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怎样学习华为的公关,把口罩送给最需要的人,让美国更失信?
你把自己当做顾客户,很多公司都是可以给客户考察的,我就经常伪装成客户去同行公司进行考察学习
走进比亚迪-学习管理与技术创新
“拥抱数字化时代,促进高质量发展”,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的成长离不开高效的管理和持续的创新,智学标杆有幸带领某企业参访深圳比亚迪。
小智与某企业一行人先是走进了比亚迪科技展厅,深度了解的比亚迪的技术与创新,学员们看的目不转睛,其中一个学员向小智不禁感慨:“到底是标杆企业,发展速度之快,看地看得人眼花缭乱,叫人受益匪浅呀。”参观的过程中,还会有比亚迪的专业人员耐心耐心地为学员们讲解每一个产品的架构,并在过程中为学员解析问题。
上午深刻的感受到了比亚迪的技术魅力,中午午休养足精神后,下午便是拿起小本本抄起了笔记,小智和学员们共同参与比亚迪的主题分享交流会,资深的讲师为学员们剖析比亚迪,让学员充分了解比亚迪,如何通过成本管控和市场营销建立领先地位,了解国内优秀企业创新管理模式。
走进比亚迪,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管理与技术创新并行的世界。在这里,管理不再是僵硬的制度和流程,而是灵活多变、充满活力的;技术创新不再是孤立的研发活动,而是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的。比亚迪的成功告诉我们,只有将管理智慧与创新技术相结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此行可谓是收获满满!!!
2024北京车展比亚迪王传福与奇瑞尹同跃交流学习,尽显谦虚!
在2024年北京车展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与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的交流中,展现出了谦逊的态度。他表示,比亚迪要向奇瑞学习,特别是在近年来奇瑞在海外市场的成功拓展方面。王传福提到,奇瑞的出海战略和国际化步伐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两家企业在很多方面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
尹同跃对此表示欢迎,并强调了汽车行业内企业间合作的重要性。他认为,比亚迪和奇瑞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竞争关系,但更应看到彼此之间的互补性和合作空间。他希望双方能够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汽车品牌的全球化进程。
这次互动不仅体现了中国汽车企业领导人之间的开放心态和合作精神,也预示着未来可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两位企业领袖的会面被外界视为中国汽车产业走向成熟和国际化的一个缩影。他们的对话和交流无疑将鼓励更多的中国汽车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品牌影响力,共同开创中国汽车工业的新篇章。
在2024北京车展上,比亚迪确实推出了多款备受瞩目的新车,这些新车不仅展现了比亚迪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最新成果,也反映了公司对未来汽车市场趋势的深刻洞察。以下是一些比亚迪在车展上亮相的新车亮点:
1. 比亚迪汉唐:作为比亚迪的旗舰车型,汉唐系列在车展上推出了新款,这些新款车型在设计、性能和智能化方面都有所升级,旨在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
2. 比亚迪宋Pro:宋Pro作为比亚迪SUV产品线中的重要一员,新款宋Pro在外观设计、内饰质感以及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升级,展现了比亚迪对SUV市场的重视。
3. 比亚迪元PLUS:元PLUS作为比亚迪的热门SUV,新款车型在车展上发布,它继续保持了比亚迪在纯电动SUV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在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方面有所提升。
4. 比亚迪e平台3.0:除了具体的车型外,比亚迪还展示了其全新的电动车平台——e平台3.0。这个平台代表了比亚迪在电动车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更高的能效、更好的驾驶性能以及更快的充电能力。
5. 比亚迪智能网联技术:比亚迪在车展上还展示了其最新的智能网联技术,包括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服务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的集成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驾驶体验。
比亚迪在2024北京车展上的新车发布,不仅展示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深厚实力,也预示着比亚迪将继续引领中国汽车行业的创新发展。随着这些新车的上市,比亚迪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外市场的领先地位。
比亚迪在2024北京车展上展出的新车具有以下特点:
1. 技术创新:比亚迪的新车搭载了先进的电池技术和电机系统,实现了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高的能效。同时,采用了先进的电子架构和智能网联技术,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驾驶体验。
2. 设计升级:新车在外观设计上更加注重时尚和运动感,内饰则强调豪华和舒适,配备了高品质的材料和人性化的设计,提升了整体的驾乘体验。
3. 智能化:新车配备了最新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包括自动泊车、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等功能,提高了驾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同时,车联网服务的整合,使得车辆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和实时信息交互。
4. 环保节能: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比亚迪的新车继续强调环保理念,采用清洁能源,减少尾气排放,符合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
5. 市场定位多元化:比亚迪在北京车展上展出的新车涵盖了从入门级到高端市场的不同产品线,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比亚迪在2024北京车展上展出的新车,不仅在技术和设计上有所创新,而且在智能化和环保方面也展现了公司的领先优势,这些特点使得比亚迪的新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024北京国际车展#
刘学辉:学习比亚迪,我们到底应该学习什么?
