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快充功率?
可能有以下因素:
1.当地电压不稳,电表端不足220V。
2.电表端到充电桩走线过长,比如70米-100米,线路有降压,到充电枪端电压不足。
3.未使用标准电缆,截面积不符合要求,100米内必须6平方三芯铜电缆,100米以上必须10平方。
比亚迪宋怎么设置充电量?
7kw是说的上限功率,功率=电压*电流。 电压跟供电端有关,电流跟线阻有关,理论上7kw最大功率=220V*32A=70.4kw。 基本现实中不可能达到的。一般小区地下车库都有几十米的线,实际功率在6Kw左右。现在厂家免费送的220V上限就是7Kw。也可以申请380v的电表上11-22kw的桩。
资讯 | 比亚迪全年电池装机量超37吉瓦时,10万个充电盒交付欧洲
汽车日报 常思玥
[ 行业] 日前,懂车帝从比亚迪官方获悉,其2021年全年在全球范围内的动力电池装车量以及储能电池装机量达到了37.921吉瓦时,与此同时,已经有超过10万个充电盒被交付给了欧洲住宅市场。
比亚迪公布全球电池装机量
比亚迪公布的全年电池装机量数据包括动力电池以及储能电池,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还未出炉,但根据2021年前11个月的数据,比亚迪以22.5吉瓦时的装车量排名全球第四(2020年同期仅为7.7吉瓦时),排在宁德时代、LG新能源、松下之后。
比亚迪海豚
在2021年,比亚迪汽车累计销量达到740,131辆,同比增长73.34%,其中乘用车销量为730,093,同比增长75.4%。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全年销量593,745辆,同比增长231.6%。这也是截止至目前的中国新纪录,是此前的中国纪录的2.4倍。
比亚迪高端品牌信息逐渐曝光
比亚迪在2021年迎来了快速发展,其中乘用车客单价在2021年已经突破了15万元。在2022年,比亚迪将推出高端品牌,首款车将会是一款硬派越野SUV,价格在50万元以上。除此以外,2022年比亚迪还将对合资公司腾势进行增持,最终实现90%的持股。
没有800V?比亚迪充电研发「遥遥领先」
这段时间,「800V」成为了新能源车企秀肌肉的名词,也成了高端车型的标配。
甚至车迷在猜测即将发布的小米汽车的配置时,也有全系800V的预测。
在这个时候,谁家没有800V,就仿佛没有核心技术竞争力;没有800V的高端车型,就像让车主在智能机时代拿着小灵通一样,在充电补能的时候独自尴尬。
所以,在这场800V营销狂欢中,没有宣传的比亚迪尴尬了,即便即将完成300万的年销售目标,依然被部分网友「没有800V」、「充电技术落后」。
事实果真如此吗?
今日,比亚迪在北京举办了“不止于快,全能进化——比亚迪全场景高效充电技术沟通会”,不仅厘清了比亚迪的800V概念,也从头捋了一遍国内新能源电池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不同时期,比亚迪不断推出更符合新能源用户需求和充电国情的解决方案。
从0到1
时间拨回到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没有爆发式的销量增长,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充电桩、换电站的扩张。那时行业普遍面临三无困境:一无充电技术,二无充电基础设施,三无充电标准。
为此,比亚迪不得不从0到1实现充电技术的突破。
2008年,在家用领域,比亚迪推出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F3DM,同时自研2kW交流充电接口,首次实现电动车家用220V交流充电。
2010年,在公共出行领域,比亚迪推出全球首批市场化运营的纯电动车e6,搭配30kW比亚迪自研8芯直流充电接口,以及50kW比亚迪自研直流桩。这是行业首个应用直流充电方案。
而比亚迪自研的交、直流充电接口,不仅为国标交、直流充电标准提供了参考范本,也成为首批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标准起草单位。
比亚迪这一系列的技术突破,给出了新能源汽车补能的中国方案,让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有了「根」。
800V,在2015年就已突破
随着商用新能源车的发展,家充需求不断增长,比亚迪也提出了更多家用交、直流充电解决方案。
比如,2011年的10kW立式家用直流充电桩,2012年的3.3kW壁挂式交流充电桩,还有行业首创的双向逆变式电机控制器、三相大功率交流快充桩等。
与此同时,车主对新能源汽车有了更多的期待,期待可以从市内通勤到城际通行,期待续航里程的数字不断上涨。
于是,在2015年,比亚迪全球首创乘用车800V高电压平台,搭载在秦EV(2015款)、唐DM(2015款)等车型上。
据官方介绍,该技术可实现百公里加速快至4秒级,纯电续航里程可达450km、快充功率提升至60kW。
