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方向重什么原因

比亚迪签下刀片电池大单,特斯拉为何要给自己的死敌送上大饼?

挨个分析一下 说到全能型选手 应该是长安 长安的车型架构已经是非常全面的 家轿车型 SUV MPV 面包 商用车型 当然了在新能源方面没有比亚迪那么强 吉利在家用车方面布局不错 新能源也有涉及 比亚迪主攻新能源 车型结构也非常丰富 家用车 电动大巴 甚至是都市轻轨 在新能源车方面 国内无人能及 长城是明显的“偏科生”加“专科学霸” SUV车型国内称霸 家轿车型就不用说了 商用车方面 皮卡也是领先其他品牌 论汽车行业 长安是目前的全能选手 如果不论行业 比亚迪没人不服吧

扬帆出海扩规模,仍是比亚迪未来的发展关键?

又到了新能源车企公布阶段性成果的时期。

日前,乘联会预估2024年3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82万辆,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84%。其中,比亚迪继续领跑,3月销量超30万辆,环比增长147.8%,而这也延续了2023年的增长态势。

根据财报,比亚迪2023年销售302.4万辆,同比增长62%,并带动营收、利润实现新突破。基于当前的发展成果,比亚迪也为2024年设定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销售目标——“在2023年的基础上,保持20%以上的增长”。

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不确定性正在持续加大,无论是小米汽车等新品牌的强势入局,还是看不到尽头的价格战,都意味着比亚迪未来还有硬仗要打,加码海外也愈发成为其重要战略。

“以规模博增长”为比亚迪发展的核心要义?

回顾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持续扩大,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5.8%和37.9%。

在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的大背景下,比亚迪也成为首家新能源车年销量突破300万辆的车企,并顺势取得亮眼的业绩:营业收入6023.15亿元,同比增长42%,净利润300.4亿元,同比增长81%,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比亚迪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约4834.53亿元,同比增长48.90%,占到总营收的80.27%。

而行业红利持续释放之际,实现营收增长并不难,要想打开盈利空间,则面临一定阻力。实际上,受原材料价格变化催化供给侧调整以及行业本身内卷竞争等因素影响,近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价格战较为激烈。

以2023年为例,特斯拉率先开始降价,降价幅度最大可达5万元,为了有效应对竞争,几乎所有传统车企和新势力品牌纷纷进行价格调整应对特斯拉“下沉式打击”,拉开“以价换量”序幕,与此同时,利润空间也相应收缩。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实现盈利的仅有比亚迪、理想和特斯拉三家。

其实,对于顺应降价潮,比亚迪的表现颇为积极。中国银河证券分析,2023年比亚迪单车均价为13.5万元(剔除增值税),同比降低11.66%。而这种情况下,其能够实现盈利,或得益于其高端品牌布局、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等。

具体而言,2023年,比亚迪已完成了腾势、方程豹、仰望的高端品牌矩阵建设,且这些高端品牌销量增速十分明显。据国联证券研报统计,2023年比亚迪3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同比增长247.3%,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毛利率提升。财报显示,2023年,比亚迪毛利率为20.21%,同比增长超3个百分点。

这背后也离不开技术优势的增强。具体而言,当前行业已经进入“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正如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所言,下半场汽车行业比拼的一定是智能化,三电部件、车机芯片、智驾芯片等成为企业重点布局的技术方向。

在此背景下,2023年,比亚迪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投入了近400亿元,同比增长97%,相继发布易四方、云辇、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等多项颠覆性技术,并在2024年初推出整车智能战略。基于这些技术的积淀,比亚迪的高端产品也逐步打开市场,如2023年腾势累计销量为12.78万辆,其中MPV车型腾势D9成为中国全品类MPV市场销冠;首款百万级豪车仰望U8也仅用132天实现5000辆销量。

另外,技术赋能叠加性价比优势,比亚迪中低端产品的领先优势也较为突出。据了解,比亚迪主攻20万元以下的车型市场。国投证券研报显示,比亚迪在10至15万元和15至20万元两个价格区间销量均位居第一,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11.6%和20.2%。

