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为什么比亚迪这么便宜

比亚迪的产能为什么上不来?

我就是奇瑞用户,从艾五换到艾五P,不管别人怎么黑,自己开起来觉得好就行

在网上颇受好评的比亚迪与奇瑞,为什么感觉现实销量一般?

首先,你要求证,到底是不是吹,哪个地方吹了,是数据与实际不符?还是用料不地道。

其次,销量不好为啥还要有很多人买奇瑞和比亚迪?难道这些人就不知道现在什么车销量好与不好吗?

最后,销量好不好跟车的好坏有关系吗?日产轩逸销量最好,可是故障率可不低啊,因为多数人买轩逸第一看的是合资的牌子,其次看外观内饰,车子的结构用料有几个去了解的?

今天去扫墓,碰到个奇瑞车~东方之子,1.8排量的,要知道这车2003年上市,现在18年了,还在用。这是在吹吗

4月销量增长98%,比亚迪增势依然强劲,为何路上看到的不多?

比亚迪刚刚公布了4月份产销数据,发挥依然非常稳定,甚至是稳中增长,销售了21万辆,同比增长98%,较一季度92.8%的增速提升了5个百分点,前四个月累计销售76.2万辆,这个规模相当于2021年全年的销售量,今年4个月干了2021年全年的量,这在两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比亚迪的速度比预想的还要快一些。

比亚迪不仅是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的老大,也是全球的领头羊,不过也有不少人反问道:比亚迪销量这么多,为什么街上跑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对于这种质疑其实不用回答的,因为道理非常清楚,这就是一个数学问题,只是这种质疑的动机可能并非是一个数学问题,而是打击比亚迪以及认同看好比亚迪的群体,这种质疑就类似于“你那么能,怎么不是首富呢?”。

先来回答这个数学问题吧,比亚迪当前增速很快,而且很快就会是中国市场销量第一的品牌,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但是同时中国市场的汽车保有量高达3.19亿(不要质疑这个数据,因为是公安部公布的截止2022年底的数据),这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了几十年的存量市场,你每天在马路上看到的是这个庞大的存量市场,而比亚迪虽然去年以来增速快,但是2021年销量只有70多万辆,2022年也只有不到200万辆,哪怕再加上以前的累计销量,这个累计数量在庞大的存量市场中当然显得很低了。

我们看待一种趋势的时候当然主要是看增量,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在迅速地取代燃油汽车,2018年燃油车占当年汽车销售总量的比例只有4.5%,而到了2022年这个比例已经提升到25.6%,短短4年时间,市场占有率就提高了21.1个百分点,这对任何一个做产业的人来说都知道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你不改变,几年以后你的企业将陷入亏损的困境,10年后也许就没有这个企业了。

另一方面是比亚迪是当前绝对的新能源汽车领头羊,占到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比例越来越高,在2022年这个比例是27%,到了今年一季度末,这个比例已经提高到近35%,现在这个比例还在提高,因为整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速未来都不可能超过90%,甚至40%都不可能,而比亚迪当前的速度是远远超过这个速度的。

中国汽车的保有市场中最多的应该是大众品牌,大众销量最高的时候是2019年,在华一年销量就高达400万辆,而当年中国整体汽车销量也不过是2576万辆,大众一个品牌就占到了近16%,即便是市场占有率这么高的品牌,在路上你看到的频率又是多高呢?

比亚迪今年的销量大概率是能够突破300万辆的,这个也是王传福宣布的第一个目标,更高一点的目标是争取达到360万辆,也就是在2022年基础上翻一倍。从今年前四个月的实际销量来看,360万辆的销量目标难度不小,但是300万辆的目标大概率是能够实现的。

300万辆的销售量就能够让比亚迪进入全球前十大车企俱乐部,甚至能够达到第九名或者第八名,这也将是中国国产品牌首次进入全球销量前十,尽管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已经很多年了。比亚迪进入全球前十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意味着中国自主的汽车工业拥有了全球竞争的能力。

笔者是非常看好比亚迪的,一方面是产品确实不错,有核心技术,“三电”都是自己研发的;同时创始人非常务实,踏踏实实做事,没有花里胡哨的行为,做的比说的多;最后就是因为这是国产自主品牌,这不仅仅是爱国的一种自豪感,更是实实在在的切身利益。

比亚迪当前业绩暴涨,2022年底的员工总数将近60万人,而2022年一年就招聘了将近30万人,这相当于我们老家一个县城的总人口,这带来的是庞大的就业岗位,再加上上下游产业链的就业人员,数量就更大了,汽车产业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排在前几的提供就业的产业,而且是能够提供高薪的岗位,日本就是依靠汽车产业才保持“失去30年”后依然能够保持国民高水平生活。

国产品牌的崛起,意味着更多的就业,这个群体拥有高薪自然会在国内消费,能够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这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汽车产业是仅次于房地产的第二大产业,但是和房地产不同的地方在于汽车是可以出口的,房地产具有极强的属地性,是无法移动的,你建的房子再好,外国人也不可能来买,这种概率极低,但是汽车不同,大众不是中国品牌,但是最高的一年能够在中国销售400万辆,即便是按照15万一辆的均价,这也是6000亿的营收规模。

全球最大的车企是日本丰田,年销量1000万辆,一年的营收大概是2万亿人民币,但是日本的经济规模只有我们的25%,这就意味着中国的车企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路上跑的比亚迪会越来越多,其他的国产品牌也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趋势。

曾是“国货之光”MPV,如今鲜有问津,比亚迪宋MAX为何后劲不足?

