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铝车身,20年前奥迪走过的弯路,为什么比亚迪捡起来?
大家都知道造车的主要材料是钢材,但汽车只能用钢来造吗?显然不是的。铝合金、碳纤维等等,也在汽车的制造中占有一席之地,比如F1赛车就无比热衷碳纤维材料。不过碳纤维还是过于昂贵了,在民用车范围中,对它的使用一直都相对克制。但在造车史中,铝合金则是实实在在掀起过一股热潮。那为什么如今造车的主流依旧是钢材?当外资车企普遍认为用铝造车是“弯路”时,眼下的中国品牌为何又纷纷入局,开始加重用铝造车的比例呢?
中国品牌把铝合金捡起来,为了啥?用铝造车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首款以保时捷命名的车型上,即保时捷356系列。但在受众门槛、热衷程度上,比保时捷更为痴迷用铝造车的,当属奥迪。不过这已经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情了,彼时的奥迪在大众的“纵容”下,逐渐打下了能够挑战剩下两家老朋友的技术基础。其中,全铝车身亦是奥迪当时选中的技术突破口之一。只不过奥迪最终放弃全铝车身的技术路线也很具有代表性。因为在造车领域,大量使用铝材,导致的强度、可塑性、隔音效果以及铆接工艺等方面的问题。其背后意味着车辆安全性、使用经济性、NVH、以及制造成本等方面的压力。至少时至今日,对于大多数主流汽车制造商而言,用铝造车已经是一条被验证的“弯路”。诸如宝马等品牌,甚至更愿意把注意力放在碳纤维材料的使用上。
那为什么中国品牌如今把外资车企走过的“弯路”又捡回来继续走?比如比亚迪、奇瑞、北汽等等,都在底盘、车架,甚至全车身都采用铝合金材质。这其中除了时代发展,从而一定程度上客观降低的生产、加工成本,以及相应的工艺提升之外,新能源的大趋势也不容忽视。
用铝造车与新能源发展有啥关系?从主观感受上,新能源车显然能够带来更迅猛、跟安静、更清洁,甚至更省钱的出行体验。但这并不意味着新能源车的技术路线就是有利无弊的存在。而铝材的广泛使用,则可以一定程度上,为当下的新能源车技术“打补丁”。
比如说最直观的一点,即铝合金材料的减重效果,对于新能源车而言就是立竿见影。比如说采用全铝车身的奇瑞小蚂蚁,即便续航超过400km(CLTC)的版本,其整备质量也依旧控制在1吨以内。为什么如此强调续航里程?一方面,现阶段新能源车产品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就在于续航。其次,携带电池的容量大小,客观上还会进一步影响车身的重量。而车重本身,又会反过来影响续航的效率。所以在同级别一众竞品基本只能提供300km左右续航表现的情况下,奇瑞小蚂蚁能够带来的续航潜力更大。但是铝材在成本上的影响也很明显,毕竟微型车领域的价格基数低。那么在更昂贵的车型上,铝材的使用又有什么效果呢?
以比亚迪汉换装铝合金悬架为例,其减重的目的性显然弱于对车辆驾乘体验的升级。这也来到铝材在新能源车场景下的又一个应用优势,即对底盘质感提升的必要性。前面提到的奇瑞小蚂蚁,虽然采用了全铝车身。但是在轮毂与悬架等部分,却并没有强求一定要上铝材。这当然与车型的定位有关,对比亚迪汉这种级别的产品而言,特别是面对同级别的外资品牌,想要实现“弯道超车”,底盘一定是必须要下的功夫。压力同样来自电池,同级别、尺寸接近的新能源车,由于电池包的问题,车身往往比燃油车更重。虽然性能上能够带来大幅提升,但悬架如果不能跟上,则在驾乘体验上很容易陷入“傻快”的境地。排除结构等因素,铝合金材质的悬架显然是降低簧下质量,为车辆的操控与灵敏度减负的好办法。
铝的缺点被弱化,但也不是多多益善从前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铝合金造车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很大程度上有着新能源车对其材料特质的需求在促进。而且新能源的背景甚至一定程度上中和了曾经外资车企踩的坑。比如说铝材应用在车身上,对于隔音降噪并不友好。但新能源车的一大特点便是极大程度的降低了车内的噪音来源,从而弱化了铝材使用对于NVH的压力。
