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国产汽车比亚迪的性能如何

美企业测评比亚迪海鸥后惊叹:做工精良配置丰富

【CNMO科技消息】凭借着新能源的东风,比亚迪如今已经成为国内无可争议的新能源汽车领导者。如今,比亚迪已经不满足国内市场,而是决定走出去开辟更大的国际市场。近日,据外媒报道,有美国公司弄来了一台比亚迪小车海鸥,车辆的表现让他们印象深刻。

为了探究比亚迪对于车辆的成本控制,底特律地区的汽车基准测试公司Caresoft进行了一次车辆分析。汽车记者资深人士约翰·麦克尔罗伊(John McElroy)和汽车基准和成本降低咨询公司Caresoft的总裁特里·沃伊乔斯基(Terry Woychowski),对比亚迪海鸥进行了一次全车测评。

视频开始时,两人分析了车辆的外观,沃伊卓斯基提到了比亚迪为制造海鸥而采取的一些可能的成本节省措施。例如,海鸥全车只有一个单雨刷器,而且位于前部。没有后雨刮器,这意味着比亚迪只需要制造一个雨刮臂、一个雨刮电机和一个雨刮片,从而降低了成本。

同样,两位测评者也谈到了比亚迪在垂直整合方面的秘诀。他们称海鸥上没有多少(如果有的话)外包给第三方供应商。车身面板、灯组、电机、电池、电力电子设备等均由比亚迪自行制造。

在视频中,沃伊乔斯基更关注的是比亚迪精湛的制造工艺,车辆的一些点焊,特别是在后备箱门区域,做得非常整齐。根据他的说法,比亚迪的工厂在试图将面板安装到位时并没有遇到问题。此外,由于焊缝好看,因此不需要用装饰隐藏它们,从而也节省了成本。

麦克尔罗伊和沃伊卓斯基对海鸥的表现出的优秀质量和巨大价值印象深刻。海鸥的国内起售价格换算成美元仅有1万美元左右(国内7.38万元起),以不高的价格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功能和设备。这辆测试车还配备了皮革包裹的方向盘、自适应巡航、驾驶位电动座椅和令人惊讶的大量柔软触感材料。麦克尔罗伊对驾驶体验印象深刻。尽管动力只有75马力左右,速度不算快但已经足够了。

在视频中,沃伊卓斯基表示,虽然海鸥价格不贵,但是看上去这并不便宜。之后,二者还将对车辆进行拆解,以进一步探寻比亚迪的成本控制之道。

观网测评|最美比亚迪,为啥没成为爆款?

导读:虽然不是爆款,但宋 L 已经赢了。

(文/周盛明 编辑/张广凯)作为比亚迪从大众化迈向个性化的重要车型,宋L在概念车阶段就被冠以“最美比亚迪”的称号,广受关注。

考虑到 18.98-24.98 万的定价、全系纯电的动力形式,在宋 L 的上市阶段就有不少人认为这台车是“对标 Model Y”,并且有希望“成为爆款”。

从销量看,宋 L 在上市后短暂冲到了 7374 台的月销量,其余月份基本稳定在 5000 台附近。如果按照上述观点,宋 L 自然无法匹敌月销量动辄突破 4 万的 Model Y。

但实际上,宋 L 和 Model Y 的思路完全不同。

作为全球车型、面向大众市场的车型,Model Y 的外观设计仅仅是在 Model 3 的基础上稍加改动,从外形到座舱设计也大多为了功能化服务。对于不同年龄层的消费者而言,Model Y 不算有个性,设计中庸,接受门槛比较低。

但宋 L 身上有太多的“个性元素”。比如,猎装 SUV 的低趴造型、全新设计的“Dragon Face(龙颜)”设计语言、棱角分明的线条以及战斗气息的后扰流板……

从这个角度来说,宋 L 从诞生开始就不是一台希望讨好所有人的车。这一次,观察者网也深度试驾了比亚迪宋 L。从动态的角度来分析,宋 L 的确是一台比亚迪产品体系内剑走偏锋的产品。

