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沉沦电动车起飞,2013和2023轿车销量TOP10对比,天翻地覆
十年弹指一挥间,时光如同穿云箭,中国车市又经历了一个十年,在 2013 年-2023 年的这个十年中,中国汽车工业和中国汽车市场也经历了很多改变,仅仅是轿车这个市场,就产生了太多的变化。
今天,我们一起来对比一下2013年和2023年轿车销量排行榜的TOP10, 看看这十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10年数据对比,中国品牌进前十,3款合资车型停产对比2013年和2023年的轿车销量TOP10,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十年前中国品牌还无法进入销量前十,而在2023年的销量前十,已经有三个中国品牌共计五款车型进入了销量前十的榜单。
具体来看,十年前上榜的雪佛兰科鲁泽、赛欧,别克凯越等车型都已经停产了,而捷达也已经从一款单一车型变成了独立的品牌,销量表现也大不如前。
2013年的销量冠军福克斯现如今已经远离了销量前十,2023年仅卖出4012辆,排名轿车榜单第192位。另外,合资车型中的轩逸、朗逸、速腾、凯美瑞、帕萨特等依然保持在年度前十,这说明,这几款车的产品力还是很出色的。
再来看看中国品牌的表现,比亚迪秦PLUS DM-i、海豚、海鸥,五菱宏光MINIEV,广汽埃安AION S等强势崛起,这五款车型都是目前热销的新能源车型,在各自的细分市场有这非常出色的表现,这样的变化说明:中国品牌和新能源在合资品牌和燃油车阵营面前强势崛起了。
从2023年的销量前十来看,下一个十年对比,这五款燃油车型有哪些会离开这个TOP10呢?
十年之间,传统燃油车销量大幅下滑十年的变化,燃油车的销量下滑值得关注一下。
2023年轿车销量前十的总销量约为271万辆,其中,前十中五个传统燃油车的合计销量约为142万辆,而2013年轿车销量前十均为燃油车,销量总和为284万辆,十年时间,前十燃油车销量总和下滑了50%。
其实,燃油车的下滑是市场变化发展的必然,就比如 2013 年的冠军福克斯,现在不仅要面对新能源车的竞争,还要面对SUV和B级车的竞争,福克斯顶配售价 14.58 万元,蒙迪欧最低的成交价仅需 13.78 万元。
试想一下:预算14万元,你还会选择福克斯吗?
另外,今年的轿车TOP1是轩逸,轩逸目前最低成交价格已经到了8万元左右,而在2013年,8 万元你能买到一台轩逸吗?而十年前的捷达还悬挂的大众标,去掉大众标的捷达也失去了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
十年之后,新能源车已然强势崛起不管你在购车时是否将新能源车放在第一位,也不能改变新能源汽车在中国车市已然强势崛起的事实。
2023年轿车销量前十中,五个传统燃油车的合计销量约为142万辆,五个新能源车合计销量约129万辆,这两类车型的差距仅仅为13万辆,这印证了新能源车已经崛起。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担当,三款车型进入销量TOP10,旗下王朝、海洋、腾势、方程豹、仰望集体发力,全年销售302万辆,夺得新能源汽车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的双冠军,并且进入全球销量前十。
广汽埃安2023年全年销量480,003辆,同比增长77%,大幅跑赢行业并且还在12月28日达成累计产销百万。五菱宏光MINIEV的表现有目共睹,早已达成百万辆的成绩,并且成为了代步车的领导者。
其实,销量前十榜单的变化仅仅是整个榜单的缩影,总体的燃油车和合资品牌销量呈现下滑趋势,中国品牌和新能源销量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2023年,“内卷”是最能体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热词,而进入到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掀桌子”、“内卷混战”的局面或许会愈演愈烈。
结束语一年一年的销量榜单对比,你看到的变化并不明显,但通过十年的对比,你会发现变化不仅多,而且还很大,很多变化都让人出乎意料。
接下来的十年,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或许用不了十年,中国汽车市场中,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格局会大于燃油车,而在这场激烈的竞争赛中,不进有燃油车企被淘汰,也有后新能源车企折戟沉沙,让我们等待下一个十年的变化吧!
年度特辑|比亚迪与自己的野心之战
“比亚迪站上高山
数字终于被定格在302.44万辆,想必王传福可以松口气,完成年前制定的销量目标,300万辆的销量到底意味着什么?
