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主“省心”吗——新能源汽车部分品牌售后服务调查
来源:经济日报
2021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最大亮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市场占有率达到13.4%,高于上年8个百分点。由于终端需求旺盛,消费者认可程度不断提高,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正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今年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售后服务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在今年“3·15”来临之际,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多位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和汽车品牌售后服务人员,聚焦“新、老”造车势力旗下新能源产品的维修保养情况,了解新能源汽车当下的售后服务现状。
传统大厂转型获认可
“缺芯”有损用户体验
“我对外观设计、内饰等很满意;在购车流程及后续使用上也感觉不错。”上汽大众ID.4 X车主林先生表示。“各方面都挺好。”一汽—大众ID.4 CROZZ车主牛先生也有相同感受。
过去一年,大众汽车开启了全面电动化攻势,去年3月起,接连推出5款ID车型,全年收获7万用户。
从时间来看,两位车主都是去年3月底订车,算得上ID.4的首批用户。“我买的是ID.4 CROZZ的首发版,销售非常热情,也很专业。”牛先生告诉记者,“在北京昌平区一家4S店买车以后,对方建了一个微信服务群,包括销售、售后5个人,有什么情况在微信里说就行。他们还赠送了1年4次保养以及1500千瓦时电,因此我买车至今基本没再花钱。”
对此,记者在走访北京某一汽—大众4S店时也有着充分体验——工作人员热情而专业。
在体验一汽—大众APP时,记者还发现,其页面较为精美、板块设计合理,且用户注册时会区分电动车和燃油车入口,便于车主聚焦相关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在注册2天后,记者还接到了一汽—大众的客服电话回访。
记者在走访北京某上汽大众4S店时,也获得了不错的体验。销售人员注重询问消费者需求,有针对性地讲解。对比来看,上汽大众APP并未给电动车与燃油车用户区分入口,且未对用户注册设立回访机制,但这未对林先生的购买造成影响。
林先生购买的是上汽大众ID.4 X极智长续航版。他对车型外观、性能等大为赞赏的同时,还特别提到在“线上”完成全套购车流程。“除了提车、上牌是在线下完成的,我基本没去过4S店,均在线上完成。”林先生说,“购车体验很好,可见这种传统汽车大厂为推动新能源车销售做了不少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来的“缺芯”冲击对两位车主买车、用车均造成影响。“我买车时,几乎所有选装包都选了。”林先生告诉记者,“这让我等待的时间更长,共计4个月才拿到车,主要就是缺芯片。”
“而且,热泵空调不到两个月就用坏了,需要换件,但没有芯片,最后等了两个多月才换上。”林先生略带不满地说,“修了这么长时间不太应该。”
牛先生在车辆出险时也碰到了类似的情况,“当时有个配件要从佛山工厂调,但又赶上天津有散发疫情,最后等了两周才修好”。更为关键的是,“其他车主说,ID.4 CROZZ现在有2万元的优惠,还有人说是4万元。”牛先生对记者说,“要真是这样,对老车主肯定不公平。”
记者就此咨询了一汽—大众4S店销售人员。据称,“这是之前针对北京冬奥会推出的活动,仅针对固定数量、配置、颜色的车型有2万元优惠,目前已经没有了”。
据悉,对于ID车型销售,大众在华的两家合资公司均实施了代理制销售模式,代理商负责ID的展示、邀约、试驾、交付与售后,厂家则负责定价、开票、调车,根据服务质量和数量向代理商支付佣金。这种新模式主要解决了终端销售价格参差不齐等问题。记者走访时,两家4S店的销售人员均强调,其ID车型均执行厂家统一售价。
