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比亚迪敢停产传统燃油车,试驾完汉DM-i以后我悟了
最近自主品牌里面就数比亚迪关注度最高了,原因有几个,首先是2月份开始比亚迪宋系列超越哈弗H6登顶SUV销量引起热议。其次是油价飙升,更多消费者把目光转向新能源车,尤其是性价比高的DM-i车系。最后就是比亚迪宣布停产燃油车,成为全球首个停止燃油车生产的车企。直至漫哥在成都试驾完汉DM-i以后,也就是把目前为止所有比亚迪家的DM-i产品都试驾完一遍了以后,我的观点是,边亚迪确实没必要继续生产传统燃油车了。
新款比亚迪汉家族在4月10日正式上市,汉家族新车包括纯注重经济节油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汉DM-i,注重加速性能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汉DM-p,电动轿车汉EV创世版以及汉EV千山翠限量版车型,售价区间为21.58-32.98万元。就在上市前一天漫哥就到达成都试驾这台目前比亚迪最贵的轿车。
关于这台汉DM-i,其实大家最关心的就那几个问题,亏电动力和油耗如何?实际续航里程打多少折?还有就是跟老款汉DM开起来有什么差别?本文漫哥就一一为各位车友解答。
亏电动力和油耗如何?
比亚迪汉DM-i提供两套方案,121KM续航里程版本的车型搭载型号为EHS145的电混系统,其中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为145kW,最大扭矩为316Nm;242km续航里程版本的车型搭载型号为EHS160的电混系统,其中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为160kW,最大扭矩为325Nm,我们试驾的是121KM版本。
因为它的发动机功率也算还可以,所以就算是亏电状态下,HEV混动模式跑起来也不会感觉到乏力,甚至还会觉得整台车突然就变精神小伙了,比EV纯电模式要畅快。我们特意在亏电状态下跑了很长一段高速,实际上这台汉DM-i的动力表现依然不错,除了能提供不错动力外还能迅速给电池“补补血”。在电量低于25%的时候,基本是跑2-3km就可以补充1%的电量,说明这发动机的能效还是有盈余的。整段高速里程大概40+km,最终这段路程的油耗表现在3.5L/100km左右,算是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内了,毕竟以往试驾过其他DM-i产品的省油表现都很不错,放在汉上面肯定也没差多少。就是说,就算你日常没有充电习惯的话,即使亏电开车,也会比传统燃油车省油得多。
实际续航里程打多少折?
因为要测试它在亏电状态下的动力和油耗表现,所以漫哥一上车就立马换成EV纯电模式,为的当然就是尽快把电都耗光,顺便也能看看它的纯电续航“打折力度”是多少,毕竟很多人买插电混动的车都是想着每天晚上在家里停车位充电,第二天全天都用纯电模式代步,这样就相当于“0油耗”了。跑了一下城市路和高速路大概20km左右,表显纯电续航从60km掉到了36km,打折率83%左右,比一些造车新势力的纯电车型稍微要好一点。
尽管纯电续航有打折,但是对比起纯电动车,它可油可电就是优势,跑长途不想呆在服务区充电位充电的就去加个油,这样就算出远门都没有续航焦虑。
按照它的纯电续航打折率来看,121KM版本理论上能跑100km以上的纯电里程,但出于保护电池,电池并不会真的跑到0。因为打开车辆设置你能看到它的SOC最低默认值为25%,这意味着在电量20~25%的时候,发动机就会不断介入给电池补能。而出于保护电,一般都是建议你把电量冲到90%,掐计算机一算这样121KM的纯电续航真实的只能跑60-70km。按照漫哥在广州的日常通勤来看,60km刚好够一天使用,就是每晚到家后都要充电。
就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在EV模式下你得控制好自己的右脚,不小心猛踩油门了发动机就会立马介入工作,进入HEV模式,这样就做不到“0油耗”了。
跟老款汉DM开起来有什么差别?
