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中日在模具业,形势完全逆转”
日本经济新闻21日报道称,日本的模具产业已迎来关键时刻。该媒体2~3月实施的模具问卷调查显示,70%以上的企业回答中国构成“威胁”。中国在模具的出口额上大幅超过日本,高居世界首位。作为制造业基础的模具产业,其衰退有可能影响到日本制造业整体的竞争力。在全球规模的竞争激化之中,日本的模具企业现状如何呢?
2009~2010年,“OGIHARA 冲击”袭击了日本模具产业。当时被称为“日本三巨头”之一的大型模具企业OGIHARA(荻原)被并入外资系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泰国顶点集团(Thai Summit Group)和中国比亚迪(BYD)的旗下。OGIHARA是汽车冲压模具的最大制造商,与日本国内外的汽车厂商均具有深厚关系。
OGIHARA以前的馆林工厂,现为比亚迪旗下的馆林模具公司(3月12日)
从群马县馆林站出发驱车5分钟,到达一片田园地带,就到了OGIHARA以前的馆林工厂。3月12日,日本经济新闻记者前往比亚迪旗下的馆林模具企业,机械声一直响个不停。公告板上贴着中国国内比亚迪整车和模具的据点地图。在聚集了全部工序的厂房内,作业员正在不停地忙碌着。
中国模具出口额增至日本的近2倍
实现高品质模具的自产化——比亚迪的意图很清晰。负责人回顾称,当时的比亚迪为了摆脱山寨企业的形象,需要技术实力。收购之后的1年内,馆林工厂停止向比亚迪以外的企业供货。工厂内也很冷清。
当时,中日的技术差距一目了然。“车身坑坑洼洼,让人怀疑这车能不能卖出去”,OGIHARA的相关人士到中国的比亚迪考察的时候,称比亚迪仍未达到世界通用品质。车身的模具加工如果不以1微米(微米为100万分之1米)为单位,将直接导致外观不良。中国企业开始竞相追求日本的技术。
比亚迪行动迅速。仅在2010~2011年的1年内,就将数十名模具研修生派到了馆林工厂。研修生学习了模具的基础知识和现场作业等。日本技术人员也前往中国的模具工厂,长期驻在吸收技术。
国际专用工装和加工协会(ISTMA)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模具的出口金额为45亿美元。2012年前后超过日本,如今成为世界最大的模具出口国。规模达到日本的近2倍,全球份额达到26%。在最近10年里,中日形势完全逆转,日本的技术优势开始迅速减弱。
日本经济新闻2~3月以415家日本模具工业协会的会员企业为对象实施了第17次“有关模具行业的问卷调查”。调查通过邮送,从相当于36.4%的151家企业获得了回答。
回答企业的34.3%认为中国企业是“威胁”。如果加上“今后是威胁”的选项,比例则高达72%。对于日本国内需求萎缩、盈利环境也很严峻的日本模具企业来说,迅速扩大出口的中国企业将超出竞争对手的范畴。
比亚迪在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市场掌握20%以上的最大份额,还向欧洲出口。目前,加上中国的2座工厂,比亚迪共有3个模具生产基地。从大约2年前开始,以往在日本制造的车身侧围大型模具改在中国生产。比亚迪消化了OGIHARA的模具技术,实现了快速增长。
比亚迪还从德国和日本等招募了大量的海外人才。以收购OGIHARA为契机,向海外敞开了门户,2011年比亚迪与德国戴姆勒成立合资企业,学习着技术,已经不能再讽刺比亚迪是“山寨企业”了。
中日力量对比发生逆转
模具问卷调查显示,关于感到中国构成威胁的理由(可多选),64.1%的企业列举了“模具技术正在提高”,仅次于“价格低廉”(69.9%)。认为中国制造的品质“和日本处于相同水平”的企业仅为9.3%,但另一方面,57.2%的企业认为“今后将达到相同水平”。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鸿海精密工业特别顾问中川威雄表示,“品质和技术实力的差距已经很小”。中川约20年前从东京大学退休之后出任了鸿海的特别顾问,一直在近距离观察鸿海的模具技术。当时,中川威雄在鸿海的模具工厂看到“全都是最先进设备”,难掩惊讶之情。
鸿海将模具视为制造过程的关键,一直在进行集中投资。中川威雄透露,“工厂规模巨大,模具工人一度达到约3万人”。随着切削加工技术的进步,模具的使用正在减少,但鸿海目前仍有2万名模具工人。鸿海以压倒性的资金实力为武器,不断地提高品质。
另外,比亚迪在收购OGIHARA的时候,工资和退职金都按照日本的标准发放,给了员工最大限度的关照。对于反映着中国资金实力的收购大戏,如今行业内对其的评价仍是毁誉参半。依然有很多观点担心“日本技术外流”。
10年的时间过去,中日的力量对比发生逆转,差距正在拉大。支撑制造业根基的日本模具产业已经迎来能否维持竞争力的关键期。
比亚迪:筑梦深圳,创新世界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邓雅蔓 | 深圳报道
企业是观察深圳的最重要的窗口之一。四十年里,深圳这片热土上诞生了腾讯、华为、比亚迪、大疆等诸多世界级企业。他们的成长史,也是深圳的成长史。
深圳的成功在于创新,而要寻找最具创新基因的深圳企业,比亚迪无疑是其中的典型样本。
此文为《中国经济周刊》推出纪念深圳特区成立四十周年系列报道之一。
漫步在深圳市坪山区,人们会看到几乎所有关于新能源技术的前沿应用主体:云轨、纯电动大巴车、纯电动出租车、纯电动物流车、纯电动私家车、超级充电站等。电动车们日夜穿梭不息,自成一套套系统和场景,形成了商业化和规模化应用。这些场景预示着坪山区的未来:从一个领跑的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逐步升级为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对于“先行者”而言,这些场景的发生早在意料之中。三年前,比亚迪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谈及“未来出行”话题时,就将其描绘成一个“电动环保、立体多样”的绿色大交通时代。
