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汉DM最全充电攻略分享
比亚迪汉DM系列分为DM-i和DM-p两款都是插电式混合动力的中大型汽车,最大续航可以达到242KM,采用的都是磷酸铁锂电池,最大交流充电功率可以达到6.6KW,也就是每小时充6.6度电。
按续航可以分为:121KM、242KM和202KM,续航121KM的电池容量是18.3KWh,续航242KM和202KM的电池容量是37.5KWh。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比亚迪汉DM的充电攻略。
方法一、使用直流快充比亚迪汉DM是支持直流快充的,其中续航121kM版本和242kM版本的支持最大直流功率是40kW,续航202kM版本支持最大直流充电功率是80kW,使用直流快充给汉DM充电,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充满。
但是长时间的使用直流快充会对汽车的电池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且使用直流快充价格也是比较贵的,这里还是比较建议大家使用交流慢充充电,不仅可以有效的保护电池,还可以减少用车成本。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比亚迪汉DM如何进行交流慢充
方法二、使用家用充电桩这款原厂充电桩是买车时可以免费申请32A7kW充电桩,比亚迪充电桩只有基础充电功能,如果追求更好的使用体验、更好看的外观、也可以选择比亚迪充电桩代工厂科大智能的充电桩,比如科大智能旗下的高端品牌松果能源充电桩,这款桩可以指纹解锁,方便单手操作,能防止他人误拔,安全又便捷。另外这款充电桩带有温控保护功能,如果监控到温度超过85度会自动停止充电,保障安全;如果是安装在室外,尤其是夏天,太阳暴晒的时候,温控保护就特别重要。
BYD充电桩侧面生产厂家铭牌
BYD充电桩侧面生产厂家铭牌
松果充电桩
安装这款7kW充电桩需要申请220V电表,一小时可以充6.6度电,因为比亚迪汉DM最大交流充电功率是6.6kW。
续航121kM的电池容量是18.3kWh,充满电需要:18.3kWh÷6.6kW=2.5H
续航242KM和202KM的电池容量是37.5kWh,充满电需要:37.5kWh÷6.6kW=5.6h
使用充电桩充电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但是有的车友会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安装家用充电桩,那还可不可以在家充电了呢?下面就和大家介绍一下在家直接插插座就可以充电的充电方式。
方法三、使用随车充1、使用比亚迪原厂随车充
在购车时厂家会赠送一款1.3kW的随车充,直接插普通插座就可以充电,一小时充1.3度电,续航121kM的电池容量是18.3kWh,充满电需要:18.3kWH÷1.3kW=14h
续航242KM和202KM的电池容量是37.5KWh,充满电需要:37.5kWh÷1.3kW=28h
可以看出这款随车充充电时间真的很长,外出偶尔用一下还是可以的,不过用于日常补电还是不太建议的。
2、使用松果能源随车充
如果不能安装充电,想买把随车充作为日常补电,可以选择松果能源随车充。松果能源随车充可以调节四档电流、预约充电,直接插家里的空调插座就可以充电,一小时充3.5度电
续航121kM的电池容量是18.3kWh,充满电需要:18.3kWh÷3.5kW=5.2h
续航242KM和202KM的电池容量是37.5KWh,充满电需要:37.5kWh÷3.5kW=10.7h
充电速度虽然没有充电桩速度快但是,比原厂随车充快了很多,如果没有安装充电桩,这个也可以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在外出没有找到16A的空调插座,可以换上厂家赠送的10A转接头,把电流调到8A以下就可以了,直接插普通插座充电。
最后回答一下关于新能源汽车大家比较常问的问题:1、为什么夏季充电过程中机舱风扇有时会启动?
夏季外界环境温度较高,动力电池和车载充电机在充电时自身温度也会上升,车辆会在动力电池和车载充电机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启动风扇进行散热降温,避免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
2、为什么充电过程中仪表显示的充电电流数据是负数?
动力电池的电流分为输入和输出两个方向(由电流传感器识别),车辆将正常行驶时动力电池输出的电流设置为正向,将充电时充电桩向动力电池输入的电流设置为负向,所以充电过程中仪表显示的充电电流为负值。
3、为什么启动车辆或低速行驶时,机舱有嘶嘶嘶的声音?
车辆的制动系统依靠真空泵提供真空源,在启动车辆或行驶中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系统中的真空度会降低,真空泵会启动工作补充真空源,当真空度达到标定的值后停止工作,此过程中会产生一定声音,这是真空泵正常工作的声音。
4、为什么低速行驶时,机舱会发出类似发动机工作的声音?
电动汽车在纯电驱动状态下行驶时噪音较小,当车速低于30km/h时机舱报警控制模块会自动发出提示音,提示行人注意安全。
5、为什么个别情况下没有能量回收功能?