当然,也不是什么缺点都可以如此好运地被“中和”。想要更广泛地应用铝,核心还是在技术升级方面,其中最大的难点恐怕还是在安全性。在上一次主流车企们纷纷抛弃铝制车身时,安全性就是最为核心的考核标准。时过境迁,车辆安全早已经跳脱堆料的单兵作战模式,而是形成了一整套协同作战的结构体系。所谓笼式车身、溃缩吸能,这些关键词已经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此外,日趋普及的车身稳定系统、安全气囊等传统主被动安全功能,以及智能化趋势下诸如主动刹车、碰撞预计以及更高阶的驾驶辅助功能,都使我们的汽车比过去更安全。
而影响安全性的另一个方面在于铝合金材质的铆接。以往钢材中我们常见的电焊或者激光焊接技术,在铝合金材质这里难以直接套用。而以铆接为主的技术应用,很大程度上也局限了整体框架的强度提升。以比亚迪为例,早在2011年的纯电动客车领域,比亚迪就开始大规模应用全铝车身,以提升车辆续航以及耐腐蚀性。在连接工艺上,则是通过采用铆焊粘结合工艺,在实现车身减重的同时,还能提升刚性。此外,前不久全新北京BJ40所披露的铝合金大梁,也带给了铝制车身更多解题思路。即,减重实现更加乘用化体验的情况下,又能尽可能保证硬派越野车辆的刚性与使用场景。
总的来说,在技术进步以及客观需求的双重作用下,铝材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所重视。这不仅不是因为中国品牌缺乏技术储备,导致只能借用铝材抄近路。相反,由于在新能源路线上走得更远,中国品牌们对于铝材在新时代的技术应用与经验也相对更成熟。相比一味堆料、炫技的时代。如今的中国品牌在应对铝材的使用时,更能够有分寸的利用它在不同车型上,以及诸如溃缩区、车架、底盘、悬架等不同位置上的应用。
不拆不知道 比亚迪汉与Model 3用料工艺大比拼
[资讯-牛车网]
早年间,电动汽车还被挂着“不靠谱”的标签,续航低、廉价感强是普遍现象。但近几年,随着我国电动汽车技术逐渐趋于成熟,传统品牌的电动汽车不光续航里程显著提升,产品品质也是步步高升。作为销量最高的两款中高端电动车,比亚迪汉与特斯拉Model 3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首选。那么今天,牛车实验室就从安全结构和工艺水准的角度,看看NEDC续航里程550km的比亚迪汉EV(四驱高性能版)和445km特斯拉Model 3,到底谁的安全结构和工艺水平更加出众。
一、前后防护结构特点
1.比亚迪汉
让我们先看比亚迪汉,拆开比亚迪汉的前杠皮,露出的是和车身同色的红色防撞钢梁,钢梁中部有一道较深的凹陷设计,强度相比于普通的平面材料更高,抗扭性更强。
比亚迪汉的前拖车钩设计在了前纵梁上,在拖车时可以保证整个车身受力。前不久某品牌车型在拖车时直接将防撞钢梁拽下,这就是拖车钩没有安装在纵梁上,只有防撞钢梁受力的结果。
在前防撞钢梁后部设有吸能盒,吸能盒同样直接与纵梁相连。比亚迪汉在吸能盒上还设置了两道压溃诱导槽,在发生碰撞时,吸能盒可以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形状形变,从而更好得吸能,降低对纵梁和车体的损伤。
在左右吸能盒的外侧,我们还分别发现了一处金属盒,这是为防撞钢梁两侧特别加装的加强装置,是比较少见的设计。
2.特斯拉Model 3
拆开特斯拉Model 3的前杠皮,防撞钢梁采用了铝合金材料,是比较不错的设计,但与防撞钢梁连接的吸能盒无任何压溃诱导设计,在发生事故时会大大增加纵梁受损的几率,从而增加车主的维修费用。
Model 3的后杠防撞梁同样采用了铝合金材料,但防撞梁依旧没有吸能盒设计,取而代之的是一对金属底座。结构本就有设计缺陷,但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两个金属底座都各少了一颗螺栓。底座有螺栓孔,白车身却没有,这样的设计完全透露着“粗糙”二字,实在是让人不可理解。
二、机舱结构特点
1.比亚迪汉
