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十四事业部厂牌图片

比亚迪迎来首家储能公司!老套路还是新瓶装旧酒?

近日,天眼查显示,深圳坪山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的企业名称,变更为深圳比亚迪储能有限公司。与更名同步的是,企业经营范围也发生了改变,新增了储能技术服务、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等业务。

据悉,自2019年5月成立以来,弗迪电池作为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一直致力于电池技术的研发和生产。

尤其是今年,新能源市场不断内卷,机厂需要更有性价比的电池产品,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凭借更便宜的价格、表现优秀的续航效果等优势开始大量外供,出货量实现巨大飞跃。

据了解,包括此次更名在内,深圳比亚迪储能共经历了四轮更名。最初公司名称为深圳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此后相继更名为深圳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深圳坪山弗迪电池有限公司。

在之前的改名中,均保留了“弗迪电池”,此次直接改名为“比亚迪储能”,足以预见比亚迪在逐步完善储能产业链整体布局上的决心。

但往后的储能市场又是否能如想象般一帆风顺呢?

01

竞争不断 内卷加剧

随着欧洲户储市场从去年井喷到今年迅速“退烧”,国内储能行业在产能急剧扩张后随即陷入产能过剩隐忧。泥沙俱下,价格战、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等乱象纷至沓来,储能产业陷入阵痛期。

从储能系统中标数据来看:

在中国能建2023年度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集中采购中,比亚迪成为中标候选人。在1、0.5C(2小时系统)报价跌破1元,为0.996元/Wh;2、0.25C(4小时系统)报价跌破0.9元,为0.866元/Wh,直接打破两项行业记录,刷新了行业认知,成为业内又一条巨大的“低价鲶鱼”。

图说:标段2,即0.5C(2小时系统)

来源:储能之音

图说:标段3,即0.25C(4小时系统)

来源:储能之音

但分析来看,作为最早的探路者,比亚迪在过往发展中不仅实现了电池电芯、BMS、EMS、PCS等全业务制造领域覆盖,而且储能系统基本依靠自主研发生产,相较于依赖外采的系统集成商们,具备更大的竞争力与议价能力。

在现在的储能市场,即使再优秀的企业,也要活在低价竞争中。提升国内市占额,才是比亚迪真正想做的事。

02

不惧市场 加码储能

据了解,比亚迪在2008年便成立电力科学研究院并开始研发储能产品,2011年储能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2014年在深圳坪山建成全球最大用户侧铁电池储能电站,2018年开始加速全球市场扩张。

2019年底,原属比亚迪第十四事业部的储能业务划转至比亚迪第二事业部,也即大家熟知的电池事业部,2020年比亚迪将电池事业部拆分成弗迪电池,并入股阿特斯太阳能。

2023年,比亚迪储能产业园在深圳龙岗开工建设,产能预计20GWh,年产值200亿元,比亚迪王总表示:未来,会在动力和储能上做好协同,储能业务预计有大幅增长可能。

同时,就在本月,由比亚迪提供全套储能设备的Kenhardt电站正式向南非国家电网供电,该储能电站总装机量达到了1.14GWh,是南非最大的光伏储能电站。

比亚迪储能销售中心常务总裁尤国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比亚迪储能产品覆盖全球6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其中,在英国和美国的储能市场占有率达80%和30%。

据SNE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比亚迪储能电池全球出货量约为14GWh,增长率为211%,全球份额为11.5%,位列全球储能电池出货第二名,仅次于宁德时代,而比亚迪同年储能系统出货量也达到了12.1GWh。

03

结语

总体来看,深圳比亚迪储能有限公司的成立和发展,无疑为比亚迪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比亚迪在储能技术领域的深入探索和业务范围的扩大,深圳比亚迪储能有限公司或成为引领新能源领域变革的先锋。

