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群里骂人派出所怎么处理
简单啊6月底刚走过,只要你有一颗勇敢的心,说走就走的胆量,妥妥哒,界山达坂撒过尿,死人沟里睡过觉。
一个人一台车,怎样安全的穿越新藏线,穿越途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这本就不是个问题,什么车都能跑,那怕是辆qq,全程铺装路,除了库地达坂因地质原因有一段便道,部分地方单向错车通行。些外,日土需要加满油,多玛乡也能加。然后在大红柳滩和三十里营房都有加油站。带上零食、氧气、厚衣服,其他就不是事了。
100个汽车冷知识 总有一条你不知道
【Man哥语】
100+个汽车冷知识,你知道几条呢?看完这些,基本可以挑战不少汽车编辑了,当然,也不要在任何场合都觉得能聊这些冷姿势,毕竟不是谁都乐意侃滴,冷知识变成冷场王就不好了哈。btw,看到最后都是真爱,真相在最后。
1.车载大屏其实不是给司机看的,包括中控也是能不看就别看,分散注意力易导致事故。
2.容易晕车的人坐马自达的车就不晕车。
3.传说老款奥迪A6是最有背景的车。
4.中国法律不强制安装前雾灯。
5.建设高速公路的初衷是为了增加战斗飞机跑道。
6.第一位驾驶员是女人(不要小瞧女司机了)。
7.电影里经常出现的飞车,其实现实中通常都会造成车辆损伤,赛车手们也尽量避免飞车。
8.汽车天窗一般都不是完全密封/防水的。漏入的水从导流槽流走了而已。
9.进入环岛不强制开转向灯,驶出环岛需要开转向灯。
10.某些品牌车型所用的“珠光漆”,真的是掺了珍珠粉,由于是真珍珠粉,所以和珍珠一样,也真的会变黄。
11.开新车去加油时,不知道车停哪一侧加油合适?看仪表盘油表符号,有的有箭头,箭头指哪个方向,加油口就在那侧。没箭头的都在右侧。
12.很多德系车在停车时,熄火后打转向灯,打哪边哪边示宽灯就会亮,这样可以降低熄火后被撞概率。
13.不同于卡尔本茨、戴姆勒、福特这些大名鼎鼎的发明家,梅赛德斯只是个奥地利商人女儿的名字。
14.电影里的汽车各种挡子弹是假的,其实汽车蒙皮就是一层很薄的铁皮,小石子就能砸个坑,汽车撞铁门也是假的,撞了会很惨很惨。
15.所有的Jeep散热隔栅都是7孔,北汽BJ系列都是5孔,这样就不会混淆了,5孔你只比7孔少2孔。
16.前些年F1的加油枪的加油速度是12L/S,需要三个人扶。
17.奔驰发明的第一辆汽车是三轮的。其实就是个三蹦子。
18.兰博基尼最早是个拖拉机牌子,而且是个很牛的牌子。
19.前些年标致的老车标,狮子嘴里有一条大舌头。
20.美国很多州允许车头不安车牌。
21.氙气大灯有聚尘的效果,很多国家强制氙灯装清洗器。LED大灯的照明效果并不一定比氙气的好,只是可以造型更多变,实现更多高级功能。
22.福特在尝试把椰子做成座椅填充物,把大豆做成头枕填充材料。
23.众泰在造车之前,是做供应商的,为北汽、江淮、大众等都服务过。后来觉得当供应商不过瘾,揭竿而起造起了豪车。
24.本田在造汽车之前,是造摩托车的。无独有偶,力帆在造车之前,也造过摩托车,而那个时候,力帆不叫力帆,叫轰达。(本田不哭……)
25.雪铁龙的创始人名字叫做安德烈 · 雪铁龙,他也是齿轮齿形中“人字齿”的发明者。事实上,雪铁龙的车标就是人字齿。
26.电动方程式FE噪音(80分呗)仅为F1方程式赛车的5成7,但是竞争却要激烈的多,因为底盘一样、电池一样、轮胎一样,所以FE需要DJ打气带节奏。
27.新车的味道由50多种有机化合物的挥发物组成,其中好很多连车企自己都搞不清楚来源,欧美人喜欢新车的味道,但是中国人则完全相反。
图片:东门摄
28.地球上每年有四分之一的汽车是由中国制造。
29.虽然中国是这个星球上汽车销量最大的国家,但是每年汽车召回的次数和数量却是最少的国家之一,甚至有车企可以在中国拖延高田气囊召回几年之久,比如2017年发布的召回,2019年才执行。
30.每辆车的布线有900多米长,可以围绕跑道两圈多。
31.斯柯达野帝在中国只生产了9年就停产,除了当初空调造车外,算是国内最短命的SUV。
野帝这名字是拜某领导所赐,另外野帝在国外是紧凑型SUV,而不是小型SUV。
