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日报 汽车日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资讯 »

比亚迪武汉国瑞电话号码

重庆电子信息产业拓存量创增量

来源:经济日报

电子信息产业是重庆工业第一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超过1/4。今年以来,为切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重庆通过“龙头+配套”“软件+硬件”方式,大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全链条复工复产。目前,全市639家规模以上电子企业全部实现复工复产,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重庆坚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把能拓的存量全力拓开来,把能创的增量尽力创出来,力争全行业产值全年增长5.8%。”重庆市经信委主任陈金山说。

壮大产业规模

连日来,重庆翊宝智慧电子装置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忙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产品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输送出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重庆各级政府部门帮助下,公司以最快速度“复产、达产、增产”,加快追赶订单、不断抢抓订单,实现了大幅增长。

面对疫情,重庆多措并举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保障服务,让企业充分释放产能。重庆经信委会同市级有关部门“点对点”“量对量”做好企业用工保障,特别是新增订单的用工保障,同步做好企业资金融通、物流运输等要素保障工作,确保企业满负荷生产。

陈金山介绍说,当前重庆一方面狠抓关键核心零部件不断档,引导终端企业及代工企业增加芯片、存储器、硬盘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存货,以应对核心零部件短缺风险。

另一方面,狠抓产品市场开拓,重点支持有条件的智能终端企业以产业联盟、项目合作等形式抱团出海,在基础成熟的地区加快建设海外仓,建立健全国际营销网络,努力提升扩大电子产品海外营销能力。

重庆还依托完备的智能终端产业生产体系,积极引进比亚迪、光弘、龙旗等一批项目,不断巩固现有智能终端产业基础,并紧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新动向,着力引进和培育5G终端、服务机器人、智能家居等新型智能终端产业,壮大智能终端产业规模。

夯实产业根基

不久前,在重庆渝北区举办的“云上签约”活动中,多个集成电路项目签约落定。其中,新锐芯晟捷创公司将设立“蜂视芯片研发中心”,开展X射线传感器及信号处理ASIC芯片的设计开发及销售服务;重庆国瑞微电子公司将打造“国瑞半导体研发设计中心”,从事芯片设计、设备技术服务等。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渝北区协同两江新区加快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大力引进培育电子信息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前沿科技城智能终端企业、保税港区电子企业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以仙桃数据谷为主要集聚区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群。目前,渝北区智能终端产业“整机+核心零部件+研发”全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华为云、中关村协同创新中心等100多个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项目落地生根。

当前,重庆围绕“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发展,补链延链强链,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重庆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重庆将进一步完善智能终端零部件配套体系,巩固电源、机壳等优势产业,发展光学滤光片、图像传感器等摄像模组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引进电路板生产企业,切实提升柔性板等高端主机板的本地配套能力。同时,以龙头企业和关键产品为核心,吸引原材料、装备等上游产业集聚,进一步推进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促进智能终端配套产业向高端化、专业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

加大研发创新是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主攻方向。据了解,重庆今年将大力推进关键零部件研发创新,依托英特尔FPGA创新中心、联合微电子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联合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开展攻关,重点在中高频器件、传感器等领域加大研发力度,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电子核心零部件产业聚集地。

智能改造提升

位于重庆璧山区的安洁电子有限公司自2月12日复工以来,已获得1500万元的订单,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6%。公司总经理助理姚兵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公司着手推进自动化生产线改造,经过紧锣密鼓地准备、调试,自动化生产线近期已投入使用,一条生产线可节约10名工人。对于实现今年1.9亿元产值的目标,企业充满了信心。

璧山区聚集了100多家电子企业。近年来,在政府引导扶持下,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在企业中蔚然成风。“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都大幅提高。”重庆宇海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笔电外壳的企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公司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智能化改造,整体产能提高了30%以上。

通过推进智能化改造,发展高端产品、高端零部件,重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规模和质量明显提升。数据显示,2019年重庆实施了1280个智能改造项目,认定115个数字化车间和25个智能工厂,技改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达40%。

“今年将进一步加大行业智能化改造力度,特别是针对笔电、手机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广泛开展数字化设备更新行动,新建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重庆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全市将实施1250个智能化项目,新建100个数字化车间和10个智能工厂,同时组织开展智能化改造专家诊断活动,指导企业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深度应用。

贝特瑞:东吴证券、善达投资等多家机构于4月19日调研我司

证券之星消息,2024年4月22日贝特瑞(835185)发布公告称东吴证券、善达投资、永赢基金、上海紫阁投资、上海雷钧私募、上海光合未来私募、胤胜资产、广发资管、浙江纳轩、长城国瑞、中信证券、西部证券、民生证券、招商证券、海通证券、宁银理财、财通证券于2024年4月19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2023年天然石墨负极和人造石墨负极的出货量占比是多少,对未来比例的展望是什么?

答:2023年,公司天然石墨负极和人造石墨负极的出货量占比接近37,其中海外市场以天然石墨负极为主。未来,公司对天然石墨负极和人造石墨负极的产能规划会根据客户需求和节奏进行动态调整,其中在印尼投资建设的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同时布局天然石墨负极和人造石墨负极产能。

问:石墨化产能的释放节奏如何?目前石墨化自给率处在什么水平?长期目标预计实现时间?

答:目前,公司石墨一体化工厂四川宜宾工厂已投产,山西瑞君和云南贝特瑞产能预计于今年陆续释放。截至2023年底,公司石墨化自给率仍处在较低水平,随着山西瑞君和云南贝特瑞石墨化产能的释放,今年石墨化自给率将大幅提升。未来会根据市场需求逐步增加石墨化产能布局,长期目标是达到50%。

问:公司前五大客户占比是多少?会坚持大客户战略还是多元化呢?