整体来看,大众汽车作为此前多年位居全球销量第一的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中仍坚守车辆安全、品质的红线,同时也能做出相应改变,这是不少消费者选择其电动车型的原因之一。然而,“缺芯”冲击似乎也诉说着ID系列车型的生不逢时。恰如林先生所说,“大众得多想想怎么解决‘缺芯’的事,要不太影响口碑了”。(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 涛)
销售冠军售后有一套
品牌信任度有待提高
“如果满分是10分,我会给理想汽车售后服务打9分,扣掉的1分包含了我个人对它的鞭策与祝福。”理想ONE车主袁先生告诉记者,“如果算上售前与售中两个环节,我对理想汽车的整体打分是8分,毕竟这个品牌发展时间比较短,后期仍有待观察。”
作为造车新势力一员,理想汽车正逐渐步入正轨。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理想汽车共交付8414辆,同比增长265.8%,成为国内造车新势力的销量冠军。记者经过实地走访与对车主的采访后发现,在产品与服务上,理想汽车确有可取之处。
“家里人口多,我就想买一辆六七座的新能源车。”袁先生坦言,去理想汽车体验店转了一圈,发现其产品、服务、价格基本均在计划之内,因此很快决定购买。
记者在走访中也有类似感受,进店不到1分钟,便有理想汽车工作人员上前接待。记者停留期间,店内约有四五批顾客,工作人员对大家的问题几乎有问必答。
交谈中,工作人员对于增程式技术的利弊、车辆的续航里程、外观以及售后服务等信息如数家珍;对于即将推出的理想X01也能娓娓道来,“新车是一款全尺寸SUV,对标宝马X7,一般家庭用车不建议购买”。
工作人员还主动邀请记者试驾。据悉,一些造车新势力已将邀请到店客户试驾,纳入销售人员的KPI考核中。
谈及售后服务,工作人员指着店内的指示牌说,“我们有统一收费标准,具体可以看这里”。记者看到,指示牌上的标价清晰。通过浏览论坛,记者还发现,车主普遍认为理想ONE的保养不算贵。
袁先生也表示,“对于售后保养整体很满意,全程也比较透明,省时省力”。
在咨询车辆价格时,工作人员没有主动讲解金融政策,但对相关政策比较了解,“如果需要贷款,我们这没有手续费,但有利息”。工作人员还主动留下了联系方式。
记者发现,理想APP的界面分为五大板块。用户不仅可在APP上分享用车生活,还能购买车辆与生活用品;并可随时查看车辆情况、联系客服等。
通过实际体验,记者认为理想APP操作相对便利,页面切换流畅;其社区活跃度也比较高,平均每篇帖子都有三四十条评论,有的多达200余条。
“我觉得后续服务也不错。”袁先生说,理想APP里有客服选项,使用频率明显要比传统车企高。即便很小的问题,只要反映给客服,基本能得到回应。如果在路上遇到紧急问题,还可直接拨打客服电话,很快就能得到救援服务。
记者拨打理想汽车400客服电话时,智能语音第一时间接通,选择对应服务后,人工客服秒接,且对答如流。该工作人员还表示,订车之后,车主可享有客服提供的“一对一”服务。遗憾的是,记者仅收到了到店试驾的邀请短信,没有收到客服的回访电话。
“与纯电汽车相比,如果有充电桩的话,理想ONE会更省钱。”袁先生表示,会考虑向身边人推荐,但前提是对方有私人充电桩,因为这款车的纯电续航里程只有155公里。
谈及后续换购是否仍会考虑理想汽车,袁先生表示,“主要取决于新产品的品质。理想沉淀的时间短,所以我对这个品牌暂时没有归属感”。(中国经济网记者 姜智文)
品质过硬收获好口碑
售后收费标准需细化
“我的车近期在4S店做了第3次保养,根据工作人员提供的保养方案,一共需要1800元左右。”比亚迪秦EV车主张女士表示,当时对保养项目提出异议,工作人员表示,收费标准是根据用户手册制定的。
权衡之后,张女士选择更换了手动变速箱油,放弃了工作人员推荐的四轮定位、前后轮调换等保养项目,最终花费是1300多元。“我是‘小白’车主,根本不懂车辆保养。后来咨询了做汽修的朋友,对方得知我的车只是上下班代步使用,并且只跑了2万公里,告诉我根本不需要更换手动变速箱油。”张女士坦言,“觉得自己的车被过度保养了。”