32.大众甲壳虫始于希特勒,希特勒曾亲笔画了11张“国民轿车”的草图,其中一张与日后的“甲壳虫”已非常相近,大众靠着甲壳虫才熬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来又靠着柴油车熬到了90年代。
33.还是希特勒,希特勒不仅催生出甲壳虫,也是德国引以为傲高速公路的创始者,希特勒对高速公路做出严格的标准:四车道34米宽;中间有5米的绿化隔离带;不设置路灯,但每隔200米设立一块可反光的水泥柱;为了防滑,不仅要求路面的坡度要小,而且转弯半径要尽量大。
这么看简直就是飞机跑道嘛,的确,34米的宽度,就是为了适应需要30米宽度的战斗机的起降,反光水泥柱的设计也是出于导航的需求。另外说一句,希特勒实际是个画画滴。
34.英菲尼迪诞生于北美,其市场定位刚开始是面对北美众多的家庭主妇,公司口号是:敢爱。然后就销量成了一坨翔。
35.为了庆祝建厂40周年,法拉利于80年代末生产了F40,宣传说限量销售300台,并且设置了一大堆购买门槛。
结果某次美国 F40车主聚会,一日本人告诉美国人说日本有超过100台F40,美国人说别吹全世界只有300台,我这里都200多了,日本人老实的帮他们统计了下,结果当时已经交付超过800台,这车最后总计生产了1331台。
然后,美国人就让法拉利吃了官司!
36.阿斯顿·马丁最便宜的车是Cygnet,售价35万元左右,这车的出现纯粹是为了平衡阿斯顿·马丁超跑们的超高碳排量,实际上是以丰田IQ为平台开发的微型车,和比亚迪F0有着非常近似的血缘关系。
37.奥迪的Quattro核心部件托森差速器是美国人发明的,目前托森差速器由日本生产。
同样的,讴歌大名鼎鼎的SH-AWD是瑞典翰德生产的,和凯迪拉克的E-AWD同属翰德四代。SH-AWD核心的碳纤维传动轴是讴歌自己的。
38.世界上第一台搭载8AT的车型是雷克萨斯LS460。大众旗下的卡宴、帕纳米娜混动,途锐这些搭载的都是爱信8AT,而奥迪基本搭载ZF 8AT。
39.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第一批私家车是菲亚特126(现在菲亚特500的爷爷),现在街头也偶然可见。
40.在北极开车,车门不允许落锁。
在极端情况下,碰上北极熊你能做到除了逃跑别无选择,如果恰巧附近有辆汽车或者开来一辆汽车,钻进车内然后一走了之显然是相对安全的办法。
所以北极规定汽车不能锁车门,实际上是给那些有可能遭遇北极熊袭击的人们留了条活路啊。
41.吉利汽车原有的几个LOGO是从一万多份投稿中选出来的。得奖者是个大学生,奖金几十万元人民币,而吉利后来抛弃了这份设计。
42.1980年,世界上第一辆配备安全气囊的量产车正式在梅赛德斯-奔驰位于辛德芬根的装配厂下线。
43.今年F1赛车手阿隆索一年的年薪大概是2000万欧元,大概可以在春晚做30秒广告。
44.红旗继500万元的L5后,准备推出一款SUV,和即将上市的劳斯莱斯、宾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的SUV竞争,然后这车就一直停留在概念车阶段。
45.福特GT曾经被称为最坚固的汽车,因为在做抗压测试的时候,把机器撑坏了。
46.大众在实验布加迪威龙16缸引擎威力的时候曾烧掉了一个房间。
47.福特、大众、通用、丰田都做过全球第一汽车制造商的位置,然后又都踉踉跄跄的摔下来了。
48.Smart是swatch的创始人尼古拉斯海耶克设计的,最初是和大众合作开发、制造。
在项目大半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大众觉得smart就是个赔钱货,很难盈利,于是无偿转让给了swatch。
奔驰不信邪,推出了这款小车,之后的十几年中,奔驰smart的亏损额高达33.5亿欧元。
49.BMW历史上没有传承下来的车型有:M1,8系。一个是超跑,一个是旗舰。
50.BMW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曾经研发旗舰超跑M8,搭载的是迈凯轮F1上那台V12引擎,并且投入了十多亿马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是不是看累了?稍作休息充电继续哈...