当动力电池处于满电状态或者温度低于允许快充的值时,为保护动力电池,车辆会暂时取消能量回收功能,行驶一段时间后再根据电量状态和温度值适时开启。此种现象只会出现在低温或车辆刚开始行驶时,因此请注意车速,提前制动。
比亚迪汽车充电也这么快
最近网上不少都在说给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时候比亚迪的会抢充电的功率,也有不少博主亲自进行了测试。比如说有汽车博主对自己开的腾势n7以及Model 3在同一充电桩进行了三次测试,三次不同的测试结果都表明如果给腾势n7充上电之后,Model 3的插枪功率会瞬间的进行下降,如果再给自己的腾势n7开启双枪充电,那么腾势n7的功率可以达到113kw,而Model 3最低功率37kw,所以不同的车在同一充电桩上面,50kw和120kw的充电体验感还是差了很多的,不说双枪就是单枪比亚迪的充电功率也会先进很多,所以这就是比亚迪技术的体现。
更有比亚迪汉车主表示,开着他的比亚迪汉只要他在国家电网充电桩上面进行充电,他充电的时候是80KW而不少其他品牌包括更多的新势力品牌就会降低到40KW,看来比亚迪的充电枪的充电效率高再次证明了比亚迪这个品牌在更多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的遥遥领先。随着更多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也有更多的汽车品牌生产新能源车,但如果不在更多细节方面比如说充电方面做好,那么也得不到更多车主的满意。所以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越来越好是有原因的,不仅仅在新车的外观配置方面做得好,比如说比亚迪的充电枪功率这么会抢电,尤其赶在现在春节回家的路上,如果能尽快的给自己的爱车充满电,那么也能得到更多车主的满意。
相信在今年新的一年比亚迪会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展现出更多自己的黑科技,也让更多的用户开着新能源汽车开的安心,用的放心。
盘点比亚迪充电技术,双枪超充比800V更方便?15分钟补能350km
根据乘联会预估,即将结束的12月份,国内新能源零售销量预计将达到94万辆左右,环比增长11.8%,同比增长46.6%,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渗透率或将首次突破40%的大关,预计将达到41.4%。这也就意味着每卖出10辆汽车,就有4辆是新能源。
相对燃油车市场而言,新能源汽车增长势头喜人,这也证明了新能源渗透率持续增长的背后,用户群体最原始的续航焦虑和补能焦虑等用车痛点,也逐步得到了改善和缓解。
细究这背后的原因,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也离不开电池技术的突破,以及800V超快充技术加速普及的功劳。而在补能技术和电池技术不断突破的过程中,作为推动新能源市场渗透率持续强劲增长的大功臣,比亚迪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近日,在比亚迪全场景高效充电技术沟通会上,比亚迪全面展现了在新能源汽车不同发展时期,比亚迪所推出的各项引领行业的充电技术。
首先便是800V高压平台。据介绍,早在2015年,比亚迪就全球首创了800V高电压平台,并首次搭载在秦EV(2015款)、唐DM(2015款)等车型上。在800V高电压平台的搭载下,整车不仅可以实现4秒级的百公里加速,而且快充功率在当时也提升至了60kW。
虽不能与现阶段的快充功率相比,但要知道的是,当时市面上的纯电动乘用车都是搭载的低电压平台。并且,由于当时800V快充桩还未普及,在无桩的背景下,为了实现车桩兼容,比亚迪还首创了升压充电技术,可全面适配所有的公共直流充电桩。
这样一来,即便没有800V快充桩,比亚迪800V高压平台也能实现优于行业的快充效率。而伴随着充电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得益于比亚迪还在2020年首创了第二代电驱升压充电,在2022年首创了第三代油冷电驱升压充电,所以相比于行业水准,比亚迪800V高电压平台也已经超前行业2-3代。
当然,作为新能源市场的销量冠军,比亚迪对于补能路线的思考,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为了充分利用超过百万台的公共快充桩资源,比亚迪还全球首创了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也就是利用两把快充枪同时补能。这样一来,不仅补能效率做到了堪比800V,而且还能摆脱超充桩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束缚。
据介绍,目前搭载了双枪超充技术的腾势N7,双枪超充最大功率可达230kW,即便在公共快充桩上,也能实现15分钟充电350公里。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升流技术对电池热管理的考验,为了提升安全性,比亚迪还首创了复合直冷技术,可让电池冷却面积提升100%,换热能力提升85%以上。
另外,考虑到当前北方城市冬季寒冷的环境因素,对于动力电池稳定性和充电效率的影响,比亚迪还全球首创了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即便在-30℃极寒条件下,也能让电池加热速率较传统方案提升230%,电池满充时间降低30%。
并且,除了在充电时能自加热,在驻车和行车状态下,也能开启自加热技术,保证电池“不受冻”。
基于上述五大充电技术黑科技,不难发现,比亚迪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充电技术体系,不仅覆盖了动力电池和充电技术,而且还围绕地域性的用车痛点进行了开发和突破。自10月份以来,比亚迪已经连续两个月销量超过30万辆。
在强劲的增长背后,比亚迪的充电技术以及其在三电领域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领先性,也是推动比亚迪持续热销的关键所在。目前,比亚迪在轿车、SUV以及MPV等多个细分市场诞生了多款爆款车型。
可以相信,伴随着2024年的市场竞争逐渐开启,比亚迪的爆款车型仍然将依托于这一系列充电黑科技,持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助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突破50%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