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亿连app比亚迪速锐

比亚迪蓝牙钥匙连接不上?

淡定自若

车载热点连不上怎么回事

心情?心情就是波澜不惊,淡定的很。

首先,高瓴投比亚迪也只有2亿美金,2亿美金占高领的投资组合,也就是个娱乐仓,影响不了心情;

再者,高瓴做的是长期的价值投资。任何股票都会有短期的波动,再正常不过,只要byd未来的价值不变,该涨总会涨,时间问题。

追加投资200亿,比亚迪为何“偏爱”芜湖?王传福:这是我的家乡

经过了2021年,“油退电进”的趋势已不可逆。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愈发成熟,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彻底释放。面对少则几个月,多则半年、一年的等待期,众多车企纷纷出资建立新的生产基地,扩大产能。其中,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公司——特斯拉的德国柏林工厂已经可以正式接收订单,而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也投资了12亿进行扩建。连新能源汽车行业“新人”,李一男旗下的牛创新能源也收购了大乘汽车的江苏金坛基地,为今年9月份的小牛量产车做准备。

而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领军企业的比亚迪同样不甘落于人后,前段时间,比亚迪向芜湖追加了200亿的投资,其中150亿用以建设14条年产25GWh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生产线,另外50亿用以生产新能源生产汽车和电池零配件。

根据2020年的数据统计,在长三角经济带41座城市GDP排名中,芜湖排在正中间第21位,比不上特斯拉选择的上海,更比不上小牛选择的常州,为何市值近万亿的比亚迪会“看上”芜湖呢?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的一句话交代了实情:“因为芜湖是我的家乡。”

1966年,王传福出生在芜湖市无为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在王传福15岁时,父母便都过世,靠着哥哥和嫂子的无私支持,王传福考入中南矿冶学院,即现在的中南大学。1990年,王传福毕业后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作。直到1995年,跟表哥吕向阳融资250万在深圳创立了比亚迪后,自此开启了王传福的传奇人生。

可以说芜湖是王传福人生的起点,在王传福功成名就后,一直寻找机会为家乡做贡献,这次的200亿也并非比亚迪在芜湖的首次投资。2018年,比亚迪便投资了15亿元,将比亚迪云轨项目的钢结构加工厂建在了芜湖。而在更早之前,王传福还曾回到阔别27年的母校无为二中,在校园漫步,回忆年少时的点点滴滴,并开心地与“学弟学妹”们合影留念。或许就是在那时起,投资家乡的日程表就已经被王传福摆在了工作的重要位置。

其实,王传福在芜湖砸下200亿的重金,除了因为芜湖是自己的家乡外,还因为芜湖近年来的发展的确可圈可点。

1、经济发展方面

根据数据统计,2021年,芜湖GDP为4302.63亿元,实际增幅为11.6%,为安徽各城市中增速最快。在上世纪80年代,芜湖尚未打破旧有的轻纺工业体系,经济实力在安徽并不突出。而到了90年代,因提出了“安徽以芜湖为龙头,呼应浦东,迎接辐射”的口号后,芜湖的经济迎来大转折。2008年,芜湖以安徽第11位的人口总量,创造了全省GDP第二的成绩。

2、科技人才方面

芜湖在关键指标“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上,连续10年位列安徽第一。另外,芜湖的“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数”,也排在长三角经济带41座城市中的第6名。如今,芜湖越来越多的科技发明实现产品落地,这对比亚迪这样的科技创新型公司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3、基础设施方面

2021年11月,芜湖与加拿大机械设备巨头庞巴迪投资146亿的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运营,成为国内第一个全自动跨座式单轨系统。同年,芜湖还确定了全球航空货运港的规划,扩建的芜宣机场将于2023年投入使用。届时,芜湖的低物流运输成本也将扩大其作为安徽制造业基地的产业优势。

可以说,芜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潜力股”。或许在芜湖这座城市,王传福也看到了自己创立比亚迪的艰辛。从2003年收购秦川汽车被香港的基金公司恶意做空,到2021年创造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纪录,比亚迪的逆袭也是芜湖这座古老城市逆袭的缩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1300年前,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书写了芜湖山水的壮美。自古以来,芜湖便是安徽的文化、商业重地。

