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正流行!比亚迪进军物流行业是真的吗?|中国汽车报
汽车行业与物流业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作为运输工具的商用车,更是物流运输行业不可或缺的一员。在“跨界”风生水起的当下,有物流企业跨界玩儿“造车”,当然,更让人新奇的是,车企也要“跨界”进军物流业。
近日,有媒体发现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其中经营范围增加了普通货物仓储、物流代理服务;装卸搬运;普通货物道路运输;包装服务。有观点认为,这或许是比亚迪进军物流业的一个信号。
那么,比亚迪是否真有进军物流业的想法?面对物流业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汽车行业的情况,比亚迪胜算几何?“降本增效”成为物流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比亚迪如果杀进物流行业,能给物流行业带来什么?
进军物流行业 比亚迪在想什么?
为了核实消息的准确性,《中国汽车报》记者打开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简称:比亚迪)的工商信息后发现,7月24日完成工商信息变更。
工商变更信息显示,比亚迪主营业务有“比亚迪汽车、电动车及零部件、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的开发、研制、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出口业务,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的进口业务。各类电子元器件、照明灯具;风力发电机及太阳能直流发电机的销售、批发;自有房屋租赁;汽车维修技术咨询;住宿业”等,新增“物业管理,普通货物仓储、物流代理服务;装卸搬运;普通货物道路运输;包装服务。”
工商信息后续附有“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字样,这也就意味着,经过批准之后,比亚迪正式成为物流行业的新兴力量。
资料显示,比亚迪于2003年正式进入汽车行业,坚持技术创新,拥有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动力总成、汽车电子、模具开发、汽车检测、整车设计及制造等大量的核心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少有能同时掌握电池、电池、电控、充电基础设施以及整车技术的车企,具备强大的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垂直整合能力。
从产品方面来看
目前比亚迪汽车产品已涵盖私家车、出租车、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环卫车等七大常规领域和仓储、港口、机场、矿山专用车辆等四大特殊领域,实现全市场布局。特别是电动车领域,比亚迪旗下多款新能源车型,覆盖微卡、中卡及牵引车等纯电动车型,满足城市商品物流、港口等用车需求。
“物流市场本身就是开放的,比亚迪进军物流行业的事情如果属实,也可以理解。”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华光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对于比亚迪来说,面对庞大的物流市场,比亚迪要切入哪些细分领域,才是业界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比如,比亚迪虽然在新能源汽车产品拥有优势,但是这些车辆更适合城市配送物流,对于城际和干线运输,还需要考虑其他各方面因素。”
不过,与外界对比亚迪的高关注度不同,比亚迪却对此事没有过多地透露信息。对此,记者独家联系到比亚迪公关负责人,他表示,
据我们了解到的信息,我们企业工商信息变更,并非要进军物流行业,新增的普通货物仓储、物流代理服务、装卸搬运、普通货物道路运输业务,主要是为企业内部服务,外界不用过于关注。
进军物流业 比亚迪能带来什么?
公开资料显示,2010-2017 年期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从 7.1 万亿元上升到 12.1 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7.91%,体现出我国物流行业在需求旺盛的情况下,物流总费用规模也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逐步扩张的同时,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我国社会物流效率有所改进,物流市场环境不断转好。
“我们内部也有运营车队,规模很小,都是在自己的园区里负责物流运输。”上述公关负责人如是说。虽然该公关负责人表示,比亚迪工商信息变更并未像外界猜测的那般,要在物流行业分一杯羹,只是用于满足内部物流需求,但是业界依旧充满了遐想。
“如果只是为了满足内部物流服务的需求,其实没有必要进行工商信息的变更。”某物流行业专家贺方(化名)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庞大的物流市场,比亚迪借助自身的产品优势,拓展企业的业务,完全在情理之中。
不过,比亚迪进军物流业的做法让贺方费解。“比亚迪作为这么庞大的一个集团,如果要涉足物流行业,应该把业务剥离开,成立专业的物流子公司,仅仅通过工商信息变更,由集团公司主导这块业务,从战略层面来说有待商榷。”
贺方表示,比亚迪在工商变更之前,内部应该有物流事业部,把物流事业部剥离开来,进行独立运营,这样既能满足自身物流需求,同时又能充分参与市场化竞争之中,这对比亚迪来说更值得考虑。“汽车企业既能做产品,如果能熟悉物流业务场景,对市场理解深入,那么立足物流行业,胜算将会更大。”
比亚迪是否能成为物流行业的搅局者?我们还需进一步关注。
文:李争光 编辑:赵方婷
爆料热线:
010-56002742;qcb010@163.com
深圳40年?财经40人丨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没有深圳,就没有比亚迪