51.顺带说句,曾经跑的最快的迈凯轮F1发动机是宝马M的,迈凯轮SLR的发动机是梅赛德斯AMG的,如今迈凯轮P1的发动机据说来自于尼桑勒芒战车。请问迈凯轮干嘛去了?答:调校。
52.路特斯莲花旗下所有超跑搭载的都是丰田引擎。noble搭载的是XC90引擎(雅马哈制造),帕加尼搭载奔驰的引擎。
53.2010年8月,北京城外的京藏高速超过12天出现严重拥堵现象,堵车长龙长约100公里,是时间最长的一次拥堵。
54.1991还是92年,芜湖市政府和某军工厂合作生产通宝牌汽车,几年期间纯手工打造汽车四千多部,盈利几个亿。
尽管由于技术原因通宝倒闭,但芜湖市政府发现,造汽车真赚钱,后面就找来一个车间主任。
55.奇瑞创业初期被英国人摆弄了一道,万事俱备独缺发动机。后来合资观致,以色列合资方实在赔不起了,万事俱备独缺钱。
56.还是奇瑞创业初期,尹厂长决定自己带人研究图纸组装发动机,结果厂房里零件散落不忍直视,尹厂长下令,骑着自行车寻零件!
2013年尹厂长在艾瑞泽上市后表示,奇瑞终于会造车了,那之前造的都是什么玩意?
57.2013年奥巴马的陆军一号:凯迪拉克DTS被某个特勤人员加了汽油,结果趴窝了。后来中国,陆军一号去中石化加油。
58.林肯1989是最重的轿车,超过7吨,想象一头大象重量的轿车在街头狂奔。
59.美国人曾经造了部汽车,车厂超过30米,自带泳池、车震什么的。
60.谁说豪车贬值厉害的,上一台60年代的法拉利250GTO拍卖出了3200万美元。
61.奇瑞第一款汽车是风云,用的西亚特某款车的底盘,其实就是捷达,但是价格比当年捷达便宜的多。
62.风云轿车当年是没有准生证的黑户。全国很多地方都会查这款车,查到直接扣押。
63.芜湖市当初应对黑户的办法是:先让全市换装出租车换装风云汽车。
64.还是说到准生证的问题,为了合法生产奇瑞和上汽合作,拿到准生证,而上汽获得奇瑞20%注册资本,同时表示不参与管理,不投资,不承担后果。现在路上跑的“上汽奇瑞”也不多见。
65.当初给“奇瑞”备选的名字有:“成功”“九华”“XXX”。。然后奇瑞这名字开始不被老同志认可的,为啥?因为有个军阀叫“段祺瑞”。
66.赛车都是没有安全气囊的,因为六点式安全带已经足够把人绑住。
67.一分钱人民币上的解放卡车,实际上是苏联山寨美国纳威司达K系列的杰作,在50年代进入中国成为了解放卡车。
68.全时四驱的车子最好别要拖车。因为会把中央差速器烧掉。
69.超级跑车从不进行公开碰撞测试,因为没必要,各种NCAP也觉得没必要,所以有时候有钱不一定是好事。
70.这些年的F1赛车严格来说都是混动系统,已经发展两代了,勒芒其实也不是赛汽车,更像是赛电动有多厉害。
71.目前世界上量产车2.0T最大的功率是EVO10FQ440,马力超过440匹。
72.马自达到现在为止仍没有放弃转子发动机,还在琢磨放到混动或者插电混上。
73.大众旗下的奥迪和破鞋矛盾由来已久。这是家族矛盾,不只是企业内部问题。
74.丰田是斯巴鲁的大股东,二者有很多技术交流,紧密程度远超过外界想象。
75.知道有哪些车是以星座命名的么?道奇白羊座,五十铃双子座、福特金牛座、福特天蝎座。还有呢?长安金牛。
76.除了劳斯莱斯,目前仍有反向开门的还有欧宝、MINI与现代,这种开门方式被称为自杀门。
77.美国的IIHS,以碰撞测试严格著称的,其实该机构是美国保险业协会名下的,碰撞测试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研究和减少如何在碰撞中“保护车身安全,从而避免更多维修费用的产生”,也因为其第三方的客观性,使得IIHS的评测结果往往和其他机构大相径庭。