比亚迪“精锐部队”——第十七事业部已经对外开放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公司高层培训会上指出:公司正处于一个市场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汽车变革的绿色转折点,为保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鼓励事业部接受外面的信息,鼓励产品市场化;市场化发展战略将带来更多机遇,但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也会使公司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业内可能熟知比亚迪的五大产业群:电子、电池、乘用车、商用车和云轨,但并不一定能准确说出比亚迪第十七事业部的主营业务。

说起来,不是专精人士也确实没必要对此如数家珍。不过,今天一点汽车小编就给大家科普一下比亚迪第十七事业部。

第十七事业部可以说是比亚迪的精锐部队之一,担负着比亚迪动力总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等核心业务。

现在,第十七事业部已正式向外部市场开放!

对,你没听错,这意味着对比亚迪外部的市场敞开大门,将在助力业界产品竞争力提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检验自己多年来练就的一身本领,以期自我价值的全新升华。

那么,该事业部又能提供怎样的产品和服务?

一直以来,该事业部服务于比亚迪的乘用车产业群、商用车产业群和云轨产业群,为后者配套核心零部件。部门自2004年8月成立以来,14年光阴如梭,发展至2018年,第十七事业部动力总成(涵盖燃油车、混动车、商用车及纯电动车)的产能规划达104万台装车量,关键零部件的产能规划则为391万件。

现如今,该事业部的员工队伍已壮大为14000名,其中研发人员也达1500名之巨,营造出可圈可点的自主研发实力。已开发成功的产品包括:七款系列发动机,排量涵盖1.0L、1.2T、1.5L、1.5T、1.8L/2.0L、2.0T、2.4L;九款变速器;纯电动总成NT31、NRT20、NT38等;三款系列车桥:轮边桥、卡车集成桥、同轴桥。

对于发动机、变速器和车桥,第十七事业部早已明确了技术发展方向。其动力总成系列可应对传统动力、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型,车桥产品亦毫不逊色,划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集成电驱桥的设计为例,正体现出“提升整车效能”的技术方向,其将电机、变速器、差速器与车桥高度集成,结构紧凑且重量轻,传动效率高,电动力经变速齿轮等结构直接驱动车轮,可实现自动变速,从而使电机运作保持在高效率区间内,通过制动回馈实现能量回收,延长续航里程。

值得一提的还有同轴电驱桥,总成较传统直驱结构减重约80kg,有效降低耗电量,延长续航里程。而且,因其动力及传动系统同轴布置高度集成,极为有效地释放了底盘空间,赋予整车、底盘及电池系统布置更大的自由度。

轮边电驱动桥对于提升整车产品品质而言也功不可没:通过降低整车的零部件数量达成轻量化,使耗电量降低的同时获得超长续航里程,非常适用于有严格环保要求的内地城市公交、大巴,让“纯电动,零排放”不再停留于一句口号。

不仅自主研发,其先进制造能力也绝非纸上谈兵,模具制造、压铸制造、精冲制造、齿轮加工和机械加工能力都经得起挑剔的眼光,分设在深圳、西安、长沙和惠州的四大生产基地配备有各款先进制造装备,拥有十三大制造工厂。

单以精冲制造能力为例,坐拥10年精冲零部件制造经验,再辅以特种焊接、模内注塑、机械加工等几大传统工艺,工厂配备瑞士FeinTool精冲设备生产线6条,普冲设备11台、各种机加设备80余台、激光焊接系统8套、注塑设备13台。目前实现5种变速器162种全套换档机构零部件的生产,年产能达60万套。

说一道万,最具说服力的还是产品。BYD6HDT35/BYD6HDT45,是全球第一款基于干式/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开发的混合动力变速器——这也成为体现第十七事业部领先技术的一个典型代表。第十七事业部自主研发的各系列发动机及变速器在燃油经济性和性能稳定性上得到了实践验证,已成功搭载在比亚迪的各款车型中,也将应用于比亚迪后续推出的各系列车型中。

