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汉与雅阁哪个好一点

宿敌较量,比亚迪全新汉DM对决全新雅阁,谁是家用车多面手?

早前比亚迪全新汉DM系列已经正式上市,新车售价区间为18.98万元—28.98万元,价格直接下探至20万元以内,同时全新汉DM系列也是叫着颠覆合资B轿市场而来,而在合资B级轿车市场,热度最高的车型就是广汽本田雅阁,这款车在4月份的月度销量25,590辆,同比增长123.3%,并且现款车型还处于生命周期末期,由此可见雅阁的市场受欢迎度之高。

有意思的是,在全新汉DM系列上市几天了,全新一代雅阁也在5月20日迎来了上市,并且还新增混动车型,那么全新汉DM系列与全新一代雅阁,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两者对决,谁会获胜?

汉DM系列配置又多又省钱

关于全新汉DM系列与全新一代雅阁的外观设计,喵哥不再多说,毕竟这两款车已经亮相了一段时间,而在喵哥看来,全新汉DM系列更显年轻运动,并且这款车还推出了DM-p战神版本,在调性上给人的感觉就是偏运动与激情,而全新一代雅阁的设计偏向稳重大气,两个设计味道没有说谁好谁坏,都能达到相对应消费人群的审美水准。

既然颜值高低是主观的事,那么我们来看配置的丰富度,毫无疑问,这是自主车型的优势,也是合资车型的短板,而全新汉DM系列的配置也是武装到牙齿。全系标配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前方碰撞预警系统、11个安全气囊、道路交通标识识别系统等功能,然而最高配的全新一代都无法提供如此全面的配置。

不仅如此,全新汉DM系列还有四驱版本,并四驱车型搭载比亚迪最新的安全技术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这套系统既能提升车辆的驾控乐趣,又很好地保证了行驶质感,仅仅这一个功能,就强于全新一代雅阁,甚至是比一众合资B级轿车都要强。可以说,从配置角度来看,全新汉DM系列是全面吊打全新一代雅阁的,当然其它合资B级轿车也不例外。

全新汉DM系列在提供更好用车体验基础上,还有着更低的用车成本,这对于B级轿车消费者来说十分重要,这部分人群基本上有老下有小,谁不想在用车过程中省点钱。而从省钱角度来看,喵哥就拿全新一代雅阁插混版跟全新汉DM系列来对比。

全新一代雅阁插混版搭载的混动系统,纯电续航有82km,在城区上下班代步是卓卓有余的,但是对比全新汉DM系列有较大的差距。全新DM系列最低配版本的纯电续航有121km,高配版本纯电续航有200km,这已经能满足小长途出行,可以完全当作一辆电车使用。

自主车已多维度赶超合资车

其实从产品力来看,不只是全新汉DM系列,就连其它自主车型都是吊打包括全新一代雅阁在内的合资车。不过随着汽车消费多元化,消费者购车也不会单单凭借配置数量来选车,品牌知名度、车辆市场保有量、市场口碑、车型品质等方面也是要考虑的因素。

很显然,日系车在品质方面素有很好的表现,也是深受市场认可,喵哥的丰田车用了多年都有着靠谱的表现,由此可以猜测,全新一代雅阁在品质方面的出色表现也能打动不少消费者的心,更何况广汽本田在品牌知名度和服务网络等方面也有着不错的表现。

不过比亚迪和全新汉DM系列也不差,对此,市场成绩就是最好的说明,目前比亚迪在市场上的成绩已经超过了所有合资品牌,当中也包括一向强势的大众汽车,由此可以看出比亚迪在市场上的声量之高。而且比亚迪旗下每款车型都足够畅销,比如汉家族,月度销量还一度超过3万辆,更重要的是,比亚迪车型在市场上的保有量如此之高,品控问题也是几乎没有,这也是品质靠谱的重要体现。

实际上,比亚迪产品品质方面的进步仅仅是头部自主车企的一个缩影,近些年随着自主车企造车技术的进步,自主车型的品控已经能赶超合资车,所以担心自主新车品质的朋友完全可以放心,更何况比亚迪的车型如此走量,也意味着其市场保值率也会有更好的表现。

结语:

