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台州4s店电话号码是多少

为什么春秋时期盛行的车战最终衰落了?

春秋时期一度盛行的车战,它最终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当时各国都借鉴了胡人的骑射方式,兴起了更为方便灵活的骑兵。由于骑兵的出现彻底地改变了以往一直靠车战为主的战争形式和战争的走向。所以,以往各国之间靠大规模车战的战争形式也就宣告结束成为历史。

为什么春秋时期盛行的车战最终衰落了?

车战是我国古代夏商周时期最主要的作战手段。当时一乘战车上有三名乘员,主将的位置居左,右侧位置是主将手下的武士,为“右”(或“戎右”),是战时的主力。在主将和戎右的中间是“御”,即驾驭马车的驭手。此外,战车前后左右,还有大约一百名徒步士兵跟随作战,保护车辆及乘员安全。这样一整套作战单位叫做一“乘”,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用以衡量一国军力的基本单位。

车战的作战方式是双方各自下战书,约定好作战时间地点和人数,届时双方摆开阵势,以战车对冲、车上甲士挥戈互啄的方式展开战斗,一个回合后重新整队,再次对冲,直到一方因训练不佳或伤亡较大、不得不退出战斗为止。

车战相对于其他的作战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是突出精锐甲士(高等级贵族成年男子)的战斗力,有点类似于评书演义中的将领单挑。其二是战争动员人数不会太多,不用进行大规模征召,甚至大多数情况下仅凭国君直辖部队即可投入战斗。其三,战争地点一般是在两国交界地带的平原地区,加之人数有限,所以对社会波及较少。其四,战前战中及战后,有一整套繁琐的礼仪性规定,对战场行为进行匡范,比如不击半渡(敌人渡河时不许出击)、不获二毛(上岁数的中老年不得俘虏)等等,甚至追击敌军时还不忘帮助敌军修理车辆,无形中又进一步减轻了对社会的冲击及负面影响。一旦违反,将被其他国家视为蛮夷之国,外交商贸上会受到孤立,甚至导致灭国之祸。

那么,难道古人不知道全民皆兵的香吗?暴一大堆兵出来互砍多好?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养不起太多人口,更养不起那么多不事生产只知作战的专业军人。但是呢,国与国之间的大多数纷争必须要解决,比如田地的纷争、水源的争夺、嫡庶的争权等等。远在陕西河南一带的天子,法理上可以进行仲裁,可在那个没有高铁飞机的年代,一去一回的时间,光一个一审就得起码大半年,你耗得起吗?于是,诸侯们只能采用车战这种互相都能接受、成本也不是太大、天子知道了也不会太上头的方式,来自助解决纷争了。

而随着时代的演变、生产力的发展、战争艺术的演绎,这种方式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挑战。

首先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兼并的持续,让一些诸侯国具备了更强大的作战实力,车战这种小国也能玩的起的小规模战争,显然大国们吃起来已经不香了。先秦时代,中国有两次大规模的作物跃升,一次是小麦取代小米(粟)成为主要作物,另一次则是大米作为更高产作物,进一步扩张到长江淮河以内。两种作物的普及与推广,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极大提升了各国的人口数量,更扩充了常备军规模,超越车战的更大规模战争已蓄势待发。而在理论上,孙武系统整理了春秋以来的经典战例,提出了一整套超越了车战范畴的军事哲学体系,为日后大规模的诸侯之战打下了理论基础。

其次,在赵武灵王骑射前后,起源于北方的骑兵这一作战方式开始被列国所接受和效仿,相较于车战,骑兵更易获得更容易训练,甚至可以直接掏钱雇佣北方戎狄部队,而车战的驭手、甲士,他们的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没有十年之功很难上战场。而骑兵除了冲击对战外,还具有远射、侦查、追击等多重功能,且不限于平原地带,可以在丘陵甚至山地也能一展身手。

第三,随着装备训练水平的提高,步兵也逐渐摆脱了战车附庸的地位,获得了独立的战场地位。孙武、吴起都是步兵战的高手,孙武严明赏罚、统一号令的军事思想可以短时间爆兵无数,而吴起则开创了职业步兵的先河。他首创的魏武卒,在今天看来仍是兰博一样的存在——“披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翻译过来就是,穿戴全部盔甲、拿着一百六十斤的强弩,带五十只弩箭、戈及三天的粮食,半天时间急行军百里,基本相当于全副武装十二小时完成一次马拉松的强度吧。

这样的军队,吴起训练了大约五万人,然后靠着这几万人,他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战绩。三十年来,吴起率领魏武卒攻下函谷关,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五百多里土地,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根据《吴子·励士》里的记载,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己的秦军,创造了步卒五万人、车百乘、骑三千,而破秦五十万众的战争史上的奇迹,也使得魏武卒一战成名。

随着步兵、骑兵的兴起,大规模的战争形态登上历史舞台,车战这种古老的君子之战,走向没落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台州4s店电话号码是多少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