至于开起来跟老款汉DM有什么区别,那肯定就是性能上的区别比较明显,毕竟DM-i本来就主打舒适、省油,而DM主打性能,7.9秒和4.7秒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就是差距。DM-i车型就是以电为主,在城区驾驶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处于电驱的状态,发动机偶尔介入都更多事帮助电池充电,所以给你最大的感受就是汉DM-i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电机而非发动机。不过它的响应又相对柔和,不像特斯拉、小鹏那样给你扭矩瞬间爆发那种推背感。
而老款的DM,除了低速电驱,在亏电状态下发动机会经常参与驱动,同时在加速时,发动机的作用明显大于电动机,还会有变速箱换挡的感受,这些在汉DM-i上都是没有的。所以这就导致噪音的控制上也有了质的提升,发动机的运转声音很小,哪怕在电池低电量,车辆持续强功率输出,需要发动机高负责运行的情况下,从机舱内传进去的声音都非常小,这一点值得点赞。
简单总结就是汉DM-i开起来更接近不容易让人眩晕的电动车,而老款的汉DM则更像燃油车。当然如果你真的追求性能的话,新款汉DM-p可以满足你,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更快了,3.7秒就完事,就是31.98万元的价格不便宜就对了。
新款比亚迪汉家族系列,除了增加DM-i版本之外,外观设计也有调整变化。最明显的地方是尾灯取消了原来的贯穿的镀铬,灯腔整体性有了提升,光源样式变成了中国结设计,有没有点保时捷内味?反正是帅的。车身尺寸方面,比亚迪汉 DM-i相比于DM版车型长度增加了15mm,其长宽高分别为4975mm*1910mm*1495mm,轴距为2920mm,妥妥的标准中大型车身形。
内饰方面,座椅变成了一体式运动座椅,又增添了一部分运动感。同时,丹拿音响、美颜化妆镜等配置的加入,让车辆有了更豪华的享受,车机系统一如既往的好使,小迪反应迅速,就是没流量的时候麻烦点。
漫哥总结:为啥比亚迪敢当第一个停产传统燃油车的车企,体验过他家所有的DM-i产品以后你就找到答案了。而且看看数据,2021年比亚迪全年销量730093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93745辆,占总销量的81%,它的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已经所剩无几了,可以继续造,但没必要不是吗?DM-i系统已经让消费者信服了,就没必要分散精力去卖得不咋滴的传统燃油车上了,把全部精力都放在DM-i和EV上才是王道。
比亚迪:自主研发了常压油箱的燃油蒸汽排放控制技术,能符合蒸发排放法规标准
5月29日上午,比亚迪(002594)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自主研发了常压油箱的燃油蒸汽排放控制技术。
比亚迪表示,比亚迪DM-i是基于电动车平台设计的双电机串并联架构,实现了发动机和车轮的解耦(脱开连接),在EV模式下发动机可以灵活启动,燃油蒸汽可以进行自由脱附(抽走碳罐内油汽)。
同时,比亚迪还回答了投资者关心的六个问题。
问题一:PHEV插电混动都有哪些技术路线来解决蒸汽排放达标的问题?
比亚迪:PHEV插电混动在行业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基于燃油车平台开发,电机与动力系统叠加,不能实现发动机与车轮解耦(脱开连接),EV模式下发动机不能灵活启动进行脱附(抽走碳罐内油汽),故必须配备高压油箱才能满足蒸发排放的法规要求。
另一种是基于电动车平台设计的双电机串并联架构,实现了发动机与车轮的解耦,EV模式下,发动机能灵活启动进行脱附,故配备常压油箱也可满足蒸发排放的法规要求。
问题二:比亚迪采用常压油箱能否实现蒸发排放达标?
比亚迪:可以实现。比亚迪DM-i是基于电动车平台设计的双电机串并联架构,实现了发动机和车轮的解耦(脱开连接),在EV模式下发动机可以灵活启动,燃油蒸汽可以进行自由脱附(抽走碳罐内油汽)。加上多控制单元的协同策略,以及对碳罐特性的深入研究,比亚迪自主研发了常压油箱的燃油蒸汽排放控制技术,能符合蒸发排放法规标准。
该技术实现了PHEV在碳罐饱和前,即使车辆在EV模式下长时间使用,也会自动启动发动机,4分钟左右即可解决问题,既不增加油耗,也不增加噪音,还能完成燃油蒸汽脱附、车辆发电和发动机养护,既合情合理,又合规合法。
问题三:PHEV车辆的燃油蒸汽如何产生及如何脱附?