每经记者:李星 每经编辑:裴健如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没有深圳,就没有比亚迪。”这是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带领比亚迪走到今天的最深感触。
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40年前,深圳还是一个海边渔村;40年后,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深圳已发展成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名列全球金融中心第十一位。截至目前,深圳拥有多家行业级头部企业,如通信行业“标兵”华为、移动互联网巨头腾讯、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比亚迪等。
“过去四十年,深圳以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于担当、不断创新,已成为全国科技创新的一面旗帜,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奇迹。”回顾深圳和比亚迪的发展史,王传福感慨万千。
在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快速发展的历程中,成立于1995年的比亚迪既是亲历者、建设者、见证者,更是受益者。在王传福看来,经过40年的发展,深圳自身的创新氛围更加全面,形成了各种产业链、人才链以及完善的制度体系,高科技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
创业二十五年来,比亚迪专注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伴随深圳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成长壮大,逐渐成长为横跨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产业的国际型企业。“当前,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不仅给像比亚迪这样在深圳发展起来的企业带来机遇,也为大湾区、全国乃至全球企业提供了平台。”王传福认为。
电池起家,成功上市
在成立比亚迪之前,王传福在中国科学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作,26岁时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处级干部。就在事业发展正盛之时,王传福毅然决定放弃自己的“铁饭碗”,下海经商,最终带领比亚迪成为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代表企业。
“改革开放给了我们巨大的机会,让我们可以撸起袖子干出实事来。”王传福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公司刚创立的时候,没有厂房、没有固定资产,也拿不到任何银行贷款,发展很困难。当时,深圳市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出台了优惠政策,对有技术、有活力、有创新力的企业实施无抵押贷款,支持其持续做大做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星 摄
据了解,比亚迪初创时主要开发生产镍镉和镍氢电池。当时的充电电池市场几乎被国外企业垄断。电池行家出身的王传福直接从电池生产核心技术研发着手,开发出了“夹具+人工”的人机协作半自动化生产线,打破了一条生产线只能生产一种产品的制造壁垒,总投资仅为传统生产线的几十分之一,很快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结束了此前内地厂商只能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手中购买电芯,结合其他元件进行组装生产的低利润模式。
从生产“大哥大”使用的镍镉电池,到成长为电池行业领军者,比亚迪只用了三年时间。
1997年,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对很多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比亚迪反倒抓住机会逆势增长,实现了快速腾飞。据王传福介绍,1997年的“金融风暴”,使全球电池产品价格暴跌幅度达到20%~40%,为比亚迪低成本和技术优势提供了充分发挥的空间,一批知名跨国企业均转向比亚迪采购电池。凭借成本和品质优势,比亚迪取得了快速增长,销售额首次达到1亿元。
当时,比亚迪以近15%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成为中国最大的手机电池生产企业。2002年7月31日,比亚迪(01211,HK)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创下当时H股最高发行纪录;2008年起,比亚迪开始筹划回归A股,并于2011年成功在深交所完成上市。
乘行业东风,新能源汽车业务快速发展
虽然电池行业为比亚迪奠定了安身立命的根本,但真正做到光环笼罩,是在其进军汽车行业之后。比亚迪的造车之路,从2003年1月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股份开始。以此为起点,比亚迪在王传福的带领下踏上了发展自主品牌汽车的征程。
彼时,因转战汽车行业不被投资者看好,比亚迪市值在几天内蒸发了30多亿元,但王传福并没有因此而放弃。
事实证明,王传福的决定是正确的。2005年,比亚迪推出首款量产车型——F3,第二年销量就达到了10万辆,打响了比亚迪在汽车行业的“第一枪”。随后,F3R、F6、F0等车型相继推出,优异的市场表现,让比亚迪在汽车市场站稳了脚跟。数据显示,2008年,比亚迪汽车销量为20万辆,2009年新车销量超过44.8万辆。