比亚迪汉将机舱全部覆盖上了塑料盖板,拆开塑料盖板,机舱内部布局比较充裕,能够看到电机与水箱之间还有很长的缓冲区域,在发生碰撞事故时,车辆前部可以很好地吸能缓冲,尽量避免或减少对电机的损害,从而减小车主的维修费用。
一般来说,电动车比传统的燃油车线束更加繁杂,而比亚迪汉机舱内的明线数量并不多,并且各类线束根据功能不同、位置不同,都采用了胶皮管、波纹管和隔热铝箔进行防护,线束之间没有干扰,细节表现比较到位。
2.特斯拉Model 3
在早年间,特斯拉被看做是智能电动车的代表,通过此次拆解,我们也格外“理解”了这层含义。在拆解过程中,Model 3的线束复杂程度让人难以想象,与传统能源汽车相比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主要原因就是Model 3采用了高度集成的总控电脑,通俗来说,就是车身上600余个传感器都要经过前部的总控电脑,如果其中一项功能出现问题,那么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且无论是机舱内部还是门框等位置的线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防护,线束繁杂并且大量裸露,还是只能用粗糙来形容。无论是磨损老化还是碰撞维修,无疑都会给车主的维修产生高昂的成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odel 3的副车架采用了一个U型结构,勉强可以算作是全框式副车架,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节约成本。不过这还不是重点,我们惊奇地发现,Model 3的前悬挂上叉臂居然采用了工程塑料。要知道车辆在通过颠簸时,悬挂会承受巨大的冲击力,工程塑料不光强度无法保证,耐久性也是一大问题。
三、隔音止振设计
1.比亚迪汉
车轮区域是噪音产生的重灾区,比亚迪汉在前轮轮拱内部张贴了面积较大的黑色隔音棉,不仅能够降低噪音,也可以抑制轮拱产生的震动。
摘下比亚迪汉的车门门板,前后门板内部均张贴了面积较大的原生隔音棉,而且仔细观察,隔音棉犹如一张千层饼,非常厚实。根据我们以往的拆解经验,车门门板由于距离客舱较近,铺设原生隔音棉已是非常常见的设计,但很多车型的原生隔音棉都是薄薄一层,有点糊弄了事的感觉。比亚迪汉能够如此不惜工本的使用隔音材料,也必然会对车内隔音带来更好的效果。
在关门时,为了避免车内外气压差,车内通气口都设置在车尾处。虽然并不起眼,但通气口直接连通车内车外,也会产生一定的风噪。比亚迪汉专门在通气口周围粘贴了一圈隔音海绵来隔绝噪音,这样的细节处理确实非常少见。
隔音棉的设置的确是不惜工本的,在车尾的下护板上,我们依旧发现了见缝插针的黑色隔音棉。由于此处容易接触泥沙,这里的隔音棉还特别进行了压边处理,防止老化。
2.特斯拉Model 3
行驶品质糟糕是Model 3的通病,而在本次拆解中我们也发现了其中的部分原因。在Model 3的车厢地板上,张贴了大量的丁基胶止震贴。丁基胶止震贴是比较环保的好材料,按理说会减少车辆共振的产生。但我们购买的这辆Model 3,全车止震贴张贴褶皱,甚至车尾的几块已经脱胶。这样的工艺真的很难起到止震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产生共振。要知道,哪怕是动辄几万元的入门车型,生产工艺也不会糟糕到这种程度,这样的做工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很难想象在Model 3的生产车间内究竟发生了什么。
还有一点,虽然与隔音止振无关,但也需要特别说说,这就是Model 3的零件生锈问题。在拆解之前,对于Model 3零件生锈的问题我们就有所耳闻,经过拆解,Model 3的表现真的让人瞠目结舌。侧气帘发生器、座椅下支架整体都发生了严重的生锈情况。这些生锈的零件不是局部出现锈渍,而是整体生锈!这就可见是零件根本没有经过严格的防锈处理,是明显的工艺瑕疵。要知道,这才是一台买了2个月,行驶2000公里的新车。要是再过三五年,这些生锈的零件必然会继续老化,到时候是否会变形受损甚至影响正常使用,都是个未知数,这样的制造工艺,真的可以用粗制滥造来形容了!