总体来看,比亚迪通过覆盖全价位段的多元产品布局,已在国内市场形成较强的规模优势,而鉴于当前国内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等,加码出海将成为其更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国际能源署(以下简称IEA)发布的《全球电动汽车展望2023》指出,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将超过7000万辆,保有量将达到3.8亿辆,全球年度新车渗透率有望触及60%。在此背景下,比亚迪、长安、奇瑞、吉利、长城等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正加速走出国门。

以比亚迪为例。财报显示,2023年,比亚迪乘用车出口达24.2万辆,同比增长334%,汽车产品布局已经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境外收入达1602.22亿元,同比提升75.2%,占总营收比重达到26.6%,较2022年同期增加5.03个百分点。

从行业前景和企业经营成果来看,比亚迪无疑正处于出海的收获期,不过,立足更加多元化的市场,想要持续获量也并非易事。

国内新能源车企该如何打好出海战役?

实际上,虽然海外市场前景广阔,但国内车企想分得一杯羹仍面临诸多挑战。最为显著的就是市场竞争激烈之下,国内车企在海外的市场份额还有较大提升空间。Schmidt Automotive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车企在西欧乘用新车市场的份额仍未突破3%,而同期日本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占据了总市场的13.3%,韩国则占据了7.8%。

分品牌/车型来看,根据CleanTechnica数据,2023年,特斯拉Model Y以121.16万辆仍居全球单一车型销量之首,份额占比为8.85%;比亚迪宋(BEV+PHEV)全球销量为63.65万辆,市场份额占比为4.46%,排名第二。

联系市场环境来看,国内新能源车企难以在海外形成更大竞争优势,或与品牌知名度、贸易摩擦等因素相关。具体而言,欧洲等汽车产业较发达市场的消费者,其实对国产汽车品牌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并不高,实际消费决策会更倾向于更为知名的品牌。有业内人士就曾表示:“德国人偏传统,需要一定时间去接受中国新能源汽车,目前还是选择德国三大品牌的油车的人居多,另外,斯柯达、菲亚特和日本车在德国也很受欢迎。”

此外,面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来势汹汹,欧洲等市场设置贸易壁垒等手段,保障本土品牌的发展,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海外布局。这种情况下,国内新能源车企又将如何在海外持续开拓天地呢?

从比亚迪等头部车企的动作来看,或可通过开辟新兴市场、加强供应链建设等举措,加速海外布局,增强品牌效应。

其实,当前欧洲等热门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到较高水平,比如,数据显示,2023年挪威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了90%。相比之下,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有更大的开拓空间。根据公开数据,2022年,东南亚电动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仅为2.1%,2023年这一数值也未超过10%。这也意味着比亚迪等品牌发力相关市场,有望探寻到更大增量。

因此,可以看到,2023年3月10日,哪吒汽车泰国工厂正式开建;2023年3月,比亚迪宣布其在泰国罗勇工业区的工厂正式奠基,预计将于2024年投产,年产能为15万辆,主要出口到东南亚和欧洲。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举措也是一体化供应链打造的重要环节。一体化供应链即通过在不同地区打造原材料采购链路、投资或建厂,实现本地化运营,最终完成从单一市场向全球市场的拓展。

对此,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袁文博就曾指出,“中国车企让供应链走向全球,既利于稳定增强自身的全球采购、管理、制造、研发能力,也可以承接更多海外订单,充分整合不同国家的汽车生产资源要素,降低成本进行高效配置”。

可见,一体化供应链直接影响出海车企能否在海外市场扎根,并取得竞争优势。而比亚迪当前致力于构建一体化供应体系,也是在为后续实现更大增长蓄能。

据了解,2024年,比亚迪海外销量目标为50万辆。目前看来,这一目标正在无限接近。

作者:蜡笔大新

来源:港股研究社

比亚迪2021销量大涨的背后 是技术型经营模式的胜利

【太平洋汽车网 行业频道】其实看到比亚迪今年9月卖掉7.9万辆乘用车的消息后,笔者并没有感到惊讶,即使同比增93.2%、环比增16.9%怎么也算是个极佳的数据。

最近两年我推荐了很多朋友去试驾比亚迪的新车,包括给我做阑尾炎手术的外科医生。他救过我的小命,给他的购车建议必然是深思熟虑的。

我对这个销量成绩表示淡定,是因为周边的人都开始看比亚迪的车子了,而我怎么也算正儿八经的工科院校学子,周遭这帮直男们常年在工学二号馆把车子拧得全滑丝了、师弟师妹们不用扳手就能把螺母转下来,个个都是汽车经销商销售代表最讨厌的人,只因他们集齐了销售最讨厌的三要素:

1、真懂车,任何话术都油盐不进;

2、数学好,买车从不做贷款;

3、圈内人,总能弄到点媒体价/客户价。

任何中国自主品牌,能让这帮最懂车的工学实验室常住人口“群起而购之”,那必然是产品不愁卖的上升期品牌,包括今天我们要说的比亚迪。

比亚迪乘用车矩阵

我写过比亚迪的历史,但我却没开过福莱尔,因为比亚迪造福莱尔的时候我还没到拿驾照的年纪。我们的课本里面也没提到过这个品牌,多数人第一次接触比亚迪都是因为满街跑的F3。我们都说F3是“深圳特产”,那是当年无知,不清楚F3其实是西安工厂造的。现在还有F3在售,不过只在官网隐藏菜单中找到,那是比亚迪上两个时代的“只注重性价比”产物。

第一个时代的F3与S6过去之后的比亚迪第二时代,就是我作为第一批媒体在金港赛道试驾的一代秦DM,还有后来刷新国产车售价天花板的一代唐DM,以及让“铁电池”成为江湖中循环寿命之王的比亚迪e6出租车。等元EV销量占据细分市场半壁江山时,比亚迪已经准备结束第二个技术时代。

我们目前看到的比亚迪乘用车矩阵就是第三个时代的产物,以王朝家族为绝对中坚,还有几条支线兼顾更多特殊的细分市场。

关于王朝家族我得先说说唐DM,因为让我彻底对比亚迪品牌技术造诣改观的就是二代唐DM,底盘调校、用料做工远超之前任何比亚迪产品,就连之前颇为尴尬的双离合顿挫都用大功率BSG P0电机给调好了,而且NVH水平的提升幅度让人惊讶。

我的二代唐DM驾驶笔记如链接:《开了3天唐DM 总结5大发现 回答7个问题》

宋家族的带货直播我做过两场,做到后面已经可以直接扔掉提词牌,脱稿做一个半小时直播。看直播的读者朋友都是带着很实际的需求而来,我只需要一个个回复这台车产品点是否符合他需求,如果预算不够可以看看秦,预算更多可以考虑唐,期间任何套路术语都不用说。

放下面这张图是因为导播老师的《中国制造》文化衫。当时我们工作人员都戴着口罩,那段时间我们无法出门采编,业务开展得很艰难,所以自己公司搭了个影棚做直播。我在直播里面多次提到,不要称比亚迪为“自主车企”了,2019年初黑天鹅事件之后,比亚迪迅速转产防疫物资,这种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企业应该叫“民族企业”。

秦家族我开得比较多,也是推荐朋友最多的车型,可能因为我更喜欢轿车吧。下图是秦PlusDM-i版本,当前最推荐大家选择的一款动力。

汉家族的性能表现什么的我就不想赘言了,我真的希望大家不要看表面,长得帅且体型修长只是表面,真正牛的在于底盘调校。这是消费者根本看不见的地方,研发起来需要极高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技术驱动型企业跟营销驱动型企业的不同的,“嘴炮运动”谁不会,真正调一个运动底盘出来,各位竞品舍得这钱吗?

还有很多想说的,我就不一一展开说太多了:全新元EV和元Pro高低搭配,战术上高明;e2挺实用,当然我最喜欢的是e9,在南京城墙下打过这么一台,跟司机说“我做汽车这行的,终于见到e9,能跟我说说好不好使么”,司机一路赞不绝口,说现在比亚迪品控真可以。

海豚最近在我们编辑部比较热门,不过我更喜欢大一号的D1,电动侧滑门真是有灵魂,里头乘坐空间非常规整。这Gif是我在家门口下车拍的。

比亚迪的一大优势在于,秦、唐、宋这些主力车型能把汽油、DM插混、DM-i插混、EV纯电四款动力总成都集齐了,无论你所在地是否限牌、家里是否有桩、每天通勤距离多少,四款总成可以覆盖所有用车需求。