自进入汽车产业之初,比亚迪就致力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早在2007年8月,王传福在比亚迪F6下线仪式上就明确表示:“未来的汽车行业天下是电动车的。”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袭时,汽车工业逆势上扬。比亚迪通过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和芯片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于2008年底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插电式双模电动车,拉开新能源汽车变革序幕,走上了从速度到质量的发展之路。
2010年,比亚迪在深圳推出了第一款电动大巴,得到了深圳市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支持。截至目前,比亚迪电动大巴已成功在全球300多个城市运行。王传福认为,中国自主品牌要发展,就必须要创新,而电动车的推出就是机遇。
2013年,比亚迪秦上市,拉开了比亚迪“王朝系列”车型的发展序幕。截至目前,“王朝系列”家族车型已涵盖秦、唐、宋、元、汉等系列。2015年,比亚迪以“全新能源车”阵容亮相,实施“7+4”全市场战略,产品覆盖轿车、SUV、MPV、大巴、出租车、环卫车、物流车和专用车等各类车型。
基于王传福对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控,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快速崛起。发展到2018年底,比亚迪全系车型累计销量突破500万辆。其中,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50万辆,成为中国首个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突破50万辆的汽车品牌。
多年来,比亚迪与深圳市一起努力,推动公交电动化成为国家战略,并形成全球共识,成为全球治污的有效解决方案。在过去三年内,深圳市分别实现了公交车全面电动化、出租车全面电动化和纯电动泥头车规模化及商业化运营。
“我们坚持技术创新、苦练内功,用电动车治污,云轨云巴治堵,让中国城镇化更健康,成长更快。”王传福表示,目前,电动车确实迎来百年不遇的发展好机遇。
“技术+设计”双轮驱动,比亚迪将开启新征程
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创新是“技术狂人”王传福一直以来的坚持,也被认为是其带领比亚迪走向成功的“制胜法宝”。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比亚迪在主抓技术创新的同时,还加大了其在汽车造型设计方面的投入。
“技术,是比亚迪的硬实力。而设计,将成为比亚迪的软实力。”王传福曾表示,技术与设计,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要让比亚迪的产品从“技术”单轮驱动转变为“技术+设计”双轮驱动。
2019年6月25日,比亚迪全球设计中心在深圳正式落成,建筑面积为1.26万平方米,可容纳300名设计师及100名外部设计师同时展开工作。根据规划,比亚迪全球设计中心的产品设计范围包括乘用车(轿车、SUV、MPV等)、商用车(客车、卡车等)、轨道交通(云轨、云巴等)。
“在消费者看重‘颜值’的当下,颜值可以决定产品的一部分价值,甚至是产品的很大一部分价值。”王传福称,比亚迪建立全球设计中心,初衷是希望比亚迪产品在“技术+设计”的驱动下,为用户带来更多的美感及更好体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悉,比亚迪连续4年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并连续6年夺得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比亚迪方面表示,其在新能源领域的突出表现主要得益于公司的研发实力、技术储备、生产能力、运营经验等多方面的先发优势。
“比亚迪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为城市治污治堵提供了有效的、接地气的解决方案。过去十年,深圳在电动车的创新引领,创造了许多全球第一,树立了许多全球标杆。”王传福说。
眼下,为适应市场化发展大趋势,比亚迪正在加快对旗下主要业务的剥离,谋求分拆上市。2020年6月,比亚迪(002594,SZ)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多位战略投资者,累计向比亚迪半导体增资约8亿元。比亚迪半导体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两轮融资,总融资额约27亿元,半导体业务拆分上市步伐提速。
事实上,进入2020年后,比亚迪对旗下动力电池业务拆分上市的速度也在加快。如,今年3月,比亚迪宣布成立5家以“弗迪”命名的全新独立子品牌;“弗迪”系公司对外发布旗下首款产品“刀片电池”,通过了针刺试验,树立了电动汽车安全标杆。
“‘弗迪’系公司的应运而生,是比亚迪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的必然选择,实现了从产品的市场化到企业的市场化。”比亚迪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后,比亚迪电动车关键零部件技术和产品都将对全球开放供应。
据了解,自2016年起,比亚迪就已经开始内部改革,推行市场化。“比亚迪旗下一些事业部的产品开始对外销售,提升了公司内部的活力和效率。”比亚迪方面表示。
从“比亚迪速度”到“比亚迪质量”,正是“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的一个缩影。作为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一员,比亚迪身处产业最前沿,掌握全产业链核心技术,肩负着推进汽车强国梦的责任和使命。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以汽车工业为代表的制造业正在经历一个百年未有的大变革,面临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产业链和价值链重构。在这一场大变局、大变革、大调整中,中国品牌正被赋予更高的期望、责任和使命,需要更大的勇气、视野和担当。”王传福对记者说,面对新的使命,比亚迪将开启新征程、再出发。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