对此,记者先后两次致电比亚迪400官方服务热线。在休息日期间,记者的电话很快被接通;在工作日,等待了2分钟后被接起。接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用户手册推荐的按时间间隔保养均为“建议”,4S店需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调整;基础保养费用也是由4S店自主定价。
在张女士看来,自己的车辆未经检查就被更换手动变速箱油,合理性有待商榷。尽管对售后服务略有微词,但张女士对比亚迪整体十分认可。“比亚迪的产品质量确实过硬,三电系统也让人放心。如果是代步使用,我会给朋友推荐比亚迪。”
元EV车主冯先生同样看好比亚迪,“未来换购的话,我还是会考虑这个品牌”。
一个工作日的上午,记者实地走访了一家位于北京朝阳区的比亚迪4S店,当时店内有两三拨客人正在看车。
记者登记信息之后,销售人员很快前来接待。得知记者想要了解比亚迪汉,接待人员详细介绍了车辆情况以及购车福利;根据记者提出的需求,他还进行了精准的车型推荐。美中不足的是,在讲解竞品时,记者发现有些描述不准确的地方;此外,该接待人员也没有主动提出试乘或试驾邀请;对于购车金融方案,也是在记者主动提及之后,才进行介绍。
随后,记者来到比亚迪车主休息区,发现有10多位车主正在等候车辆维修保养。休息区设置沙发座椅,有饮料、小食和正餐供应,还有一辆赛车模拟器供娱乐消遣。透过玻璃窗,车主可以直接看到车辆保养情况,休息室内的电子屏幕也会实时提供车辆进场等消息。
店内售后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我们店平均每天维保的车辆在四五十辆,最多有100多辆,基本上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六七点”。
线下走访之余,记者还体验了比亚迪官方APP。比亚迪APP分为“社区、商城、服务、我的、爱车”五大板块。其中,“爱车”板块又细分为智能网联、车辆状态、车辆健康、能耗排名等栏目。车主可以通过APP进行车辆锁止车门、控制车内空调等操作。冯先生说:“我比较喜欢这些远程智能操作,尤其是遇到特殊天气,可以等到车内达到舒适温度后再上车。”
在比亚迪APP的社区板块,不少车主表现活跃,比亚迪官方也会及时与车友互动。张女士透露,“比亚迪官方会对发帖车主进行回访,以确保疑问得到有效解决。APP各板块一目了然,总体操作流畅,但依赖网络连接,因此在地库等信号不好的地方会出现无法显示车辆定位、车门打不开等状况”。(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跃跃)
稳定性与软件能力受肯定
需更多考虑客户感受
“买车时试驾了很多新势力产品,对比后觉得特斯拉稳定性更好,转向和入弯的操控也十分清晰。”车主王先生略带自豪地表示,“我的车是首批国产Model 3长续航后驱版,目前已经是‘绝版’了。”
“但有一点我不太理解,我的车多次被轻微追尾,每次事故发生后,我都没有收到官方询问电话。”王先生不满意地说。
对此,记者拨打了特斯拉400官方客服电话。客服电话的响应时长为2秒左右,拨通后智能语音系统会指导用户选择售后服务项目。结束对话前,客服还会特意提醒此电话为“24小时不间断服务,欢迎再次致电”。
对于王先生反映的“没有主动联系事故车辆”一事,特斯拉400官方客服只是重复地表示:“每辆车都装置了传感器,遇到‘特殊情况’会自动向特斯拉官方报警,在收到报警信号后,‘必要情况’下会致电消费者并提供指导。”对于什么是“特殊/必要情况”,客服仅表示,“我们会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来判断”。“从这点来看,特斯拉客服的专业性明显有欠缺。”王先生说。
使用过程中,王先生对特斯拉汽车的续航真实性颇为满意,“显示的剩余里程一般与实际相符,开了两年,电池只衰减了几十公里,衰减程度可以接受。不过,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虽然更便捷,但也容易令尚未适应该驾驶习惯的消费者在紧急情况下出现误操作。”王先生坦言,“在单踏板模式下,我还感觉刹车会变硬。”
对此,北京侨福芳草地特斯拉体验店的销售人员表示,“特斯拉的理念是‘让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单踏板模式既环保也更适应新手”。至于刹车踏板变硬,他直言,“这与单踏板模式并无关系,主要原因是当车辆距离障碍物过近时,紧急制动系统会接管并减速车辆,此时刹车踏板虽会变硬,但用力踩也能踩下”。