如今,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规划的实施,和以王传福为代表的新一代徽商的崛起,芜湖将再次乘风而上,重现当年徽商门户的风采。

比亚迪A股市值首次超万亿元 巴菲特投资比亚迪赚了几十倍

6月10日,比亚迪A股股价再次上涨,收盘时达348.8元/股,其股价涨幅超8.19%,市值达1.02万亿元,这也是比亚迪市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位居全球车企第三名。目前,全球车企市值前三名分别为特斯拉、丰田、比亚迪。

截至6月9日美股收盘,特斯拉市值为7450.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8万亿元;丰田市值2266.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1万亿元。

巴菲特投资比亚迪赚了38倍,王传福持股比亚迪的市值超1800亿

比亚迪A股股价,一个月内由5月10日的233.33元每股(收盘价),上涨到了6月10日的348.80元每股(收盘价),最新市值达1.02万亿元。

到目前,在一众投资人里,巴菲特赚得盆满钵溢。

2008年,美国著名投资者巴菲特在搭档查理·芒格的建议下,与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相识并入股比亚迪,且长期持有比亚迪股票。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9月29日,巴菲特掌控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斥资2.3亿美元(约18亿港元),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在港股认购比亚迪2.25亿股股票。

彼时,芒格曾评价王传福:“他简直就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他可以像爱迪生那样解决技术问题,同时又可以像韦尔奇那样解决企业管理上的问题。”

根据比亚迪4月27日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伯克希尔能源公司100%控股的WESTERN CAPITAL GROUP LLC(西部资本集团有限公司)为比亚迪第四大股东,持股数为2.25亿股,持股比例为7.73%。

从2008年到2022年,14年的长跑中,比亚迪港股股价达到了313.4港元/股,巴菲特得到了约38倍的投资回报率,获利约687亿港元。

持股比例达到17.64%的王传福,仅通过比亚迪就有超1800亿元的身家,这不包括其持有的其他公司。

除了巴菲特对比亚迪青眼有加,特斯拉似乎也在与比亚迪有着潜在合作可能。6月8日,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比亚迪将会为特斯拉提供动力电池产品。

比亚迪仍面临哪些挑战?

4月3日,比亚迪宣布停产燃油车。2022年1-5月,品牌旗下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50万辆,王朝网、海洋网、腾势品牌均快速发力,下半年企业还将推出高端品牌。另一方面,企业的订单积累也成了“幸福的烦恼”。

除了产能不足,环境保护也是比亚迪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2022年5月,其长沙雨花区工厂曾因排污问题遭到附近多位小区业主投诉,引发较大争议。

对于比亚迪未来的发展,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秘书长章弘认为,比亚迪基于技术创新的力量,拥有三张王牌,分别是安全高功率的刀片电池、国际闻名的自研IGBT(汽车功率半导体)芯片、超低油耗的DM-i混合动力技术。在这些技术支持下,比亚迪将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道路上的领军企业。

章弘认为,丰富的产品线、宽阔的车辆价位区间,也让比亚迪在竞争中颇具优势。

中博联智库特聘分析师张翔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比亚迪提到布局,把握住了新能汽车市场的机遇,凭借完善可控的供应链、成熟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全球电气化之路上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而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乃至比亚迪品牌的信任也在不断加强,也为比亚迪的迅速发展带来“东风”。

张翔提到,比亚迪也要注意诸如电池技术路线、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如钠离子电池技术路线、自动驾驶技术、激光雷达应用的发展,比亚迪在相关领域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我对比亚迪的前景看好,它可能凭借自身优势在两三年之内超越特斯拉。”张翔如是说。

在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下,比亚迪也面临风险。章弘直言,一旦比亚迪供应链上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也许会面临产业链暂时断裂的风险。

此外,上述专家认为,动力电池路线、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与应用或许是比亚迪需要关注的细节。章弘提到,目前比亚迪的技术研发大手笔押在以磷酸铁锂为主的动力电池上,在燃料电池方面似乎布局较少。“比亚迪或许也可以更多关注燃料电池等更为领先甚至被称为终极清洁能源的技术,以保障自己的领先地位。”章弘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白昊天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

3年连亏80亿,关店400家!昔日超市"巨无霸"被消费者狠狠上了一课

现代科技不断发展,从以前不知道“超市”为何物到现在的“无数超市”。就在现在随处可见、大火的胖东来、山姆、开市客,超市开始不止是卖些零食、蔬菜、日用品,业务的不断拓展,超市行业不断发展。

永辉从以前的生鲜超市巨头、巨无霸到现在的门可罗雀接近破产倒闭,23年亏损高达13.4亿元,这些年“巨无霸”永辉究竟发生了什么?