比亚迪:燃油蒸汽的排放量主要取决于温度变化和车辆行驶里程,以深圳为例,车辆停放时,油箱里每天可产生3~5克油汽,EV工况下每行驶100公里可产生1克左右油汽;产生的油汽被碳罐吸附,平均下来,一天碳罐重量增加4~6克,如取均值5克/天,6天后碳罐重量增加30克。
比亚迪PHEV插电混动技术具备很强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具备实时监测及统计油汽蒸发量的能力,依据判定条件控制发动机的启动和脱附时间,精准完成碳罐脱附(抽走碳罐内油汽)。例如1.5L自吸发动机高效脱附4分钟左右便可实现40-50克的脱附能力,智能系统实时监测,精准判定脱附时间点,启动发动机,可轻松完成上述案例30克的脱附需求,确保蒸发排放合规。
具体到用户的使用场景中,车辆在EV模式下连续行驶6天左右,当达到脱附时间点,车速大于35km/h发动机就会启动,只需4分钟左右,此时发动机运转的噪音小于整车噪音,对用户来说无感。此外,发动机短时启动,解决油汽脱附的过程中也在发电,既不增加能耗,还实现了发动机保养。
问题四:中国标准和其他国家标准有什么不一样?
比亚迪:中国是PHEV技术的发源地,也是全球最大的PHEV市场。当前中国品牌代表了全球PHEV技术的先进方向,中国蒸发排放标准具备国际前瞻性、引领性,而且不限定技术路线,以结果为导向,鼓励企业进行技术路线创新,不但规范了行业,更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发展空间。目前,全球8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都在参照中国标准。
少数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标准与中国有所不同,主要原因是他们的PHEV主流是P2架构,基于燃油车平台开发,不能实现发动机和车轮解耦(脱开连接),在EV模式下不能随时启动发动机,燃油蒸汽不能进行自由脱附(抽走碳罐内油汽),只能采用高压油箱。据了解,他们也在参考中国的PHEV技术架构,未来极有可能参照中国标准,向技术多元化方向发展。
问题五:比亚迪在国内国外采用哪种油箱技术方案?
比亚迪:比亚迪积累了二十多年的PHEV插电式混动技术,具备很强的自主研发能力,有常压油箱技术解决方案,也有高压油箱技术解决方案。在应用上,国内和国外都一样,常压油箱和高压油箱都有采用,都符合当地蒸发排放法规标准。
问题六:比亚迪蒸发排放的研究情况及相关专利?
比亚迪:比亚迪PHEV插电式混动自2005年以来经历了四代动力系统的优化升级。第三代动力系统是基于燃油车平台设计,不能实现发动机与车轮解耦(脱开连接),EV模式下无法灵活启动发动机进行碳罐脱附(抽走碳罐内油汽),因此我们在当时也采用了高压油箱以符合法规要求。2020年比亚迪推出了第四代插电混动方案,基于电动车平台进行全新设计,采用双电机串并联动力架构,实现了发动机与车轮解耦,可灵活启动发动机进行高效脱附,因此采用常压油箱也可符合法规要求。
比亚迪在过去十几年,已申请了多项与蒸汽排放有关的技术专利。
比亚迪PHEV双电机串并联动力架构与常压油箱的蒸发排放系统的组合方案是新生事物,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燃油蒸发系统软硬件解决方案。为了进一步推动PHEV的发展,比亚迪愿意向所有的汽车同行,免费分享我们核心技术的控制策略和原理,以及专利成果,同时接受行业专家的分析与研讨。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宋彦霖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澎湃新闻
长城举报比亚迪,高压油箱到底是啥?
