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超级混动为什么用多点电喷发动机?
性能出类拔萃
早在2015年,比亚迪的唐DM就实现了4.9秒破百的强悍实力,成为20万级汽车性能王者的存在。纵观合资以及国内其它自主品牌,同级量产PHEV车型的性能普遍达不到这个水平。这不仅是技术的差距,也是定制化开发和量产能力的差距。更多新能源干货知识,在“优能工程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全方位学习,维信馆主。
拥有取代燃油车的实力
不是所有的PHEV都能完美地取代燃油车,因为PHEV在电量充足以及低电量时通常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动力输出的稳定性受到很大影响。
有少数在HEV基础上改进而来的PHEV可以实现动力稳定,然而解决方案并不是动力一直很强,而是让动力一直很差,在电量充足的时候与电量低的时候一样差,而让强动力和持久性都能兼顾的,当今世界,只有比亚迪。
油耗超级稳定
基于第二点的基础上,比亚迪的PHEV可以实现在高速时用汽油机驱动,低速时汽油机发电,电机驱动车辆,充分利用汽油机和电机的高效区间。这样一来,车子的结合了电动汽车低速能耗低、汽油车高速省油的双重优势,实现了更低更稳定的油耗,即使运动模式+堵车,油耗也十分可以接受。
打破日本垄断,让丰田混动专利围堵失效,比亚迪混动技术有多牛
朋友们,最近有没有关注汽车行业的最新动态?比亚迪和丰田这两个老牌车企可谓是近期最火热的话题了!作为国产车企的佼佼者,比亚迪凭借自主研发的DM-i混动技术,硬生生地打破了丰田在混动领域长期占据的垄断地位,这可谓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大突破啊!
说到混动技术,相信大家对它并不陌生。它兼具了传统燃油车和纯电动车的优点,不仅可以减少油耗和尾气排放,还能解决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问题。长期以来这项技术一直被丰田的THS系统所主导和垄断。丰田通过大量的专利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壁垒,其他车企很难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
直到比亚迪的DM-i技术横空出世,局面才终于被打破了!DM-i的核心理念就是"以电驱为主、发动机为辅"。它通过大功率电机直接驱动车轮行驶,而发动机主要用于发电,为电池组补充电力。这种设计使得DM-i车型不仅能提供纯电动车般的驾驶体验,还能像传统燃油车一样长途无忧。
你们有没有亲自体验过DM-i车型的驾驶感受?我就曾经开过朋友的比亚迪汉EV,那种强劲有力、线性平顺的加速体验,简直就像一阵劲风般迅猛有力!整车的能耗表现也相当出色,和同级别的燃油车相比,百公里油耗低了近0%。这不仅环保节能,对车主的钱包也很友好嘛。
除了DM-i技术路线,比亚迪还推出了DM-p和DM-o两种混动解决方案。DM-p侧重于提供强劲的动力输出,适合一些对动力要求较高的车型;而DM-o则将DM-i和DM-p的优点结合,兼顾了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比亚迪已经为消费者提供了多种混动技术选择,未来的汽车市场必将越来越多元化。
说到比亚迪的DM混动技术,我还想多聊几句。作为一款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它不仅在性能上有着出色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背后所蕴含的创新理念和技术自主性。
大家都知道,汽车行业是一个高度专利化的领域,各大车企为了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都会通过大量的专利形成一道无形的壁垒。丰田就是这方面的"老手"了,他们在混动技术上拥有数以千计的专利,形成了一个专利围堵,让其他车企很难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
但比亚迪并没有被这些专利所阻挡,他们选择了一条与丰田不同的技术路线,成功避开了对方的专利。这不仅让比亚迪能够自主研发出DM混动技术,更为中国汽车工业开辟了一条新的创新之路。
