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试卷“我国知名民族品牌汽车制造商”说的是谁?
800亿对于普通人而言似乎是天文数字,但对于工业企业,尤其造车行业,想要有所作为则如同杯水车薪。
当然,对于在整车制造上有充足研发经验和实力,并有较为完整产业链条的长安汽车,适当抽出部分资金用于挖掘自身电动汽车的发展潜力,有助于进一步扩充其整体盈利能力。
不过,看似如火如荼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实际上蕴含着极大的崩盘概率。
多年以来,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一直处于盲目跃进状态,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主力车企以及背后的投机资本借助第三方公关公司和利益媒体与自媒体,营造出的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不实信息,一方面误导了公众的消费行为,一方面掩盖了电动汽车不经济不环保的固有属性。
第一,国内以煤电为主的电力能源结构,决定了以电能为动力源的电动汽车并不环保,只不过环境污染由发达城市或地区向欠发达城市或地区或资源型城市与地区的暗中转移,混淆了人们的视线。
第二,锂、镍等电池制造所需的稀有金属的开采和电池生产,以及废旧电池处理过程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第三,电池成本会随稀有金属的稀缺性加剧而不断上涨,为此消费者不仅要承担高昂的新车购买成本,也要承担高昂的电池维护更换成本。
然而,资本挟裹下的车企,尤其造车新势力,为了利益不择手段,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但不限于收买媒体、网络大V,乃至不良学者、公知,误导舆论、诱导消费,甚至对政策施加影响。
对电动汽车的发展,我们一定要持审慎的态度。
至于部分决定不生产燃油车的车企的做法,不必过多解读,事实上主要原因在于燃油车做得稀烂卖不出去,亏不下去了。但也给了我们惊醒,——燃油车都做不好,电动汽车一样做不好。
当然,对于长安汽车,基于最近两年其新技术的开发速度和新车投放的速度,同时基于其多年来强大的持续的盈利能力,我们大抵可以确信其新能源车型的未来甚为光明,并有能力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品牌力量。
这一点,任何一家造车新势力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刚刚,比亚迪押中高考题
比亚迪再次押中高考题。
2023年全国乙卷高考作文中,出现这样一则材料: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就在半个月前,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上市当天,长城实名举报比亚迪蒸发污染物不达标。
比亚迪正用这段材料回应,呼吁大家多做有益于行业和中国品牌的事情。
这已不是比亚迪第一次登上高考试卷。
就在2021年,同样是全国乙卷,文综试题中出现了“我国知名民族品牌汽车制造商”、“2008年推出首款新能源汽车”、“国内唯一一家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等介绍内容,每一个标签都直指比亚迪。
如今两年时间过去,比亚迪的进步也有目共睹,2022年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销冠,并在产业链、供应链层面成功打破垂直一体化传统,成长为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
最新销量成绩单中,比亚迪5月卖出新能源车超24万辆,不仅创下历史新高,累计年销更逼近百万辆,保持高速增长中。
回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上,长城举报比亚迪一事仍然没有最终定论,但我们能从高考作文题中发散一下思维,真正优秀的选手,终会在顶峰相见。
对于这次高考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有关比亚迪的这道高考题,你答对了吗?
走进6月,伴随着酷暑到来的,还有一年一度的高考,这个牵动亿万人心弦的年度考评,被太多的人赋予了太多的意义。高考是过往十年寒窗苦读的一次重要总结,它可能无法决定未来,但至少代表了一段过去。
说来也巧,在2021年的全国高考文综试卷中出现了一道有关车企的试题,题目中虽以“甲企业”代替,但是后续诸如“我国知名民族品牌汽车制造商”、“国内唯一一家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等等描述,让人马上与比亚迪直接关联起来。于是有关高考与比亚迪的话题,瞬间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题目中提出的,有关比亚迪为何从垂直整合模式向供应链开放模式转型的疑问,也成了网络热议的内容。
对此,比亚迪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在其个人认证社交媒体账号上回应:“产业链开放可以帮助其他车企大幅缩短开发周期,可以享受到比亚迪现有的及未来的规模化成果”,简言之,产业链开放模式,可以助推整个行业快速发展,加速整个汽车产业的新能源化转变进程!
当然,比亚迪的改变并非说说而已那么简单,从垂直整合模式向供应链开放模式转型,一定是有实际能力作为衬托,而这能力的积累又仿佛是一个学子寒窗苦读的曾经,2008年比亚迪推出首款新能源车,虽然现在看来是极具战略眼光与超前思维,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却被看做是整个行业里的异类,配套企业不配合,消费者不买账,发展步履维艰,可就是在这种充满阻碍的市场环境下,比亚迪凭着一股韧劲与坚持,度过了企业发展中最难捱的一段日子,也是在那之后,整个全球大环境发生着深刻的改变,伴随着多国排放标准的提升,以及燃油车禁售时间表的公布,新能源汽车正式以主角的身份走入人们视野,而此时的比亚迪,已成功的成为拥有一系列研发与技术能力的全才型汽车企业。2013年,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对外宣布:比亚迪将迎来二次腾飞!搭载第二代双模技术的比亚迪秦于当年上市,7年之后的2020年,比亚迪更是迎来了整个产业链的全面开花,产品技术方面:刀片电池发布、纯电e平台、超级混动DM-i等正式亮相,汉EV等一系列吊打合资及进口电动汽车的车型正式上市。产业链开放方面:比亚迪先后接到了奔驰、丰田及滴滴等多家企业的橄榄枝,并在各自专长的领域展开了更深入的合作,为推进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贡献了更大的力量。
当然,对于比亚迪自身而言,强大的品牌感召力以及技术研发实力,也收获了市场的强烈反馈,刚刚过去的5月,比亚迪全系销售45176辆,同比增长45.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31681辆,同比增长198.8%!