中国现在也有类似机构,进行25%小面积偏置碰撞和低速碰撞损失研究,这机构叫中保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简称CIRI,预计1月份会发布第一份公开碰撞测试报告。
78.在2007年之前,比亚迪的logo是蓝天白云,而不是现在的三个字母。
79.比亚迪曾经是摩托罗拉和诺基亚最大的电池供应商。为啥是曾经你们都懂的。
80.比亚迪所有紧凑级轿车基本都从花冠平台演化而来,所以,混动双模超跑可以说是暴走卡罗拉你懂的。后来的SUV血统复杂,但是和丰田仍然脱不了关系。
81.花冠平台产生了F3、吉利金刚、威驰、威志等等等等。雅力士平台产生了基本吉利、比亚迪、长城几乎所有的小型车。
82.中国并不是汽车综合关税最高的国家,印度起码差不多。而诸如新加坡一些小国家税率要远超中国。
83.很多普通品牌的普通汽车其实性能、舒适性、行驶质感都超越BBA,但是品牌的力量让人不能相信这一点。
84.宝沃确实是德国品牌,只是死掉很久,现存的宝沃与当年宝沃除了重名之外,没有任何关系。
85.1955年BMW推出了一款叫Isetta的单缸汽车,该车排量0.24,侧置发动机,三轮,前单开门。这款车是BMW的光复第一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油耗达到3L/100KM以下的汽车。
86.大众推出的油耗1L车,曾被国内谣传为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车,谣传内容包括售价仅为4000元这样的字眼,也不想想大众真有这么厚道么。
87.BMW的M logo,从外到内分别是蓝色、紫色、红色。蓝色是代表宝马自己,红色是代表美国石油商Texaco。紫色,只是两个的杂交颜色。,代表两家的合作。
88.那么多车企热爱双离合只是因为省油、省钱,尤其是省油,都是被中美两国油耗法规逼的。
89.后排不系安全带,不仅威胁后排乘客安全,也会对前排驾驶员、乘客造成巨大伤害。
有媒体煽风点火后排座椅背板强度问题,还不如操心下上百公斤的炮弹撞到前排那非死即伤的后果。
90.安全带卡扣是中国人发明的。在很多国家使用安全带卡口是违法的。
当然,从2013年之后理论上,在国内使用这个也违法,但是京东依然畅销不止。
91.开车时使用手机,事故发生率会增加30%。其实事故原因不在于手机,而在于一只手控制方向盘,和左脑占据了主控以至于视觉部分被压制。
92.奔驰和戴姆勒发明了第一步汽车没错,但是第一个把汽车推向量产的是福特。
当时世界上卖的最牛的是福特T型车。这款车的全世界份额当时大概是60%,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中国卖最牛的是五菱,各种没气囊、没EBA、没ESC/ESP,所以C-NCAP舍不得撞五菱,怕死,怕五菱死了。
93.在萨博轿车玩蛋的时候,国内二庞没少花钱,最亏的是庞青年,买了萨博下一代技术平台,但是最后啥也没弄出来,有个笑话是庞青年拿到了光盘,但是没密码。
94.继续F1,梅塞德斯AMG车队的前身是布朗GP往前推是2005年那个失败的本田再往前是英美车队。
红牛的前身是捷豹车队,印度力量的前身是世爵车队。是不是都好熟悉?