在亲自试驾特斯拉车辆后,记者发现,在单踏板模式下急收油门,车辆的能量回收系统会瞬间将车速降低,类似“急刹车”的感觉,确实需要时间适应。
事实上,单踏板模式并非特斯拉独有,许多新能源产品都会利用单踏板模式进行能量回收,以此获取更长的续航里程。但引发争议的是,特斯拉在去年初对旗下产品进行OTA升级时,取消了能量回收模式的可调节功能,强制车主使用“标准”模式,从而实现较高强度的能量回收。
这一做法引发部分消费者不满,他们在名为“特斯拉客户支持”的微博账号留言,要求其恢复可调节模式,但特斯拉依旧故我。不过,通过OTA操作方式,不少消费者看到了特斯拉利用软件系统解决问题的潜力和能力。(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梦宇)
比亚迪售后再被质疑拉胯 车主亲测投诉反馈机制是个笑话
快过年了,大家的比亚迪DM-i车型都提到了吗?此前,《汽车专业网》编辑曾多次报道过比亚迪提车难的问题,1月24日,一位同样提车难的车主在某问答社区上发文称,亲测21天,验证比亚迪投诉反馈效果实在拉胯。
据该车主说,自己于2021年下半年在昆明一家比亚迪4S店预定了一辆唐DM-i尊荣型,结果到了约定时间,4S店以各种原因不能按时交车,且交车时间无法确定。
于是,该车主就在2022年1月2日踏上了漫漫投诉之路,到2022年1月23日为止,历经21天。这期间打了24通比亚迪客服电话,8次在比亚迪汽车app上与客服沟通,3次在车质网上投诉,2次在黑猫投诉上投诉,1次在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1次在全国12315投诉。
而目前得到的回应都是惊人的一致:“已经将情况反馈有关部门,有专人负责跟进,将会及时回电。”与此同时,处理结果也是惊人的一致:“21天时间里该车主未接到一个处理回电、一个处理短信。”
“通过我21天的真实经历,给广大准车主们摸出了一个规律:把比亚迪的投诉反馈机制就当做一个笑话看看就行了,他们的投诉反馈就只是把投诉记录例行记录一下,不会存在后续的工作。”该车主表示,为了减少客服人员的工作量,建议比亚迪把客服电话的按键4设置改一下,改成“表扬请按4,服务表扬请按1,车辆表扬请按2”。
就投诉反馈机制形同虚设的问题,在某社区交流平台上,也有其他车主反映过类似的情况。“厂家售后我投诉3次,明确要求电话回访,一个都没!”
“比亚迪车可以,销售真的一言难尽。”关于比亚迪的售后问题,曾有不少车主吐槽过,在某第三方汽车品质评价平台上,就有不少准车主就销售服务不兑现、提不到车、活动不通知等发起过投诉。
此前不久,在某社交平台上,一位提车仅4个多月的比亚迪汉DM-i车主亲历比亚迪售后,称自己再也不想买比亚迪了。“有一说一,DMI平台确实不错,但是稳定性和售后不好说,还有根据之前订车经验等车过程中可能就被各种操作被气到。”
不过,尽管比亚迪售后一再被质疑拉胯,但是旗下的超级混动车型还是卖的很好。“全系涨价,提车时间随缘,半年起步。”在面对销售人员这样的话术时,还是有不少新车主加入了等车大军,这也许就是比亚迪一直在提产,但超级混动还是一车难求的原因所在吧。
从比亚迪2021年3月至12月的销售数据来看,每个月的销量都是在递增的状态,而且幅度很大,从8月开始销量几乎是3月最初时的3倍了,到了10月几乎是4倍了,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比亚迪一直在说自己产能提升幅度巨大,但是大家拿车周期基本上只是缓慢的缩短了。
去年9月8日,在比亚迪e3.0平台发布会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谈到了DM-i车型交付慢的问题,他表示目前产能在不断爬坡,四季度将有很大改善,向信任与选择比亚迪的用户深感歉意。
上海元EV车主:售后糟糕且无视安全隐患,不会再买比亚迪了
前不久,比亚迪汽车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了这样一篇文章:
其中写道:
这与我们在车友群中了解到的情况有些出入。至少,蔚来的车主可能不同意这一点。
那么,比亚迪的售后服务到底怎么样?
