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开封市比亚迪4s店售后服务

比亚迪万亿之路背后的两位“贵人”,豪赚近6万倍

比亚迪的股价再度刷出新高,市值站稳万亿大关,公司一众股东赚得盆满钵满,这其中比亚迪的两位“贵人”吕向阳与夏佐全更是豪赚近6万倍。

6月13日,比亚股价再度刷新历史新高,盘中一度涨近3%,市值站稳万亿大关。

对于众多“迪粉”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比亚迪的市值距离“宁王”仅一步之遥,新能源赛道“双王割据”的格局已初见雏形。

在投资者们为比亚迪欢呼雀跃之际,背后的一众资本也赚的盆满钵满。这其中,公司最早一批天使投资人吕向阳与夏佐全更是大赚数万倍之多。

比亚迪的不断壮大造就了这两位股东的巨额财富,反过来,20年前吕向阳与夏佐全的鼎力相助同样成就了今日的比亚迪。

大赚6万倍的比亚迪“贵人”

1994年,年仅28岁的王传福放弃了原本安稳舒适的工作,毅然决定从科研院所辞职追寻自己的“电池梦”。

只是,出身寒门的王传福当时可谓是“一穷二白”,根本拿不创立公司所需要的庞大资金,就在其一筹莫展之际,王传福的表哥,也是王传福的最大贵人吕向阳出现了。

在听到王传福欲辞去科研院的“铁饭碗”自主创业之初,吕向阳其实是反对的,但王传福坚持道:“我是研究电池出身的,也有电池企业的管理经验,我相信自己,你也了解我的能力。至于市场方面,你可以不相信我的判断,但你应该相信电池行业的潜力。”

最终,吕向阳决定拿出早年下海创业的积蓄250万元帮助王传福创业。要知道在90年代中期,上海的房价不过3000一平,250万元在当时无疑是一笔巨款。

对于当时的吕向阳而言,拿出这样一笔巨款去帮助表弟创办公司,无异于是一场“豪赌”,除了血缘上的羁绊更多的是对于王传福独到眼光的一种认可。

如果说吕向阳投资的初衷里有些许出于亲情成分的考虑,那么对于夏佐全而言,投资王传福则是完全基于信任。

与吕向阳发家于实业不同,夏佐全从90年代初期便开始投身于证券投资,并从中赚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或许是嗅到了危机,夏佐全选择了急流勇退,撤出二级市场,并以30万人民币的资金入股10%,成为比亚迪三大创始人之一。

30万元虽不及吕向阳出手阔绰,但在当时也属于一笔巨款。对于投资比亚迪的原因,吕向阳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是王传福身上有一种到今天夏佐全也解释不清的东西:信任感。”

在二人的鼎力相助之下,1995年,未来的锂电池、新能源整车巨头比亚迪诞生了。从后视镜的角度来看,吕向阳与夏佐全的这笔投资无疑时十分成功且具有前瞻性的。

公司创立之初,王传福与其20多名员工在深圳莲塘一个破旧的车间里不断摸索着电池行业的生意经,那时候三班倒是常态,很多工人在下班后直接住在了车间里,醒来以后继续干活。

在这样日以继日的努力之下,比亚迪发展速度惊人。王传福自己都曾感慨,“我们曾经想过要做大,但是没有想到能做到这么大。”

公司的业绩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并于2002年顺利登陆港交所,彼时吕向阳与夏佐全手中的比亚迪股权的市值已然过亿。

但两人并没有选择获利卖出,而是坚定持有,直至2021年夏佐全才开始陆续减持手中比亚迪公司股份,这也成为了如今人们口中“17年6万倍”的投资神话。

根据比亚迪最新披露的股东数据显示,吕向阳位列第三大股东,持股8.22%;其名下的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持股5.32%;夏佐全则是以2.84%的持股比例位列公司第六大股东。

以比亚迪最新股价351.58元/股计算,吕向阳、夏佐全手中所持比亚迪股权市值分别为1354亿元、284亿元,相较于其二者当初280万元的投资成本,增值近58500倍。

从1995年到2022年的17年的时间里,比亚迪的股价浮浮沉沉。2009年,比亚迪公司的股价一度涨超10倍;结果到了2011年,公司股价又暴跌90%。

如果不是从心底看好比亚迪未来的发展、认可王传福这个人是无法做到坚定持有的。而王传福在这17年间,通过一次又一次精准的产业布局帮助比亚迪完成“蜕变”,则成了这两位股东最大的信心来源。

“迪王”做对了什么?

