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击败特斯拉之路
昔日风光无限的特斯拉,如今正遭遇滑铁卢。据悉,特斯拉今年全球裁员10%。其中,中国区裁员比例将远高于这个数字。有报道称,个别部门将裁员30%-40%,有的裁员比例甚至高达50%,其他部门普遍在20%左右。
特斯拉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本土电动车品牌强势崛起。坦白而言,特斯拉并没有被造车新势力打败,无论是蔚小理还是哪威零都无法对特斯拉构成实质性威胁。真正打败特斯拉的是比亚迪。去年年底,比亚迪取代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汽车销售商。
比亚迪的崛起之路
比亚迪在美国可能不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但该公司已经打造了一个在中国和其他地方很受欢迎的价格实惠的品牌。
王传福和表弟于1995年创立了比亚迪。当时29岁的王传福是一名政府研究员,来自一个稻农家庭。他获得了大学奖学金,并最终搬到深圳经济特区创办了自己的新公司。
据媒体报道,名称中的“YD”来自该公司最初所在地深圳雅迪村。 “B”是后来添加的,据说是作为促销工具。后来,王传福专门衍生出了“Build Your Dreams”的口号。
比亚迪最初的业务不是汽车而是手机电池。比亚迪在收购西安秦川后进入汽车行业。西安秦川是一家濒临破产的国有汽车制造商,当时是国防承包商北方工业公司的子公司。
2005年,比亚迪推出了第一款汽车F3,这是一款类似于丰田卡罗拉的紧凑型轿车,售价仅为4万元人民币。比亚迪通过提供更便宜的替代方案来挑战日本老牌供应商丰田和索尼。
之后,亿万富翁投资者沃伦·巴菲特是早期对比亚迪感兴趣的知名人士之一。为了投资中国蓬勃发展的汽车市场,巴菲特亲自参观了比亚迪总部。
有媒体报道,当着巴菲特的面,王传福喝了一口电池液,以证明他的电池有多干净。这次经历给巴菲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立刻提出购买该公司25%的股份。只不过,这项提议被王传福拒绝了。最后,2008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2.32亿美元收购了比亚迪10%的股份。
2010年,比亚迪推出了首款纯电动汽车E6。受益于中国政府的补贴,这款车能够与以性价比著称的日本汽车竞争。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比亚迪。特斯拉的马斯克在2011年接受采访时,当被问及是否认为比亚迪是否是特斯拉的有力竞争对手时,马斯克笑称,“我不认为他们制造出了好产品。我不认为它特别有吸引力。技术不是很强。”而如今,事实证明,马斯克错了。当初那个被他看不起的比亚迪已经成为了特斯拉最大的威胁。
2010 年代,比亚迪成为中国混合动力汽车领域的顶级汽车制造商之一。 其最受欢迎的产品是2012年推出的秦,它成为中国最畅销的汽车之一。
然而,这并不是推动比亚迪声名鹊起的唯一产品。比亚迪还发布了混合动力 SUV Tang,并与戴姆勒股份公司(现为梅赛德斯-奔驰)合作生产Denza系列。
尽管2023年第四季度的大部分销量来自中国市场,但比亚迪在看似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时成为了全球头条新闻——它取代了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销售商。
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凭借其新款海鸥以及宋、秦 Plus、海豚、元 Plus和汉电动汽车掀起了电动汽车浪潮。
虽然特斯拉在2024年第一季度重新夺回了桂冠,但特斯拉的王座已经不再牢不可破。
最近这几年,随着比亚迪开始向海外扩张,目前正计划在墨西哥建厂。这引起了美国官员的警惕,甚至还建立了自己的运输船队,以降低出口成本。
但近期,由于美国方面传出对于比亚迪的打压计划,比亚迪表示,已经放弃了向美国人销售电动汽车的计划。
特斯拉的苦苦挣扎
特斯拉公司作为汽车行业革命的领跑者,目前正处于汽车价格、竞争激烈、需求低于预期、利润下滑等方面的硬仗之中。此外,特斯拉最新财报大幅低于盈利预期,年初至今营收出现2012年以来最大降幅。
特斯拉的股价自一年前已下跌约30%,是标准普尔指数中今年表现最差的股票。马斯克近期在其收购的推特上不断描绘出一个由可再生能源和替代汽车驱动方式主导的未来愿景。然而,市场似乎并不买单。
特斯拉不再是唯一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其定价权优势已不复存在。汽车行业的特点是竞争激烈,迫使制造商激烈争夺客户。这导致具有相似功能和性能水平的车辆的价格具有可比性。同时,竞争导致各汽车制造商的盈利指标处于同一狭窄范围内。 特斯拉就是这种现象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旦电动汽车的炒作消退,公司的利润率也会随之下降。特斯拉2023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为17.6%,为2019年以来最低,较上年下降逾600个基点。
特斯拉一度享有破纪录的利润率,2022财年高达25.6%。然而,一系列的降价导致其此前备受赞誉的盈利能力下降,在接近更典型的水平时引起了投资者的担忧。
自公司进入成熟发展期以来,特斯拉价格下降,利润率也随之下降。目前已经落后于丰田汽车公司。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的一年内,新电动汽车市场最畅销车型特斯拉Model Y的价格暴跌超过21%,从近63,000美元跌至不到50,000美元。相比之下,特斯拉竞争对手之间的交易价格差异只有低个位数。