四、地毡层设计
1.比亚迪汉
掀开比亚迪汉的地毡层,映入眼帘的是一体成型的发泡式地毡层。一般来说,发泡式地毡层只会在豪华品牌,或是一些高端车型上出现,比亚迪汉能够采用这样的材料确实让人比较意外。发泡式地毡层质地柔软,会带来不错的踩踏脚感,并且环保无异味,是比较上乘的材料。
比亚迪汉在后排座椅下部设计了两道比较粗壮的加强结构,在增强车身刚性的同时,也能够对座椅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2.特斯拉Model 3
Model 3的地毡层也是让人颇感意外,绝大多数车型的地毡层都是从前至后的一体式设计,而Model 3特立独行的采用了拆分结构,后排的地毡层可以直接取出。这样的设计其实还是出于成本考虑,一张大面积地毡层的制作成本要远高于两张小面积的地毡层。除此之外,地毡层底部的填充仅仅是一层廉价海绵,踩踏舒适度远不及比亚迪汉的一体成型发泡材料,而汉底盘上的加强结构,也是Model 3所没有的。
五、内饰设计
1.比亚迪汉
而除了车身结构,比亚迪汉还非常注重对豪华感的营造。新车的中控面板采用大量木纹装饰板,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都是真材实料,而不是低端的塑料饰板贴上一层木纹贴纸。
门板上,真皮包覆配合网格状缝线,不仅触感十足,更让内饰又完完全全提升了一个档次,这样的高品质材料,往往只会出现在那些百万级豪华车上面。
在配置方面,比亚迪汉更是不吝惜成本。15.6英寸的中控大屏配备了Dilink 3.0智能网联系统。这块大屏可以支持横竖切换,导航、唱K、看电影、刷抖音……功能应有尽有,只要坐进车内,车机真的可以完全取代手机了。
除了这些娱乐配置,比亚迪汉还搭载了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依托于车身上的双目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以及多个超声雷达,从而实现ACC自适应巡航、LDWS车道偏离预警、LKS车道保持等多种驾驶辅助功能,在实现L2级自动驾驶的同时,全方位保证行车安全。
2.特斯拉Model 3
特斯拉Model 3的内饰几乎是开创了汽车设计的新思路,一块横条的木纹饰板搭配一块15英寸的中控屏,全部设计仅此而已。起初接触Model 3时,这样的极简设计还觉得挺有新意,但细细品味会发现,这其实是一种取巧行为,省去了复杂的设计,把所有功能全部集中在中控屏内,制造成本显然会大幅降低。
关于车辆的一切设置,都要在这块中控屏幕中操作,繁琐程度可想而知。而这块屏幕几乎也只能进行车辆设置、空调控制和一些简单的娱乐功能,强大程度远不及比亚迪汉。
#双车总结
通过拆解我们发现,比亚迪汉很明显是一家老牌传统车企制造的产品,安全结构扎实可靠,像前防撞梁和车内地板,都设置了单独的加强结构;而在细节方面,比亚迪汉全车使用了大量的隔音止震材料,线束防护等方面处理得也是非常细腻,好的行驶品质和用车感受离不开内在的工艺把控。
而反观特斯拉,防撞梁和止震贴都是好材料,但好材料并没有搭配好的结构和工艺,甚至给人一种粗制滥造的感觉;繁杂的线束传感器虽然集成度高,但所有总线都要通过前部的总控电脑,给维修造成了巨大隐患;而在中控设计方面,简约的设计虽然新颖另类,但操作便利性大大降低,显然有些不切实际。汽车的根本属性还是驾驶,如果脱离开本质属性,任何天马行空的设计都是片片浮云。
#全文总结
汉的诞生,的的确确把比亚迪的产品又拔高了一个等级,让电动车用户不再只是根据续航选择,而是可以享受到更好更高端的产品。而国产后的特斯拉,续航缩水,售价再三官降,曾经标榜的高端电动车形象也是山河日下。同样是中美品牌,现在的比亚迪和特斯拉就像手机中的华为和苹果,消费者早已不用迷信那些洋品牌,我们的中国品牌产品早已真正强大。