回头率高,年轻人爱

宋 L 的外观不需要再多费口舌讲解,这台车本身就是比亚迪设计向上的一次成功的案例。

我们试驾的这台宋 L 也被官方贴了吸睛的黄色改色膜,在试驾过程中引发不少围观。

正如开头提到的那样,在比亚迪宋 L 身上,“龙颜”的设计语言开始了大胆且激进的尝试,它首次被赋予在一台个性化的猎装 SUV 之上。

在前脸部分,宋 L 在家族语言的框架下适度叛逆,但大灯造型和下保险杠向上竖起的两支龙牙以及整体呈「X」的设计仍极具辨识度。

而两侧的散热口和下包围的贯穿饰条则将运动气息进一步凸显,配合俯冲的车头,宋 L 看上去低趴且运动。

侧面是宋 L 最吸引人的角度。熏黑隐藏 A、B 柱设计配合全景天幕和熏黑后扰流板,整台车的车顶线条呈现出流畅且有力量感的弧线,而到了 C 柱之后下滑的线条也是猎装 SUV 的精髓——优雅且运动。

从车尾看,猎装 SUV 的气势凸显的更加明显。贯穿的中国结尾灯依旧延续家族传统,但下压的尾翼、高昂的小尾翼、两侧的散热开口和棱角分明的凹凸线条又将整台车的气势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从外观的层面来说,定位猎装 SUV 的宋 L 的外观设计完整度极高,运动元素和龙颜设计语言有机结合,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而最体现设计功底的外观设计的细节,诸如各种棱角的设计、折线的走向以及包围的开口都不会让人觉得飞扬跋扈,宋 L 的整体观感在克制的同时又很有侵略性,这正是高水平设计能力的体现。

最运动的王朝

我们试驾的车型版本为宋 L 售价 24.98 万的顶配车型,该车搭载前感应异步电机,后永磁同步电机的架构,最大功率 380 kW,最大扭矩 670 牛米,百公里加速时间 4.3 秒。

虽然目前汽车圈一直在内卷百公里加速的数字,在小米、智己等品牌主打运动的轿车产品中,甚至都卷到了 2 秒的区间。但从消费者日常使用的角度而言,4 秒的加速还是 3 秒的加速,其实已经是 99 分和 100 分的差距。

宋 L 的油门踏板也显现出这台车的调性——灵敏。哪怕是在 ECO 节能模式下,宋 L 的油门踏板仍不会变钝,前半段的加速感受仍然几乎没有虚位。

事情分两面看,客观来说这样的调教风格可能会让日常驾驶压力变大,但喜欢这种风格的消费者会在宋 L 上找到不错的乐趣。

在底盘悬架方面,宋 L 采用运动型车常见的前双叉臂式 + 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架。我们试驾的顶配车型还配有云辇-C 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在高速并线超车的过程中,宋 L 的侧倾属于 SUV 中的比较出色的水平——不会软趴趴支撑不住,但也没有硬邦邦牺牲舒适性。

值得好评的正是云辇- C 带来的均衡性。在驾驶者需要运动时,可变电磁悬架可以提供很好的侧倾抑制效果;在需要日常代步时,这套悬架的高级感和隔绝感处于同级别中绝对领先的水平。

用比亚迪自己的数据,搭载云辇-C 的宋 L 对颠簸路面隔振率高达96%;紧急制动车身俯仰角减小约 28.5%;快速变道侧倾角减小约 41.2%。

实际感受的确非常明显。

另外一个值得好评的点是,虽然我们试驾的车型是 4 驱版本,但在试驾当天的暴雨+高速的路况下,宋 L 依旧取得了 17.1 kWh/100 km 的出色成绩。

在快速路行驶时,能耗甚至降低到了 15.3 kWh/100 km。如果用 87.04 kWh 的电池包换算,宋 L 的实际续航有希望能突破 500 km。

比亚迪表示,为了兼顾动力输出和性能,宋 L 的后轴电机为比亚迪自研的高效八合一电动力总成——其中的 SiC 碳化硅模块的运用让损耗降低 30%,综合工况效率提升至 90%+。同时,宋 L 配备了热泵系统,整车热量综合利用提升 20%。

在动态部分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宋 L 的转向仍然是比较模糊的手感,驾驶者对车辆的状态感知不算明显,对于运动型 SUV 来说稍显遗憾。此外,宋 L 的辅助驾驶仍然需要驾驶者多加注意路况,在大曲率弯道时可能会出现退出的情况。

最后,值得好评的是宋 L 的后排空间和乘坐体验非常出色。在后排乘坐时,乘客的大腿可以得到有效支撑,不会有蹲板凳的感受。

并且,宋 L 座椅使用的真皮的触感和填充物非常柔软,配合宽大的接触面积,宋 L 的后排乘坐体验不输作为中大型轿车的比亚迪汉。

宋 L 其实已经赢了

虽然在标题中我们抛出了“为啥宋 L 没成为爆款”的疑问,但横向对比就会发现,在国内车企出的这些 20 万级别的纯电 SUV 中,宋 L 其实已经一骑绝尘。

比如,曾经销量出色的小鹏 G6 在开年后销量遇到滑铁卢,目前月销不到 2000 台;智己的当家花旦 LS6 也在短暂的热销后,销量回到了 2000 台附近。

比亚迪甚至没有大肆宣传的是,在 18-25 万的纯电 SUV 中,宋 L 已经可以坐稳月销量第一的宝座。这样的销量表现虽然不是 Model Y 那般的现象级产品,但也足够优秀。