事实上,比亚迪800V高电压平台超前行业2-3代,当时市面上的乘用车都是低电压,只有比亚迪是高电压。
但相应的「桩」、「电」设施并没有跟上,2015年,国内95%都是500V以下的低压桩,与高压车型充电不兼容,这就导致车主在实际使用中「有800V车,无800V桩」。
为了解决现实使用中的难题,比亚迪又研发升压充电技术,实现车桩兼容,全面适配所有直流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补能的中国方案」
目前,超级充电网络概念火热,甚至宝马和奔驰也极为罕见的携手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运营超级充电网络。
但数据显示,目前电流超过300A的公共超充桩仅有2%,快充桩普及广,超充桩极稀缺。因此,比亚迪认为,与其让用户去争夺极少数的超充桩,不如充分利用现有超过百万台的公共快充桩资源。
「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就是比亚迪推出的更符合我国充电国情的升流方案。该技术让公共快充桩秒变超充桩,「短时多补能,处处能超充」。
以腾势N7为例,双枪超充最大功率可达230kW,公共快充桩上实现15分钟充电350公里。
但有车主认为,在充电时占两个充电枪实在太不厚道,网上甚至有「双枪充电和增程式占用充电桩,哪个更让纯电车主抓狂」的讨论。
而比亚迪的双枪充电并不是强制方式,是在充电桩比较充足的时候,更快速的补能手段。
因为升流技术对电池热管理考验更严苛,为了安全,比亚迪又首创了复合直冷技术,通过电池上下两面均铺直冷板的设计,以及2套冷媒独立控制系统,进行了补偿式流道设计,电池冷却面积提升100%,换热能力提升85%以上。
脉冲自加热技术
在此前懂车帝冬测中,比亚迪在增程/插混纯电续航测试中表现出色。虽然这场测试有过程不太严谨、比亚迪系的车有空调不太制热的问题,但比亚迪电池的使用率确实表现突出。
这就是比亚迪首创的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的功劳。
北方冬季极寒,充电效率慢,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极低温下冷车快充, 在驻车和行车状态下,都能智能启动自加热技术,保障极低温整车性能。
以腾势N7为例,在-30℃极寒条件下,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让电池加热速率较传统方案提升230%,电池满充时间降低30%。
无论是换电、快充,还是800V、双枪,目前很难界定技术的优劣。
从比亚迪20多年的研发经历可以看出,比亚迪在积极推动技术创新、超越技术极限外,也关注技术在现实中的落地,「构建更符合当下国情的充电技术体系」。
比亚迪充电技术有多强?
【懂车之道 产品】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鼻祖,比亚迪的新能源车累计销量已突破600万辆大关,新能源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力持续领先。除了声名远扬的产品销量和新能源技术之外,比亚迪在充电领域一直也有着独特的思路和研发方向。
回顾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初期,行业面领着“无充电技术”、“无充电基础设备”、“无充电标准”的“三无”困境。而为了破解这些难题,比亚迪开启了充电技术的全面创新之路,其在车端和桩端自研家用和公共领域的交、直流充电技术,为国标交、直流充电标准提供了参考范本,还成为了首批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标准起草单位。
凭借20年的技术积淀以及持续的创新研发投入,比亚迪默默解锁了不少新能源充电层面的成就,构建了全能充电体系,引领着行业充电技术的发展。
800V高压平台:遥遥领先的首创者
电压越高,电能的传输效率越高,新能源汽车的补能速度也越快。“800V”因此也成为了当下不少新能源汽车用以宣传的“新技术卖点”。殊不知这所谓的“新技术”,其实比亚迪早在8年前就已实现了量产。
当行业内还普遍使用着380V电压平台时,早早布局了新能源车高压平台技术研发的比亚迪,在2015年率先实现了突破,首创了乘用车800V高电压平台,并成功搭载在秦EV(2015款)、唐DM(2015款)等车型上。
得益于800V高压平台技术,当时的比亚迪车型实现了4秒级加速、450km纯电续航、60kW快充功率等等打破市场认知的性能表现,坐实了行业内当之无愧的遥遥领先地位。
如今,比亚迪已完成了全品牌高电压平台布局,品牌旗下的汉、唐、秦、海豹、腾势D9、腾势N7、方程豹豹5、仰望U8等车型均搭载了比亚迪最新的800V高压平台。
升压快充:全球首创车桩兼容