前不久,一位外国工程师在测评比亚迪汉这款新车时,对汉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认为在产品力方面丝毫不输给特斯拉Model 3。而通过我们的拆解,更加印证了比亚迪汉在安全结构和工艺水平方面更加领先于特斯拉Model 3。同样是20-30万元区间,究竟是选择比亚迪汉还是特斯拉Model 3,我想各位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拆解PK」15款车型前部防护结构大盘点 铝合金材料难得一见
[资讯-牛车网]
牛车实验室目前拆解的15款车型中,各个产品的设计水准可以说是参差不齐的,而对于前部防护结构的理解,各厂家还是有不少相通之处。但是在材料的应用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异,轻量化吸能好的铝合金还是比较罕见。
下面列举15款车前部防护的结构及其特点:
1、丰田雷凌:铝合金主防撞梁+钢制双体积吸能盒+压溃诱导槽+泡沫层+行人防护梁
2、宝马新3系:铝合金主防撞梁+铝合金吸能盒+泡沫层+行人防护梁+金属加强框
3、名爵HS:钢制主防撞梁+钢制吸能盒+压溃诱导槽+镂空副钢制防撞梁
4、起亚智跑:钢制主防撞梁+钢制吸能盒+压溃诱导槽+泡沫层
5、领克03:铝合金主防撞梁+大尺寸铝合金吸能盒+泡沫层
6、吉利缤越:钢制主防撞梁+钢制吸能盒+压溃诱导槽+泡沫层
7、大众朗逸:钢制主防撞梁+钢制吸能盒+压溃诱导槽+泡沫层+行人防护梁
8、大众宝来:钢制主防撞梁+钢制吸能盒+压溃诱导槽+泡沫层+行人防护梁
9、比亚迪宋MAX:钢制主防撞梁+大尺寸钢制吸能盒+压溃诱导槽
10、名爵6:钢制主防撞梁+钢制吸能盒+压溃诱导槽
11、本田思域:钢制主防撞梁+钢制吸能盒+压溃诱导槽+钢制副防撞梁+钢制副吸能盒
12、WEY VV5:钢制主防撞梁+钢制吸能盒+压溃诱导槽+镂空副钢制防撞梁
13、领克01:铝合金主防撞梁+大尺寸铝合金吸能盒+泡沫层
14、宝骏510:钢制主防撞梁
15、大众新捷达:钢制主防撞梁+钢制吸能盒+泡沫层
接下来我们逐一详解。
1、丰田雷凌:
全新换代雷凌的前部防护结构设计有点出乎预料,弓形铝合金主防撞梁+缓冲泡沫+双宽度吸能盒+行人防卷入钢梁,如此设计超越了很多同价位产品。铝合金成本高,吸能效果好,而超宽的吸能盒更是增强了前部碰撞时的溃缩能力,保护行人降低伤亡。
吸能盒上方带有压溃诱导槽,而侧面并无此设计。主杠体和行人钢梁都是螺栓固定,碰撞后便于维修更换。在紧凑级家轿中,我们此前仅见过本田思域配有类似的双吸能盒结构,无疑是成本较高,碰撞吸能效果更好。但是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头部区域占用空间大且重量略微增加,且影响周边线束布局,不过还是利大于弊。
2、宝马新3系:
在新3系上,这个加强杆共有4根,采用铝合金材料,形成了一个近似于菱形的视觉效果。在发生前部碰撞时,如果是比较低速的情况,这个支架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保护水箱。图中的泡沫缓冲层位于主防撞梁上面,也是应对低速碰撞用的,能够给杠皮一定支撑。
取下这个泡沫层之后,可以看到宽大的铝合金主防撞梁。铝合金材料的成本比钢铁高不少,质量轻,吸能效果好,所以低端车型为了控制成本,基本不会采用。铝合金的优势还有轻量化,新3系前部采用大量铝合金材料,包括主防撞梁、吸能盒、副防撞梁、水箱加强杆,整体比使用全钢材料要轻很多,保守估计也有几十斤。
新3系还在车头两角处设计了特殊的金属加强框,材料为钢制。一般来说,车头两角处是雾灯、玻璃水壶、甚至是ABS泵的位置,宝马新3系专门设计了这组金属结构后,玻璃水壶被移到了右侧翼子板内。应该说,这组加强框很必要,提升了车前部25%-45%碰撞时的安全性,大部分车型这里都是薄弱点,新3系这个设计在上一代是没有的。