95.凯迪拉克其实是个法国人的名字。
96.世界上里程数最多的汽车是一部红色沃尔沃P1800,里程数目前超过了500万公里。
97.还是这部沃尔沃,接近50年来一直没换过主人,拥有它的老头子已经给他更换了一百多条轮胎、机滤机油无数。
98.双龙虽然旗下的汽车种类不多,但是基本都入选过“全球最难看车型”。国内的上汽荣威W5其实就是双龙的一款车型,而双龙这款车的原型其实是奔驰ML。
99.保险杠的作用只是为了低速碰撞时降低维修费用。
100.用尺子量防撞梁厚度是最最最无脑的行为,这和因为木门比菜刀厚,所以木门更结实是一样扯犊子原理。
101.同时期最顶级的超跑奔驰SLR、法拉利恩佐、保时捷卡雷拉GT。SLR用的是5AT,后两者是干式双离合,而用双离合的两哥们,大概1万公里就要换次离合器,价格数十万RMB。
102. 玛莎拉蒂说为了保证产品品质,每年最多只会生产75000台玛莎,听起来很屌对不对?实际上玛莎拉蒂一年只能卖出不到2万台汽车。
103.90年代初,WRC赛车出现了一个组别叫无限改装组,参赛车辆只要量产超过2000台就OK。三菱为了参加这个组别的比赛,在普通Lancer版本上打造出了EVO。1代开始这台2.0的4G63就有着250P的输出,耳后基本每次换代都会提升10马力,直到君子协定的上限280P~
104.柯受良当年飞跃黄河的就是EVO4代,从4代到9代 这台红头4G63出产设定就一直是“280”P,道理你懂得。
105.顺带提一句,老东方之子和中华尊驰、哈弗H6、帝豪EC8用的都是这款4G6系列,三菱为国内几乎所有自主品牌都供应过发动机,堪称自主品牌发展的源动力。
原因就是自主品牌缺乏匹配发动机与变速箱的能力。
106.再顺带提一句,商业总是以营利为目的,别以为人家给你4G系列发动机就是好心了。。采购来的发动机都给你匹配好捷克特变速箱。表面看是为你好省的麻烦。其实嘛,呵呵。
107.汽车每年都进行改款,表面上增加配置,实际上降低成本,多给你的都要讨回来。
108.绝大部分人开不出车与车除动力、视野、空间外的区别,什么路感、指向、操控更多的是一种熟练。
109.很多时候最影响刹车成绩、油耗、噪音的只是你的轮胎而已。
110.夏天确实可以用扇车门的方法来迅速降低车内温度。前提是对侧的窗户开着。原理只是用车外相对低温的空气来取代车内那接近50°的空气。
111.在中国8成的MINI车主是女性,所以男人开MINI会真的变娘炮。
112.永远别与五菱宏光或者金杯斗气,因为你不会知道会从里面钻出来多少人或孩子。
本文为AutoMan原创,欢迎小伙伴分享,媒体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作者及出处,谢绝微信路况抄袭、谢绝30秒懂车以任何形式的抄袭,谢绝其它任何媒体、自媒体以此文任何内容制作为视频、音频脚本,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图片源自网络。
2次自驾西藏,总结出7条经验:路线、花费、食宿、车型、注意事项
自驾大神们:你们正准备去哪里潇洒?