随着家庭用车需求的上升和消费理念的转变,国内的MPV市场近年来越发受到关注,不论是自主还是合资品牌都纷纷加大了在此领域的布局力度。早在2017年,比亚迪就瞄准时机推出了紧凑型MPV-宋MAX,一时风头无两。

当年,在宝骏、启辰旗下的MPV都还摆脱不了面包车的既视感时,比亚迪宋MAX凭借一招“龙颜”设计成功惊艳了市场。

霸气犀利的家族式前脸、动感流畅的车身迎合了许多消费者的审美,加上较具竞争力的定价,宋MAX上市两个月就取得了月销破万的成绩,在接下来的一年都持续领跑着市场。

然而,进入2019年后,宋MAX就开始略显疲态,月均销量从万台腰斩到五六千台。来到2020年,宋MAX的销量非但没有回暖,反而进一步下跌,如今月销量只余一两千台,存在感也越来越弱了……从曾经的“国货之光”,到如今的鲜有问津,比亚迪 MAX销量跌跌不休的背后,发生了什么?

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比亚迪宋MAX销量的下滑难免与近两年中国车市大环境不景气有关系。据乘联会统计,2019年国内MPV市场全年累计销量为136.7万辆,同比下滑19.8%。在车市寒冬之下,连五菱宏光这样的“神车”都难逃销量同比下滑的命运。而到了2020年,车市环境更是雪上加霜,让各大品牌都体会到了什么叫“残酷”。

不过,相较于MPV市场整体的下滑幅度,比亚迪宋MAX自身的销量同比降幅(多在50%以上)明显更加严重。何况,在逆风之中,仍然有别克GL8、传祺GM6等车型取得了进步。可见,宋MAX销量下滑并不全是市场的锅,还得从其自身产品力上找原因。

平心而论,疆哥觉得,比亚迪宋MAX的这套外观设计,放到今天来看也一点都不过时,但颜值毕竟只是消费者购车时的众多考虑因素之一。除去外观优势,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对宋MAX在空间、油耗乃至配置等方面的吐槽。随着同级竞品的丰富,宋MAX的产品竞争力也进一步下滑。

比如,若论“性价比”,2019款比亚迪宋MAX的起售价为7.99万元,用相近的价格消费者可以买到宝骏360的顶配版本。相较之下,宝骏360多出了定速巡航、电动天窗、胎压报警、驻车雷达等一系列实用配置。对于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而言,宝骏360、730等产品无疑也是具有吸引力的存在,将会分流一部分客户。

而若要比较中高配版本,在吉利嘉际等选手面前,比亚迪宋MAX仍然讨不了多少好。我们以售价相近的宋MAX-1.5T自动智联睿耀型和嘉际-1.8T DCT豪华型作对比:

可见,在自主竞品不断升级、外观内饰设计也越来越出色的情况下,比亚迪宋MAX想像三年前那样“靠脸吃饭”、一枝独秀是愈发不可能了。归根究底,比亚迪宋MAX要改变销量跌跌不休的态势,还是得从提升自身产品力出发,不能只怪“对手太强”或是“市场不行”。在疆哥看来,随着MPV市场竞争局面的变化和国人消费水平的升级,宋MAX很难用低价策略再去抢占市场,而应以提升品质和品牌价值为重。

时下,除宋MAX外,国产MPV中还有不少好苗子,如宝骏730、吉利嘉际、传祺GM6等等,在设计、配置等方面都可圈可点。不过可以看到,这些车型的定价多集中于10-15万元区间,除宝骏730外,销量大多难以突破五千台。反观中高端MPV的标杆——别克GL8,虽然定价在20万元以上,销量却多数稳定在万台附近。

这背后,是别克GL8品牌光环加持、自身产品力不俗、群众口碑良好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大众、丰田等合资品牌也加大了对中国MPV市场的布局力度,对这一市场的潜力颇为看好。只能说,市场环境不佳或许会影响国产MPV的销量,但却不是根本原因。要与合资竞品分庭抗礼,国产MPV在品牌、动力等方面都需再接再厉。

总之,作为一款家用MPV,比亚迪宋MAX有过高峰,也经历了低谷,但这并不是其最终命运。现款在售车型发布于去年6月,在下一次改款升级之后,宋MAX能否再度惊艳市场、重现辉煌呢?值得期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为什么比亚迪这么便宜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