当前,随着汽车产品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仿真设计能力成为跑赢竞争的重要砝码,有望为车企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第十七事业部不遗余力构建完善的系统和零件设计能力,运用MASTA、KISSsoft、AutoCAD & UG,开展手动、混动、纯电动和轮边驱动等齿轮传动系统设计,以及齿轮、齿轮轴、轴承和同步器等零部件的设计。

在性能仿真分析方面,则聚焦于齿轮传动系统的可靠性、效率和NVH分析优化。关键零部件的优化分析,涵盖有齿轮强度计算、接触分析、传动质量计算、壳体强度、刚度和模态分析等品类繁多的项目。

说到这,你或许会奇怪,比亚迪悉心打造的“精锐部队”,何以要对外开放?

公司的灵魂人物、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认为,比亚迪正处于市场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已然站在汽车变革的绿色转折点之上,若要谋求可持续发展,必须真正融入到外界市场中去接触第一手信息,产品市场化势在必行。

“市场化发展的战略将带来更多机遇,但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也会使我们面临严峻挑战,”2017年年底,王传福告诉同仁们:“我们公司上下一定要认清形势、放眼未来、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继续践行对社会的责任。”

“践行对社会的责任”怎样落地?比亚迪第十七事业部会为市场带来怎样的惊喜?毕竟,和第十七事业部合作,他们的竞争优势也会转化为战略合作伙伴的竞争优势。且让我们拭目以待!(END)

2018秋季汽车行业采配大会将于9月份在杭州举行,部分采购需求如下:

镁合金车轮、轴承、压铸件、密封圈、油泵、R-EPS、DP-EPS、减震器、弹簧、压铸件、天窗总成、内饰件、塑料翼子板、前后悬置衬垫总成、铝转向节、尾门总成、摆臂、连杆、钢圈、制动鼓、变速器散件......相关供应商可与一点汽车联系(微信公众号yidianqiche001)。

比亚迪深度研究:成本优势凸显,渠道助力增长

(报告作者:财通证券分析师 邢重阳、李渤)

比亚迪成本优势深筑,渠道优势明显,助力销量持续增长。公司依托技术降成和完备的产业链,构筑成本优势。叠加公司渠道优势,助力销量持续增长。我们认为在新能源浪潮中,公司紧紧抓住行业趋势,实现市场份额提升,在行业变革中不断进化。

1 成本:纵向一体化降本保供,充分发挥规模优势

1.1 弗迪系子公司助力降低成本,提升供给安全性

2020 年比亚迪成立弗迪系五家子公司,即弗迪科技、弗迪动力、弗迪电池、弗迪视觉、弗迪模具,业务横跨电池、照明和信号系统、汽车电子和底盘技术、动力总成及组件、模具研发制造等方向,产品覆盖电池、电机、电控、车身、底盘、传动等中游制造关键零部件,垂直一体化供应链为公司整车制造提供稳定供应,具备较为明显的成本控制优势,同时成为公司产品力向上的重要支撑。

1.1.1 弗迪动力:19 年积累,掌握动力总成核心技术

弗迪动力成立于 2019 年 12 月,前身为比亚迪第十四事业部和十七事业部,自 2003年起致力于汽车动力总成及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产品覆盖全擎汽车动力平台产品和完备的零部件产品配套加工服务,业务包含乘用车、商用车、轨道交通、充电、高压线束及配套加工六大领域。公司产品累计搭载 200 余万新能源汽车,年产值超 200 亿元。

推出多款核心产品,掌握动力总成核心技术。公司骁云 1.5L 高效率发动机(热效率达 43.04%)、八合一驱动总成等产品均由弗迪动力研发和制造,弗迪动力 2016-2020 年连续五年荣获“中国心”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掌握动力总成核心技术。