全新一代雅阁与全新汉DM系列的对比,实际上就是一个强,另一个更强。其实全新一代雅阁的实力并不差,但是近些年比亚迪崛起后,打造的产品在实力上可以说全方位超越了合资车型。

而全新汉DM系列如此丰富的功能配置,带来的用车体验是包括全新一代雅阁在内的合资车无法做到的,如果从用车幸福感的角度来考虑购车,喵哥推荐全新汉DM系列,并且考虑到全新汉DM系列全系标配的功能足够丰富,所以入手任何一个版本都不会让你后悔。

屠龙者终成恶龙?内卷“赶跑”合资车之后,轮到国产车来涨价了

2023年7月6日,举行的中国汽车论坛上,签署了一个比较“离谱”的协议,名字叫做《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上面写道:

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为什么说这个协议太离谱呢?因为,刚说的“不能以非正常价格扰乱秩序”翻译过来就是:大家都不准降价啊!

国内的十多家汽车厂商(多数为新能源)如长安、奇瑞、比亚迪、蔚来、小鹏等,拉着国外的特斯拉签署了协议,估计马斯克都呆住了:

我一个外国车企,想卖得好一点降个价,怎么你们中国人反倒组织起来,别让我降价了呢?

不过,在这个“离谱”协议签署的两天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因为“各种原因”(官方说法是违反《反垄断法》)把这个协议中的“不能降价”删除了。

在这次的闹剧风波后,很多人也意识到国产的汽车品牌心里的“小九九”,国产汽车品牌从原先的“屠龙者”还是成为“恶龙”了吗?

国产电动车市场困境

对于国产车新能源车发展的这几年来说,如果说不成功那肯定不是不客观的,不过,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车市和大家很熟悉的一个市场很类似?

那个时候市场就是——房市,现在买一辆车少则数万,多则数十万,与此同时车市中充满了首付、贷款、月供、限号限行、摇号等政策,和买房的时候一模一样。

这一切的来源都是近些年国产汽车市场中,电动车企业在几年的时间内疯狂地生长。

当我们把视线拉回到2016年的时候,作为汽车市场中高端的日系、德系汽车多数属于燃油车,此时想买一辆外资纯电动汽车,起步就是40万的宝马i3,再往上就跨越到了特斯拉的Model S,而特斯拉在16年的价格到达了70万左右。

也是这个16年,刚成熟的电动汽车带来的好处逐渐展现出来:

零排放、少噪音、节省能源。

随着燃油的逐步上涨,电动汽车带来的优点能够让城市用车居多的上班族及逐渐兴起的滴滴等打车行业大大降低成本,与此同时,随着纯电动汽车的技术成熟,国家针对电动汽车的扶持政策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产生。

此时国产电动汽车品牌已经开始逐步扩大,可国产电动汽车的价位大多都在15万以下,多数都在10万左右徘徊,这些车企都能够预料到:

几年内国产电动车的低端市场必然是会饱和的,低端电动汽车带来的利润并不高,在大量竞争下,为了保证低端市场的占有率只能不断降价。

可是,汽车企业的本质是资本,资本天生自带的属性是扩张,让其放弃利润只关注低端市场是不现实的,国产电动汽车品牌想扩大利润的只有一个办法—试图挤入原来长时间被占领的中高端汽车市场。

说着挤进去,可哪儿有这么简单?

原先中高端市场的外资车企如宝马、奥迪、奔驰等,无一例外都是拥有几十年经验的老牌车企,你现在一个造车经验只有人家零头的企业,上来说我价格对标宝马、奥迪、奔驰等豪华品牌,国内的客户必然是不买账的。

不过,这个情况只存在于“油车”,上面也提到过,电动汽车的中高端市场在16年左右是存在严重断层的,这是由于国外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不成熟,暂时没有能力抢占市场先机,在市场存在断层、国产技术成熟、国家支持的大环境下,国产电动汽车公司迎来了一个机会。

在2016—2022年之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市场的刺激下可以说是“疯涨”,通过技术优势先占领了低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步入中高端新能源领域,打败了大量的合资、外资油车及新能源车。

不过,打败外资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就是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崛起,让中国品牌积累大量的经验不仅占据国内市场大半,也成功走到了国外市场。

