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企业特别是工厂,“不上ERP等死,上了ERP找死”?
“企业信息化太简单了,不就是把我们的日常工作放到线上去嘛!”浙江某企业老板一句话,道出了ERP的本质,但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却让无数企业在这上面摔了跟头。
为什么说“不上ERP等死,上了ERP找死”?
- 不上ERP真的是等死吗?
这句话可能稍微绝对了一点,但对于具备了一定规模的企业来说,不上ERP确实是等死。
很多人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能力,这句话其实并不准确,对于大企业来说,真正的竞争力其实是成本和效率。
企业只有只有不断提升效率,才能满足客户要求,持续获得订单;只有控制住成本、实现盈利,才能有钱投入研发,保持自己的技术领先。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今天客户要什么,老板跑到车间吼一声,第二天就能交付了;但是大企业的销售公司可能在上海,生产基地可能在河南,吼一声肯定是听不到了,那我们的信息应该如何准确高效的传递呢?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老板是财务,小舅子是采购,缺什么?多什么?多少钱?心里都有数;但是大企业动辄十几二十个工厂和仓库,几千号员工,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库存合不合理、价格合不合理?
而ERP正是帮助企业解决上述这些问题的工具,大企业如果不上,注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被淘汰。
- 那上ERP为什么又是找死?
有人说,那是因为ERP系统都太贵了,一旦投资失败没有获得回报,企业就撑不住了,这其实是一种想当然的观点。
首先ERP系统价格并不一定很贵,从几万到上千万都有,不同的企业按照自己的规模、需求和承受能力选择就行。
其次目前各地政府都在鼓励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革,对于企业的信息化投资项目会有不定比例的补贴,很多时候企业真正需要花的钱并不多,甚至可能一分钱不用自己掏。
所以,信息化投资一般来说都不是加速企业死亡的真正原因,真正杀死企业的,其实是效率不升反降而带来的持续放血。
很多企业为了上系统而上系统,基础数据和管理完全跟不上,系统内的信息根本没法看,流程也完全跑不通,一线员工为了满足业务要求,不得不继续使用手工账,但同时为了满足领导日清日结的要求,还得在系统上再录一遍,天天加班,苦不堪言。
我曾在某个企业听到员工向领导发出灵魂拷问:“到底是系统服务人,还是我们人在服务系统?”
如此一来,不仅企业原本期望的高效没有被看到,反而是大幅度降低了现有效率,这加速了企业的衰落,甚至死亡。
企业上ERP系统为什么失败居多?
关于国内企业ERP实施成功率,业内流传着多个版本,有人表示大约不到10%,也有表示不到30%,最高的也表示不超过一半,甚至有人提出了ERP的“三分论”,即“三分之一能用、三分之一失败、三分之一修改后能用”。
但是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成功者寥寥,失败者居多。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有一种言论说ERP是西方的产物,不适合东方文化。
如果你身边也有持相似观点的人,建议你要跟他们保持距离,因为这类人偏见太严重了。
对于很多事物,我非常不喜欢用东方和西方来进行分类,因为这会因为偏见而引发很多不必要的争论,就像我从来不喜欢将医学分为中医和西医,而是更喜欢讲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应该用现代医学的研究理论来进一步发扬光大,治病救人。
企业管理也是一样,虽然各地文化各有千秋,但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思想都是一样的,而ERP,则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系统化体现。
企业上ERP系统的失败的真正原因,其实还是对于ERP系统认识不足,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决策,经我多年的观察,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下面我们逐一来讨论。
- 没有正确分辨“管理”和“管理工具”
ERP只是管理工具,而不是管理本身。这句话该如何理解?举一个生动的例子。
我在杭州,想要去南京,给我下面3个选项,应该怎么选?
- 给一双鞋,走路去,大概需要10天;
- 给一辆共享单车,骑车去,大概需要3天;
- 给一辆小轿车,开车去,大概需要4个小时。
哪种方法好?当然是开车了,又快又轻松,其次是骑车,最后才是走路。于是我得出结论:我应该选一辆车,最好还是一辆豪华车,那样我就可以又快又舒适的到达南京了。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假如我不会开车,给我一辆车,我能够开得快吗?我甚至都出发不了,只能原地等待;假如我不认识路,计划北上结果出门成了南下,一路开到海南,是不是离目的地更远了呢?
所以,“认识路”、“会开车”才是我应该具备的能力,他决定了我最终到底能不能到达目的地,而“鞋子”或“车”,不过是交通工具,只能够影响我到达目的地的速度。
ERP也一样,他就像一辆宝马车,只是一个管理工具,企业到底能不能驾驭,驶向何方,最终还是由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所决定。
见过很多企业,车间可以随意进出仓库自己领料,连最基本的账物相符都做不到,这样管理本身如果不改善,又怎么可能通过上ERP系统来降低库存呢?