如今,依靠电子、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四大产业的综合助力,比亚迪已成为一家新能源车足迹遍布全球6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00个城市的企业集团。2020年中旬以来,比亚迪一度超越上汽,成为新晋A股市场市值最高车企。
与那些在深圳特区40周年历史中留下浓重一笔、至今仍在前行的企业相似的是,比亚迪每一次对于新产业的“投注”,周围都充斥着不少质疑和反对的声音。而“冒险者”王传福总是选择坚定前行。他的笃定,首先来自对交通和能源行业未来先行一步的把控。
当我们纵观深圳特区40周年历史,答案又不止于此。那么,为何是王传福和比亚迪?为何是深圳坪山区?答案还有哪些呢?
比亚迪全球设计中心“黑水晶”
先行者比亚迪:不高估任何一个产业的生命周期
比亚迪已经25岁了。
1995年2月,王传福注册成立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现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带领20人的“小作坊”,开启了筑梦之旅——“做一名企业家,将自己研究的技术进行产业化”。为此,他放弃了当年令人艳羡的体制内“铁饭碗”,南下深圳创业。
25年后,和无数个“深圳奇迹”相似,比亚迪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全球员工22万人、市值过千亿、年营业收入过千亿的国际高新技术企业。
比起迅速增长的企业规模和员工人数,比亚迪更令人关注的是,其产业重点虽随着时代浪潮,几经更迭和升级,但依然保持在行业最前沿。
对产业的先行判断是王传福敢于“冒险”的底气。90年代初,王传福发现全球电池产业正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呈现出巨大市场潜力,而国内又无二次充电电池独立知识产权企业。瞄准市场空白,比亚迪的电池和手机代工业务诞生了。
光判断准确还不够,还需企业勇于实施和深耕。2002年,37岁的王传福成为全球知名的“电池大王”,比亚迪的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电池市场份额分别做到全球第一、第二和第三。但王传福没有把自己束缚在单一领域,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加速发展,他又开始着手开拓新的产业格局。
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由此跨入汽车产业,开启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导者的新旅程。2010年4月,比亚迪宣布收购世界最大汽车模具公司日本荻原的一家大型工厂,这是中国汽车企业第一次在模具领域布局。
5年后,比亚迪将新能源汽车卖到了日本,成为首个驶入日本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
同年,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开始位居全球第一。与从造电池转到造车一样,王传福并未在“高点”止步,而是在2016年发布“云轨”,宣布将大力进军轨道交通产业。
此外,比亚迪还在半导体领域深耕。2020年6月,比亚迪半导体完成 A+轮融资,投后估值102亿元,引入红杉资本、中金资本及国投等产业投资者。同时,这也标志着比亚迪市场化战略布局拉开序幕,后续更多子公司有望逐步实现更高层面的市场化运营。
从造电池、造车到半导体、轨道交通,比亚迪总是先行一步,目标越来越宏大,同时也始终没有放弃深耕自己原有的专长极限。比亚迪的转型经历告诉我们,一家单一产业的企业不能永远以指数级增长,而朝同一方向的分支增长,坚持一条主线衍生出多线发展,表现可能会更好。
“改革开放给了中国人机会,也给了比亚迪机会。”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王传福表示,正是因为改革开放的土壤以及深圳市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扶持与帮助,比亚迪才能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上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比亚迪IGBT产品晶圆
比亚迪刀片电池
开放的深圳,开放的比亚迪
比亚迪的汽车之旅还在进行时。除了产业创业转型外,在深圳这座开放之都中成长起来的比亚迪,正变得越来越开放。
2017年11月,王传福在公司成立23周年的大会上提出开放战略,他判断在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变革中,开放是必由之路,所以汽车行业会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竞争走向合作。
面对百年一遇的行业变革,比亚迪宣布与全球汽车同行共享“e平台”的所有技术,其中包含电池、电机、电控、IGBT及电气电子等核心零部件,加速推动电动车实现与燃油车平价,共同将电动车的产业化浪潮推向新的高度。
2018年7月,在王传福宣传开放战略不到一年,比亚迪开启了动力电池的开发合作和对外供应,和长安汽车成立动力电池合资公司,开发的电池不仅搭载到长安体系车型上,在满足长安体系供货后也可向第三方销售。