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缺乏外来资本的竞争,国内部分新能源车溢价严重,而这一点,在中端价位的新能源车中最为明显。

我们举个例子,在燃油车中,几乎以3-5万为一个档次价位,两个价位间的配置差距肉眼可见,所以燃油车定价溢价几乎没那么严重,因为你溢价了我有其他替代品可以买,而纯电汽车就不同了。

16年的宝马的i3纯电价格是40万,上去就到了特斯拉的model S 70万,中间存在了很大的断档,也就意味着,我研发出一辆超过宝马I3介于特斯拉model S的车辆,由于中间没有其他商品参考,那我的定价权就能介于40万-70万之间,上下差距近一倍,只有等同等级车辆陆续推出后才会降价,这个道理在中低端新能源车也广泛存在。

早些年的时候,很多新能源汽车利用国内大家技术路线相差无几,通过逆向研发节省了很多成本(如比亚迪F3外观逆向研发本田雅阁、F0外观内饰逆向研发丰田Aygo),且缺少同级车辆参考配置,仗着大家不太懂新能源车的配置到底值几个价,虚标价格。

举个例子,第一代比亚迪“唐”设计的时候,为了扩大利润使用的是比亚迪自产音响,后面发现同等级国产车在配置差距不大的情况下使用bose、丹拿等国外音响,只能后续增加成本换掉。除掉音响,国产的电机、变速箱上也存在早期自研不好用的问题,最后也只能降低利润再更换配件或再研发。

这个问题在新能源汽车刚出来的那几年非常严重,各个厂家先行抢占市场后,为了利润都虚标、抬高价格,不过,这个虚标问题在几年内自然解决了,解决这个虚标问题核心理由没有其他,就是汽车市场本身。

精细化产品研发

随着国外新能源汽车研发跟上,众多的合资企业也都低价入场,整个市场从蓝海变成了红海,新能源汽车的配置到底值几个价,用户也搞清楚了,到了这时,虚标没用了。

与此同时,脱颖而出的几家国产新能源汽车企业也积累了足够的技术,为了稳固和拓展自己的市场,也想更多的推出中高端且利于品牌建设的产品。

新推出的产品要打动观众的心,走原来“只谈性能,不谈其他”的路线是行不通的,得在车辆的精细化设计上下功夫,但是,这下的功夫都是钱啊。

如比亚迪为了车辆的外形、内饰等设计,挖来了前奥迪总监艾格、奔驰内饰设计总监帕加内蒂、法拉利外饰设计总监马·洛佩兹等人。

与此同时,花大价钱来完善设计的流程和环节,来保证品牌“垂直整合”的商业价值。

这一来一去,产品精细化下,品质、性能等都有大范围地提升,当然成本也是蹭蹭蹭地在往上涨,到了这个时候,不卖贵点根本赚不了钱。

有人好奇,车企这样做是没错的,可是中高端车辆市场有限,不怕卖不出去吗?

事实却告诉我们,并没有卖不出去,消费升级带来的力量,远远超乎很多人的意料。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稳步上涨,越来越多的民众有钱了起来,市场上对于更好的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扩大。

如小鹏汽车在P7上市之前,定价为30万,多数人的反应是小鹏汽车这款产品是为了自身走入高端品牌做准备,大卖不现实的。

谁能想到,小鹏汽车p7开始交付仅仅一个月就达到了1641台,远远超过了旗下的平价品牌,与此同时,98%的用户选择了更贵的智能版车型,超过40%的用户选择了智能音乐座舱。

除此之外,各大国产车企的案例也告诉我们,消费升级的情况下,赢得消费者亲昵的产品,定价走高一些不愁没有买单的。

结语

合资车越来越便宜,国产车越来越贵,本身就是市场的选择,消费者不是傻子,在产品品种充足的情况下,迷信品牌光环并不明智。

国产车如果真的质量好、性能好、外观好,价格定高一点也没关系,只要值得,是不愁卖不出去的。

外资越便宜也能让国产车感受到压力,更多地加深研发,推出更好的品牌,还像开头那样的想联合坑钱?

不存在的,车市是买方市场,买家不答应,车企除了破产倒闭,没有其他选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汉与雅阁哪个好一点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