你可能有1000个旅行小目标,但现在这个阶段,恐怕只有西藏和新疆是靠谱的。尤其是西藏,小红旗就没倒过。
老实说:你现在是不是有意进藏?
不才两次进藏,走过川藏南线、唐蕃古道,也走过青藏线、川藏北线、丙察然线的部分路段。旅途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前面断断续续分享了一些我在西藏的所见所闻,不成体系。今天我准备用一篇长文,详细述说进藏之旅的各方各面。觉得有用的朋友,敬请收藏。
一、进藏线路进藏线路有很多条,并且将来还会持续增加。
一般来说,进藏路线有川藏南线(G318)、川藏北线(G317)、青藏线、滇藏线、新藏线、唐蕃古道、丙察然线、G345国道。另外,西藏内部的阿里北线连通那曲和阿里,也时常被自驾者提到。
318川藏南线
首次进藏的人,大都会选择这条路线。
它从成都出发,途经雅安、康定、理塘、芒康、波密、林芝等地,最终到达拉萨。这条路全长2145公里,其中部分路段有并行的高速公路。
个人认为,它并不见得是风景最好的路线,也不是最适合首次进藏的路线。但它是一条被“种草”最多的路线,在自驾人心目中,它早就成了一种情怀。另外,对于人口众多的东部省份来说,它是最便利的路线。
它的风景可以排进前三,特点是变化无穷,景观类型十分丰富。
该路线的开始阶段高度起伏很大,高、低海拔相间排列,较有利于克服高原反应(不如滇藏线和G345)。
317川藏北线
川藏北线从成都开始,经马尔康、昌都、丁青等地,到达那曲。这一段总长度2000公里多一点儿。
在那曲,我们可以向南去拉萨(约350公里);也可以继续向西,进入阿里北线去探索神秘的阿里地区。
它一般被当成备用路线,首次进藏的人一般不会选择北线,但第二次进藏或从拉萨回程时会走它。
它的风景中等,前一半和南线类似,但不如南线壮观;好处是风景原生态,牧场、藏寨颇受游客好评。后一半比较荒凉,趣味不多。
它的海拔起伏要小一些,开始阶段平稳升高,较有利于克服高原反应。
109青藏线
青藏线是最短的入藏线路(只算高原路段),从格尔木算起,到拉萨只有1150公里。
这条路较为平直,海拔很高但起伏不大。大多数进藏的大货车都走这条路。
它是大多数游客的出藏线路。对于已经饱览高原风光、急于回家的人来说,最短的路线当然就是最好的路线。
它确实不适合入藏。从格尔木出发后,海拔高度从2800米急剧上升的4767米(昆仑山口),并且再向前有很长一段路海拔都不怎么低。如果你发生了高原反应,只有拼命赶路,直到拉萨(海拔3650米)才可获得喘息。
大货司机们选这条路是不得已的,因为这条路短,而且山路少。从节约时间和节约金钱两个方面来看,大货司机宁愿被高原反应折磨,也得走这条路线。
这条路经过纳木措、可可西里等地,景色荒凉粗犷,不是那么美丽。
滇藏线
滇藏线从昆明出发,经大理、丽江等地,抵达西藏芒康,汇入川藏南线。它应该是自驾入藏人数第二多的路线。
个人认为,第一次进藏的话,这条路优于川藏南线。它的沿途风景不输318,而路线的高度平缓升高,非常有利于克服高原反应。
当然,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走滇藏线需要绕道云南,要多走好多冤枉路。它可能更适合云南、两广的朋友。
新藏线
新藏线从新疆叶城出发,经阿里、日喀则等地,抵达拉萨。
新藏线沿途城镇较少,较荒凉,线路较长(2100公里),疆、藏交界处天气复杂。
除了少数长期在外旅游的人,不会有人走这条路。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也不是回家的方向。
新藏线只适合出藏,原因在于海拔超高(平均超过4500米,比青藏线还高),并且起始阶段的高度急剧上升,极易发生高原反应。而且它不会给游客适应的机会,很长一段路高度都维持在5000米上下,最低的三十里营房也达到了3700米。
唐蕃古道