背靠比亚迪,核心零部件搭载量市场份额领先。依托弗迪动力核心技术,受益于比亚迪整车持续放量,弗迪动力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等新能源车核心零部件大幅领先,2023 年 2 月弗迪动力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市场份额均超过 35%。随着合作客户的不断拓展,核心零部件分摊成本有望进一步释放成本控制能力。

表1.2022H1 主流电机企业配套情况

表2.2022H1 主流电控企业配套客户情况

表3.2022H1 主流三合一电驱动系统企业配套客户情况

1.1.2 弗迪科技:十大产品线,聚焦智能化和车身底盘控制

公司成立于 2003 年,2019 年更名为弗迪科技,总部位于深圳,拥有深圳、西安两大研发基地,底盘和电子两大研究院,自主研发实力国内领先,累计供货 800 余万车副。公司产品覆盖整车热管理、整车线束、智能座舱、被动安全、ADAS、制动系统、悬架和排气系统、转向系统、车身控制、车身附件等十大产品线,具备基础类、汽车电子类、底盘及车身附件类检测实验能力,聚焦智能化和车身底盘控制两大方向。

1.1.3 弗迪电池:刀片电池,打造安全、高效率核心

弗迪电池业务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3C 电池,以刀片电池为核心,形成安全、高效率、长使用寿命的超强动力。1)安全:安全通过针刺实验,无明火、无烟,表面温度在 30 到 60℃。2)高效率:放电瞬间最大功率可达 363kW,33 分钟可从 10%充电到 80%。3)长使用寿命:充电循环寿命超 4500 次,寿命长达 8 年以上,实现 50 万到 100 万公里的使用。从电池 PACK、电池 BMS 装机量来看,2023 年 2 月弗迪电池市场份额分别达 37.5%、37.3%,居市场首位,电池技术全面布局,在公司整车销量高增长中受益。

1.1.4 其他子公司:弗迪精工、弗迪视觉产品品类丰富

弗迪精工前身比亚迪汽车模具中心由冲压模具北京工厂、冲压模具深圳工厂、冲压模具日本馆林模具公司、塑胶模具工厂、夹具工厂组成。模具中心现有 2000 余人,其中技术人员约占 30%,龙门加工中心 80 余台.从事冲压模具开发,塑胶模具开发及夹具开发,可为客户提供汽车钣金及内外饰工装模具、夹具开发的全流程服务,具备全年开发四个整车车身钣金及内外饰工装模具、夹具的能力。

弗迪视觉有限公司专注于车用照明及信号系统相关产品,特别是 LED——新一代半导体车用照明产品的研发与制造。 弗迪视觉拥有 15 年 LED 研发经验,拥有深圳、西安、衡阳三大车灯生产基地,现已开发 50 余款车型共计 600 余款车灯及后视镜,被誉为“中国灯厂”。

图11.弗迪精工主要产品

1.2 战略布局上游锂矿,控制核心零部件原材料成本

自 2010 年起,比亚迪就参股盐湖锂矿扎布耶盐湖布局盐湖提锂,随后与多家锂矿公司展开合作,战略布局国内多家锂矿。2022 年比亚迪进一步加强了在国内外的锂资源布局,若公司后期成功收购 6 座非洲锂矿矿山,战略布局上游锂矿有望为公司电池原材料提供稳定供应,也将为公司动力电池外供业务提供坚实基础。

1.3 整车放量有望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随着整车销量稳步提升,2017-2022 公司期间费用率逐步下降。随着公司销量增长带来规模效应的提升,公司单车固定成本逐步降低,2022Q4 公司单车折旧摊销达1.03 万元,单车固定成本达 3.33 万元。单车净利自 2021 年由负转正,2022 年 Q4单车净利达 0.98 万元。在未来多款新车陆续发布背景下,规模优势有望带动成本进一步下行。