我们没有能力从宏观层面给出一个定论,不过,我们可以提供一个微观层面的个案。
在第五篇讲述电动汽车各品牌售后服务的稿件中,我们和27岁的元EV车主阿辉聊了聊,请他谈谈比亚迪的售后体验。
他的体验有点糟糕。
从买车到保养,再到维修,上海的这家比亚迪4S店都没有给他留下美好印象,他已经不想再买比亚迪的车了。
阿辉的比亚迪元才开了两年,总里程近3万公里,保养了三次。目前,他正在准备换车。
以下内容由阿辉讲述,《电动汽车用户联盟》整理。
01
狗血的首保:
售后把我晾了一下午
这辆车是2018年10月左右提的,新车上牌时就发生了一点不愉快。
当时,销售说要2000元的上牌费,如果他们帮我代办,还需要几百元的费用。我没搞明白,不是已经给他们2000元的上牌费了吗?怎么还要钱!他们就又解释说,这2000元是上牌的费用,几百是申请资料的手续费。听到这儿,我就生气了,拒绝了他们代办的要求。我自己去了,而且过程也很顺利,没遇到他们说得那种人很多,自己办不了的情况。
这个小插曲虽然让人有点不愉快,但也还可以理解,毕竟有一些客观因素在里面。而我的保养经历才堪称狗血。
元EV 360的保养周期是,5000公里首保,后面1.2万公里保养一次。第一次保养时,我已经开了8000多公里了。我当时想去买车的那家店做保养,因为它离我最近,但要提前预约。而我在比亚迪的APP上找不到那家店,后来自己也忙着忘了这事。直到去保养的前一天,我才给4S店打了个电话,问他们能不能现在预约,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让我第二天中午直接过去就行。
第二天中午1点多,我就如约过去了。到店之后,他们让我把车停好,就问我是不是有预约。我就把前一天打电话预约的事情告诉他们了。接待的工作人员就把那个工作人员叫过来问,但那人否认了,说没有这回事。
啊?这太莫名其妙了!我当时就和他当面对质了一回,你不是让我直接过来的吗?后来,他们让我排队等会儿。真正气人的是,他们整个下午都让我等,彻底把我晾在那里。一直等到下午六点,才给我做了保养。
02
二保和三保也不顺遂人意
从早等晚,售后竟然连个基础保养都没给我做?!
第一次已经这么不愉快了,让我没想到的是,第二次保养更不愉快。
今年年初,车子马上就开到2万公里了,应该去做第二次保养。有了上次的经验,我就提前去APP找他们家预约,还在上面备注了需要维修的部位。因为车子一直有座椅靠背异响和刹车异响的毛病。
我约的是上午10点,其实9点40左右就到了。刚开始,他们的态度还挺好的,说是上午11点多就能做完,包括保养和检修。后来中午11点半左右,他们给我打电话说保养已经做完了,检修的话要等一等,因为要排队。我说没关系,等等也行。然后我就在那里等,一直到下午3点多,工作人员又给我打电话说在排队,快轮到我了。
我又继续等了2个小时,已经下午5点多了,他们差不多都要下班了。我就有点着急了,怎么还没弄好,自己就到车间去问工作人员。那个工作人员告诉我正在检修,说刹车没有异响,不用修。我说不可能,声音特别大,怎么可能没有异响,还把之前录的视频放给他看了。他这才相信我说的话,觉得这个声音挺大的。他说再去车间问问。不一会儿,他回来跟我维修主管不在,其他师傅不会修刹车异响,维修主管马上就回来了,让我等会儿。
我就又等到了6点多,期间还陪他去洗车了,我发现那几个车位之间的距离才挪动了1米左右。那时,车间的声音还挺大的,他说是维修师傅在给我打磨刹车。
后来,维修主管回来了。我心想,这下好了,能快点修好刹车片了。狗血的是,我听到了维修主管说:“先给他把空调滤芯换了,把保养给做了。”这样的话。什么?从早上等到现在,难道连个保养都没做吗?那个工作人员前两次还给我打电话说早做完了,这是个什么意思?我觉得非常郁闷,自己等了一天在等什么?
但我当时也没说什么,就让他们把保养做了,把刹车片打磨好。
后来,他们回访时我给了差评,4S店还联系我道歉说要另外给我约时间解决那几个遗留问题,结果他们至今都没有联系我。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前段时间我去做第三次保养,因为要换刹车油,工序比较繁琐,当天就没有把车开回来。一般情况下,电车4年才检查一次刹车油,我这车才两年,可能是刹车油里面的含水量太高了。这还没完,因为我最近在外面租房子住,给车充电不太方便,我给售后人员说保养完之后帮我充一下电,结果他也没充,也没有回我的微信消息。
03
毛病不断,轻则影响驾乘体验,重则影响生命安全
都得不到比亚迪售后重视
除了狗血的保养,还有更狗血的维修。因为车子出现问题,售后根本不管。这车从买来就毛病不断,什么动能回收失效,什么刹车片异响,座椅靠背异响等,轻则影响驾乘体验,重则影响生命安全。可无论如何,都得不到比亚迪售后的重视!