答:2023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占比为77.41%。公司客户覆盖了以松下、三星SDI、LGES、SKon等为核心的国际主流客户群体和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为代表的国内主流客户群体。公司的大客户战略将会持续,将产品更多的通过品质、服务等导入客户,均衡客户结构,提升第二、第三客户的比例。

问:负极领域,海外客户占总体出货比例多少?

答:客户占比在年度内呈动态变化。在负极领域,2023年海外客户与国内客户的出货占比接近64。

问:针对前期市场传出比亚迪给负极供应商涨价的事情怎么看,以及对负极材料价格的展望如何?

答:2023年,行业竞争加剧,低价竞争下负极材料企业面临一定的盈利压力。下游电池厂商对负极材料的涨价是正常的商业行为,能够促使负极材料价格从此前的较低价归到相对合理状态,部分缓解负极材料企业的经营压力。但是,负极材料行业仍面临竞争激烈的现状,推动降本增效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预计短期内负极材料价格进一步下降的空间较小。

问:海外产能布局情况以及释放进展?

答:2023年,公司加速推进海外产能布局。负极材料领域,公司在印尼投资建设的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正在积极建设中,预计今年建成投产;同时,规划在印尼基地建设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二期),全部建设完成后,公司在印尼的负极材料产能将达到16万吨/年。正极材料领域,公司计划在摩洛哥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目前已经开工。

问:关注到2023年公司资产减值较高,请今年一季度是否会有明显的资产减值,2024年的库存策略是怎样的?

答:2023年,受前期库存及产品价格下滑影响,公司计提部分资产减值。但整体上,公司对存货实施精细管控,通过生产管理和供应链改革来压缩库存,显著降低了对业绩的影响。未来,公司将继续贯彻高周转策略,进一步提升经营质量。目前,公司资产减值计提比较充分,对后续业绩影响较小。

问:请公司固态电解质的技术路线布局如何?有无针对性的技术布局?

答:公司在固态电解质领域已开展多年研发,目前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三条技术路线均有布局,未来会根据下游产品的需求和技术发展进行相应的推进。

问:硅碳负极的终端应用情况是怎样的?是否会应用于无人电动航空器?

答:硅碳负极主要应用于高能量密度电池,目前已在较多终端场景实现应用。未来应用场景的突破需结合下游市场的具体要求,不排除在电动航空器中得到应用。

问:2023年磷酸铁锂正极的出货量增速显著高于三元正极,请公司怎么看待三元正极材料的复苏以及增长情况?

答:公司认为,未来三元正极材料在动力电池的份额占比将会提升。一方面,相对于磷酸铁锂正极,三元正极在续航里程和低温性能方面具备优势,客户体验较好;另一方面,随着镍锂价格的下降,以单位GWh动力电池的成本计算,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的成本差距会逐渐缩小,三元正极材料的性价比将会提升。

问:公司负极材料毛利率升的原因?

答:2023年,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实现毛利率24.36%,较去年同期增加3.85个百分点。一方面是原材料采购价格及委外加工费下降;另一方面是公司积极推动降本提效和精益管理,围绕原料采购、核心工序等方面全方位落实降本提效,推动重大技术革新和降本专项,同时强化存货管控,提升营运效率,使得在产品降价背景下,毛利率提升明显。

问:在硅基负极领域,如何看待研磨法与CVD气相沉积法、硅碳和硅氧这两种路线的发展?理解是成本和性价比的权衡。

答:我们认为硅基负极的发展不仅仅是成本和路线的区别,目前硅在技术方面的上升空间仍比较大,未来的竞争重点将体现在技术突破。随着技术的发展,下游电池厂商也有意愿去支付更高的价格。

问:2023年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市占率下滑的原因,以及对未来市占率的展望?

答:鑫椤资讯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全球负极材料市场占有率约为22%,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一。公司市占率下滑的原因主要系2023年行业内新进入者增加,竞争加剧,公司在市场份额与盈利性之间寻求平衡,实现整体经营业绩保持稳定。未来,公司致力于继续提升全球市占率,保持全球第一的行业地位不变。

问:根据测算,相对于友商,公司正极材料价格较高,公司正极材料定价的优势是什么?

答:公司正极材料价格具备一定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与公司的定价方式有关;二是公司采取高周转的运营模式,且客户以海外大客户为主,与客户有更长的合作周期。

问:公司面对产品碳足迹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答:碳足迹管理是大势所趋,作为新能源锂电池材料行业领先企业,公司很早关注并积极推动减少碳排放,降低单位产品排放量。首先,对用电的能源结构进行调整,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的利用和转型;其次,不断优化生产工艺,通过技术革新推动产品制造的能耗和碳排放大幅降低;最后,在新工厂的建设中,提前规划设计引入绿色电力,提升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问:公司到,第二季度公司产能利用率会有所高,那么相应的外协比例是否会大幅升?

答:石墨化等其他前端环节的外协比例会有一定程度提升,其他环节影响不大。

问: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是否已经开始传导到下游?

答:目前来看,原材料的涨幅整体不大,价格的传导触发机制不是很明显。

贝特瑞(835185)主营业务: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及先进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贝特瑞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51.19亿元,同比下降2.18%;归母净利润16.54亿元,同比下降28.42%;扣非净利润15.8亿元,同比下降2.59%;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8.09亿元,同比下降40.7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下降69.6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83亿元,同比下降21.85%;负债率53.21%,投资收益-8397.76万元,财务费用1.62亿元,毛利率17.66%。

该股最近90天内无机构评级。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84.47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汽车日报 » 比亚迪武汉国瑞电话号码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