导语:要想从深层次了解比亚迪的成功,需要我们从其最初的业务原点寻找答案。
刘学辉 | 作者 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
1
前段时间,长城汽车公开实名举报比亚迪的消息备受舆论关注。
这则消息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一方面源于长城汽车与比亚迪两家知名企业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另外一方面源于大公司之间的举报,是近些年中国商业界很罕见的一种行为。之前,竞争对手相互展开营销战、公关战或渠道战,都屡见不鲜,但企业通过向政府监管机构举报友商,希望利用行政力量来对竞争对手进行打压,这一定程度上是违背商业伦理,不被行业所认可的。
长城汽车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举报比亚迪,一个重要原因是,比亚迪的强劲发展势头,正给长城汽车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仅在两年前,长城汽车的销量还曾大幅领先比亚迪,但当前比亚迪已经实现对长城汽车的大幅反超。
以最新公布的 2023 年6月份销售数据来看,长城汽车10.5万台的月销量,尚不足比亚迪25.3万台月销量的一半。另外,长城汽车3.73%的同比增长更是远小于比亚迪接近翻番的增长。
产品热销也带来比亚迪盈利能力的大幅增长。近日,比亚迪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预告显示,比亚迪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亿元到11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5.95亿元大增192.05%到225.43%。
在这里,我们不去探讨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的做法是否可取,而是希望去探讨比亚迪为什么能够在近些年异军突起,在中国汽车产业获得如此大的竞争优势呢?如果学习比亚迪,我们到底应该学习些什么?
公众在分析比亚迪的成功时,往往会将比亚迪的成功归结于其旗下王朝系列、海洋系列的多款爆款车型,归功于刀片电池、超级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与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上的绝对领先,归功于完善的线下经销商渠道体系,归功于产品相较竞品的超高性价比。但其实,技术与产品上的领先,本身也是“果”,而非“因”。笔者认为,要想理解比亚迪的成功,就必须回归到其最初的业务原点,去复盘比亚迪的这些领先技术与产品是如何诞生的。
2
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至今已经有28年的发展历程。这28年,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比亚迪聚焦在电池领域的创业阶段。
在这个阶段,比亚迪凭借创始人王传福在电池领域的深厚技术背景,先从最基础的镍镉电池起步,后又进入镍氢电池与锂电池,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多家知名手机企业的电池供应商。
第二个阶段,是进入以手机为核心的消费电子代工产业。
由于在电池业务上与全球众多顶尖手机企业的合作,一方面让比亚迪具有了最优质的客户资源,另一方面在满足这些企业苛刻需求的磨练下,形成了全球领先的生产制造能力。
随着海外消费电子巨头企业在中国代工需求的提升,比亚迪的这些资源与能力积累为其提供了进军手机代工产业的机会。在进军该领域后,比亚迪又凭借出色的经营管理能力,最终成为全球仅次于富士康的第二大手机代工企业。
第三个阶段,是进入汽车产业的阶段。
由于手机涉及很多精密元器件,其生产是所有产品领域最为复杂的品类之一。在手机代工领域的能力积累,让比亚迪具备了涉足其他复杂产品领域的信心与底气。
而进入21世纪以来,汽车产业是公认的最大的产业机会之一。凭借在手机代工领域的积累,王传福认为造车对于比亚迪也并非什么难事,其最终于2003年通过收购西安秦川公司,进入汽车业务。再叠加比亚迪在电池技术领域的深厚基因,王传福重金投入到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动力电池研发,并将纯电动汽车作为比亚迪在汽车领域的最终愿景。
不过在2003年,当时中国纯电动汽车的市场还远未成熟,比亚迪便采用了传统燃油、纯电动与混合动力三种动力类型并行的产品路线。其先是于2005年,推出了第一款燃油汽车——福莱尔;2008年,发布了第一款混合动力汽车——F3DM;2010年,推出了第一款纯电动汽车——e6。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电动汽车的销量还较小,比亚迪便一直坚持用电池、手机代工与燃油车等业务的盈利来反哺电动汽车的研发,并带来比亚迪在电动汽车技术与产品领域的不断迭代升级,进而实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面领先。