从西宁出发,经玛多、玉树等地,在类乌齐并入317国道。
这是一条不错的出藏路线,风景较好,海拔起伏也不大,但路线较长。它适合时间充足、不急着回家还想看风景的人。
如果用来进藏,不好也不坏,肯定是强于青藏线和新藏线的。它开始阶段的高度上升平稳,但留给自驾者的适应时间还是不够长,因此还是会发生高原反应的。个人建议用它来出藏。
丙察然线
从大理出发,它经过怒江、福贡、贡山等地,抵达然乌镇。
这是一条较晚形成的入藏路线,名气不大。自驾者一般拿它当“个性”路线,别的线路走过了,才会考虑尝试一下。
这条路风景原始,高度上升平缓,适合进藏。路况上,刚修成那会儿挺不错的,现在就不好说了。
甘藏线
G345是一条新形成的入藏路线,它从甘肃陇南出发,经迭部、玛曲、达日、石渠,抵达玉树。目前还没人给它起名字,本人大胆,就先称它为“甘藏线”了
这条路原本的规划是从玉树继续向西,经杂多、聂荣抵达那曲,但目前杂多和聂荣之间还没有贯通。所以我们目前只能从玉树向南进入唐蕃古道。
这条路是优秀的入藏路线,途中穿越了风景迷人的甘南和川北。它的起始阶段,高度上升得非常平滑,能给游客一个舒服的适应过程。目前来说,它的路况不错,车流量也比较小。
个人认为:川藏南线和甘藏线组合(哪个进都可以),可能是第一次进藏的最优解。
二、自驾游的费用准确费用当然没法算,但我可以帮你算个大概,不会差太多的。
以一辆SUV、一家三口同行、武汉出发回武汉来估计,全部路程约为7000公里,来回用时20天。旅行所产生的费用有这些:
1、油费。
全部行程7000公里左右。在当前油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全程油费应该是7000元上下。要知道,西藏的油价比内地要高不少。大家按1元1公里算就可以了。
2、高速费
一般来说,只有高原以外的路段才有高速公路。估计高速费为1600元。
3、住宿费
如果两大一小,只开一间房的话,按一天150元算,住宿费为3000元。
如果你驾房车或床车进藏,这项费用就不用算了。
4、吃饭费用
正常吃饭,我估计两大一小的饭费应该是5000元。
上面这些“刚需”,已经超过1.5万了。
5、小支出和弹性费用
还有一些费用,例如停车费、景区门票、购买特产、药品等,就不好估计了。
大体上看,两大一小加一辆车,2万元是比较典型的费用。
三、食宿很多没进过藏的人,都很担心这个问题。
首先,吃饭问题不用发愁,只要口袋里有钱,这根本不是个事儿。以川藏南线为例,旅游服务业非常成熟,城镇也足够密集,吃饭的地方有的是。
沿途的饭店,以川菜和藏餐为主,品种还是足够丰富的。
至于住宿,一般来说只要是个城镇,都肯定是有宾馆的。但凡人烟较多的地方,可选择的范围也是足够的,高中低档都有。平时进藏,住宿也不是个问题。
不过,如果你是旅游旺季进藏的话,我就吃不准了。建议能提前预定的话,一定要预定。在暑假期间,川藏南线上适合住宿的县城,每天下午在入城方向都会形成拥堵。如果你指望进了城再碰运气,那结果很可能是失望。
建议车不是房车、床车的朋友们,最好也准备一顶帐篷。万一定不到宾馆,至少你还有办法凑和一晚。
四、什么样的车适合进藏?如果你问能还是不能?那答案是什么车都行,只要不是法拉利、兰博基尼就行。
入藏的路,山路多,但路况并不差。因为都是国道,道路的规格不会太差,维修也很及时。所以,一般的家用车都能应付。
事实上,像五菱之光、比亚迪F0、老式桑塔纳之类的车,我在西藏都见过。
然而,如果你问的是什么车适合进藏,那答案将很不一样。
入藏的话,建议你选择:
1、动力强的车。动力太差的车,爬坡太煎熬了。
2、底盘高的车。走过山路的人都懂,山路坏得快。虽然入藏线路维护很好,但依然避免不了出现一些烂路。底盘高一些,过烂路就有底气了。
3、四驱好过后驱,后驱好过前驱。
总结下来,就是越野车、较好的SUV、皮卡最适合进藏。
如果你只有一辆普通家轿,也没关系,不太爽而已。
那么,电动车可以进藏吗?