位于深圳坪山的比亚迪总部依旧如同往年,从进入坪山开始,导航地图上便会显现出众多有关比亚迪的信息: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比亚迪云巴1号、比亚迪路以及依附在比亚迪总部附近星罗密布的各类零部件厂,技校,比亚迪员工公寓。
从1995年成立后,比亚迪和深圳也几乎成为来不可分离;在无数个夜晚,或者王传福脑海中也同无数来了深圳打工的热血青年一样,“来深圳,就是搞钱”。
比亚迪到底可以成为一家怎么样的公司,那个青葱岁月里面,没有人知道。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预知未来的功能,有的只有一次次面临险峻,然后不断自救;有的也只是不被理解,然后努力重启。
那些被人啧啧称赞的当下,都只是显现。
我也一直深信,那些“苦过来的日子”,很少有人可以感同身受。
虽然王传福曾经在采访智能鼓提到,比亚迪的命名是一次偶然,因为名字足够特别,几乎没人用,才能被注册下来。
可隐隐中总能察觉到,BYD的英文“Build Your Dreams”,就是王传福给予比亚迪的一次美妙的开端。
中国人骨子里一直相信美好,如同他自己的名字那般,传福,也或许就是父辈们希望这个儿子可以传递福气,幸福。
如今看来,该是如愿以偿。
比亚迪的国内销量涨幅有多夸张,看看数据一目了然。
2013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不足2万辆,基本依靠燃油车活着;可到2022年便达到了186.35万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比亚迪的销量增长近千倍。
在那段时间里,行业分析师总说,比亚迪是站上风口段榜样,但我们相信比亚迪应该不会想要成为”连猪都会飞“的企业。
很显然,站上风口,可以走更远,但自己没有实力,有再多的助力也是枉然。
自2022年3月起比亚迪宣布,”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未来,比亚迪在汽车板块将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
这则公告或许该有震惊世界的力量。
这是中国汽车工业进程中的第一次,车企主动放弃燃油车,全面进军新能源市场;如果可以我将2022年3月的停售计划誉为比亚迪的第一次成熟期。
告别燃油车时代是必然的,但万万没想到,比亚迪自己断了后路,一往无前。
它是自信的,也是果断的;那一刻,王传福内心对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帝国的搭建也有了雏形。
事后,不少经销商朋友告诉我,比亚迪挥别燃油,是有底气的;过去燃油车经销商布局比较深入,下沉城市很多,转型做新能源几乎没渠道建设的压力;渠道多的好处在于,下沉城市的广告费也省了。
据不完全的统计,比亚迪在全国经销门店约1500家,这个数据在2023年必然是翻新的状态,随着仰望、方程豹品牌的推出,比亚迪目前旗下品牌分类也愈发清晰。
加上商超店,直营的体验店,比亚迪在全国市场的渠道保有量的确不容小觑。
或许庞大的下沉渠道为比亚迪迅速打开市场提供了养分,在我采访的不少用户口中,他们的观点基本都集中在,“看完比亚迪后,就选不出其他如此具备性价比的车型,老百姓买车就是图个实在,比亚迪目前就可以满足......”
能打价格战是比亚迪从王朝到海洋网的车型战略。
在比亚迪海洋网的门店里,从宋PLUS到海豹,才从海豚到海鸥,比亚迪竟然可以精准到做到,从25万元下沉到10万元,每一个价格区间内比亚迪都可以给你一款不错的选择。
也许只有在那一刻,你才能感受到长城汽车为何“死咬”比亚迪不放。
当别人执着于SUV市场份额时,比亚迪的战略目标是全部都要;当别人在越野车行业如火如荼时,比亚迪用仰望品牌击开了百万级市场大门;可你如果觉得仰望太贵,那么不妨看看全新的方程豹品牌,销售们亲切地叫他“小仰望”,用户们不仅没有觉得地掉价,反而物超所值。
我曾去过一次方程豹门店,被店内络绎不绝的消费者惊呆了,这是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比亚迪销售口中说到,“忙不过来”是个什么滋味。
门店内唯一一款展车内坐满了用户,过来试驾、签单、提车的用户将方程豹紧紧包围着;人群中不乏两鬓斑白的老者,他们觉得方程豹硬派的外观正和心意,买不起仰望U8,豹5的确挽回了他们想要越野的冲动。
那一刻,豹5原本在汽车媒体老师笔下“后排略微局促”的缺点已然不存在。
也在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比亚迪的“威力”。
这家在2023年1-6月就以销售125.56万辆车型的车企,成为销冠几乎就是定论。
比亚迪是懂得创新的,而这一点,格外重要。
王传福的野心也齐齐给予了仰望和方程豹。
2023年9月20日,仰望汽车旗下首款产品仰望U8豪华版正式上市,上市价格109.8万元。这是中国品牌第一次售价区间来到了百万级别。
在那些流言蜚语面前,比亚迪给予仰望的配置也毫不逊色。