文章开头那位浙江老板凡尔赛的讲话,其本质是讲企业本身如果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管理思维,那上信息化只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非常简单,反之,则注定会困难重重。
- 没有正确识别自己的需求
ERP厂商在介绍自己的产品,往往会说的非常高大上,先可以打通信息孤岛高度集成,后可以业务再造打破部门墙提升效率,内可以资源整合降低运营成本,外可以对接供应商上下游实时联动。
老板们听完频频点头:“没错没错,每一个都是我们的痛点,每一个我们都想要。”
有一句话叫做“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其实这句话说反了,小孩子才会说都要,成年人一定得明白,都想得的结果往往是都不得。
ERP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核心是计划,通过从客户订单、到内部生产计划、最后到采购订单的实时联动,然后中间贯穿生产、技术、品质、物流、仓储、交付、财务等各个模块。
前面已经讲过,ERP的运用是由企业的管理能力决定的,所以具体需要上哪些模块,还是要从企业实际管理能力出发,再来确定相应的需求。
以计划模块为例,至少得先评价内部主数据(物料、客户、供应商等信息)是否有统一规则?准确性有多少?数据治理工作量多大?这些基础如果不搞,MRP跑出来的计划准确性惨不忍睹,根本没有任何指导作用,还不如老老实实搞个进销存记账系统罢了。
所以上ERP之前,一定要充分调研评估内部现状,制定针对性的基础管理提升计划,分批分期上线实施,而不是一股脑所有需求都上,那结果大概率是失败。
- 没有正确区分企业的业务形态
我有一位机电行业的朋友,他的客户群比较复杂,有家电/汽车这样的批量业务,也有工业的小批量定制化业务,甚至还有军工这样的项目式采购的业务。
他一直觉得家电汽车行业的管理水平高,希望内部的其他业务板块也能够向家电汽车行业看齐,提高标准化,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朋友的理想很丰满,但现实非常骨感,因为不同的业务模式,注定是要采用不同管理逻辑的。
批量化业务本身的标准化程度就高,管理起来当然相对容易;但项目式业务往往一个项目就采购一件产品,送样即量产,往往是一边开发一边生产,中间可能还要进行上百次的设计变更,二者怎么可能同日而语。
而且就算都是批量化业务,也已然各有不同,有做库存订货点法的,也有订单式生产的,还有结合自身生产周期和客户需求选择在在二者之间的,这些都要区分细化管理,切不可搞一刀切。
“梁园虽好非吾乡”,那些看上起好的、高大上的,并不一定就适合自己企业的业务形态,一切还是要从实际出发,切不可削足适履。
- 没有充分评估内部的阻力
很多人都说ERP项目是“一把手”工程,但鲜有人解释为什么必须要“一把手”才能推得动,这里面的阻力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 ERP上线期间会大大增加基层管理者的工作量;
- ERP上线过程会对现有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冲击;
- ERP上线以后会让各类交易信息更加透明,很多猫腻难以藏身;
这三点决定了在ERP的上线过程中,很可能会遭到从基层到高层的全方位抵制,必须要有“一把手”强有力的推动。
而很多失败的企业往往会有以下两个特点:
- “一把手”只是简单授权,没有持续跟踪,导致最终推动不了;
- “企二代”操之过急,接手企业时间不长,尚未实现权力的归拢,下面高管表面上同意,暗地里使绊,最终导致项目失败。
所以ERP系统的上线,一定要充分评估内部潜在的阻力,选择合适的时机和人选,进行强有力的推动。
说在最后
本文内容也许有点务虚,但我一直坚信一个道理:技术层面的问题都好解决,认识层面的问题才难决定成败。
要想用好ERP,应该从正确认识ERP开始。
比亚迪积累了多少万订单?
当年在外资企业的时候,本人有幸是ERP的关键用户,在前一个公司的时候,曾经是ERP的实施推动组长,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1,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都适合当ERP,主要看你的企业处在什么阶段,个人认为年营业额在5000万以下的,公司员工在1000以下,还是不要上的好,这时候企业以灵活和快速为见长,市面上常用的财务软件和库存管理软件多的是,没必要用SAP或Oracle这些昂贵的软件,虽然他们也推出了小企业版
2,使用ERP最大的好处在于规范管理,数据采集及时以及报表输出快捷,方便管理层发现问题并快速决策,但ERP只是个很好的工具,公司的规范化管理,以及流程操作,才是最主要的,而这些都和人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公司的老板以为用了ERP,就可以摆脱了对关键岗位人员的依赖,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能完全解决
3,当决定上ERP时,选择对的不选择贵的,要结合自己的公司状况决定先上什么模块后上什么模块,还要看辅导方在本行业内的成功经验,这个非常关键
4,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是跨部门的工作,项目牵头人非常关键,要有足够的协调能力,在公司也要有一定的威望,公司的老板,要给予足够的支持,使用ERP,确实会对各个部门增加了工作量,比如: 有相当财务部门的基础工作,实质分解到公司的各业务部门,最常见的就是物料、半成品、成品进出库的数据录入,相关联的部门都要增加专人来负责这一块,就会出现有些部门有抵触的现象
5,上线过程中,大量的数据录入也是一个挑战,各个部门基本上都要加班加点,还有一个就是数据录入的准确性,还有系统参数的设置准确性,最简单的一个物料单位设置错的话,出来的库存报表金额就会相差几十倍,甚至上千倍
6,企业上一个ERP,前前后后基本需要半年的时间,确实是一个大战役!
车友会群主,老司机,以回答车方面的问题为主,觉得有用的话,请关注,多谢