2024年4月20日,在发布交付数据近两周后,特斯拉在美国再次将Y、S、X车型的价格下调了2000美元。此举只是重申了当前的趋势,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太多希望。
这些降价的后果不仅是利润率下降,而且是销售额和盈利数据下降。这在刚刚在公布的第一季度业绩中得到体现。特斯拉年初至今的收入已经下降9%,从去年的251.7 亿美元降至 213 亿美元。每股收益从一年前的0.73美元骤降53%至0.34美元。
除了比亚迪外,特斯拉还受到德国大众的威胁。大众汽车是汽车制造商中收入最高的传统汽车制造商,2023年占据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的4.6%。尽管该公司的电动汽车销量远低于特斯拉。
大众的ID.4和ID.5最近进行了重大更新,具有完全更新的操作概念和驱动系统。此外,大众汽车还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新款ID.7 Tourer,这是其旗舰全电动车型ID.7的变体。
特斯拉可能很快就会感受到来自大众汽车在美国市场的竞争。为了应对SUV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家德国制造商计划从2026年开始生产一款大批量A级车的全电动SUV。这将是特斯拉Model X的直接竞争对手。
在德国,大众汽车超过美国汽车制造商,成为领先的电动汽车品牌,2023 年新注册量达70,628 辆,增长近12%。尽管这家美国公司的Model Y仍然领先于大众ID成为最受欢迎的电动汽车车型。但特斯拉的新注册量为63,685辆,下降了9%。
2024财年第一季度,特斯拉交付了386,810辆纯电动汽车,较上年下降9%。 这些数字令投资者大失所望。但特斯拉仍然是电动汽车销量的领先者,没有其他汽车集团超越其销量。比亚迪第一季度电动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13%,达到300,114辆。大众集团在乘用纯电动汽车销量方面也面临挑战,一季度销量总计136,136辆,同比下降约3%。
电动汽车销售放缓归因于多种因素,包括消费者担忧、供应链中断和经济不确定性。尽管电动汽车产量激增,但销量却在放缓。由于成本、里程焦虑和缺乏充电基础设施,消费者犹豫不决。这导致经销商处电动汽车供过于求。
尽管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推动电动化,并且汽车制造商承诺投入数十亿美元,但消费者需求似乎正在动摇,导致市场上电动汽车供应过剩。根据Cox Automotive 的《2024 年行业洞察》报告,截至2023年,汽车行业的电动汽车库存相当于113天,而内燃机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的典型库存为69天。
许多投资者,尤其是散户投资者,都会关注特斯拉的收入并推断其未来。这种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效。然而,将其应用于盈利历史如此短暂的公司,考虑到所有风险和障碍,前进的道路如此不可预测,结果可能会出现严重偏差。特斯拉销量方面值得关注的迹象之一是其收入增长与每股收入增长之间的差异。
在过去的四年里,特斯拉不断稀释其投资者的股权。不过,差异一直在缩小,这是一个积极的发展。
此外,特斯拉的每股收益增速从2021财年的676%骤降至2023财年的19%。目前,分析师预计未来3-5年每股收益复合年增长率相当低迷,仅为8.41%。乍一看,对于一家市盈率为34.2的公司来说,这个数字似乎太低了。
与其他四个竞争对手相比,特斯拉的股价似乎远远领先于自己,因为它并不能证明目前的增长是合理的。 该估值超出了汽车行业公司的典型估值范围。
特斯拉正面临一波新的挑战,包括:更严格的监管、Cybertruck召回、竞争导致降价以及全球需求放缓。
特斯拉的历史表明,它愿意承担风险并突破界限。如果马斯克的一些愿景成为现实,特斯拉成为其他技术领域的先驱,那么该公司应该会回到快车道并再次实现高增长。然而,在这个美好的前景中还存在很多问号和未知因素。因此,很难量化并做出任何合理的预测。
比亚迪首度反超特斯拉
上市公司的二季度业绩公告已经接近尾声,新能源汽车中的压轴财报,落在了比亚迪身上。今年二季度,比亚迪实现了营业收入1399.5亿元,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16.46%;归母净利润为70.7亿元,同比增长133.97%,环比增长65.23%;毛利率为18.72%,首度超越特斯拉(18.2%),同比增长4.3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86个百分点。在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惨烈的价格战洗牌下,不少新能源汽车都选择牺牲利润,降价保量,来维护自己的市场份额。比亚迪则顶住了压力,上半年的利润和毛利率维持正增长,与特斯拉毛利率的大幅下滑形成鲜明对比。此外,比亚迪还接连推出高价位的高端新车型,冲破自身的价格“舒适区”开始向30万元以上高价发起冲刺。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的海外市场开拓也按下了加速键,仅仅上半年的海外销量就已经远远超过去年的全年水平。比亚迪在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同步销量高增长,以及造血能力的全面提升,证明了比亚迪的赚钱效应并非昙花一现,而是真正具备持续性。