最重要的是,宋 L、海豹等这些车型让比亚迪品牌开始了从面向大众和主流人群到关注细分市场和个性车型的转变。

并且,比亚迪通过宋 L 证明,自己的设计能力已经可以驾驭猎装 SUV 这种很难设计好的车型,并且在驾驶性上,宋 L 也足够成熟得体,驾驶感受不输给传统意义上那些以操控性和底盘素质见长的德系车企。

除了海豹、宋 L 这些比亚迪本品牌的运动车型,仰望 U9、腾势即将推出的猎装车都在证明一点:比亚迪不满足于只在大众代步车市场深耕,一个车企应当去追求好的设计、好的驾驶感受以及优秀的机械素质。

这就已经非常让人欣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亲身实测!比亚迪的智能化被低估,这才是王传福的真实力

2023年,在国内外汽车销售市场上,中国汽车品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于中国汽车工业和中国消费者而言,这是一个好消息。其中发展势头最好的是几个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其中销售成绩最好的是比亚迪,据统计2023的年度比亚迪全年汽车销量超过300万台。

这个品牌的车型在市场上的成功,主要得益于超高的性价比。其实比亚迪还有很多技术,特别是新一代智能化被低估。

下面我们看看这些技术:

早在2011年,比亚迪就自主研发出车联网产品——比亚迪云服务,这个产品可以支持远程开空调、车门等功能;而早在2013年初,比亚迪就与北理工合作研发线控自动驾驶试验汽车。特斯拉最早提出发展自动驾驶是在2013年5月,彼时蔚小理还未成立。据汽车日报AEB专业测试上,腾势N7对静态假车、静态两轮车的多次测试中,在60km/h全部成功刹停。比亚迪最新的“易四方”是真正实现四个电机独立驱动、整车深度融合感知、车身稳定矢量控制的极致安全技术平台。四个电机构成整车核心动力源,每个电机可以独立控制每个车轮,实现单个车轮的驱动、制动、前进和后退,让车辆具备超强的车身姿态调整能力。同时,采用中央计算平台+分布式控制器相结合的电子电气架构,通过整车级融合感知、决策、控制以及云端数据闭环,为四电机赋予“最强大脑”,实现车辆极致安全。仰望系列大量采用这一技术。2023汽车日报冬测,在夜间雪地辅助驾驶测试中,比亚迪腾势N7、仰望U8两款车型从51款各品牌车型中脱颖而出,终胜局4席中,比亚迪军团独占2席,实力出众。2024年1月16日,比亚迪发布行业首个智电融合的智能化架构——璇玑架构,由一脑、两端、三网、四链组成,是整车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汽车拥有了智能化的“大脑”和“神经网络”,使其可以像高级智慧生命体一样全面感知、集中思考、精准控制和协同执行。

可以看到截至目前为止,比亚迪智能化已取得一系列亮眼成绩:其中L2级智能驾驶搭载量位居中国第一,“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量产交付,同时还成为了全国首个获得L3级测试牌照的汽车企业。

综观比亚迪这20多年的发展,可以看到从电动化、智能化,到整车智能,前瞻实业家王传福的前瞻布局始终领先行业。

上半场“电动化”:在电动化上,比亚迪相继推出F3e、F3DM、800V高电压平台、刀片电池等技术和产品,三电系统持续领先。下半场“智能化”:比亚迪最早布局,并保持着行业领先。打造了当时行业唯一百分百兼容手机生态的智能网联系统DiLink,和以安全为核心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DiPilot。整车智能,只有比亚迪能做得到。整车智能的实现,一方面,得益于比亚迪全栈自研、垂直整合带来的战略优势,是比亚迪长期主义、重视技术的战略成果;另一方面,离不开比亚迪在电动化领域的积累,为整车智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以看到随着比亚迪全栈自研的智能驾驶普及,以及全产业链自研自造的实力,将为用户大幅降低了智驾的体验门槛。未来,比亚迪将不断降低智驾的体验门槛,以更领先的技术、更具竞争力的成本,加速智驾普及。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国产汽车比亚迪的性能如何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