3、名爵HS:
名爵HS前部主防护结构由金属防撞杠体和附加镂空吸能金属层(副防撞梁)构成,此设计可以说并不常见。由于附属结构的存在,也就无需缓冲泡沫层了。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名爵HS的技术水准、制造工艺以及对安全的考量达到领先水准。还是拿上面的假设性事故举例,如果名爵HS前部追尾其他车辆,理论上由于副防撞梁的作用,中低速下,车自身损毁不会太严重,二级缓冲层先行吸收了大部分碰撞能量,既保护了车头也保护了前部水箱,避免事故蔓延。
防撞梁后方吸能盒带有凸起状压溃诱导槽,且纵横两面均有设计。副防撞梁焊接与主梁之上,二者结合后侧面呈近似口字型。此外,前部出现的线束采用波纹管防护。
4、起亚智跑:
起亚智跑前部主防护结构由金属杠体和泡沫缓冲层构成,防撞杠侧面呈半口字形状,后部吸能盒带有凹坑状压溃诱导槽。
智跑前部无副防撞梁,也没有设计行人腿部防卷入装置。前部出现的线束基本都采用波纹管防护。泡沫缓冲层位于杠皮内侧,贴合比较紧密。假设出现碰撞事故,比如“智跑追尾名爵HS”里面那种碰撞,显然智跑前部损伤不小,否则车主也不会发飙。因为没有金属的副防撞梁,所以前脸肯定伤的重。要是更加高速一些的碰撞,很可能连水箱都会撞坏,维修时间和成本都直线上升。
5、领克03:
领克03前防撞梁为铝合金材质且侧面呈口字型,吸能效果好。吸能泡沫层位于杠皮蒙皮内,前部没有设计行人腿部防护梁。
杠皮内还设计了气压传感器,遇到行人碰撞事故时可激活机舱盖向上弹起功能,减少伤害。
铝合金吸能盒呈类蜂窝状,提升了吸能效果,但没有设计压溃诱导槽仅有溃缩点。
6、吉利缤越:
缤越前部防护结构采用钢制结构,最外层为拼接焊连接,金属杠体侧面呈“弓字形”吸能结构。缓冲泡沫块设计比较隐蔽,位于保险杠皮内,对于低速碰撞能够起到保护车体外观的作用。
汽车保险杠上使用的这种泡沫块并非我们常见的包装运输中那种防止磕碰的廉价垫块。汽车用的这种属于高密度材料,成本也有十几元至几十元不等,网购相关配件甚至都超过了百元。
金属防撞杠后部设计了吸能盒,仅有溃缩点并无压溃诱导槽,明显缩减成本。杠体采用8颗螺栓与后部纵梁相连,便于维修更换。前部线束由波纹管防护到位,但走线位置位于吸能盒区域,碰撞时易受到损伤。
7、大众朗逸:
朗逸MQB平台的应用使其在安全结构方面较老款车型有了一定的提升,摘掉2018款朗逸前杠我们可以发现,其在主防撞梁上设置了一层缓冲泡沫充当二级缓冲结构,以在低速(时速≤5km/h)碰撞当中起到对前杠杠皮的支撑作用,避免低速碰撞下可能引起的杠皮破损,减小碰撞损失;同时,缓冲泡沫能够在与行人发生碰撞时起到一定缓冲,对行人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防撞梁是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在发生中低速碰撞时(时速≤15KM/h),合理的将碰撞力传递至杠体两侧的吸能盒上起到缓冲、吸收、分散碰撞力的作用,用于降低碰撞造成的损失,减少维修费用。新朗逸前防撞梁缓冲泡沫后方即为主防撞梁,主防撞梁本体为单层冲压钢板制成,断面呈“Ω”形,未形成封闭断面结构且钢板厚度较为单薄。前拖车钩固定于吸能盒与杠体重叠位置,能够保证一定的拖拽强度。
新朗逸金属防撞梁两端设置了具备溃缩引导槽的吸能盒,吸能盒本身抗压能力较弱,会在发生碰撞时通过自身形变对撞击力进行缓冲和吸收,避免车身纵梁受损变形,减少碰撞后的维修费用,而溃缩引导槽能够保证吸能盒的形变处于吸能效果最佳的形变范围内。此外,新朗逸吸能盒通过螺栓与纵梁连接,方便碰撞后的维修,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维修费用和工时。