不仅如此,2018年9月,比亚迪举办全球首次汽车开发者大会,宣布开放汽车所有的341个传感器和66项控制权的车企,与全球创业者、创新者和开发者共同加速打造汽车智能生态。
这是汽车工业130年历史中,首次对外开放汽车所有的传感器和控制权。
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比亚迪汽车生态伙伴就增加了百度、360、滴滴等众多知名企业和开发者,汽车智能生态应用超过300万个。
2020年3月,比亚迪宣布成立弗迪公司,加快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对外销售。这标志着比亚迪的开放战略由1.0向2.0进阶,独立的弗迪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长远来看更有助于加快全球电动化的普及。
无论是比亚迪还是深圳,选择开放都与其骨子里的创新基因密不可分。“创新是深圳骨子里的基因,也是比亚迪这样的深圳企业的基因。正是因为深圳开放、创新、包容的土壤,才使得一批引领世界的深圳企业茁壮成长。”王传福说。
编辑 | 杨百会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出海记|逆转!中国企业这一态势,让日本对手“不淡定”了
参考消息网3月22日报道日本媒体报道,国际专用工装和加工协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模具的出口金额为45亿美元(1美元约合6.7元人民币)。中国2012年前后超过日本,如今成为世界最大的模具出口国。规模达到日本的近2倍,全球份额达到26%。可以说,在最近10年里,中日形势完全逆转。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3月21日报道,大约10年前,当时被称为“日本三巨头”之一的大型模具企业荻原被部分并入中国比亚迪(BYD)旗下。比亚迪在收购荻原时,工资和退职金都按照日本的标准发放,给了员工最大限度的关照。
报道称,比亚迪行动迅速,消化了荻原的模具技术,实现了快速增长。比亚迪还从德国和日本等招募了大量的海外人才。以收购荻原为契机,比亚迪向海外敞开了门户。
报道介绍,近年来,比亚迪在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市场掌握20%以上的最大份额,还向欧洲出口。目前,加上中国的2座工厂,比亚迪共有3个模具生产基地。从大约两年前开始,以往在日本制造的车身侧围大型模具改在中国生产。
如今,面对中国企业一步步的强劲发展态势,日本企业愈发“不淡定”。
报道称,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接受问卷的日本企业中,有34.3%认为中国企业已堪称“威胁”。如果加上“今后是威胁”的选项,比例则高达72%。
报道介绍,在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方面,问卷调查显示,64.1%的日本企业列举了“模具技术正在提高”,这个比例仅次于“价格低廉”选项的69.9%。
报道认为,10年的时间过去,中日的力量对比发生逆转,差距正在拉大。支撑制造业根基的日本模具产业已经迎来能否维持竞争力的关键期。
报道称,对于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的日本模具企业来说,很难去应对订单突然大量增加的情况。日趋严峻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也看不到改善迹象,面对内忧外患的现状,日本模具企业经营者的焦虑与日俱增。
资料图片
【延伸阅读】出海记|比亚迪获厄瓜多尔纯电动大巴订单 涉金额约770万美元
参考消息网11月23日报道港媒称,厄瓜多尔第一大城市瓜亚基尔市宣布向比亚迪采购纯电动大巴,用以打造该国首支纯电动大巴车队。
据香港《经济日报》网站11月21日报道,本次订单涉及金额约770万美金,包括20台12米纯电动大巴及配套快速充电系统。
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了解到,20台12米纯电动大巴及配套的快速充电系统,由当地公交运营商Saucinc向厄瓜多尔公共银行贷款购买。
此批大巴将于2019年3月交付给Saucinc。“我们一直重视环保,希望尽快将车队全部电动化。经过5年的研究,我们对比了众多纯电动大巴厂商,最终选择了比亚迪。”Saucinc负责人介绍。
据悉,从2017年11月到2018年3月,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在瓜亚基尔市展开为期5个月的试运营,平均每天行驶250公里,共服务超过7.2万人。市交通局非常支持该零排放大巴项目,甚至组织了民众调查,结果显示:85%的市民对引入纯电动大巴投了赞成票。
此批大巴载客量为80人,续航350公里,配备有空调和WIFI系统,车载安全系统能通过软件控制车速,以便最大限度保证车辆道路安全。据估算,此批纯电动大巴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将减少12.8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并节省290万加仑的柴油消耗,相当于为厄瓜多尔政府节省800万美元的柴油补贴,这对于每年都耗巨资补贴公交运营商油费支出的当地政府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据负责比亚迪在厄瓜多尔业务的高管若热·布尔瓦诺(Jorge Burbano)介绍,比亚迪厄瓜多尔分公司成立于2016年11月,仅在半年之后便向南部山区重要城市洛哈市交付该国最大的纯电动出租车队——30台比亚迪e5。本次引入纯电动大巴车队,代表了厄瓜多尔正迅速成为南美地区“零排放公共交通”的环保代表。