这种打法非常霸道,我们打DotA的称之为AOE技能,全覆盖式打法,一点市场空隙都没给留下。

比亚迪自研自产体系

比亚迪敢如此布局,不是因为一时兴起,而是长达十余年的研发与制造战略,最终推导到这一步。

比亚迪一开始是造廉价车的,而我从来不觉得造性价比高的车就很low,亨利·福特发家也是靠造结实耐用又便宜的车,他在100多年前硬是把市场均价2000美元的美国轿车拉低到Model T的360美元,再往后仅需260美元(如下图),相当于普通工人半年的工资,美国自此进入全民购车的黄金时代,Model T的销量一度占据了美国全国汽车市场份额的56%,Model T停产时的总销量超过了1500万辆。

亨利·福特是被写进教科书的伟人,造便宜的车可真是高尚的惠民事业。试想,如果没有比亚迪、长城、吉利、传祺、奇瑞等等中国车企奋斗这些年,被合资品牌完全垄断的中国汽车市场里,合资车必然卖得很贵,相比海外车型必然严重减配。

比亚迪之前造的车虽然廉价,但也为千万家庭圆了买车梦,公司有了基本的资金和技术积累之后,开始大规模投入研发力量,用了十几年造出了技术含量高且保持公道价格的车,这就是一家民族车企的良心。

如果没有民族车企用高质量低价格产品“搅局”,合资品牌的溢价率永远都下不去,而其中的核心是——独立自主的研发与制造体系。

A

研发体系

比亚迪建立了六大研究院,包括:中央研究院(新材料、产品设计、工业技术)、汽车工厂研究院(动力技术与平台)、汽车智慧生态研究院(开放式智慧汽车)、产品规划及汽车新技术研究院(新技术预研)、卡车研究院(新能源与专用卡车)、客车研究院(客车整车与底盘)。

比亚迪还设立了二十二个事业部,大家应该很熟悉了,比如传奇的集成电路研发机构第六事业部、研发电动车核心零部件的第十四事业部,研发发动机的第十七事业部等等。

当然,说到这里一定少不了比亚迪全球设计中心“黑水晶”。如今比亚迪的外观内饰已在业内闯出了名头,这里就是各位颜控“一见钟情”的起点。因为数字化设计流程的引入,创意变得更加精巧,效率也大大增强。

B

制造体系

比亚迪在深圳(坪山/葵冲/宝龙3座)、西安、上海、北京、长沙、韶关(叉车工厂)布局了工厂,此外大连还有一座造纯电动巴士的工厂,可以满足未来新能源车市场爆发的客户需求。

比亚迪在全球多个国家布局了新能源工厂,主要负责生产海外畅销的比亚迪纯电动巴士系列产品。

在关键的电池产能方面,截止至本月,比亚迪一共拥有深圳宝龙、惠州坑梓、西安高新、青海西宁、贵州贵阳、重庆璧山、长沙宁乡、安徽蚌埠、山东济南9大生产基地,加上比亚迪与长安合资建立的10GWh产能,电池每年产能可达205GWh。这么大的电池产能,一方面需要应对飞速增加的比亚迪乘用车与商用车销量,另一方面还需要应对外供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多自主与合资整车厂选择比亚迪生产的动力电池装车。

不仅如此,比亚迪与丰田还在电动汽车领域开展了深度合作。2020年4月,中国最大的新能源车制造商比亚迪与全球第一大汽车集团丰田进行了一次 “梦幻联动”,在深圳坪山建立“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江湖传闻”说,基于比亚迪三电技术的合资电动车将于2025年前在国内上市。

此外,比亚迪销售公司的管理体系在今年也进行了一次效果显著的升级,运作效率更高,客户体验更好。

C

技术体系

我以前是个比亚迪黑,现在是个比亚迪粉。作为工科出身的人,我最欣赏的是比亚迪品牌在技术上的独立自主,三电技术一样都不外包,就连电控都自研、自造,还能外销。

从比亚迪这十几年的销售成绩可以看出,这家民族车企已经走上了以技术为驱动力的良性循环。我们对比亚迪此后的销量非常有信心。

下面说说比亚迪在多个领域的核心技术吧:

1、比亚迪“e平台”:e平台与海外品牌的造车平台概念不尽相同,MQB与TNGA的平台化概念适用于车身与底盘构架,而e平台是纯电驱动科技的通用化技术平台,主攻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新能源技术领域,拥有集成化、标准化、模块化的三大优势。

比亚迪“e平台”核心技术“33111”技术内涵技术优势驱动3合1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减速器,
驱动系统3大件高度集成减重,系统输出性能,
冷却性能提升高压3合1DC-DC、充电器、配电箱,
高压系统3大件高度集成减重,高压系统的安全性
长足提升,冷却性能提升1块PCB板仪表、空调、音响、智能钥匙等
十多项控制模块合为1体控制模块稳定性增强,
体积与能耗大幅度缩减1块大屏1块高性能自动
旋转大屏实体按键减少,
功能实现能力增强1块电池1块长续航且性能稳定
的大容量动力电池包减重,续航增长,
工作温度区间更宽广

2、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江湖传说中的“铁电池”在十多年进化之后的创新作品,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能量密度,放电功率更是业界顶流,汉EV实力鉴证。

3、DM3插混技术:已进化至第三代,P0/P3/P4电机可分别调配,灵活配置不同动力等级的前驱/四驱插混动力总成,吃得少跑得快,加速能力依然是业界顶流。

4、DM-i插混技术:DM1技术在三电技术十多年进化之后的再次创新,同时拥有增程混动和普通插混的优势,节油能力够霸道,经得起各种实测考验。

5、IGBT:全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中国的半导体卡脖子产业,比亚迪坚持自研自产自销。比亚迪IGBT芯片研发团队早在2005年就已成立,直面海外列强的技术封锁,如今比亚迪最前沿的IGBT 5.0产品,在芯片损耗、模块温度循环能力、电流输出能力等关键指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6、电机:比亚迪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拥有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高、效率高、噪音小等优势,15000rpm高转速还能免除双级减速器。

截止今年,比亚迪手中已经掌握了26671项专利技术,数量居国内第一,在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都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还获得了“发明专利TOP20新能源汽车企业榜单”、“新能源汽车专利20强企业榜单”第一名等荣誉。

我决定借用典故写个总结

最近笔者又重新迷上了《毛选》,如果要把前文四千多字融汇成三个词,那就是——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这就是比亚迪汽车品牌十余年来践行的路。

独立自主:从底盘到发动机到变速箱,从电池到电机到电控,从智能座舱到智能辅助驾驶,核心技术全部自主研发,这还不够,还得自主生产,主动权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不仅自产自销,还得把工厂开到海外去,把中国车卖给各大洲去。

实事求是:如今有太多把营销当成第一要务的车企,没有充足资金做研发,后劲跟不上。比亚迪这种车企不是因为碰上了新能源市场红利,而是它一直都死劲砸钱做研发,毕竟创始人就是做技术研发出身的,整个企业厚积薄发才有今天的成绩。营销好的车企只能挣一阵子快钱,技术底子好的车企才有潜力继续做大做强。

群众路线:网罗国内外人才,依靠众人智慧推动二十二个事业部同时发力,用新技术改革研发与生产,利用平台化优势造出性能优于竞品且价格公道的产品,回馈给消费者。

回到文章开头的销量消息上面来,笔者看到比亚迪今年9月卖掉7.9万辆乘用车的消息后并没有感到惊讶,今年乘用车销售量68万也是妥妥的,未来几年即将冲刺百万,甚至两百万。

竞争者这么多,为什么有信心呢?因为从汽车大国往汽车强国方向走是很痛苦的,这个过程中,国内绝大部分车企都会倒闭。这不是我危言耸听,大家看汽车强国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如今分别还剩多少家车企?商界就是弱肉强食的,留下来的必然是每一步都脚踏实地、对得起企业创立初心的那些“民族品牌”。

造车是不能取巧的,技术研发是唯一不会走错的业务拓展之路。

我在比亚迪官网看“向新而行”的企业主张时,有一个词让我注目良久,这也是十余年前机械电子学院恩师多次叮嘱我们的话——造车,必须“心怀敬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方向重什么原因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