均已超过《行业规范》的指标要求,但磷酸铁锂电池目前能量密度仅约为160Wh/kg。由此看来《行业规范》明显提高了磷酸铁锂电池的产业布局门槛。而头部电池企业相比于普通企业而言具有更优的研发水平,通过技术迭代更易达到《行业规范》的要求。”

再次,卡位六氟磷酸锂。

相比磷酸铁锂,电解液六氟磷酸锂更为紧俏,据业内预计,2022年六氟磷酸锂供应缺口为1.7万吨、2023年缺口为3.5万吨、2024年缺口超过6万吨。

此背景下,比亚迪更青睐押注六氟磷酸锂。

2021年11月15日,比亚迪与多氟多签下签订协议,2022年1月至2025年12月,采购总数量不低于56050吨的六氟磷酸锂产品,而7月双方从签订了不少于6460吨六氟磷酸锂的采购合同,加码的意图尤为明显。

据EV Volumes预测,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有望超过1000GWh,而56050吨六氟磷酸锂对应的电池产能为448GWh,也就是说提前锁定了行业近半六氟磷酸锂的用量。

增收不增利,比亚迪该如何解题

尽管如此,比亚迪虽无近虑但也有远忧。

2021年前三季度,比亚迪营业收入为1451.92亿元,同比增长38.25%;净利润为24.43亿元,同比下降28.43%;毛利率为12.97%,同比下降37.47%;其中,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5.18亿元,同比下降67.17%。

现金流还是充沛

与之对应的是,销量颇为坚挺。

比亚迪汽车全系销量为45.27万辆,同比增长68.32%;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3.76万辆,同比增长204.29%。

这意味着比亚迪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一名私募人士告诉锌刻度:“比亚迪业务驳杂,并非一家纯粹的车企,电子产品代工不及预期拖累了业绩,这才导致车卖得越来越多、钱却赚得越来越少。”

事实上,对比亚迪疲软的业绩,资本市场也不乏分歧。

譬如,李录在2021年7月选择减持比亚迪H股,一共套现了24.39亿元,而李录正是为巴菲特推荐比亚迪的关键人。

此外,比亚迪的高端化也是一个不确定性因素。

相当长一段时间,诸多国内自主汽车品牌不约而同主打性价比,走的是物美价廉的路线,而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高端化又成为自主汽车品牌的共识。

而要重塑消费者的心智,并非易事。

哪怕顶配的比亚迪汉售价接近30万元,也无法弥补比亚迪品牌力不足的先天缺陷,更不用说渠道、售后等跟中低端车型共享,消费者难以享受不一样的体验。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主机厂现在多倾向于在体系之外设置独立品牌、团队以及营销渠道,以摆脱传统的消费印象。”

对此,比亚迪也心知肚明,谋划推出新品牌,定位为高端硬派越野车,售价在50万元~90万元,渴望打破天花板的意图肉眼可见。

至于比亚迪的这步棋,到底有多大的成效,仍需要时间来确认。

综上所述,“磷三杰”为了拓展产业链,切入磷酸铁锂领域,对成本较高、且没有掌握磷源的企业势必造成冲击,这点毋庸置疑,但这或许并不算比亚迪眼下最为担忧的,长久来看走出增收不增利的怪圈、重塑消费者心智成功高端化更为重要。

最终比亚迪能否如愿以偿,不妨一起拭目以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坑锌比亚迪怎么样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