增量、增收又增利的二季度今年二季度,比亚迪在销量、营收、利润和毛利率等多个方面都呈同环比高增长态势。这与部分开始出现销量不佳,营收增长转负,甚至开始亏本赚吆喝的造车新势力们进一步拉开距离。尽管二季度是传统车市淡季,但是比亚迪依旧维持住了销量增长趋势,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销量达到70.4万辆,环比增长27.4%,同比增长16%。比亚迪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继续保持着优势,并持续通过强劲的销量增长,稳扎稳打提升自己的市场份额,目前市占率已接近40%。比亚迪产品销量的提升,自然也带动了营业收入的增长。二季度,比亚迪实现了营业收入1399.5亿元,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16.46%。利润方面,净利润为70.7亿元,同比增长133.97%,环比增长65.23%。具体到单车利润(扣除掉比亚迪电子),与今年一季度的0.67万元和去年二季度的0.56万元相比,今年二季度进一步提升到0.85万元,已经开始接近去年车市旺季时期水准。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利润和毛利率均保持持续增长,可见,在特斯拉率先引发的惨烈价格战中,比亚迪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牢固的稳住了自己的基本盘。随着比亚迪接下来高价位的高端新车型如腾势N7、仰望U8,以及方程豹的上市,比亚迪的品牌高端化还将得到持续推进。比亚迪通过仰望和腾势等高端品牌,来冲破自身15万元-30万元的价格“舒适区”,从而向30万元以上高价发起冲刺,从市场反响和D9销量来看已经获得了初步成功,这也侧面证明了价格战并非新能源车企脱颖而出的唯一出路。两大业务拆分比亚迪的业务,简单明了的分为两块,手机部件、组装和电子产品部件业务(主要是比亚迪电子)和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 产品 (除了新能源汽车,还包括了电池、光伏等)。(1)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作为比亚迪营业收入和利润的主要贡献点,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汽车和相关业务实现了营业收入2088.24亿元,同比增长91.1%,占总营收的72.55%,毛利率增加4.36个百分点到20.67%。具体来看,比亚迪的汽车业务的营收增速,基本上已经跟上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速和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速。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汽车销量达到125.6万辆,同比增长94.25%,其中,插电混动车型累计销量63.14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01%;纯电动车型累计销量61.68万辆,累计同比增长91%。动力电池方面,比亚迪是全球仅有的两家装机量增速达到三位数的电池厂商,今年上半年,亿纬锂能的动力电池装机量高达47.7GWh,同比增长102.4%,市场份额增长了4.1个百分点到15.7%。值得注意的是,为夯实行业领先优势,比亚迪还在不断加大布局核心技术研发及创新,今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就高达142.5亿元,同比增长120%。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也带来了相应的回报,比亚迪发布的易四方和云辇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极大地加强了比亚迪的综合竞争力,助推比亚迪的汽车业务向更高的层次迈进。(2)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业务比亚迪的另一大业务,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业务在今年上半年,基本上处于啃老本的局面,增长较为乏力。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业务实现了营业收入510.9亿元,同比仅仅增长24.4%,营收占比则降至27.27%,毛利率水平增长了2.7个百分点到8.77%。比亚迪手机业务的低迷表现与欣欣向荣的汽车和电池业务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是比亚迪对这块业务却并没有完全忽视。8月28日,比亚迪宣布控股子公司比亚迪电子计划以约人民币158亿元收购捷普新加坡位于成都、无锡的产品生产制造业务。此次收购一旦成功,将大幅度拓宽比亚迪的智能手机零部件业务,提高整体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并与比亚迪现有的电子产品有效协同,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后续,比亚迪的手机业务有望重回高增长轨道中。海外市场加速拓展除开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傲视群雄,比亚迪在海外市场也按下了加速键,今年比亚迪已经在全球超50个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进行了布局。