举起新能源硬派越野的大旗,仰望U8必然是比亚迪当前技术集大成者的代表,易四方及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两大核心技术。
仰望U8拥有1200匹超级马力,零百加速最快3.6秒,具备全地形原地掉头、爆胎稳行和应急浮水能力。
在1月16日比亚迪梦想日的舞台上,比亚迪更是请来同在深圳的大疆,把仰望U8打造为一台“全球首个整车集成的车载无人机”的车企,无人机放至车顶位,支持智能收纳、自动换电和充电管理,做到一键起飞降落,实现高清高帧率低延迟图传。
这个想法也足够创新。
创造无数个第一,比亚迪用心良苦。
或许从王传福决定停售燃油车那天起,比亚迪与自己的较劲也随之上演。
逼自己上“梁山”,后背刺上“没有退路”,比亚迪站在风口,成为万人瞩目的车企,它甚至有机会站在世界的舞台与一众国际车企PK,这份荣光背后,不知道需要多大的毅力和隐忍。
书上说,普通人爱面子,就连名字叫错都能生闷气,这样的人注定格局太小,眼光太浅,耿耿于怀的竟都是些小事,没有眼界又怎么会有计谋。
好在王传福不是,他一直都是虎视眈眈的角色。
年少的变故和奋起直追的学习,让他更加明白,开眼界,长知识的道理。往往在成功之后回想,我们总会发现,少时的他不仅自爱,好学;还有贵人相助;愿意让他多读书,成为了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这并不是全部长辈都可以正确认知的道理;我见过太多父辈认为读书无用,他们甚至天真的认为,待在自己身边,保其一生顺遂才是爱他。
也许他们忘记了,没有野心的人,注定郁郁寡欢;没有目标的人,也注定只能成为电视机前看着八点狗血剧,天天窥探邻居家长里短的小人。
而这,也终究成就不了王传福。
他的野心从1995年下海经商拿到的第一笔250万元投资开始,放下过往,投身改革开放的深圳,比亚迪平地而起,认准一个目标,为其拼下全力。
被谩骂过,被嘲笑过,被质疑,被恐吓,被抛弃......,也许这是每一家企业成长之路的必经之路,如同张骞出使西域那般,谁又知道会有10年的监禁之遇,但谁又能预测这位古代的地理冒险家如此坚韧,如此坦荡地重返西汉。
这类的故事其实很多,因为他们成功了;只有成功,才能谱写接下去的故事;比亚迪亦然。
销量上的节节攀升,为比亚迪争取了不少时间。
但麻烦也随之而来,产能脱节是比亚迪在月销达10万之后首当其冲感到急迫的事情,工厂的产能远远没有用户们下单速度,产能跟不上,交付量成为了比亚迪“甜蜜的烦恼”。
据说,有一段时间里,比亚迪全国工厂加班加点只为可以提速。
在与时间的赛跑中,比亚迪西安基地(全系宋,秦),深圳基地(汉,唐),以及长沙基地(E系列,元,宋MAX等)开足火力,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经历。
压力也是必然的。
截至目前,比亚迪旗下品牌众多,王朝系列的秦、汉、唐、宋、元,再细分至PRO、PLUS、EV、DMI;加上海洋系列,以及如此的仰望、方程豹,还有比亚迪的大型公交。
负荷,超能也是比亚迪2023年度的关键词。
成为世界级的大厂,除了销量之外,还有严谨及规范的运作;至此比亚迪也进入了第二成熟阶段。
这份来自中国汽车的荣耀,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而我也相信,比亚迪要承接住这来自市场的“富贵”,必然需要更新整合,重新洗牌。
2023年的到店体验,我给比亚迪高分。重新翻新过的海洋网门店以及销售服务品质的升级,从进门服务的态度上就能感知到,比亚迪变了。
作为全球销量第一的品牌,比亚迪必然要去塑造更多的正面形象,而处在一线的门店表现也近乎证明了这些。
王传福会亲临武汉,为方程豹的首批交付用户递上钥匙,尽管会被大家质疑为作秀,可用户们受用无比;试问,能有多少用户可以与车企CEO留下照片呢。
“2019年是比亚迪最艰难的一年,当时的比亚迪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活下去’!背后的心酸和不易,只有我们自己更清楚。”
在比亚迪第500万新能源汽车下线的现场,王传福竟然哭了,这位出身农村,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传奇汽车人还是留下了男儿泪。
那一刻,不仅是他,亲身经历者们都会感动。
坚持走了二十年,这是比亚迪造车的故事,也是中国品牌造车的缩影。
的确,中国人造车有多难,翻开那些黑白的历史我们便可知道;在那些注定会经历“看不起”的岁月里,我们只能重新再来。
为什么会是比亚迪?这是不少的疑问,自主品牌纷纷高端,为什么只有比亚迪可以游刃有余地在10万和100万之间徜徉。
在2023年12月,仰望U8的销量是1592辆,远远超出预期。而此前仰望U8的订单超过3万辆。
拥有宾利、揽胜的用户,终于忍不住向自主百万级出手,而这也是仰望的机会,当然也是比亚迪的。
在一切意料之外,王传福对于市场依旧如此谈定,走过那段最艰难的日子,接下来都会是好日子。
文|小花姐姐
图|网络
在铁板一块的印度市场,比亚迪为什么不怕白忙活?