我觉得,比亚迪的做法体现了一种创新的勇气和决心。他们没有被现有的专利格局所束缚,而是勇敢地选择了一条自己的道路。这种创新精神,正是中国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只有不断创新,我们才能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摆脱被动被人"卡脖子"的局面。
除了技术创新,比亚迪在产品设计上也下足了功夫。以DM-i技术为例,它采用了"以电驱为主、发动机为辅"的设计理念,这与传统的混动系统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混动车都是以发动机为主体,电机只起到辅助作用。而DM-i则完全颠覆了这一思路,它让大功率电机直接驱动车轮行驶,发动机只是一个发电机而已。
这种设计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能提供纯电动车般的驾驶体验,加速响应迅速、平顺线性。由于电机的高效特性,整车的能耗表现也相当出色。它还能解决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问题,因为发动机可以随时为电池补充电力。
我个人就曾经体验过比亚迪汉EV,那种强劲有力、线性平顺的加速感受,简直就像一阵劲风般迅猛有力!整车的百公里油耗也只有升左右,比同级别的燃油车低了近0%。这不仅环保节能,对车主的钱包也很友好。
比亚迪混动技术的重要里程碑——DM-p技术分析展望
作为比亚迪的旗舰轿车,汉DM强劲性能、全时四驱以及更加亲民的售价,发布以来备受关注。
汉DM的优秀表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采用的DM-p混动系统。
本文就将从比亚迪混动系统发展历史出发,对DM-p系统进行系统分析
1. 从初代DM到DM-p,比亚迪混动系统逐步发展完善
1.1初代混动系统F3 DM——开启插电混动时代
从历史来看,比亚迪毫无疑问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行者。
早在2008年,比亚迪就推出全球范围内首款量产的插电混动车——比亚迪F3 DM。
当时国家虽然鼓励车企研发新能源车,但具体政策还很模糊,补贴更是无从谈起。
从这点来说,指责比亚迪研发新能源车是为了“骗补贴”,完全是无稽之谈。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比亚迪F3 DM不得不在黑暗中摸索。
比如F3 DM上市时,现有的国标充电接口标准尚未制定,只能搭载比亚迪自家的充电口。
但F3 DM的探索,更加坚定了比亚迪投身新能源汽车的决心,比亚迪从此踏上了插电混动系统研发的漫漫征程。
1.2王朝系列搭载第二代DM技术——奠定DM系统产品基因
2012年北京车展,比亚迪发布了王朝系列首款车型,也是第二代DM系统的首款车型——第一代比亚迪秦。
从技术结构看,第二代DM混动系统是多速DCT变速箱和P3电机组成的并联系统。
所谓P3电机,是指位于变速箱后端,与机械动力输出轴耦合的电机。
这种结构有两大优势:
一方面,第二代DM混动系统结构允许电机独立驱动车辆,纯电行驶的车速几乎不存在限制。
另一方面,第二代DM混动结构便于发动机和电机动力叠加,使得车辆能够比较低的成本实现超强的动力输出。
第一代比亚迪秦5.9S的百公里加速,已经达到海外巨头肌肉车、性能车的水准,这在自主品牌历史上是空前的。
2014年比亚迪发布第一代唐,第二代DM混动系统得到进一步强化:
在秦的基础上引入后桥驱动电机,混动技术结构变成P3+P4双电机与DCT变速箱并联。
这种结构进一步强化了第二代DM系统的动力优势,同时也使得车辆具备全时四驱能力。
总的来说, 第二代DM混动系统奠定了比亚迪混动系统纯电直驱与强悍动力的产品基因。
当然也应该看到,第二代DM混动系统在馈电状态下NVH、油耗、平顺性方面表现不佳,引发了很多争议。
特别是网上比亚迪与丰田两家支持者的口水战,双方各执一词,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直到近年丰田与比亚迪合作,丰田与比亚迪合作研发电动车平台,间接证明了比亚迪三电系统的技术实力,双方的争论才有所平息。
1.3 DM3.0的跨越式进步——增加BSG电机,大幅改善馈电平顺性和经济性
2018年,比亚迪发布第二代比亚迪唐,DM3.0混动系统正式亮相。
DM3.0混动系统在前代基础上增加了BSG电机,高压高功率的BSG电机通过传统皮带与发动机连接。
从技术结构看,DM3.0混动系统本质上是P0+P3+P4。
DM3.0混动系统有两大优势:
一方面,BSG电机可以快速拖动内燃机到任意制定转速,对启停、怠速、换挡、加速等工况进行大幅度优化。
BSG电机的引入,使得混动系统平顺性大为提升,发电效率更高,馈电燃油经济性也有明显改善。