成立初期,比亚迪的主营业务为充电电池的生产与销售。当时电池市场还是日本企业的天下,比亚迪虽然凭借着成本低廉的优势在镍镉电池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光凭这一点仍无法让公司做大、做强。

2年的蛰伏后,1997年,公司迎来了转机,一场席卷东南亚的金融风暴打破了这一格局。届时的日系电池厂商普遍处于亏损边缘,但比亚迪凭借低成本的优势,在市场上越发显得游刃有余。

大量的竞争者退出后,本不属于比亚迪的“蛋糕”变得唾手可得,凭借着低廉的价格,比亚迪在三年的时间内收割了全球镍镉电池市场近 40% 的市场份额,成为镍镉电池市场的老大。

1999年,比亚迪开发出了当时行业内领先的SC2100P大电流放电电池,当年镍镉电池产量达到1.5亿支;2000年,比亚迪成为摩托罗拉公司第一个中国锂离子电池供应商,一跃成为了当时中国手机电池行业的佼佼者。

登顶之后,王传福并没有倦怠,相反其看出了镍镉电池的市场空间已经无法继续支撑比亚迪的成长,便开始调转枪头进军汽车制造。

2003年,比亚迪以2.96亿元的价格跨界收购了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并宣布比亚迪要做国内最大的电动汽车企业。

王传福曾公开表示,“当我发现比亚迪也有做汽车的市场机会时,我冲上去都嫌慢,我要扑过去。”

要知道2003年在汽车还无法普及到每家每户的时代中,王传福便已经嗅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商机,眼光之“毒辣”可见一斑。

更不用说,就在王传福选择将重心放在汽车整车制造后不久,镍镉电池便开始走起了下坡路。可以说,王传福在镍镉电池中的入局与抽身时间节点选择方面做到了完美,晚一步或者早一步公司的发展都无法如此顺遂。

不过,在当时的燃油车时代中,比亚迪横空抛出的电动车并不能被当时的投资者所理解,在王传福放出豪言后,公司股价从 18 港元急跌至 14 港元,两天内比亚迪市值蒸发近 27 亿港元。

但事实证明,比亚迪确实能造车,公司在汽车领域复制了在电池领域成功的案例,以高度分工的生产方式逆袭了国际以及国内合资汽车厂商,并刷新了中国品牌轿车月销量最高纪录,至今该记录仍未被打破。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比亚迪的汽车业务也成了其营收的主要贡献,相较之下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的表现则略显逊色。

虽然比亚迪很早之前就已经布局新能源汽车,并在2015-2018年问鼎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但长期以来,比亚迪的汽车销售主力仍是燃油车,2018-2020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占总销量的比重在41%-49%左右浮动。

不过这种情况在2020年以后出现了扭转,根据公司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燃油车业务占比下降至18.5%,到了2022年第一季度,燃油车占比只有1.7%。

值得注意的是,4月3日,比亚迪正式宣布停止燃油汽车整车生产,成为了全球首个正式宣布停产燃油车的车企,这也意味着比亚迪“all in”了新能源汽车。

这对于比亚迪而言无疑是一项重大的变革,亦是一场豪赌。不过,现在看来王传福又对了。公开数据显示,5月份,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14183辆,同比增长152.8%,再创历史新高的同时稳居销量NO1的宝座。

与销量一同水涨船高的还有公司的股价,5月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高达49.87%,收复年内全部跌幅并创初历史新高,并被投资者冠以“迪王”的称号。

不过,虽然比亚迪已经“封王”,但公司的未来仍有挑战。

新能源车混战,比亚迪的“挑战”

这样的挑战一方面是来自于同行的竞争,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供应链紧张的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除去特斯拉,其他车企尚缺少核心技术优势,整体上看还处于完全混战的状态。

不仅是耳熟能详的“蔚小理”,做电动车的小牛、甚至是苹果的超级代工厂立讯、富士康等都加入了这场混战。

而在混战过程中,肯定会有后来者加入并试图超越。传统车企转型需要一些时间,而新势力中的一些车企已经在后发持续跟进,加之技术路线上的不确定性,很多企业未来发展如何,目前尚不能定论。

另一方面,比亚迪的全面停产燃油车更像是一块加速燃油车行业全面转型的多米诺骨牌,大众、宝马等传统燃油车巨头均公布了自己未来的新能源汽车规划。

多方入局的背景下,公司不仅要正面招架来自于其他车企在产品端的正面竞争,还要面对其他车企高薪抢人才等问题,为此公司曾于今年4月23日发布了一份成本几乎为0的股权激励计划,这无疑会使得公司的成本端承压。

而公司不仅面临着上述的“外患”,缺芯、少锂等“内忧”也在不停地困扰着公司,这点从公司的财报上就可以看出些许端倪。

公司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比亚迪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45亿元,同比下滑28.08%;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57.53%,仅为12.55亿元。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去年以来以锂盐为首的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是公司毛利下滑的主要原因。

本文源自环球老虎财经

比亚迪的天使投资人,拿30万换来200亿,回报率超过巴菲特

对于行业内的头部上市公司来说,大股东的每一次减持都牵动着业界的神经。而伴随着行业内的每一次“减持”,投资人的回报率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5月28日,比亚迪发布公告,大股东夏佐全拟减持比亚迪不超过1200万股。按照当日的股价计算,夏佐全这笔投资的回报已经超过5万倍。