第四个阶段,是聚焦在新能源汽车的阶段。
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巨大成功,吸引了一大批传统汽车厂商与造车新势力的涌入,这共同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汽车时代转型。
新能源汽车在供给端的产品品质提升,也带来用户在消费端的需求大涨,这让比亚迪的技术与产品优势得以充分展现。从2020年开始,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开始全面上涨。
尤其在插电混动领域,比亚迪凭借销量规模优势与强大的一体化供应链优势,已经逐渐能够做到与传统燃油车同级别产品的相同定价,这促使其于2022年正式宣布,完全退出燃油车车型,只专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在全面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以来,比亚迪的销量更是高歌猛进。在2022年3月份首次突破月销量10万台后,又在10、11与12月连续突破20万台的销量,全年累计销量1863494辆,同比上年增长208.64%。
进入到2023年,除了主品牌比亚迪继续表现稳健之外,比亚迪又相继推出腾势、仰望与方程豹三个定位更加高端的品牌。
其中,腾势品牌已经首战告捷,仅凭一款D9产品,便已经实现月销过万的成绩,并打破了由别克GL8常年霸占中国大型MPV市场第一的行业格局。其近日正式上市的中型纯电SUV产品N7也备受行业关注,不出意外将是又一款月销过万的爆款产品。仰望品牌定位相较腾势品牌更高,其旗下的U8与U9两款产品还未正式上市,便已经是行业最受瞩目的超高端车型。方程豹是比亚迪于近日新推出的一个个性化品牌,同样也受到行业的广泛期待。
“比亚迪+腾势+仰望+方程豹”的品牌矩阵组合,让我们能够看到比亚迪对于未来更大发展格局的规划,以及规划背后的底气与信心。
3
在对比亚迪上述四个发展阶段进行详细复盘后,笔者认为比亚迪带给中国商业界最重要的启示有四个。
第一,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手机代工等更大领域取得成功的原点,首先是建立在其在电池领域的行业领先。这启示其他企业,一定要先聚焦在擅长的领域做到极致,当在主业领域做到极致时,新的机会会自动出现,而非在主业尚未做到极致时四处出击。
第二,比亚迪今天的巨大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长期探索与多次的战略迭代。这启示企业既要积极求变,但也不能在战略上好高骛远,要做好战略进取心与战略耐心的平衡。
第三,比亚迪在所有业务的发展过程中,都敏锐地把握了决定企业长久发展的两个最关键要素,一个是品质,一个是成本,并且围绕这两个关键要素实施了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策略。短期策略,即充分利用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构建“人工+夹具”相结合的半自动化模式;长期策略,也是最根本的,即通过核心技术的突破来实现“品质与成本”的领先。
比亚迪的这种实践,对中国大多数企业都有很重要的启示,即不要希望通过外观、花哨功能等一些非关键要素的差异化实现速胜,一定要抓住决定企业长期胜负的真正关键要素。并且要充分认识到,这些关键要素的领先,长期必须依靠技术去突破。越早在技术上投入,就会越早收到成效。反观当下产业中的一些造车新势力,多将重点放在外观与花哨的功能上,而在品质、成本与技术等最核心的关键要素上缺乏积累。
最后一点,还是要回归到“用人”这个原点上。因为即使企业的战略与策略再正确,如果没有一批忠诚、能干的人才去落地,也无济于事。过去舆论过多关注比亚迪的技术突破与商业成果,而大大忽视了比亚迪在“人才建设”领域的出色实践,其实比亚迪是一个极其重视人才建设的企业。
例如,在比亚迪内部有个非常出名的“拆车文化”。其是指比亚迪在发展早期,便从知名高校广泛招募学生兵,为了培养这些学生快速成才,每年花几千万去采购各种品牌的汽车,让刚毕业的学生亲自动手拆车进行研究。且采购的都是一线品牌的产品,王传福认为,研究二线品牌没有意义。在这种“拆车文化”下,比亚迪迅速培养出了一大批出色的工程师,这些工程师都成为比亚迪日后技术蝶变的人才基础。
上述“拆车文化”还只是比亚迪人才培养的一个局部缩影,其在人才领域的战略可以总结为“人海战略”与“人心战略”两个关键词。“人海战略”,就是提前超配人才数量,提升人才密度;“人心战略”,就是打造“家文化”,从精神与物质等各个维度,为人才创造充分释放潜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打消员工离开的念头。
4
在上述几个核心启示之外,比亚迪在研发、产品、供应链、品牌、营销与渠道等各个具体职能领域都有着非常优秀的实践,也值得其他企业系统学习。但这些实践一定程度上都是上述核心思想带来的结果。
所以,笔者建议那些希望学习比亚迪成功经验的企业,不只是将一些“果”当成其成功的“因”,而是从这些表面的“果”背后,找到其更深层次的进化逻辑与成功根源,才能更精准的学习到比亚迪这家企业的核心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