另一方面,DM3.0系统结构更加灵活,理论上可按需采用P0+P3、P0+P4、P0+P3+P4的结构,可适用于多种车型。
总的来说,DM3.0是比亚迪混动系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1.4 DM-p的进一步完善——在DM3.0的基础上优化协同
2020年,搭载最新一代混动系统的比亚迪旗舰轿车——比亚迪汉DM正式发布。
全新一代DM混动平台命名为DM-p(强劲版), “p”即powerful,针对需求动力强劲、极速,满足“追求更好的驾驶乐趣”的用户。
DM-p混动系统在DM3.0的基础上持续改进,三电系统零部件性能更强、效率更高:
后驱三合一动力总成换装新一代电机,效率高达97%。
电机电控减速器总成高度集成化,重量降低约5%,空间布置更加合理。
BSG电机最大功率提升至25kW,最大扭矩提升至60N·m,实时调节发动机转速的能力更强。
新一代BSG电机使发动机在更宽泛的工况下运转在高效区间,提高发动机效率,降低油耗 。
在三电系统硬件全面升级的基础上,DM-p混动系统进一步优化发动机与电机协同,改善能量管理策略。
扭矩管理方面,DM-p混动系统利用全新开发的BSG电机,结合整车动力学模型,实现发动机与电机扭矩分配的精准控制。
能量管理方面,DM-p混动系统利用先进的能量流测试平台及数字化仿真分析,对发动机缸盖、进排气和涡轮增压系统进行针对性调整,整车能量流控制全面优化,有效改善了混动系统的综合效能。
在进一步补足燃油经济性方面的短板后,DM-p混动系统在动力性、灵活性等方面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到DM-p混动系统发布,比亚迪已经坚持12年混动技术研发,DM车型累计销售超过35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45.7%。
回过头来看这个过程,比亚迪长期深耕插电混动系统,顶着外界的压力与质疑步步前行,终于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2.DM-p系统在比亚迪汉上的优化与补强
梳理完比亚迪混动系统十余年的发展史,应用DM-p系统后的比亚迪汉DM,有哪些优势也就呼之欲出了:
2.1超强加速性能与全时四驱能力
相比于内燃机,电机低转速扭矩更强,动力输出更直接,有利于车辆实现强劲的动力性能。
但作为一款接近C级的中大型轿车,汉DM打造强劲的动力性能仍然殊为不易。
得益于DM混动系统多年积累,得益于DM-p采用全新一代BSG电机,汉DM整车动力水平进一步提升。
最终,汉DM车型实现百公里加速4.7s的超强性能。
同时,P0+P4的混动技术架构,使得汉DM具备全时四驱能力。
兼具大空间、高性能与四驱能力,在同价位的B级车中可谓独一无二。
在这方面,比亚迪汉搭载的DM-p混动系统,可以说继承并发扬了DM系列的产品特色。
2.2较为优秀的燃油经济型表现
通过几代技术的发展,汉DM馈电状态下的能量管理策略更加完善。
根据比亚迪的市场调研,插电混动车用户76%的时间处于低速行驶(小于60km/h)状态。
因此,DM-p技术针对中低速行驶进行优化迭代,更贴近用户的真实用车场景。
在为电池充电时,汉DM的发动机更倾向于在匀速、缓加速等低负载工况下工作,综合能耗表现更加优秀。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官方数据,比亚迪汉DM在B状态(馈电行驶状态)下的油耗为5.9L/百公里。
工信部油耗是在较为理想的环境下进行测试,得出的数据相对用户日常行驶有所偏低。
按照一般经验,在工信部油耗基础上加1~2L,就比较接近真实的油耗表现。
考虑到汉DM同级别优势的车身尺寸,这个油耗表现已经非常不错。
2.3丰富全面的热管理策略
DM-p技术对比亚迪汉综合表现的优化,还表现在更加科学高效的热管理。
得益于发动机、电机两大动力源的天然优势,配合有效的热管理策略,DM-p混动系统可以提供更全面的热管理策略。
汉DM通过3D整车热流场仿真技术等热管理系统架构,实现了电机电控冷却、高温冷却、中冷冷却、空调和电池等五大热管理系统的全面优化,动力电池可在-30度至+60度之间正常运行。
特别是在低温条件下,充分利用发动机废热,可以弥补电池物理特性的短板,进而提升冬季综合能效表现,有效解决行业痛点。
总之,比亚迪历经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和研发探索, 长期的技术积累逐步开花结果,终于迎来DM-p混动系统以及汉DM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