比亚迪的出口销量也随着布局的加深而同步加速,自去年11月份,比亚迪首次实现出口销量超1万辆以后,比亚迪海外市场的销量就再未跌破过万辆水平。今年7月份比亚迪更是一度创下历史新高1.8万辆,向着2万辆大关进军。 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海外销量高达7.43万辆,已经远远超过去年的全年水平5.59万辆,成为泰国、以色列等多国的电动车销量冠军。比亚迪海外市场的开拓加速,也带动了比亚迪的境外业务发展。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境外业务营业收入达到644亿元,同比增长92.94%,超过了境内业务的66.96%,毛利率也增加了5.51个百分点到8.1%。考虑到未来,比亚迪海外市场的销量还会有数量级的提升,仅凭出口一种方式或会出现运力问题。目前来看,比亚迪已经未雨绸缪的用两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比亚迪陆陆续续的已经在不少国家当地建设汽车工厂,例如在乌兹别克斯坦、泰国和巴西,比亚迪都已经开始部署新能源汽车产能,这既能加快产品的产销效率,也能避免净出口税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当地汽车工厂能够挑起大梁之前,比亚迪为了保证运力的稳定,直接进行了汽车运输船的购买。据悉,比亚迪已经计划订造6-8艘7700车位的双燃料汽车运输船,以应对自家新能源汽车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所带来的运输需求。今年上半年,各大新能源车企,无论是合资车企,还是自主品牌,亦或是造车新势力,他们的盈利能力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这点连龙头特斯拉也不能避免,出现了利润和毛利率的同步下滑,但比亚迪却扛住了压力,逆势实现了盈利增长。随着比亚迪将最后几块拼图——高端品牌车型和海外市场开拓等全部在自己的版图上补齐,毫无疑问,比亚迪将实现从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向全球巨头的华丽转变。?星标华尔街见闻,好内容不错过?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不代表平台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营收暴增82%破2289亿!“比亚迪击败特斯拉”,美巨头:心都碎了
揭秘比亚迪的惊人胜利,震撼全球
比亚迪(BYD),这个凭借创新科技和出色表现,如今已经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巨无霸。近日,他们宣布他们去年的营收再次实现暴增,并成功超过行业巨头特斯拉。这不仅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胜利,更是对于中国自主品牌的巨大鼓舞!
一、背景:比亚迪打破常规,掀起电动汽车革命
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一,比亚迪凭借其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和创新科技,迅速崛起。过去几年里,他们不断推出具有革命性的电动汽车产品,并在可持续能源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二、营收暴增82%:中国电动汽车的新王者崛起
按照最新发布的财报,比亚迪的营收在上一财年实现了惊人的82%增长,达到了2289亿,直接击败了特斯拉。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行业分析师们的预期,并再次验证了比亚迪的市场占有率正在不断扩大。
三、创新科技引领行业潮流
比亚迪一直以来都致力于研发创新科技,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可能性。他们最新推出的全球首款无线充电电动汽车,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轰动。不仅如此,比亚迪还在电池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其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大幅提升,让消费者不再为续航焦虑。
四、比亚迪击败特斯拉:新时代的开始
对于特斯拉来说,比亚迪的胜利可谓是心碎的消息。曾经被誉为电动汽车界的霸主,特斯拉在这一次竞争中败下阵来。这不仅说明比亚迪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更意味着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已经步入一个新的时代。
结语:比亚迪的胜利预示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新篇章
比亚迪的营收暴增再次证明了他们的创新科技在全球受到认可。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代表,比亚迪正在引领电动汽车产业的风向标。他们的成功不仅是对中国制造业的骄傲,更是对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一次重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