2 渠道:王朝海洋双渠道,助力获客触点增加

海洋网主打年轻时尚,王朝网定位稳重成熟,差异定位有助于增加对年轻客群的获客触点。王朝网作为比亚迪传统新能源网络,秦唐宋元系列历久弥新,主打成熟稳重定位。海洋网前身为 e 系网,目前有混动车型的军舰系列,纯电车型的海洋系列,借鉴已有成功车型经验,主打年轻时尚的设计感。目前,公司渠道总数仍在扩张,有助于进一步增加获客触点。

公司经销商网络布局合理,与销量情况基本一致,有利于销量目标的实现。根据奥德斯咨询,2021 年比亚迪授权经销商网络达 980 家,其中,广东省授权经销商网络超 100 家,江苏、浙江、山东、四川、河南等五个省份经销商网络在 50-100家。从城市分布来看,经销商网络在一二线城市重点发力,一线城市经销商网络均在 20 家以上。从分省份经销商数量变动来看,广东、江苏省经销商净增加达 20家以上,浙江、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广西等省份净增加 10-19 家。从经销商话语权来看,54%经销商门店由非集团投资人(在全国开设三家一下汽车经销商)持有,集团投资人中,绝大部分仅持有 1-2 家门店。

分省份渠道数量来看,广东地区渠道分布数量最多,经销商有219家,占比13.56%,其次是山东、浙江、河南等地区,占比分别达 8.67%、6.38%、5.39%。各省份分布情况与销量分布基本保持一致,渠道布局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和人口较多的省份。

分车型来看,以紧凑型车秦 plus、宋 plus,以及中型车唐新能源、中大型车汉新能源(含纯电和插混)四款车型为例对公司渠道进行研究。渠道数量方面,各省份中端车型的渠道数量略高于紧凑型车,四种车型在广东省的经销商最多,全部超过 100 家。

单店销售能力方面,四种车型在宁夏、海南、深圳、上海等地区的单店销售能力均较高,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宁夏和海南两省份的渠道数量较少,深圳和上海销售量较高。此外,紧凑型车型在各省份单店销售能力普遍高于中端车型,主要原因是前者在各省份的销量较高。从紧凑型车来看,宋 plus 单店销售能力大幅领先,除广西省外,全部高于秦 plus 车型,主要原因是宋 plus 在各省份渠道较少的基础上能够实现更高的销售量。从中端车型来看,汉新能源在海南、江苏、浙江、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单店销售能力绝对领先于唐新能源,其余城市相差不大,二者在全国渠道布局类似,主要原因是汉新能源在发达城市的销售量较高。

分城市级别来看,新一线城市的渠道数量占比最高,四款车型占比均在 30%以上,其次是三线城市,占比均超过 20%。分车型来看,四款车型在新一线城市的销量表现最好,2022 年,秦 plus、宋 plus、汉新能源、唐新能源销量分别达 7.34、9.52、3.19、6.63 万辆,相较于中端车型,紧凑型车在二三线城市的销量更高。

单店销售能力方面,四款车型在一线城市的单店销售能力更强,在较少的渠道数量基础上达到了更高的销量水平,在各城市级别,紧凑型车的单店销售能力均优于中端车型,尤其是一线与新一线城市,主要系紧凑型车单店销量的优势所致。

从紧凑型车来看,宋 plus 在一线与新一线城市的单店销售能力大幅领先于秦 plus,分别为 647、493 辆/家,在二三线城市小幅领先,单店销售与整体销量情况保持一致。从中端车型来看,汉新能源在各城市级别的单店销售能力均高于唐新能源,主要系前者销售量更高。此外,二者单店销售能力随城市级别的降低而减少,主要原因是发达城市销量相对更高,以及一级城市的经销商较少却实现高销量。

公司依托技术、供应链、成本、渠道优势,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实现营业收入 6474.86/8848.70/10570.07 亿元 , 归母净利润225.71/367.14/507.20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33.39/20.53/14.86 倍。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详情参阅原报告。

精选报告来源:文库-远瞻智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十四事业部厂牌图片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