相比同级而言,新朗逸在二级缓冲结构以及主防撞梁的设置上是较为常见的设计且略显单薄,但行人腿部防护结构的出现比较令人意外。行人腿部防护结构的意义,在于保护与车辆发生正面碰撞的行人。当行人与车头发生碰撞时,腿部防护结构将较前杠更早受力,以更低的接触点将行人铲起,一定程度上避开了车头的撞击,而是直接让行人倒在相对柔软的引擎盖上,减少被撞人受到的伤害,同时避免行人被卷入车底的可能。
8、大众宝来:
MQB宝来换装MQB平台后最直接的提升就是安全方面了,摘除前杠后我们可以发现,MQB宝来在主防撞梁前段放置了一层泡沫作为二级缓冲结构,可以在时速低于每小时五公里的碰撞当中起到行人保护作用,给予行人足够的缓冲,最大限度的减少伤害。同时二级缓冲泡沫还有支撑杠皮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低速碰撞时可能引起的杠皮破损或变形,降低后期维修费用。
前防撞梁是汽车前部安全结构的核心部分,对驾驶者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防撞梁真不是为了防撞的,而是用来传导作用力的!合理的将碰撞力传递至杠体两侧的吸能盒上起到缓冲、吸收、分散碰撞力的作用,用于降低碰撞造成的损失,减少维修费用。另外前大灯组的位置后移,保护车辆大灯在轻微碰撞中不会损坏,降低维修费用。
MQB宝来的杠体两端设置了吸能盒,吸能盒的作用简单的理解就是可以吸收撞击能量的盒子。将全部撞击力吸收且自身变形,最大限度保证纵梁不收到伤害。MQB宝来的吸能盒四面都有溃缩引导槽,能够保证吸能盒的形变处于吸能效果最佳的形变范围内。此外,全新宝来吸能盒通过螺栓与纵梁连接,方便碰撞后的维修,减少了维修费用和工时。
在摘除前杠的时候我们还惊喜的发现行人腿部防撞梁。“行人腿部防护结构”在底盘较高的SUV中较常见。其作用是当车辆接触到行人腿部时,行人腿部防护结构在比前防撞梁更低的位置首先接触行人腿部,有利于将行人“铲起”引导行人向上、向后移动,落在发动机舱盖或前风挡,增加了行人与车辆的碰撞接触面积,降低了对行人造成的伤害。同时也降低行人卷入车底的风险。
9、比亚迪宋MAX:
拆开前杠我们能够发现,比亚迪宋MAX前部防护采用了粗壮的弓形闭合结构防撞梁,发生碰撞时能够起到良好的吸能缓冲作用,并将撞击力合理的传递到车身框架,以降低车辆碰撞后的维修费用。
同时,防撞梁后方使用了大尺寸吸能盒,且带有多道溃缩引导槽。发生碰撞后,在溃缩引导槽的作用下其能够按照预定轨迹发生压缩形变,最大化吸收碰撞撞击,起到吸能缓冲的作用,对车身大梁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减少维修费用。吸能盒使用螺栓固定,碰撞变形后可直接拆解快速更换,进一步减少维修费用。
10、名爵6:
拆开名爵6前杠我们能够发现,其前防撞梁杠体相对粗壮,采用了与思域类似的“弓形”非闭合式设计,保证一定强度的同时具备更好的吸能效果。此外,拖车钩设置于防撞梁杠体与车身纵梁交汇处,保证了拖车钩的强度,使用时也较为便捷。车头前方散热器两侧,设置了巨大的导风板,能够在行驶时为散热器引入更多冷空气保证发动机散热效果。
名爵6前防撞梁吸能盒相对粗壮,表面有可见的凸起状溃缩引导槽,发生碰撞时,吸能盒将会通过溃缩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保护后方纵梁不发生变形以降低维修费用。其吸能盒与纵梁之间采用螺栓固定,发生碰撞变形后可直接拆卸更换,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维修费用。另外,名爵6前杠内部线束防护较好,大部分采用了波纹管加绝缘胶布缠绕的双层防护,保证了线束的耐用性。
11、本田思域:
思域前部防护为两层金属结构,即主防撞梁上叠加焊接二级金属缓冲杠体。二级缓冲杠体的作用,主要在于时速5km/h以内的低速碰撞下,作用并不明显。