我分享两段维修经历:
1,我提车没多久就发现这车有间歇性的动能回收失效的情况,一开始我自己没当回事。直到有一次,车子在高速路下坡段动能回收失效,差点出事故,我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因为平时开车,我都会把动能回收调制强回收模式,正常情况下,只要松开加速踏板,车速马上就会降下来,不用立即踩刹车,可以等速度降得差不多了再踩刹车或者踩电门。但在高速上,或者下坡路段,如果出现动能回收失效的问题,还全速往前走,就会很吓人,因为这跟我的预判是完全相反的。我本来觉得这距离,送了地安门,它自己减速就可以了,但有时候它并不会减速,搞得我好几次都是急刹车踩到底才把车刹住。
这个问题,有时候出现得多,一天能有两三次;但有时候也不频繁,一个月也就一两次。问题是,你不知道哪一次松开电门它还会全速走,这个就很危险了。
第一次出问题时,我就去4S店让修车师傅了,结果他说这不是失效,而是电脑反应太慢。因为该功能由车载电脑控制,动能回收命令发出后,它有个反应时间,反应太慢就出现我所说的“失效”。说直白点,在他看来,我出现的那个问题,不能称为失效,而是反应慢。对此,我解释道,我明确这不是反应慢的问题,一定是动能回收失效,停车熄火重启就能解决这问题。但他们坚持认为是正常的,让我回去再试试,我只好回去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去年下半年,因为车子发生剐蹭事故,我去4S店修车,借机又跟他们说起这个问题。结果得到的答复还是一样的,车子正常,让我继续开。
可我发现,这个问题愈发频繁出现。
于是,二保时,我又跟他们的维修主管说了,他知道问题在软件上,重刷程序,这才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2,更让人郁闷的是,刹车片异响、座椅靠背锁扣的问题至今都没解决。我前前后后跑了好几次,每次去都是打磨一下,后来甚至让我自己去汽修厂修理。
第二次保养的时候,我问过那个维修主管刹车片为什么老响?他说刹车片里有超级颗粒,用一段时间就会响。他说你是露天停车的,我们比亚迪的车都是停在车库里的,你停在外面,雨水会影响刹车片。这是什么理由?太搞笑了吧,哪怕我不露天停车,车也要在外面开的。
因为一直修不好,我也拿他们没办法,就去微博上曝光元EV的刹车问题。我刚开始发微博@比亚迪的赵长江,但是他没有回复我,反倒是比亚迪的官方微博私信我,让我把具体问题发给他,他们来帮我解决。但是,我发给他之后就没音信了。两个月后,我又发了一条微博,同时@赵长江和比亚迪官微,他们这才又来找我,但问题还是没能解决。
微博曝光之后,比亚迪客服打电话问我具体情况,我就将刹车片异响,前排座椅滑轨不到位以及靠背锁扣不到位的问题说了一遍,他们说是会通知售后联系我。可售后并没有联系我,反倒是官方客服半个月后又来回访了。我只好将售后没有联系我的事又说了一遍,客服再次表示会通知售后联系我。如今快要三个月了,我还没有接到售后的任何消息。
其实,这些事情都是小事情,但给人的整体感受是很糟糕的。我现在已经很“佛”了,他们不处理不联系我,我都无所谓了。因为我正准备再买一辆其他品牌的电车,这车我也不开了,更不会推荐别人去买它。
04
十几万元EV的保养费比四五十万的蔚来还贵
至于保养费用,我认为比亚迪还是有点贵的。电车的保养其实大同小异,哪个品牌几乎都一样,比如,检查底盘螺丝是否松动,线路是否完好,还有系统......就是一些常规项目。其他项目,比如换空滤,就看你个人意愿了。反正我每次都要换的,那个东西很容易脏。
二保明细
虽然项目不多,但花费却不少。三次保养下来,我已经花了1000多块钱了。其中,首保和其他品牌一样,免费。二保花了四百多块钱,其实就是常规项目加了一个空滤而已。三保除了常规项目和空滤,还更换了刹车油,最后一共花了五百多。下一次保养的时候,还要更换齿轮油,光手续费就得三百多块,整个下来我估计至少得五百多。
相比之下,我感觉蔚来ES8这样的豪华车保养费用则太良心了。我之前看到《电动汽车用户联盟》发的那个蔚来ES8保养的文章,《我给蔚来售后打80分:7.6万公里保养三次花费3417元(附明细)》,那里面说蔚来ES8开了7.6万公里,保养费和维修费一共花了3417元,光保养费其实才2000多。
而我这元EV如果开到7.6万公里,1.2万公里保养一次,除去首保,需要保养6次,一次差不多500块钱,6次就要3000块钱了。但是,蔚来的保养项目明显比元更多,元只是换了个空滤,刹车油,齿轮油而已。
(本文完)
《电动汽车用户联盟》是一个专注于讲述电动汽车用户的故事,为用户说真话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