拿30万换来200亿

根据《母基金周刊》的报道,1994年底,已经通过二级市场挣到第一桶金的夏佐全来到深圳,经人介绍认识了王传福。

彼时的王传福,已经在电池领域积累了一定实力,需要创建自己的实体公司。1995年,夏佐全出资30万元,助力王传福成立了电池公司比亚迪。

不过,当时的夏佐全并没有参与到比亚迪的日常运营。直到2001年开始,夏佐全才走到台前,出任比亚迪的执行董事等。截至今年5月底,夏佐全在比亚迪的持股比例已经达到3.31%。

这意味着,按照最新的收盘价计算,夏佐全所持有的比亚迪全部股份已经超过200亿元。拿30万换来200亿,夏佐全的投资回报率已经超过巴菲特。

科技投资的坚持者

此次减持比亚迪,让夏佐全在投资圈一战封神。而纵观夏佐全的投资生涯,这无疑是一位科技投资的坚持者。

正如夏佐全曾在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上所说,科技投资是享受国内新一轮科技红利的主要途径,“也是弥补中国核心科技缺失的关键一步”。

而夏佐全对比亚迪的投资,无疑证实了这一点。

根据“投资家”的报道,26年来,夏佐全不仅出资,还在后来的企业中多次协助王传福,助力比亚迪一次次把握时机,逆风翻盘。

2001年开始负责比亚迪日常经营后,夏佐全带领比亚迪以车用电池为起点,通过一次次收购开启造车之旅,更在后来成功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

如今的比亚迪,已经是国内新能源赛道的头号玩家,从自研动力电池到自研车载芯片,比亚迪的多项技术创新在助力自己形成商业闭环的同时,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多次减持之后

在夏佐全的多次减持之后,业界开始有声音担心这会对比亚迪的日常运营产生影响。但根据比亚迪的公告,夏佐全的减持计划并不会使公司的控制权发生变更,不会对公司的持续经营产生影响。

而根据夏佐全的说法,多次减持并非为套现,只是为了解决正轩投资的资金问题。2003年,夏佐全创办正轩投资,专注于高科技领域的投资。

除了比亚迪,正轩还投资了智能机器人研发商优必选、芯能半导体等独角兽。官网显示,正轩投资的平均投资回报超过10倍。

夏佐全始终建议企业,在投资人入局前把技术壁垒修建完毕。毕竟,对于目前的科技企业来说,掌握核心科技才是最大的竞争力。

写在最后

夏佐全表示,三年内将不再减持比亚迪的股份,“对公司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而站在新起点上的比亚迪又能否再登新高,我们且拭目以待。

文/禹汐

比亚迪今年给全行业都在上强度啊

比亚迪今年给全行业都在上强度啊,接连推出各个车型的荣耀版,引起全行业的一致降价,不仅惠及了消费者,还撕开了合资车的最后一块遮羞布,3月份比亚迪的销量直接突破30万,用独占鳌头来形容也不为过。

?

但是光普及新能源还不够,新能源的下半场智驾,比亚迪也要卷一卷,全新腾势N7豪华再进化,腾势N7基于比亚迪的璇玑架构打造,同时融合了智能底盘,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以及e平台3.0腾势升级版底盘架构。作为全球首款将智电融合的整车智能SUV,腾势N7就搭载了比亚迪全栈自研的“天使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在各路媒体的测试当中,智驾能力都站在了头部水平。

?

同时作为百万内唯一的“智电五双”智能豪华SUV,腾势N7突出的就是一个量大管饱,这五双分别是双腔弹簧,比单腔弹簧的调节维度更多,乘坐舒适性更好,在云辇-A系统的操控下,在复杂路况的滤震表现相当优秀。

?

第二个就是双激光雷达,在友商还在纠结单激光雷达够不够用,腾势N7直接超远距高精度双激光雷达,高精度毫米波雷达,全车一共33个行泊一体融合传感器,加上自研的智能驾驶域控平台,软硬结合的智驾才是真智驾。并且与友商雷达在头上不同,腾势N7的雷达与车头融为一体,更加美观。

?

第三个双枪快充技术,不仅搭载的是战未来的800V高压平台,还配备了双枪快充,左右两个快充口可以同时使用,即使是普通快充桩也能实现超级快充的效果,15分钟最快能充能350公里,也能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

第四个双电机四驱,采用全球首款量产八合一高性能碳化硅电动力总成,前后双电机驱动,零百加速3.9秒,麋鹿测试最高81.3km/h。虽然是家用车的外形,但是依然拥有一颗澎湃的内心。

?

第五个双排超舒适座舱,nappa材质座椅,帝瓦雷音响,还有百万级舒适座椅,每一个座位都是C位VIP。这哪里是车,就是一个移动的按摩椅,带着家人长途旅行也不会感到疲惫。

?

总的来说全新腾势N7,就像是比亚迪对于燃油车豪华SUV市场的一次进攻,没有丝毫的试探。腾势N7直接把智能化,豪华化,舒适化做到满,对于传统燃油车来说,这几乎就是降维打击,全新腾势 N7 的价值感超越百万,友商几乎找不出来一款能和N7全方位媲美的车型。我觉得腾势N7这次升级焕新,将会改变豪华SUV市场的格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开封市比亚迪4s店售后服务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