任何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往日的奋斗与努力,随手翻开比亚迪的“履历”我们不难发现,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这家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制造研发的企业竟申报了近万项专利技术,位居国内汽车行业第一名。被写进高考试卷的比亚迪,以过往的坚持铸就了今天的“江湖地位”,也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更令人期待的未来!
高考所给予你的,应该是继续努力的决心,也是下一个“超越自我”的起点。有关比亚迪的这道高考题,你答对了吗?
关于比亚迪的这道高考题,我们也试着来解答
作为2021年高考试题中的“甲企业”,被冠以“国内唯一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发展到如今的高光时刻,它究竟经历了什么?这道高考试题中的材料给出了其中的一些信息。
试题内容说:比亚迪从最初的企业“垂直整合”供应链模式,转向聚焦核心技术和核心业务,实行对外开放的供应链模式,由此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掌握了行业的核心竞争。
我们本着汽车人的身份,也来试着解答这一道试题:这是一个关于内因外因的作用问题,关于自我奋斗与产业协同发展的问题,关于自我认知与预知的问题。
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初期,从汽车生产线、设备到汽车零部件,很多车企都采用自产自销的方式,一来市面上难以找到兼具价格和质量的供应商,二来规模体量过小,没有供应商愿意配套。
这让我们想到,在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和广汽丰田等跨国合资车企的建设过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到生产线,小一张砂纸都需要从国外进口,甚至某些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就连一把人字梯都要进口。
当年跨国车企采用原有的海外供应链,或许是因为中国并无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可供选择,而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产品质量的提升上,直到如今依旧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对于当年对于一穷二白的中国汽车工业而言,一个个涌现的自主品牌汽车,不仅仅要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还要面临供给侧的重重挑战,自给自足成为没有选择中的选择。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跨国零部件制造商开始陆续进入中国,随后生产线集成商、设备制造商也来到了中国市场,最后中国本土的生产线集成商成长了起来,而设备和零部件制造也同样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比亚迪诚然看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成果,并且看到了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在汽车供应链和核心技术发展上展开了全面的革新。
早在整个电动汽车尚未受到市场关注之时,比亚迪就开始研究新能源汽车,并以此作为企业发展方向,最终成为唯一一家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车企,但现在风光似乎见证着当年的艰难。
据说原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掌舵人戈恩曾说过,中方在合资公司的贡献几乎为零,即使再退回十几年去看,这句话虽然比较刺耳,但确实也能说明当时中国汽车产业问题的真实与紧迫。
从汽车研发、设计再到汽车质量,比亚迪在开放的过程中获得了全面的发展,越来越酷炫的汽车造型,越来越可靠的产品质量,最终与奔驰和丰田等跨国车企实现了合作,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合资合作,而是比亚迪的技术输出,这是中国自主品牌曾经难以想象的高度。
如今,奇瑞、比亚迪、蔚来等中国车企走向海外,不管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市场规模,而比亚迪独步天下的刀片电池开始对同行供应,这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而言,还是头一回。
或许正是身处中国这个竞争最为激烈的汽车市场,才让比亚迪在摸索的过程中找到一条符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也正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发展让比亚迪拥有这个发展机遇,如今新能源汽车也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一大历史机遇。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于所有车企都是开放而公平的,从大众、通用到大众,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在中国展开全流程的本土化生产,并且开始大量采用中国品牌的产品;然而,我们也看到STELLANTIS、福特和现代等车企在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反而掉队了。
从当下的角度来看,我们说比亚迪抓住了中国汽车工业向新能源汽车发展转型的风口,但这一股风从来都并不是只对着比亚迪吹,或者说云淡风轻之时,比亚迪早已起早贪黑地赶路。
比亚迪已经连续8年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连续4年全球第一。2021年1月至5月,比亚迪乘用车累计销量为192,556辆,同比增长56.5%,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13,213辆,同比增长143.4%,5月销量增长率更是高达198.8%。
这可是在比亚迪产能不足,新产品不断受到市场热捧的背景下实现的业绩,随着产能的释放、更多全新车型投放市场,比亚迪将加快向下一个100万辆销量前进的步伐。
从2008年的全球第一款量产插电混动汽车F3DM,比亚迪用了13年的时间实现了新能源汽车百万销量,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里程碑,而我们相信比亚迪的下一个100万,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100万将会来得更快。
我们不知道一道满分14分的题目,我们以上的回答能得多少分,也不知道其他中国汽车品牌会如何作答。
我们知道在比亚迪之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标杆,比亚迪是第一家,但不会是唯一一家,这是中国汽车发展的必然。
百年汽车工业发展起起伏伏,中国汽车更是在快速变革的历史新阶段,经历着波及范围更广、强度更大的变化,比亚迪的高光时刻,但谁又走了?这是另外一道题目。
题目答完了,不说了,我们还得看能不能抢到比亚迪汉EV的试驾机会,据说现在市场销售火爆,一车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