注:由于此事件尚未有最终定论,本文仅讨论技术层面的内容,不给任何一方站队,也请大家理性吃瓜,等待相关部门最终的调查结果。
5月25日,长城汽车发布声明称,比亚迪旗下的秦PLUS DM-i、宋PLUS DM-i两款车采用了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并且已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进行了举报。
要知道,在国内汽车厂商之间鲜有这样直接举报对方的例子,长城这波操作还真的是没见过。如果你仔细阅读长城的举报声明就会发现,长城举报比亚迪的理由是 “整车蒸发污染物”不达标,而非我们一般理解的“尾气超标”。其中,还提到了一个不怎么常见的名词--常压油箱。那么长城此次举报比亚迪,到底是故意找茬,还是事出有因?常压油箱和整车蒸发污染物不达标又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从技术角度来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的是,汽车的排放污染其实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尾气污染,也就是发动机燃烧产生的排放。第二部分则是大家相对陌生的蒸发污染物,它的来源主要是汽油挥发。
熟悉燃料特性的朋友应该知道,汽油的主要成分其实就是碳氢化合物,而碳氢化合物又是汽车排放三大污染物之一,所以受到排放法规严格限制。不仅如此,汽油还特别容易挥发成汽油蒸汽,而汽油蒸汽又含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因此一旦汽油蒸汽进入到大气中,就被称作蒸发污染物。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蒸发污染物主要是在加油过程中、以及汽油进入油箱后产生的。比如,在加油时为了能让汽油顺利进入充满汽油蒸汽的油箱内,油箱里面的排气口会把汽油蒸汽排出来,所以有时候坐在车里面加油也能闻到一股汽油味,这就是加油时产生的蒸发污染物。而在汽车长期静止停放时,油箱内的汽油缓慢挥发,并且通过油箱壳体、阀门、管路泄漏到大气中。不同的是,油箱内的汽油蒸汽泄漏的速度很慢,所以它不像加油时那样容易被人察觉到。
相关研究表明,在汽车的总碳氢化合物排放中,油箱泄漏和加油产生的蒸发污染占了20%,仅次于发动机尾气排放。而且由于之前国内对蒸发污染不够重视,所以国内的汽车每年会产生8000克/辆的蒸发污染物,而同时期美国的汽车每年只产生500克/辆,差距十分悬殊。
国6蒸发污染排放限值
所以在制定国6排放标准时,相关部门特意将蒸发污染排放(油箱泄漏量)限值从国5时期的2克/次,提升到国6的0.7克/次。此外,国6还增加了加油过程污染物排放试验,并要求达到0.05克/升的标准,也就是每加1升汽油,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不得超过0.05克。
由此可见,长城以“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为由举报比亚迪,并非是找茬,因为在相关法规中确实有这么一项。至于长城声明中所提到的“常压油箱”,相信大家看到这个名称后,又是一头雾水,难道油箱还有压力之分?
高压油箱
没错,还真有!目前的汽车油箱可以分为常压和高压两种类型,一般普通燃油车只需要用常压油箱,它可以承受的内压在-3至15kPa之间。而插电混动车则主要使用高压油箱,它的内压在-6至40kPa之间。看到这大家就要问了,为什么插电混动得用高压油箱呢?