发家史

都说“寒门出贵子”,不少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都有一段“天崩”开局,“困难”似乎成为这个阶层人士的“勋章”。永辉超市的创始人张轩松兄弟也是没能逃过这一“成功人士”定律,经历了一段悲催心酸过往。

兄弟两人出生在农村,破败的房屋、无能为力的父母使得兄弟二人不得不小小年纪就进城打工。初到城市的兄弟两人见了没见过的世面,面对城市里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他们更加迷茫。

因为没有高学历,兄弟两人在工地搬过砖,发过传单,也给人推销过啤酒。因为二人的勤劳肯干很快也有了一笔小积蓄。

兄弟两人齐心不分你我,因为有啤酒推销的经历,他们了解市场也逐渐熟悉了这一行业,最后兄弟两人合伙盘下一间啤酒批发店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

年轻的张轩松敢闯敢干,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头。他们赶着“头批”“送货上门、服务到家”的风口,在那个年代率先开展了一场啤酒行业的流行风。

当时张轩宁真诚、有眼界,只要有人来买,他给出承诺:无论送货地在哪里,他一个小时内就能给送货上门。一开始的人们也都对这一新鲜的配送方式感到不信任。

就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样,张轩宁也是成为了焦点。要知道当时在90年代,送货上门服务可是新鲜事儿,是个大卖点,虽然“送货上门”放在现在稀疏平常,但当时大家都不知道东西竟然还能这么卖,这可是赶上了“时尚风口”。

打响第一枪的张轩宁必然是赚到不少钱,吃了不少红利。但同时也承担了风险以及辛苦,因为广告已经打出去,如果不符合那就是欺骗客户,届时没有人相信了那这一手好牌就打得稀烂了。

所以即便是刮风下雨,他也风雨无阻,诚实守信的经营宗旨给张轩宁博得不少客户好感。啤酒批发店也在张轩宁的带领下越做越好。

兄弟二人齐心开店,生意越做越红火,日子也逐渐好起来,但张轩宁或许想不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日后的兄弟情会因为啤酒店产生裂隙。

以前在工地累死累活干三个月赚寥寥无几的200元,到现在的经营啤酒店五年就赚了以前的5000倍—第一个100万,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金额。

这破天的富贵让张轩松也是飘飘然,开始跟张轩宁对着干。但终究是流着相同的血,兄弟二人经过沟通心结解开也是同心协力把啤酒店越干越好。

永辉超市

时代的车轮滚滚前进,有人被卷入车轮成为“牺牲品”,有人凭借时代红利发家致富。在1995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题的批复》。

这一文件意味着中国开始允许外商进入零售业。意味着外商投资在这一年开始放宽到食品和连锁经营。因为起初外商投资领域仅限于服装、百货。

兄弟二人又一次赶上时代风口,但是也意味着中国市场竞争将更激烈。“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政策一下达,家乐福就强势入驻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一座8000平米的大型卖场拔地而起。

商场开始晋升、改革,“家乐福”这个品牌也强势进入了大众的视野、生活,并且家乐福开始迅速的发展。

家乐福的发展为何这么迅速?不仅是政策的放宽,更是决策人看到了市场巨大的潜力,他们以绝对的魄力大量投资,迫切想要抢占市场。

商场巨头“沃尔玛”在得知政策后也立刻开始行动,开始了“分羹计划”。它马上在深圳申办了合资公司。 各种品牌开始与“时间赛跑”深怕晚一秒就在中国市场占不到一席地位。

大家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使出浑身解数,都想率先进入中国零售市场。张轩松兄弟二人闻着这看不见的“硝烟味”就反应过来了。同年张轩松兄弟就在福州市古乐路成立“古乐微利超市”。