昨晚,比亚迪官方表示,已于10月11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品牌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入印度乘用车市场,并发布了第一款高端纯电SUV元PLUS(ATTO 3)。
回顾比亚迪进入印度市场的契机,比亚迪正式进入印度市场于2007年,当时设立了手机工厂,主要为手机制造商生产电池和零部件;2013年,比亚迪开始与印度当地企业合作,生产电动大巴;2021年,比亚迪e6电动汽车进入当地市场,用于当地出租车市场。
到今年10月,元PLUS在印度上市,定价约250万印度卢比(折合人民币约21.5万元),预计明年销量约1.5万辆。
官方表示,自2007年建立分公司至今,比亚迪已在当地投资超2亿美金。截至目前,比亚迪已建成了两个工厂,在印度21个城市建立24家经销商展厅,并计划在2023年前达到53家。
发布会上,比亚迪印度公司总经理张杰表示,“计划明年在印度销售1.5万辆ATTO 3,并在适当的时候在印度建立本土制造工厂。”据悉,建立新工厂是为了投产新车型,即实现基于3.0平台车型的印度本土化生产。
比亚迪显然要开始在印度乘用车市场打开局面了。然而,在业内看来,印度市场几乎是铁板一块。
来看几个典型的例子。2021年9月,福特宣布停止在印度生产和销售新车,并关闭两家生产工厂。数据显示,近10年来,福特在印度亏损超过20亿美元,在当地乘用车市场的份额不到2%。另一个美系品牌通用汽车,从2017年就宣布退出印度市场,之后工厂一直处在闲置状态。
2020年1月,长城汽车与通用汽车签署收购协议,通用决定将其印度塔里岗工厂卖给长城汽车。但由于种种原因,长城汽车的收购并不顺利。今年7月,由于未获得监管部门批准,长城汽车暂停了印度工厂的收购计划。
新势力方面,2021年,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曾公开奉劝汽车从业者,“珍爱生命、远离印度”。特斯拉在印度投产未果之后马斯克也表示,“特斯拉在印度根本卖不出去。”
对于不讲武德的印度市场,大部分车企的态度很明显,蠢蠢欲动过,但大都有去无回,或者进入无门。那么,比亚迪为何还要深入印度市场,甚至考虑在印度建设第二工厂?
首先,印度是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随着电动汽车市场迎来增长点,2021年,印度政府公布了“207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表示,到2030年印度电动汽车的市占率将提高到30%。庞大的人口密度和电动化市场,为车企在印度乃至南亚区域的业务布局提供了机遇。
其次,仍然是发展前景。印度地处印度洋中部、三面环海,地理位置优越,这对于正在加速布局海外市场的比亚迪而言,在海洋运输便利且发达的印度抢占市场并建厂,有利于辐射南亚地区以及中东市场。
还有前文提到的,比亚迪已经在印度市场摸爬滚打15年,摸清了印度市场的游戏规则。截至目前,比亚迪在印度展开的业务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电池储能、电动大巴、电动卡车、电动叉车等。其中,比亚迪的纯电动大巴已经覆盖班加罗尔、拉杰果德、新德里、海得拉巴、果阿、科钦等城市。这意味着,比亚迪在当地具备一定基础。
虽然,业内无不担心比亚迪巨额投入打水漂的可能性,但比亚迪在出海这件事上,激进的心意看起来已经很决绝。
在去年接连进入欧洲、拉丁美洲等市场之后,今年,比亚迪还加快了进入全球市场的速度,进入了日本、德国、以色列等地。其中,考虑建厂的不仅仅是印度,还有哈萨克斯坦和泰国。
而比亚迪“疯狂”出海最大的底气,还是在于飞涨的销量。今年9月,比亚迪汽车销量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151.2%,成为新能源销量第一名。前9个月销量达118万辆,距离此前定下的150万辆年终销量目标仅剩30万辆,正在冲刺200万辆。
对于比亚迪而言,在国内市场已经进入持续增长阶段,接下来的重点是进一步深化海外市场,扩展更强的发展路径。所以,不管是难啃的印度市场,还是同样难以打入的日本市场,比亚迪都在以领先者的姿态博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