前面提过,汽油在油箱中会缓慢挥发变成汽油蒸汽,并且汽油蒸汽主要是对环境有污染的碳氢化合物。所以为了减少汽油挥发污染,汽车都会配备专门吸附汽油蒸汽的碳罐。
碳罐吸附汽油蒸汽
在燃油蒸发控制系统中,碳罐的一端连接油箱,在油箱和碳罐之间有一个“油气控制阀”。一般油箱里面的汽油蒸汽压力达到4-7kPa时,油气控制阀就会打开,然后油箱里面的汽油蒸汽进入碳罐。在碳罐中汽油蒸汽里面的碳氢化合物会被活性碳粉吸附,变成对环境无害的气体,最后通过碳罐大气口排出。
发动机对碳罐进行冲洗
在碳罐的另一端,连接的是发动机进气歧管,而且在碳罐与进气歧管之间,还有一个脱附控制阀。当碳罐吸附一定的汽油蒸汽后,脱附控制阀就会打开,发动机就会把碳罐里面的汽油蒸汽吸走,并将其再次引入气缸内燃烧。一般纯燃油车在行驶时发动机一直保持工作,碳罐内的油气经常会被发动机吸走,所以汽油蒸汽从碳罐溢出到大气中的部分很少。由于碳罐中的油气少,油箱的压力自然也就小了,所以纯燃油车使用常压油箱就可以满足国6规定的蒸发污染物排放标准。
碳罐达到吸附极限
与纯燃油车不同的是,插电混动可以长距离纯电行驶,发动机启动频率较低。如果是有家用充电桩的用户,甚至有可能一个月也不一定启动一次发动机。前面提过,碳罐的冲洗是靠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吸气作用实现的。所以当发动机不启动时,碳罐就会很快达到极限吸附量,于是一部分汽油蒸汽便通过碳罐的大气口向外溢出。
更重要的是,在国6排放测试中,插电混动必须把电量充至最高,然后才能进行蒸发污染物排放测试。所以在测试过程中,发动机启动的次数很少,通常是靠纯电模式行驶。由于在测试时发动机基本不启动,碳罐得不到冲洗,所以使用常压油箱的插电混动车型,理论上确实比较难以通过国6的排放测试。
正因如此,汽车厂商才为插电混动开发了高压油箱。所谓的高压油箱,除了可以承受更大的内压外,它与常压油箱的设计也有所不同。具体来说,高压油箱连接碳罐的管路之间增加了油箱隔离阀。只要发动机熄火,油箱隔离阀就一直处于关闭状态。所以高压油箱内的汽油蒸汽无法进入碳罐,汽油蒸汽溢出也就不存在了。
在行业内,高压油箱并不是什么新奇的设计,无论是高端豪华品牌,还是普通的大众品牌,只要是插电混动,大家都会采用高压油箱。也就是说,高压油箱是解决插混车型蒸发污染物排放的公认方案。现在再来看长城发布的声明,大家就明白长城为什么要把比亚迪插混用“常压油箱”单独拿出来说事了吧。
在长城公布举报声明的当天,比亚迪就针对此事进行了回应。从比亚迪的回应来看,他们认为长城送检的车辆没有按照国6排放试验要求,完成3000km磨合行驶后再测试,所以其检测报告无效。
我们从国6的测试程序中也可以看到,比亚迪所说的3000km磨合测试要求确实存在。但是磨合这个要求主要是针对燃油车的动力总成,而且前面也提过,插电混动的蒸发污染排放试验大部分用纯电的方式进行,所以3000km磨合到底对于蒸发污染物排放有多大的积极作用,目前我们也不好下定论。
值得一提的是,5月26日又有国内媒体爆料,比亚迪供应商“亚普股份”对外表示,公司配套比亚迪DM-i车型的燃油箱是高压油箱,并且成本上要比传统供油系统更高。不过要注意的是,亚普股份并没有指出此次涉及风波的秦PLUS DM-i以及宋PLUS DM-i这两款车型是否使用了高压油箱。而且目前比亚迪也没有针对长城提出的常压油箱进行回应,说明比亚迪确实有可能在部分售价较低的车型上使用了成本更低的常压油箱。不过,这一切暂时也只是猜测,比亚迪作为目前最大的插混车制造商,我们相信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方式可以解决汽油蒸发污染问题,这就要看后续比亚迪的回应了。
从网上的舆论看,大家对长城举报比亚迪这件事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人说长城小家子气、玻璃心,有人说比亚迪的“整车蒸发污染物”不达标,对用户没什么影响,所以根本不是事。但是从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排放不达标的车与达标的车同时在市场销售,对于排放达标的车来说是不公平的,这意味着车企在排放上的所有努力都付之东流。当然我们也不要过度解读这件事情,按照相关的规定,如果国6排放车型在16万或者20万公里以内排放不达标,那么车企是需要召回的。考虑到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两款车销量极高,所以对于比亚迪来说,如果真召回的话那成本一定非常高。因此,对于这件事情大家还是不要盲目下结论,理性吃瓜,等待后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