事实上电动车也属于“可以,但不适合”那一类别。
电动车沿途充电是没有大问题的,充电桩不难找。但你的车的续航不要太少,不建议五菱宏光MINI这样的小可爱进藏。
我两次进藏,都见过电动汽车,但数量是非常少的。
五、进藏需要准备什么?进藏路程长,时间长,准备工作不可马虎。
1、保养车子
因为进一次藏就是一个保养周期,建议出发前和回家后各大保健一次。
2、随车工具
像千斤顶、扳手、车载充气泵、补胎套装、拖车绳、灭火器、三脚架、反光背心、应急电源、电源搭线、手电筒、防滑链之类的,能带都带上。其中防滑链,除了夏季不用带,别的季节都要带上。
3、必要的随身物品
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自然缺一不可。
然后,建议带一些现金。现在,扫码支付在西藏也普及了,绝大多数花销都可以扫码。不过,因为一些偏远地区有可能信号不好,无法扫码,所以你不能像内地一样一张钱不带。
如果去阿里、墨脱,你还需要边防证,最好提前开具。
如果你住车上,帐篷、被褥、枕头、睡袋什么的,该带的别忘了。
4、厚衣物
高原上气温低,如果你夏天进藏,要带春、秋装;春秋天进藏,要带冬装;冬天进藏,你看东北人穿什么,你就穿什么。
入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至少你得备两套衣服。
还有一样东西特别重要:宽沿帽子,最好是有带子的那种。
5、药品
感冒药和氧气瓶是必带的。如果有什么基础病(例如高血压),相应的药物更不可少。
感冒药可不是感冒的时候用的,那时就晚了;你应该是一有感冒的苗头就赶快用上,把感冒“镇压”下去。
抗高反的药主要起个心理安慰作用,您随意。
6、其它
雨伞、防晒霜、孩子的假期作业、剃须刀、手机充电器……
建议你计划进藏的时候,列个清单,以免遗漏重要东西。
六、进藏的时机不同的季节,西藏有不同风格的美。哪个季节入藏都是可以的。
不过,冬季入藏容易积雪、封路。一般来说,冬季不可以走川藏南线,但还可以走青藏线。
春秋季路上也有可能积雪,不过不严重,带上防滑链,小心开,一般问题不大。
每年的5~10月是比较适合进藏的月份。
其中,7~8月份是雨季,沿途地质灾害频发,经常断路。但是,许多人也只有这时有时间进藏。一般来说,你只管勇敢向前吧!路断了有人修,大不了多等个一两天,过是肯定能过的。
七、其它注意事项1、很多初次入藏的人都想问:车好开吗?路好走吗?
这个中等吧,没啥大的难度,但至少你得有两年驾龄吧,最好有山区驾车的经验——因为西藏的路一多半都是山路。
2、即使是好路,切不可“烧包”。除了注意路面状况,你还要小心偶尔出没的牦牛、野生动物。
3、高海拔地区氧气少,不适合激烈运动。再好的风景,你也要装出一副见惯大世面的沉稳相。
4、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西藏和内地的文化差异不小,西藏人的禁忌也比较多。如果你实在记不住他们都忌讳什么,那就不去牧民家好了。
暂时只能想起这么多。如有不足之处,欢迎自驾大神们补充。
西藏不是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心一横,迈开步,你就可以比拉萨还远,比东达山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