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在瓜亚基尔市试运营。(比亚迪供图)
(2018-11-23 00:17:01)
【延伸阅读】出海记|比亚迪与德国光伏企业联手开发美国和非洲市场
参考消息网11月2日报道港媒称,德国艾思玛太阳能技术股份公司宣布,将与比亚迪合作,共同开发美国和非洲市场。
据香港《经济日报》网站10月31日报道,艾思玛公司10月30日公布,双方已签署合作意向协议,将双方的合作市场从目前的欧洲和亚太地区进一步向美国和非洲市场拓展,合作内容涉及太阳能电力的储能开发和销售等。
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了解到,德国艾思玛太阳能技术股份公司(SMA)10月30日宣布与中国比亚迪公司共同在美国、非洲等第三方市场加强储能领域合作。
根据艾思玛公司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艾思玛与比亚迪日前在深圳签署谅解备忘录。具体来看,双方将共同开发和销售面向私营和工业部门的储能解决方案,还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储能解决方案。
根据太阳能工业协会(SEIA)9月份发布的报告,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市场新增光伏装机容量2.3GW,至此美国光伏装机总容量增至58.3GW,预计未来5年有望翻番。
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美国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希望与SMA一起为美国客户提供满足所有储能要求的完整解决方案。
艾思玛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比亚迪是全球领先的锂电池和储能系统供应商之一。经过多年的成功合作,艾思玛与比亚迪此次扩大合作伙伴关系是为了向国际客户提供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包括基于艾思玛的新能源管理平台ennexOS,将光伏系统的运营商与光伏发电、储能及其他能源部门更好地结合起来。
艾思玛公司成立于1981年,总部位于德国卡塞尔,是全球领先的专业逆变器生产供应商,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SDAX指数成分股,主要产品包含并网、离网、储能光伏逆变器及相应的发电、通讯设备。艾思玛与比亚迪的合作始于2015年。
这是10月25日在德国曼海姆拍摄的将在德国首条全电动长途客运线路上运营的比亚迪电动客车。(新华社发)
(2018-11-02 00:16:01)
【延伸阅读】出海记|“搬运之神”升级 比亚迪在新加坡推出无人驾驶叉车
参考消息网10月22日报道韩媒称,10月16日,由比亚迪与亚洲工程巨头ST Engineering联合研发的无人驾驶纯电动叉车在新加坡发布。
据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10月19日报道,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人工智能作为最重要的发展战略,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导权。无人驾驶技术是人工智能最大的赛道之一,已成为科技巨头和汽车巨头最为重要的发力领域。
被誉为“搬运之神”的叉车又称为万能装卸机,适用于码头、机场、仓库等多种场景,是现代化企业必备的起重运输机械。
报道称,比亚迪此次发布的无人驾驶叉车在保留了其原有的强大搬运功能之外,还可以自主实现目标引导、路径选择、门禁识别、障碍规避、装卸操作等一系列功能,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10月16日,比亚迪与ST Engineering在新加坡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比亚迪与ST Engineering将在叉车无人驾驶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ST Engineering业务范围覆盖宇航、电子、陆路系统和海事等领域,在英国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的“2018新加坡最有价值的100大品牌”排行榜中排名第18位。
报道称,比亚迪自2009年开始布局叉车业务,凭借着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技术,在整个行业掀起了新能源的绿色变革风暴。
报道称,作为比亚迪新能源车全市场覆盖(“7+4”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比亚迪叉车加速渗透至各个细分市场。
仅在汽车行业,宝马、大众、通用、丰田、日产、雷诺、起亚、东风等都为比亚迪叉车投下了信任票。
此外,京东计划2018年投入数千台比亚迪纯电动叉车,用于推动其物流仓储系统的绿色升级。
报道称,目前,比亚迪纯电动叉车已遍布中国30多个省(区/市)、100多个城市,并成功打入德国、美国、巴西、澳洲、日本等多个海外市场,覆盖全球六大洲。
在新加坡工业博览会上,比亚迪与ST Engineering签署合作协议。(企业供图)
(2018-10-22 0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