不可置否,800V高压平台的出现,的确提高了充电的效率,也大幅度降低了电动车放电时的损耗。但由于技术跃进跨度太大,市面上依旧以380V的适配充电桩为主流,低压电桩无法兼容800V高压车型,800V高压平台显然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面对这仅解决了一半又出现的新问题,比亚迪全球首创了升压充电技术,彻底实现车桩兼容,全面适配所有直流充电桩:2015年,比亚迪推出了初代升压技术,该技术可以将低电压转化为高电压,实现800V车型在低电压充电桩上以60kW的功率进行直流充电;随后的8年间,比亚迪的升压技术历经了两次升级迭代:直到2020年的汉EV,已经能够支持100kW的升压功率,而2022年e平台3.0架构的海豹更是将升压功率提升至了150kW。
比亚迪全球首创的升压充电技术,让补能不再受制于低压充电桩所带来的制约。比亚迪的勇敢,推动了新能源赛道向800V时代的迈进。
双枪超充:快充秒变超充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池容量持续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也在不断向上拓展。越来越多长续航车型的推出,让用户无需再为车辆的续航能力而纠结焦虑,但随着电池容量的扩展,如何快速有效的充电补能成为了新的痛点。
目前全国市场上采用国标250A电流标准的普通公共充电桩有数百万个,而超过300A的公共超充桩仅有2%,电流的限制严重影响到电动车的充电功率。国标直流快充桩的功率普遍在60-100kW,而超充桩最快也只能跑到120kW。
为了缩短电动车充电的时间,提升充电速率,比亚迪全球首创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车辆可同时插两把充电枪,最高可实现充电电流翻倍至500A,实现充电功率翻倍。
顾名思义,双枪超充就是提供两个可独立运行的直流快充口,通过A+B两条充电回路,使整车的充电电流翻倍。以腾势N7为例,在普通的250A充电站进行单枪充电时,其最大充电功率为150kW,如果使用双枪充电,则充电功率最高可提升至230kW,只需15分钟就可以完成350km的续航补能,大大缩短了充电时间。
强者从不抱怨环境,而是通过适应环境让自身更加强大。与其寄希望于遥遥无期的超充桩建设和普及,不如通过两根充电枪同时充电,让普通快充桩“升级”为超级快充桩,充分利用现有的超百万台公共快充桩资源。
复合直冷技术:
比亚迪的双枪充电属于并联技术,并联电路想要提升功率,就得加大电流,而加大电流则意味着电池的发热量同样会增加。
为了解决双枪充电的电池发热问题,确保双枪充电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比亚迪全球首创复合直冷技术,通过在电池上、下两面铺设直冷板的设计,再加上2套冷媒独立控制系统,让电池的冷却面积提升100%,换热能力提升85%以上,让电池能够始终维持在合理的温度区间,确保双枪超充的安全性。
比亚迪始终秉承着“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的产品理念,其对待充电环节亦是如此。
自加热:高效升温,无惧极寒
除了技术和设备层面的影响以外,天气也是影响充电能效的一大核心因子。对于北方冬季极寒天气来说,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效率慢,会给用户造成补能成本的增加,包括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等等。
为了有效提升寒冷地区的冬季用车体验,比亚迪首创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让北方冬季极寒也能尊享快充体验。以腾势N7为例,在零下30℃的极寒环境下,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可以让电池加热速率提升230%,电池充满时间减少30%。
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是通过将拓扑层、电芯层、驱动层、控制层,四大层级的融合控制,实现了车辆不仅在充电时能自加热,而且在驻车和行车状态下,也可以智能启动自加热的技术,保障了极低温情况下的整车性能,大大提升了用户冬季极寒的用车体验,有效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电池谈“温”色变的困局。
小编有话说:
酒香也怕巷子深,20年来的持续创新和研发投入,比亚迪通过五大全球首创技术,构建了符合当下国情的充电技术体系,完美地解决了用户充电难题。
未来比亚迪也将持续开启充电技术的全面创新之路,让更高效便捷的充电体验,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绿色转型的一支重要力量。想要了解更多新车资讯,购车行情,欢迎留言互动。(图:比亚迪汽车;文:懂车之道 王漫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