本田思域采用相对冷门的双吸能盒设计,在发生前部轻微碰撞时,需要全部更换,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维修成本,同时可能在前防撞梁发生形变时导致翼子板结构同时变形,增加维修费用及工时。
12、WEY VV5:
WEY VV5前防护钢梁单薄,无缓冲泡沫,杠体上方焊接了镂空钢结构,起到一定吸能作用。ACC探测器位于杠体中心位置,轻度碰撞即有可能损坏。防撞梁上端用金属支架连接水箱框架,以此支撑杠皮,但碰撞后可能导致整个前部构造严重变形。主防撞梁侧面呈Ω吸能结构,后部吸能盒为点焊工艺并带有溃缩引导槽,二者工艺水准一般,共同作用以应对碰撞,吸能效果并不突出。
13、领克01:
领克01前防护梁单薄且中间缺失,有缓冲泡沫,杠体左右两端设计特殊溃缩槽。优势在于杠体采用铝合金材质,吸能好且轻量化。防撞梁上方用金属支架连接水箱框架,和VV5如出一辙。杠体内部并无特殊吸能结构,后方吸能盒体积超大且内部为蜂窝状,吸能效果比传统造型更好。车头左下角单独安装一个自启停电瓶,发生前部碰撞时损坏几率较大。
14、宝骏510:
宝骏510的前防撞杠是没有吸能盒的,也就是只有一个金属杠体用螺栓拧在纵梁上,碰撞时的吸能效果比较差劲。前杠上有三个金属支架,是作为前杠外皮的支撑架,设计位置突出在杠体之前,碰撞时支架先受损,而后才撞击到杠体上,逻辑上实在是行不通。
前杠也没有缓冲泡沫,是个小遗憾。另外,在玻璃水壶的设计上,宝骏510也是非常的寒酸,有足够大的空间,只安装了一个扁小的水壶。建议每次加玻璃上都是用干了再加吧,要不一瓶2L的标准玻璃水估计都倒不进去。水壶上还装了单水泵很明显是省钱,对于后窗有喷水嘴的SUV来说,双水泵是比较普遍的,单水泵的话,后窗喷水延迟是比较明显的。
从侧面能更清晰的看出来,没有吸能盒,杠体是直接连接在前纵梁上的。不过细看可以发现,焊接的缝隙和各种钣金接缝,都没有做哪怕是一点的防腐处理,常见的钣金胶都没有出现。难怪网上各种关于宝骏510金属件生锈的投诉,不过新车肯定是看不出来的,开上几个月就难说喽。
15、大众新捷达:
新捷达采用了POLO同样的PQ25平台,我们在拆解过程中发现其与POLO在结构上有很高的一致性。拆下前杠可以发现,缓冲泡沫、金属杠体和吸能盒都有配备,是目前较为常见的防护搭配。虽然大多数人认为缓冲泡沫的作用微乎其微,但实际上缓冲泡沫能够在低速(5km/h)碰撞下,对行人起到一定缓冲作用,并保护杠皮不发生破损。
摘下缓冲泡沫,金属防撞梁清晰可见。同时,新捷达前金属防撞梁与水箱框架之间有一片金属支架来增加水箱框架的整体稳定性,但如此设计在发生轻度碰撞导致前金属防撞梁变形时,可能累及水箱框架同时发生变形。另外,新捷达并未配备行人腿部防护结构,当与行人发生碰撞时,行人有被卷入车底的可能,尤其身材低矮的儿童最为危险。
新捷达钢制防撞梁杠体的断面形状为近“C”字形非闭合结构,吸能盒结构前粗后细,但并未设置溃缩引导槽。当发生剧烈碰撞时,未设置引导槽的吸能盒在溃缩过程中可能无法按照预期轨迹变形,难以发挥最佳的溃缩吸能作用。另外,吸能盒通过法兰盘上的三颗螺丝与前部纵梁连接,方便防撞梁的快速更换。
全文总结:由于乘用车大多是私家车,因而对于安全设计的考虑理应是重中之重,而在安全结构设计方面,前部防护结构又是车辆的第一道防护。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这方面已经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所以各种产品的差异化仅在于是否愿意投入材料成本。很可惜的是,我们现在依然很难见到铝合金材料以及行人腿部防护梁。更有甚者,像宝骏510连吸能盒都不做,把成本降到了极限。雷凌的双体积吸能盒、领克的大尺寸吸能盒又是另一种极端,与它们本身的整车安全也并不是十分均衡,头重脚轻。总之,只要是还有成本作祟,就不可能出现完美的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