不论兄弟二人现在多有钱,但是他们的“草根”出身注定在零售市场没有太大的优势。因为没有外资的扶持,店面只有家乐福的80分之一,但好在兄弟二人“反应迅速”,在当地也已经算不错了。

既然在场地上张轩宁兄弟二人不占优势,他们就另辟蹊径,主打的卖点就是“物美价廉”。“微利”听名字就知道主打薄利多销。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零售行业,他们就是卖得比别人便宜。就为了给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好物。主打买卖者双方的共赢。

虽然让利几毛钱,但就是给顾客一种“心安”“重视”的感觉。这使得“古乐微利超市”在如此激烈竞争下杀出一条血路。就像如今的拼多多,或许早已没有以前实惠,但潜意识里就会认为拼多多会较为实惠。

如今的拼多多都能靠低价干翻京东,“薅羊毛”是哪一个消费者都拒绝不了的,30年前更是一样。但幸运不会一直眷顾张轩宁兄弟。

由于产业越做越好,张轩松对市场判断过于乐观,随后为了大干一番,他果断入股榕城啤酒,成为副总经理。

但当时的榕城啤酒早已经是昨日黄花,再加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榕城啤酒更撑不住了,资金被套,赚钱没成,连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超市也要搭进去。

张轩松兄弟俩一夜回到解放前,庞大的债务连抵押房产都是杯水车薪。好在美国做生意的表哥借了200万解燃眉之急。

兄弟二人还清债务再一次齐心经营超市,也就是后来的永辉超市。靠着生鲜加低价,很快永辉超市崛起,仅仅一年,就在成都开了5家门店,年营收均在20亿上下。

09年永辉已有140多家分店在全国范围内,总营收更是高达85亿元,净利润2.6亿。一年后永辉成功上市,市值高达380亿,连比亚迪也只能“吃尾气”,但这永辉一骑绝尘,市值少它近一半。

资本开始看好永辉,连京东都要拿43亿入股永辉,昔日的没钱没权没背景的“草根”如今也成为了资本本身,张轩松更是扬言:要把永辉开到曼哈顿!

没有“永”远的“辉”煌

了解了张轩宁兄弟二人的风光,又不得不想到现在的萧条。在23年之前,永辉超市就已经连续两年高额亏损,亏损额逼近75亿元。

财报显示,21、22年其净利润分别亏损44.95亿元、30.00亿元。几乎只用了两年,就已经将辉煌时期6年间积累的利润全部亏完。

当年的永辉超市被社区团购截去了活路。社区团购直接结合“低价、送货上门”,迅速抢占永辉市场份额。随后2017年,阿里巴巴进军新零售生态。“豪无人性”,盒马以四天开一家店的速度强势入驻。

盒马鲜生对标永辉爆点“生鲜”,直接完爆击垮永辉。永辉迎来了1998年成立起的第一次利润下滑,还是大幅度下滑,利润暴跌40.8%,不得已关店400家。两家的竞争就没有停止过。

外患再加上此时的永辉开始出现“内忧”,兄弟二人出现分歧,双方争执大半年,都没有定论,决策者的摇摆不定导致消费者出现一种“一会这样,一会那样”的不信任感。再加上社区团购的打击,永辉的优势不再显现。

到后来,外忧越来越多,对手底盘强大、疯狂烧钱,让永辉逐渐无路可走。永辉也试图改变,推出“超市+餐饮”模式,又推广线上业务,餐饮业务极大挤压了超市,食品种类少之又少,由于租金成本,餐饮区域寸土寸少,一斤虾卖到99元!

曾经低价不再低价,永辉开始失去本心。件件想好又统筹管理不好,老顾客发现永辉贵了,那自然有些不愿意再光顾,也不愿意当这个“被割的韭菜”,超市选择有多,永辉落寞也是合情合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买卖双方无法“共赢”把他的优势也就随之消失。

结语

见过低谷中的永辉更是对曾经那红极一时的永辉感到唏嘘。时代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只有人不断进步才能跟上时代,永辉超市的落幕不止是单一原因。

但主要原因还是内部决策问题,以和为贵,生意最忌讳就是“朝令夕改”、摇摆不定,永辉或许还能打翻身仗但最主要还是摸清市场做出正确决策,也希望永辉能再现辉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亿连app比亚迪速锐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